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196章

兵贼-第196章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红拂一掩嘴道:“哎呀,小女子不善言辞,公莫见怪。”
    李密苦笑道:“我都如此落魄了,李夫人就别怕说实话了。”
    “其实我家少帅对公这个大哥一直很是挂念,这次我现身和公见面,就是为了替我家少帅传话给公。”红拂看到李密一脸的有心无力,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哦,有什么话?”李密忙问。
    “若是公愿意前往江南,少帅不胜荣幸。”红拂道。
    李密听了,沉吟片刻,望了眼王伯当。王伯当面无表情,只是看着李密。
    “此事事关重大,请容我考虑一下。”李密道。
    “那是自然。不过少帅不日就要北伐,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还请公早下决心的好。”红拂道。
    “好。”李密点点头,“我先告辞,一旦有消息,必定立刻通知李夫人。”
    “不送了。”红拂起身将李密二人送到门口,便悄然隐身在竹舍之中。
    回府的马车上,李密脸色阴沉,思绪烦乱,看到王伯当一副巍然不动的样子,不禁问道:“伯当,你说咱们去是不去?”
    王伯当道:“秦二哥他们都在江南,咱们去了,能有好脸色吗?”
    李密一怔,随即道:“武安福是我的结拜兄弟,怕什么?”
    王伯当想起杨玄感来,却没有说出口。
    “无论如何,总要再拼一次。”李密握紧拳头,眼中充满了很久不见的斗志。
    日暮时分,李密和王伯当的两匹快马来到了城门口,守门的偏将认识李密,忙上前行礼
    “蒲山公,请问这是去哪啊?”偏将问道。
    “我们出去打猎。”李密道。
    “打猎?”偏将看两人身背弓箭,腰上挎刀,的确有个打猎的模样,不过日头己经偏西,恐怕不是打猎的时间。
    “怎么?难道没听见蒲山公的话吗?”王伯当一瞪眼。
    “不敢不敢。”偏将连忙让开,让两人飞马出城去了。看着二人消失在远方,连忙派小兵去禀告九门将军薛万彻。
    半个时辰以后,李密和王伯当轻装出城的事情就被告知了李渊,李渊听了,脸上露出早就知晓的表情来。
    “建成啊,看来魏征所说不虚,李密果然有反意。”李渊道。
    “父皇,我己经在路上派人劫杀,他逃不远的。”李建成道。
    “恩,那就好。此人天生反骨,一日都留不得。若不是怕武安福此举使得天下人以为我朝内部发生分裂,我倒真想看看武安福如何安置李密这个不甘屈居人下的枭雄。”李渊道。
    “他没有这个机会了。”李建成道。
    此刻,距离长安三十里的山谷之间,六道的接应人马己经接到李密和王伯当,叶竹君亲自带领十五名精锐的六道成员,穿越小路,引领李密二人,向着东边逃亡而去。
    “大人不好了。”负责在前方探路的六道成员退了回来,表情严肃。
    “怎么了?”叶竹君一怔,逃跑的路线是精心选定的,只要李密二人的行踪隐瞒上一个时辰,等到跑出眼前的山谷,就有精骑等候,到时候就算唐军的玄甲精骑也追不上了。
    “前面山谷有唐军出没。”
    叶竹君脸色大变,回身对李密道:“蒲山公,你莫不是泄露了消息?”
    李密惊道:“这怎么可能?”
    王伯当道:“蒲山公,难道是魏征?”
    叶竹君一跺脚:“少帅早说魏征这人不可信赖,果然坏在他的手里。”
    话音刚落,山腰之上一声梆子响,一排乱箭没有任何招呼的射下来,在外围的六道好手猝不及防,有数人当即中箭倒下,另有几人负伤。四面八方响起呐喊声来,众人被团团围住。
    “这可如何是好?”李密大惊。
    “不用怕。”危急时刻,叶竹君反而冷静下来,“大家结成阵势,向山谷冲,能走一个是一个。”
    此刻到处是敌人,若等到第二轮箭射下来,一个也活不了。众人都听叶竹君的调遣,一起向着前方冲过去。
    身后无数的喊声追赶,林间火把照耀,一捧又一捧的箭射过来,不断有人中箭倒下,等到冲到前方唐军的拦截处。只剩下李密,王伯当,叶竹君和三个六道好手。六人情知若有耽
    搁只有一死,拼力向前。拦截的唐军没有料到几人困兽犹斗,一面抵挡,一面有人喊道:“放箭,放箭。”
    面对长矛,靠近不得的众人被一捧近距离施放的乱箭射中,李密脖子上中了一箭,跌倒在地,眼看活不了了。王伯当一声大喝,挡在他的身前,连中数箭,兀自不倒。叶竹君和三个好手被射的如同刺猬一般,叶竹君用刀撑在地上,大叫道:“魏征误我!”
