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137章

兵贼-第137章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业四年的杨玄感叛乱使得隋朝国力打衰,本来杨广想要发动的第三次征伐高句丽被迫拖延,毕竟他也知道竭泽而渔的坏处。那一年,各地的盗贼如同雨后的春笋一样遍布起来,除了西南因为路途遥远少有徭役,地方比较平静以外,整个神州大地都陷入了人心惶惶的境地。在山东,杨林拼命的扑打着汹汹的反抗之火,可是王薄孟让等人也不是易于之辈,他们带领义军穿梭在群山之中,蒿泽之间,来无影,去无踪,让杨林有力使不上。倒是张须陀因为剿匪有功,名动天下,人送外号“张剃头”。而河南经历了杨玄感之乱的沉重打击,除了瓦岗山一枝独秀,动静少了许多。不过武安福大军的一直围困,使得朝廷和百姓都认为瓦岗山的倾覆就在旦夕。除了兵困瓦岗山,武安福还卖力的剿灭了不少的小股义军,赢得了不少战功,威名跻身于当世名将之列。
    为了战争而平静的大业五年是武安福的舞台,这一年他剿灭各路义军三十余支,在平定义军的功劳上与张须陀,王世充,罗成齐名,人称东张西武南王北罗。而反抗隋朝暴政的烽火,却没有因为武安福等人的卖力而平息,杀人虽多,百姓却是怒愤填膺,相聚为盗的事情只多不少。一面是朝廷的表彰封赏,一面是百姓的厚积薄发,武安福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隐忍不发。
    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大隋王朝在大业六年被第三次讨伐高句丽的举动重重的挨了一板砖。百万烽火连绵,征人四方远赴如流,舰船相次千里之外,赴役民众填塞道路,昼夜不绝,常在数十万之巨,死者臭秽道路,逃逸者不计其数。这耗费天下财力,损害天下民心的百万之众气势汹汹的来到高句丽,一路之上民变无数,变乱此起彼伏,杨广亲自将逃亡士兵斩首示众,以血涂满战鼓以示警诫,却依然阻止不了逃亡的洪流。
    兵临城下的隋军虽然内里蕺着汹涌的乱流,却依然将高句丽震慑住了。高句丽连续三年被隋军攻打,死伤无数的子民,耗费巨大的财力,国力空虚,损耗巨大,实在无法再支撑下去了。高元没有办法,只得将前一年来投奔的隋朝兵部侍郎斛斯政绑送杨广,还附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和信,在其中俯首称臣。他也知道国内如今频频叛乱,而且运输粮食到辽东十分的困难,这一次能否取胜杨广也实在没有把握。他孤注一掷,劳动百万大军三征辽东,所为的不过就是争一口气。如今高句丽有降表在此,又把叛臣斛斯政送了回来,杨广总算有了面子,便下令各路大军停止攻击,班师回朝。
    劳师远征,寸土未得,杨广却也洋洋得意。十月回到大兴城,斛斯政被绑在金光门前的柱上,群臣手持弓箭,乱箭将他射杀,然后割其肉烹煮,让百官吃掉。人肉吃完之后将其骨收拾起来,焚而扬之。
    匆匆的处决了斛斯政,在大兴只呆了一个月,杨广便带着群臣驱回洛阳东都,此时的隋朝已经成为一个烂摊子,无数的国事等待着杨广的处理。可国家的一团糟看在杨广眼里,只是烦躁不安,心乱如麻的源头。他在这一年,最后一次的告别了大兴…帝国的首都重镇,那朱红的高墙里雄伟高大的宫殿伫立着望向杨广的背影。这位喜欢四处游荡的皇帝,离开了他祖上的根据地,走上了不归之路。而大隋也在这劳民伤财的最后一次狂欢之中,积重难返,再也无力回天。
    大业七年正月初一,元旦大会,百官毕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新年的微笑,可是他们的心中,却藏着各不相同的秘密。杨广在东都的宫殿中设宴招待公卿百僚和四夷的使节。
    突厥,新罗,龟兹,高昌等四十几国的使者云集洛阳,只不过高句丽依然没有派使者前来。去岁的胜利变成了一场空谈,本以为可以夸耀在高句丽的战功而威福四夷,结果高句丽不但没有征服,反而害的国力衰竭,天下大乱。圣人可汗杨广强压住心里的怒火,露出欢颜款待四方的使节。在他眼里,每个微笑的使者都好似是在嘲笑自己,他砸心里认定他们都不是来朝贺自己,而是来看自己的热闹的。虽然这个冬天洛阳所有枯黄的树上都裹紧绫罗绸缎,整个城市都陷入浮华年代的最后狂欢里,可是那些眼光中流落的,又怎是绝望一个词了得?
