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212章

兵贼-第212章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智略不说话,脸上却乐开了花,眼看前面人群散开,现出一条通路,来的正是武安福,当即也不管王家父子了,和张童儿一起走过去,跪倒在武安福的马前:“末将陈智略,张童儿拜见少帅。”
    王世充顿时变了脸色,想要呵斥,却感觉出气氛不对来,把话都咽进了肚子里去。
    武安福微微点头,对两人道:“这一次多亏了你们及时传来消息,才能击退唐军。你们功不可没,不过你们二人先随宇文化及,后投李密,再附王世充,现在又来依附于我,谁知道哪天会不会再背叛我呢。”
    武安福这话一说,陈智略两人脸都白了,浑身颤抖的如同筛糠。武安福笑笑道:“你们都是功臣,我就算不重用,也不会杀你们的。这样吧,我赏赐你们多些金银珠宝,回去做个富家翁吧。”
    这一番话连消带打,既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又申明了奖励忠勇疏远奸佞的志向,软硬兼施,不由陈智略张童儿这两个“四姓”家奴不磕头谢恩。
    处置了两个奸细,武安福满面春风的对王世充道:“这不是大郑国的皇帝吗?怎么如此狼狈啊?”
    这话说的十分不厚道,王世充老奸巨猾,自然不会说什么,王玄恕却年轻气盛,脸一耷拉怒道:“武安福,你待要如何,难道就要夺我洛阳不成?”
    武安福哈哈一笑道:“夺你的洛阳?难道这洛阳就姓王不成?王玄恕啊王玄恕,你身为乱臣贼子,这么大声说话难道不怕闪了舌头。”
    王玄恕不服气道:“咱们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你难道又是大隋的忠臣吗?”
    武安福笑道:“别的不敢说,忠臣两字,却不是自封的。如今萧皇后在我那里常住,她乃是大隋国母,说过的话有分量吧?我是不是忠臣,自有萧皇后来决定。你是不是奸臣,我现在就可以说明白。”说完武安福冲身边众人喝道:“王世充,王玄恕父子自立为帝,国法难容,给我拿下。”
    王世充大骇道:“武安福,咱们可是有约定的!”
    武安福面色一寒道:“你忘了去年在我背后插刀子的事情了吗?跟你这种背信弃义之人讲信用就是养虎为患。给我拖下去,就地正法,明政典型。”
    不由王世充王玄恕父子挣扎,早有少帅军将士冲过去,跋野纲还待反抗,早被乱刀跺翻。王世充垂头丧气,王玄恕破口大骂,虽然表现不同,结局却是殊途同归。
    解决掉了王家父子,剩余的唐璧等人就好办多了,夏迎春和武安福有互授枪法之谊,刘葵和武安福更有多年的交情。至于唐璧,虽然当年在济南有过过节,如今相逢一笑,身在屋檐下,却又有什么看不开的。
    “少帅,唐璧这里有礼了。”唐璧来到武安福的马前,恭敬的行了个礼,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归附的表示了。
    武安福并不是一个有仇不报的人,却也不小气。唐璧服了软,自然不会再计较。好言好语的安慰了他几句,这才率领部下,雄赳赳的跨进了洛阳皇城。
    洛阳身为天下两京之一,无论在政治军事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无数的英雄人物趋之若骛的来到这里,早有杨玄感,李密,后有王世充,李世民,现在的主人,则换成了根本没有费多大精气神的武安福。不过算上去岁在洛阳的惨败,武安福这也是经历过血火考验,养精蓄锐找准时机才能见缝插针。所以若说他是撞了大运拣了便宜却也不见得。
    无论如何,登上洛阳这个舞台,武安福就有了和李世民在北方分庭抗礼的根据地。而一直在紧张筹备着的事情,也是时候开张了
    奠定了在洛阳的基础,一切似乎都顺利起来。单雄信趁着唐军的崩溃,一举扫平了河东,顺便还把太原变成了孤城。唐军全数龟缩进潼关之内,连头都不敢冒一个。
    萧皇后从江南来到了洛阳,重新登上洛阳皇宫,感触万千。昔年繁华的新城洛阳,经历了数年的战火,连绵动乱,如今十室九空,若不是武安福从江南迁了数万人口过来,只怕会更加的寂寥落寞。
    在天下人的震惊之中,武安福于八月受隋室的禅让,在萧皇后的手中接过了不知真伪的传国玉玺,正式登基,建国号为“周”,年号“永昌”。
    裴矩为尚书令,李靖为兵马大元帅,秦琼,徐世绩,雄阔海,程咬金,孙成,孙思邀等数十位跟随武安福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功臣也都一一有所封赏。虽然是实属草创,略微有些因陋就简,却也似模似样,在天下人面前上演了一出好戏。