    死不瞑目。
    第304章北伐
    叶竹君阵亡,六道在关中苦心经营的势力毁掉了一半多。虽然李密没有透露迎春院的事情,为了安全起见,红拂还是悄然的离开了长安,回返江南。六道只留下余双仁隐蕺在长安的店铺中,伺机而动。
    本意是通过李密的叛逃打击唐的士气,却损失了一员大将。武安福心疼不己,为叶竹君戴孝三日后,少帅军的先锋自南京出发,溯流北上。
    唐和少帅军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王世充如约的让出了通往山西的要道,李靖作为统帅,带领五万人马过境河南,不日来到太原附近。李世民的大军正在这里驻扎。听闻少帅军的前部来到,早己经枕戈待旦,等候多时了。
    登高望远,李靖不禁感慨道:“当年和少帅在这里攻打杨凉,转眼十年了,逝者如斯夫啊。”
    身旁的叶效辨和薛仁贵跟随武安福的时间比起李靖来差的太远,不过也多有耳闻,薛仁贵道:“听闻少帅当年也曾在这里力抗突厥十万大军,一战而名闻天下。”
    李靖道:“那一场大战我没有参与,后来听闻,也是后怕啊。不过除了少帅以外,那一战之后,李世民也崭露头角。如今他们一个是唐的秦王,一个是少帅,昔日兄弟,今朝反目,实在让人感叹世事无常啊。”
    叶效辨道:“我听闻李世民也是人中龙凤,不知道李靖将军是否见过他,此人到底有何本事?”
    李靖沉吟片刻道:“李世民,就好像一支锥子。他总是能找到你最脆弱的地方,一锥子扎下去。”
    叶效辨和薛仁贵咀嚼着李靖的话,面露佩服之色。英雄相惜,往往比互相仇视更能激发士气。面对李世民这不败的秦王,少帅军的将领们,爆发出了高昂的战意。而和李世民的第一场遭遇战,就发生在晋州。
    晋州,绎州,石州,乃是拱卫太原的三处门户。李靖大军由东南方来攻山西,第一战就遇到了把守晋州门户的唐军大将慕容三蕺。
    慕容三蕺本是隋将,隋亡以后归降了唐,被任命为晋州刺史,防御河南方向的王世充,结果没有等到王世充,却等来了李靖。慕容三蕺并不蠢,否则也不会在乱世中苟活下来,远远望见少帅军的军旗,立刻紧闭城门,一面派人去跟太原求救,一面下令严加防御,闭门不出。少帅军倒也不急于攻打,将晋州团团围住,每日骚扰骂阵而己。
    慕容三藏的使者来到太原,自然是添油加醋把少帅军的威势说的天花乱坠,生怕李世民不去救援。李世民听完使者的话,又看了慕容三蕺的信,笑道:“好个李靖,想要引我出动吗?”
    李元吉一旁道:“二哥,怎么?难道我们不去救晋州吗?晋州乃是太原的门户,若是失守,少帅军长驱直入,可就麻烦了。”
    李世民道:“元吉,你这就有所不知了。你说说看,江南到山西,有多远?”
    李元吉道:“一千多里。”
    “这么远的路途,十几万大军,要消耗多少的钱粮你可知道?”李世民道。
    李元吉猛地开窍了,道:“二哥,你是想把他们耗死掉?”
    “李靖此人用兵如神,鄱阳湖击败林士宏就可见一斑,若是和他正面交锋,胜负如何,
    犹未可知。不过他补给线如此之长,又是借道河南,随时都有可能补给中断或是后院起火。咱们只要静观其变,自然兵不血刃就能获胜,何必冒险呢。”李世民侃侃道。
    李元吉不住的点头:“二哥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了李靖的弱点。既然如此,咱们就不去救慕容三蕺了?”