    劳民伤财的闹腾过后,杨广再也难耐悲痛,独自饮酒到大醉,他此刻只想寻找到萧皇后的怀抱,那才是表面狂傲,内心脆弱的杨广最感到温暖和安全的怀抱。
    “南来北往雁,零落孤单翼,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这是杨广留在洛阳的最后诗篇。这个中国历史的上最耐人寻味的皇帝,创立下最大的荣光,也葬送过最伟大的国家的皇帝,在这一年的春天,王世充进表称江都琼花宫建成,有琼花百二十朵,怒放盛开,天降祥瑞。杨广大喜,驾上他曾经的忠臣宇文恺所建造的龙舟,带上文武百官上万人,开始了他一生最后一次的游历。
    此时的武安福,已经成为了统领十万大军的统帅,隋朝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老朽的杨林随杨广南下江都,山东和河南的所有平乱大事,都交给了武安福。身为两省职位最高的武将,武安福却在乱贼占据的瓦岗山上和众兄弟喝着小酒,欣赏着盛开的繁花。
    “武兄弟,这几年间,咱们瓦岗山和你的武家军扩张的是不是太快了些。”大魔国的丞相魏征道。
    “魏大哥,难道你还把瓦岗山当成响马吗?武安福笑道,悠哉的夹了一筷子菜。
    “虽然国家动乱,可是想要推翻朝廷,却不是简单的事情。如山东王薄那样的名声地位,也被官军围在长白山里,而杜伏威和辅公佑更是逃亡到江淮一带亡命。若不是兄弟你的缘故,瓦岗山能否支撑到现在,也未可知啊。”秦琼一旁道。
    “二哥,我正要说这事,兵部己经下了调令,命我去山东和张须陀一起剿灭王薄,瓦岗山另有人来围困,看来朝廷对我己经有不满了。”武安福道。
    “哼哼,咱们瓦岗难道是任谁都可以来攻打的地方吗?”单雄信三年没正经打过仗,早就浑身发痒,听了武安福的话,不但不惊,反而喜道。
    “说的也是,咱们瓦岗军三年来严格训练,但是实战很少,若是真有官军敢来,正好拿他们立威。”秦琼也兴奋的道。
    武安福心中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因此这一次并没有和兵部争辩。山东一路的义军实在太多,张须陀上月受了伤,而唐璧根本无法控制局面,武安福正想借此机会在山东发展势力。
    “我说你们几个,喝酒也不叫我。”风风火火跑过来的程咬金把武安福的思绪打断。
    “参见皇上。”秦琼几人连忙起来拜见。
    “得了得了,你们整天来这套,烦死我了。”程咬金火道,“惹火了我,这皇帝不做了,回去放牛砍柴拦路抢劫也比做这没滋没味的鸟皇帝有意思。”
    众人都笑了,魏征正色道:“皇上,你如今身份不同,可不能乱说话。”
    程咬金一撇嘴道:“魏老道,你还别跟我整这个三六九,你不就是跑江湖买野药的大夫吗,徐世绩,你是个破落户,秦二哥也不过是个拉锁头的官差。我呢,就是个卖私盐的,咱们几个知根知底,你们说我能当皇帝,打破头我也不信啊。等我找个合适的人,迟早把皇帝让给他。”
    魏征脸上一寒,并没说话,武安福瞄了他一眼,心里有些蹊跷。这几年来,瓦岗山蒸蒸日上,众人倒没有失去本性,可唯独老大魏征,总让武安福心里觉得别扭,至于是哪里有问
    题,他又说不出来。
    徐世绩那边道:“皇上,我虽然是破落户,如今也是堂堂魔国的军师,你这么揭我老底,我可不乐意啊。”
    单雄信哈哈笑道:“你个破落户,还不如我呢。我怎么着也是个财主啊。”
    程咬金一听拣着话把了,笑道:“你是个什么财主,钱都是拦路抢来的,山上谁不知道你这强盗头子出身的大绿脑袋啊。”
    众人听了,嘻嘻哈哈,单雄信不服气得要和程咬金拼酒,两人吆五喝六起来,武安福一边看着,羡慕他们的兄弟情谊,瞥向魏征,见他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晃三年,人在变,心也在变,这江山,也到了变化的时候了。
    第212章裴家三公子
    “相公回来了?”回到营帐,苏凝云温柔的迎过来,接过武安福的大氅,交给下人。武安福有些微醺,一把搂住苏凝云的香肩,温柔的道:“凝云今天怎么这么漂亮?”