    名正言顺,这是无可奈何的隋朝遗老们的最后心理安慰。尧舜以来,禅让从选举贤德变成了完全的威胁逼迫,曹丕,司马炎开启了这个风气,后世无不效仿,近世的杨坚李渊也莫不是用这个办法。因此武安福的有样学样没有惹起反感,反而因为尊重萧皇后,而得到了北方一些遗老的拥戴。
    经历了这些,无论在政治面还是军事面,武安福都完全具备了压倒大唐的能力。武安福
    也终于完成了从少帅到皇帝的蜕变。
    不但如此,在洛阳城北逗留了一个多月,和武安福莫名其妙的相安无事的河北军终于按捺不住,主动向武安福投来了橄榄枝。对此武安福早有准备,毕竟河北军失去了窦建德这个主心骨之后,夹在有杀父之仇的大仇人罗成和根本无法撼动其根基,实力深不可测的武安福之间,实在难以施展,还不如投靠武安福,至少封侯拜将不失日后的荣华富贵。这个算盘人人会算,尤其是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何况苏定方手中还握着不容武安福不接受的一张王牌。
    洛阳最大的一家茶楼“飘香斋”的二楼,来了两位贵客。一个身材瘦削,面目精悍,一望而知精明千练,另一个膀大腰圆,虎背熊腰,满面黑须,是个雄伟的壮士。两人上了楼,早有在楼梯口等待的下人将他们一路领进雅间。
    雅间里己经有三个人在等候了,当中的一个正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当今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周永昌帝武安福。另外两个,一个是大元帅李靖,一个是禁军统领张称金。
    两人进了门,自然有人在身后把门紧紧关上。武安福看着两人,微微一笑:“苏刘二位将军,请坐。”
    来的正是河北军的两大统帅,窦建德义弟苏定方和刘黑闼。他们二人也不客气,一撩衣襟,左到了武安福的对面。屋子里没有下人伺候,张称金亲自为他们倒茶。
    品了口茶,苏定方开口道:“少帅,哦,该称呼皇上吧,这次我们来的意图想必你也清楚的很,河北军虽然处境落魄,却还有实力左右中原的局势,而且我们手中握着一个天大的砝码,这些想必可以为河北军的将士们寻个好出路吧?”
    武安福笑道:“二位都是不世出的英豪,能够投我大周,实在是难得的幸事。至于二位说的河北军的前途,不成问题。只不过朕想知道,你们所说的砝码,到底是什么?”
    苏定方和刘黑闼异口同声的道:“常何。”
    第329章最后挣扎
    武安福称帝的消息让李世民如坐针毡,尤其是对方有着萧皇后的亲自封禅,比起李家王朝来,显得名副其实的多。何况武安福如日中天,自从取得洛阳之后,利用运河之便,洛阳之地利,牢牢的把江南和中原地区连接在一起。当年杨广建设大运河时的美好构想,如今在武安福手中成为了现实,而当年武安福正是用运河这个耗费无数财帛的建议来唆使杨广耗家败国,岁月如梭,好多因果成了难以破解的环,也算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
    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对李世民越来越不利,雷大鹏三兄弟利用占据陈仓要道的优势不时的出兵劫掠关中,单雄信虽然没有归附武安福,却在山西大肆的和唐军为敌,就算一直攻不破潼关,也叫唐军丢城失地,焦头烂额。
    这些都是次要的,真正致命的是武安福在洛阳积蓄粮食,招募新兵,而且终于可以直接从北方选择高大强壮的北方战马。每一个行为都表明武安福绝对不会寻求和平共处的道路。李世民连续两次派人前往求和都被拒绝。就连三岁的孩子也知道,或早或晚,周和唐将有一场东西大战,胜利者的奖品就是这个天下。
    决战往往没那么容易展开,不过却也必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导火索。虽然形势紧迫到一触即发的程度,撕破脸皮的却是从单雄信进攻潼关开始的。
    这一年的秋末,在山西等地积累了大量军需的单雄信没有理会武安福的招降文书和贾柳楼兄弟们一封封言辞恳切的书信,带领着薛万钧,薛万彻,冯立,谢叔方,杨文干,齐国远,李如辉等大将,聚兵三万,号称十万,浩浩荡荡的去攻打潼关。
    经历了数月的修整,从洛阳败退回关中的五万左右唐军将潼关把守的固若金汤,别说单雄信人马不足,就算真的有十万大军,也无济于事。双方交战不过数日,镇守潼关的大将尉迟恭就发觉出单雄信外强中干,半夜率骑兵袭营,打破单雄信军。
    单雄信在混战中被尉迟恭擒获,部下大将齐国远等尽数丧命,薛家兄弟跑的快,带着数百人仓皇逃亡百余里,投奔武安福去了。
    等到武安福得到单雄信兵败消息时,他已经被在潼关处斩。单雄信是贾柳楼结拜的兄弟,虽然为了报仇而回归山西自立为王,却也和武安福以及其他瓦岗兄弟之间保持着兄弟情分,于情于理是友非敌。秦琼和单雄信关系最好,听闻单雄信殒命的消息顿时口吐鲜血,大病了一场。以武安福为首,当年贾柳楼的众兄弟在城外拜祭一场,转日就放出话来,要为单雄信报仇。