    “救还是要救的,要等机会。”李世民露出胸有成竹的微笑道。
    一边是围而不打,一边是隔岸观火,两边都不着急。本来风雨欲来的晋州,反而成了两军比拼酎心的地方。幕容三蕺等不来救援,却也没等来狂风暴雨的攻打,心里忐忑不安,每天都睡不好觉,想臭骂李家兄弟见死不救,实在城外的情况又匪夷所思,倒叫他左右为难。
    李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李世民的想法,一面继续围住晋州,一面派辅公佑,苗海潮,陈正通,徐绍宗,陈当一路人马去攻打绎州,薛仁贵,王君廓,盛彦师,丁天庆,粱世泰,来整一路人马去攻打石州。摆明了要把战火在山西境内烧开,看李世民如何应对。
    三路进攻,对太原形成了合围的势头。而武安福亲自率领的八万人马,也押解着粮草,缓缓的向山西进发而来。等到两军会合,就算李世民避而不战,恐怕也不能了。
    绎州,唐军大将薛大鼎乃是个猛将,和慕容三蕺不同,一见辅公佑率兵来攻,薛大鼎带上五千人马杀出城来,趁着辅公佑立足不稳,一阵冲杀,占了不少便宜。等到辅公佑好不容易整顿好人马,想要报复时,薛大鼎早跑回去了。
    辅公佑莫名其妙输了一阵,恼羞成怒,自然日夜攻打。绎州是个小城,城墙破旧老朽,两三日下来,就有些支撑不住了。
    薛大鼎瞪着血红的眼睛在城头督战,两日没有解甲,眼看辅公佑的人马死命攻城,而李世民的援兵迟迟不到,焦急之中,猛地见东边城头一阵混乱,被辅公佑的人马杀了上来。
    大将陈当手持盾牌,奋勇爬上城来,挥刀砍翻两个唐兵,掩护身后爬上来的少帅军人马。唐兵劳累两日,一见被敌军登城,乱城一团。正在这时,薛大鼎赶到,手里大刀抡起,虎虎生风,照陈当就砍下来。陈当挥刀一挡,薛大鼎大叫:“长矛伺候。”
    唐兵恢复了镇定,有人组成长矛阵,捧成一捧,乱捅过来。陈当被一矛刺在腿上,一跤跌倒,叫薛大鼎一刀剁下,血溅当场。
    陈当一死,跟随他冲上来的士兵也都被砍杀。少帅军损失了大将,受了重创,只得退了回去,叫薛大鼎喘了口气。
    是夜,辅公佑和众将在帐中商议,苗海潮道:“将军,咱们明日继续攻打,任那薛大鼎是铁人也熬不住。再说这绎州城墙破烂,只要再打上几天,便是用人推也把它推倒了。”
    辅公佑道:“薛大鼎杀了陈当,实在可恶。叫我攻进城去,一定将他碎尸万段,才解心头之恨。”
    苗海潮又待说话,梦听营外喊声大作,几人面面相窥。
    “难道是薛大鼎那厮来袭营吗?”辅公佑大惊,和众将出来观望。
    黑夜里只听见无数马蹄声,苗海潮脸色一变道:“城里没有这么多的骑兵,只怕另有其人。”
    旋风一般的黑甲骑兵突破了营地的防卫,杀进了军营之中,横冲直撞。这些骑兵身穿重甲,却凭借胯下的骏马保持了来去如风的速度,而且一进一退雷厉风行,纪律严明。辅公佑部下多是江淮军的旧部,很少遭遇骑兵,被这么一冲,乱了方寸,混乱之下,自相践踏,还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人马,阵脚就先自乱了。
    辅公佑和苗海潮等人披挂上马,高声疾呼,收拾乱兵。徐绍宗带领几百人来到营前迎战,只见数十骑冲杀而来,领头一个将领横刀大喝:“挡我者死。”
    徐绍宗怒道:“哪里来的贼子,受死吧。”挥枪上去迎战。
    两人甫一交手,徐绍宗心道不好。来将臂力颇大,刀法精妙,徐绍宗招架两招后,便力有不逮,慌乱起来。
    此刻黑甲骑兵横扫过来,数量越来越多,追着少帅军屠杀,徐绍宗更是惊慌,手上一慢,叫那将抓住破绽,一刀削去了半截手臂,疼的落下马来,随即就被乱马踩死。
    那将大笑道:“唐将翟长孙在此,有挡我者,死!”
    与此同时,绎州城里一声炮响,薛大鼎带兵出来接应。辅公佑见势头不好,和苗海潮带上几千人马,落荒而逃。陈正遁殿后,才刚出营来,一伙骑兵拦在前边,一将大喝:“尉迟恭在此。”飞马上来,一枪就将陈正通挑落于马下。
    一场恶斗,天色微明之时,辅公佑的人马己经全部溃散,他和苗海潮带了几千人逃回了李靖本阵,唐军大获全胜。而担任夜袭任务立下大功的玄甲精骑,也第一次叫少帅军见识到了这支纵横天下的骑兵的厉害。
    在绎州吃了大亏,李靖并不气馁,很快发现了李世民的应对之策。他并不派大兵团出来决战,只是利用玄甲精骑强悍的机动能力在平原上游走,找到机会就发动突然的袭击,等到大队人马赶来的时候,又早早的遁走,并不正面冲突。如此一来,李靖本来设定的围城打援,逼李家决战的计划就这么被轻易破解。
    不过李靖很快对李世民作出了回应。既然李世民不肯决战,李靖也不客气,一鼓作气,在慕容三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一天之内攻下了晋州。
    打开了通往太原的门户,李靖并不迟疑,放弃了绎州和石州,全军重新集结在一起,向太原开拔过去。
    兵贵神速,当李世民匆匆调回在外游戈的玄甲精骑时,李靖的五万人马,距离太原,只有一百里了。
    第305章斗智斗力
    迎战还是退守,这是摆在李世民面前的问题,从太原城楼上望出去,隐隐的能看到李靖大军前进扬起的烟尘。少帅军步步为营,李靖知道面对的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李世民,甚为小心翼翼。
    “丘长恭,秦武通何在?”李世民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
    “末将在。”丘长恭和秦武通出列道。
    “你们带两千玄甲精骑出城,在城西埋伏,看见城中旗号,冲击敌军左侧翼。”
    “得令。”
    “尉迟恭,翟长孙何在?”
    “末将在。”
    “你们带两干玄甲精骑出城,在城东埋伏,看见城中旗号,冲击敌军右侧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