    “你呀,别叫人家瞧见了。”苏凝云大窘,明知道武安福喝醉了调笑自己,可还是禁不住的脸颊飞红。
    “谁敢过来瞧大帅和夫人调情?不怕我砍了他的脑袋吗?”武安福大笑道,把苏凝云按在榻上,轻轻掀开胸口的衣裳,露出雪白的脖颈来。
    “若是紫嫣妹妹过来瞧见了,你舍得砍她的脑袋吗?”苏凝云觉得胸口被武安福湿湿的舌头掠过,一阵酥麻,呻吟着道。
    “若是她来了,就叫你们一起伺候我。”武安福邪邪一笑,继续亲吻,苏凝云哪里抵抗得了,不多一会,便再也不顾是否有人闯进来,只去享受了。
    两年前苏凝云从北平来到武安福的军中,带来武魁武亮的书信,嘱咐两人尽快办喜事。恰好杨林也将张紫嫣送了过来,要武安福成婚。苏凝云曾经在风尘中洗礼过,知晓男人的花花心思,从来不曾想一个人独霸武安福,张紫嫣孤苦伶仃多年,所求不过是报仇和安定的生活;两女都是善解人意之人,一见如故,倒没有一般女子争风吃醋的念头,省却了武安福无数的麻烦。他索性也不分什么妻妾,两女都做了正室,就此成亲,苏凝云和张紫嫣便由此随着武安福开始了随军生涯。苏凝云精通写算,心思细密,颇能为武安福分担掌管账目用度兵粮草料等后勤之事;张紫嫣幼读诗书,略通兵事,胆识见解不在一般的男子之下,每日帮助武安福处理来往书信掌管军机秘要,两女俱是贤惠美丽之人,又有过人才能,倒是叫武安福的众兄弟羡慕不己。
    一场欢喜过后,苏凝云兀自沉醉在方才的飞翔感觉之中,武安福穿上衣服,下了床,走出营帐来。漫天星光之间,大营里的巡逻队走了过来。
    “少帅。”一见到武安福,带队的张称金忙上前拜见。自从他姐姐张紫嫣和武安福成亲以后,他被任命为武安福的贴身卫队长,对武安福的称呼,却也从亲切的姐夫变成了上下级之间的少帅。武安福对他细心培养,自立山头的事情也不瞒他,张称金见复仇有望,更有可能成就不世功业,喜不自胜。不但遇有战事奋勇争先,平日也刻苦勤学,两年的功夫下来,己是武安福麾下赫赫有名的将领了。
    “今夜如何?”武安福问道。
    “一切如常。”张称金道。
    “小心谨慎些。”武安福叮嘱道,尽管武家军如今实力强大,为天下强兵之一,被朝廷器重,武安福却不失谨慎本色。他剿灭无数的义军,被很多人痛恨。尤其河北窦建德,山东王薄,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几次扬言要杀他为义军报仇。武安福这次去山东平灭王薄,也有立威之意。
    叮嘱过了张称金,武安福来到中军大帐,虽然夜己经深沉,李靖,孙成,孙思邈三人依旧在帐中忙碌着,即将离开瓦岗山,许多机密的文件都要收蕺好,以免漏了马脚。
    “少帅回来了,山上兄弟们还好吗?”见武安福回来,孙成问道。
    “他们成天除了吃喝就是练兵,最是自在不过,哪象咱们还要到处奔波。”武安福笑道。
    “呵呵,说实在的,我也想上山上逍遥去。”孙思邈羡慕的道。
    几人说笑了几句,李靖道:“少帅,这里有兵部今日送来的快报,你要不要过目一下。”
    “有什么事情吗?又催我们动身了?山东少了父王和张须陀,立刻大乱,看来唐璧难成大器啊。”武安福道。
    “不是催我们启程,而是跟少帅你通报接替咱们攻打瓦岗山的人选。”李靖道。
    “哦,是谁?”武安福好奇的道,此事他一直很挂念,不过兵部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如今定了下来,倒叫他十分的奇怪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接这吃力不讨好的活计。要知道隋朝的开国元老凋零以后,史祥被萧禹连累,贬官回家,于仲文被当作一征高句丽失败的替罪羊,免职回家,郁郁而终,杨家将集体叛乱,全数覆亡,如今能称得上名将的除了武安福罗成张须陀王世充这几个善于剿匪的将领外,也就只有魏文异长孙无忌屈突通樊子盖宋老生等几人了。这几人都坚守在东都和西都之间的要害关口,恐怕抽不出身来,那又会是谁呢?
    “统帅是前科武状元张大宾,副帅是上马关的总兵裴仁基,先锋官名叫裴元庆。”李靖
    道。
    “裴元庆?”武安福吃惊的道。
    “恩,是叫这个名字。”李靖低头看了眼兵部的信件,并无差错,心里奇怪武安福怎么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什么。
    裴元庆啊裴元庆,武安福心里波涛翻滚,这几年来,他一直苦心练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兴兵自立,可是隋朝尽管风雨飘摇,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打。杨玄感军威强势如斯,依然顷刻败亡,除了他不听李密的劝谏以外,也是隋朝拥有众多忠臣名将。智勇双全的如魏文异屈突遁等人都是武安福的心头大患,不过最叫他担心还是有战神之名的宇文成都,自己麾下虽然也有雄阔海王君廓这样的猛将,但还是无力抵挡宇文成都。如今听得裴元庆的名字,武安福如同醍醐灌顶,兴奋起来,心中暗下决心,无论用多大的代价,都要把他招揽到自己手中。至于如何招揽,武安福还没有靠谱的计划,只能看事态的发展,一步一步的来了。
    两日后,武安福的大军开拔前往山东长白山围剿王薄孟让率领的长自义军,随行的将领当中,却少了候君集尚怀忠两人。他们和六道的精英散在瓦岗山附近的村镇里,等待着裴元庆的到来。而黄天虎和李成龙也神秘的消失,就连李靖等人也不知道他们领到了什么任务。
    武安福的大军一入山东境内,就遇到了刘葵,他带着数千人在河南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