    国恨家仇,借口而己,面对天下这个诱饵,无可避免的一战,即将来临。
    秋日的沁凉渐渐的变成了初冬的冷意,洛阳街头到处都是晚落的残叶,昏昏黄黄的铺满了街头。这一日的清晨,马蹄踏在落叶上,发出嗤嗤啦啦的碎裂声。身为大周皇帝的武安福,御驾亲征了。
    先头部队由身经百战的李靖率领,己经在城外整顿完毕,只等武安福检阅过后立刻出发,而早在一个多月前,左天成,王君廓就己经逐一的收复河东各地,姜松,来整也前往太原,要拔除大唐在关中以外最后一个根据地。六道风风火火的在预定好的行军路线上布满了哨探,而庞大的给养也早早的储备运输往潼关前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一回,天下还有谁能抵挡?”武安福身在高台之上,看着整齐划一的喊着口号,向西进发的大军,发出这样的感叹。
    高处不胜寒,昔日叱咤天下的英雄们如雨打风吹去,谁也不曾想到当年那个镇压义军的武阎王竟然成为这大地上最强兵的统帅。放眼天下,只有李世民和罗成两人了。
    一个是曾经的结拜兄弟,天才的军事家。
    一个是家仇情仇国仇的毕生仇敌,睥睨天下的枪法大宗师。
    或许,还没到寂寞的时候吧?武安福这么问着自己。只不过,一切似乎都是注定了,一个偏安关中,一个蜗居北平,怎么阻挡奔腾如怒的历史洪流,怎么抗争无可逆转的新的王朝诞生。
    苏定方和刘黑闼己经带兵前往北平府挑衅,唐璧回到山东,从南边袭击骚扰北平,突厥的红海也在接到武安福一如既往慷慨的礼物之后派出大军进兵瓦口关,这一回罗成就算插上翅膀也无法再给武安福制造麻烦了。
    于是,面前的敌人只有一个了。
    李世民。
    潼关,天下第一雄关,扼住关中和中原的通路,得关中者得天下,无论是秦始皇赢政还是汉高祖刘邦,他们的发迹都和关中有密切的关联。当初李渊平定关中之后势力大涨,为日后取李密代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只可惜武安福的出现打破了唐的统一美梦,一切似乎颠倒过来,关中从福地变为囚笼,李世民如今就在这囚笼之中,绝望的喘息。
    压倒性的二十万兵力,源源不断的给养,强悍的心理压力,武安福具备了一切获得胜利的因素,潼关暴露在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击下,飘摇零落,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破门而入的草房一般,给不了关中百姓任何的安全感。
    所幸的是,唐军还有尉迟恭,刘弘基,庞玉这样的猛将,也有李孝恭,李道玄这样有实际本领的王室。
    雷大鹏在徐世绩的辅佐下从陈仓出兵,希望能够两面夹击,一举击溃唐军。本来一路高歌猛进,却犯了轻敌冒进的毛病,被李孝恭和李道玄伏击,损失惨重。雷大鹏三兄弟尽数阵亡,徐世绩和樊登奎带着残兵逃回陈仓,一时再也无力进攻。这也给武安福敲响了警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兔子急了也咬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句俗语在武安福的脑子里冒出来,使得他面对惨败的战报时,也能保持着微笑。
    为什么不微笑呢,火焰熄灭之前,总要垂死一般的更加明亮起来,巴蜀一路本来就只是负责骚扰的辅助部队,真正要打垮李世民,攻破潼关,在长安决战,才是武安福的打算。
    “放!”
    随着号令,上万支弓箭一起松动弓弦,上千脚踏弩也一起发出怒吼,无数的利箭飞上天空,汇聚成一片乌云,向着潼关上黑压压的射过去。
    凄厉的惨叫声从城墙上传递开来,撕心裂肺,每天潼关上的唐军都要经历这样的疯狂攻击,早已经成为了习惯。全关中的门板几乎都被抬上了城墙,每一轮箭雨过后,上面就挤满了箭镞。这些门板和唐军装备的盾牌可以抵挡普通的利箭,却无法抵御脚踏弩,只好听天由命,若是倒霉,就被那劲道极强的弩箭穿破盾牌或门板,刺入身体,当场毙命。
    不过在这种旷日持久的鏖战之中,先死和后死其实没有什么分别,甚至于要更幸福一些。因为的确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生不如死。
    比城墙还要高耸的箭塔缓缓的推到城墙近处,火箭铺天盖地的从天而降,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叫唐军精疲力竭。尉迟恭躲在巨盾之下,干瞪眼却无能为力。
    “娘的,他们的箭射不光吗?”尉迟恭大声的咒骂道。
    刘弘基可怜巴巴的和尉迟恭躲在一处,愁眉苦脸的道:“只怕是射不完的,这样下去,迟早把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