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38章

兵贼-第38章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她失望的神情,武安福血冲上头来道:“你放心,我一定为你报仇,至于嫁不嫁我的再说吧。”
    看到李漩眼中那不知道是因为答应报仇还是许诺不用嫁人的话而兴奋的神色,武安福自然的往坏处想了,一跺脚道:“你等着余大哥吧。”转身出了王家店。
    和王君廓到了晋王府门口,只见门口两个卫兵,武安福走到门口还没等说话。一个卫兵一瞪眼睛道:“哪里来的闲杂人等,还不速速离开。”等他再看到后面的王君廓手里还拎着大刀和花枪更是吓了一跳:“你是何人,敢携带凶器来晋王府捣乱,想造反不成吗?”
    武安福心说你主子才是真的要造反呢,正要跟他解释,就见来护儿从里面出来,一见武安福就喊道:“武兄弟,你这么早就来了啊。”说着迎了上来,拉住武安福的手,亲热劲就别提了。他这么一亲热武安福倒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心想跟你也不是很熟,怎么就成兄弟了。
    那瞪眼睛的卫兵一看来护儿对武安福如此亲热也傻眼了,赶忙跟武安福谢罪。武安福知道狗眼看人低的事情哪朝哪代都有,就算如李漩那样的官家小姐也以貌取人,何况一个小小的门卒了,只是苦笑一声并没在意。他把王君廓介绍给来护儿,王君廓对来护儿前一天那股横劲本来有点反感,脸沉着,一丝笑容都没有。来护儿知道武安福跟王君廓的关系不一般,搞不好以后也能得到重用,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王君廓嘘寒问暖的,王君廓发不出脾气来,只得寒暄了两句。三人边聊着边进了王府。
    来护儿领着武安福和王君廓到了安排好的院子,指着两间大房道:“武兄弟,王兄弟,你们就先在这里将就些日子,等事情办完了,咱们都能有自己的府邸。”
    “这就不错了。我把东西放好,就去见晋王吧。”武安福道。
    进了房,匆匆把东西一放,去见杨广。
第六十章 红拂
    今日已经两更,如果晚上推荐能达到100票,就再更一章,如果达到不了,嘿嘿,就明天继续两更吧。
    进到大殿,前一晚的痕迹早就收拾的干干净净,杨广正在和萧禹裴矩商量着什么。武安福和王君廓上前见过杨广,杨广随便问了王君廓些话道:“王君廓,既然武安福跟本王推荐了你,本王就封你为王府护卫副总管,协助来总管统领王府的死士卫队。”
    武安福和萧禹领命,当下出殿找人备好马车,前往越王杨素的府第。
    “武主簿,昨夜休息的可好?”马车出了王府,慢悠悠的走在大兴的街道的人流中,武安福正闭目养神,忽然听得萧禹问道。
    “还可以,多谢萧总管关心。”武安福连忙答道,萧禹算是他的上司,更何况有好几次都是他出言救了武安福的性命,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要恭敬一点。萧禹这人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个攻打皇城的计划虽然不太周全,处理事物却丝毫不拖泥带水井井有条,将来如果能拉拢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也是好事。
    “昨天这一天可发生了不少事情啊。”萧禹眼睛望着车窗外说着。
    “是呀,恍如一梦。”武安福文绉绉的感慨道。
    “对于武主簿来说,可是平步青云啊。”萧禹的声音里听不到一点的起伏,也不知道是在嘲讽还是在称赞。
    “哪里,要不是萧总管饶我一命,我哪有现在,恐怕已经成了孤魂野鬼了。”武安福忙道。
    “幸亏我留下了你,不然晋王如何能得到你这样一个强助。”萧禹笑笑道。
    “过奖了,要说强助,还是萧总管。小人还要请萧总管多多提携呢。”
    “行了,不要客气了。你既有才干,又是靠山王的义子,他日你的成就必然在我之上。”萧禹盯住武安福道。
    武安福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一时语塞。幸好越王府和晋王府并不远,车子这时候已经到了越王府后门了。
    萧禹先下了车,武安福在后面看着他挺拔俊朗的背影,觉得眼前这个人很是神秘,似乎永远也猜不透他的喜怒。如杨广那样形于色的暴君,其实也不见得可怕,只要能迎合他的意思,自然可以保住性命,甚至求得荣华富贵。而萧禹这样的人,看似无欲无求才最可怕。
    后门有人将两人接进府去,报了杨素,不多时就有下人前来引领两人前往杨素的书房。穿过几个院落,走到一片湖旁,再穿越湖上的长廊,来到后院,刚到后院,就听到远处一阵悠扬的琴声,那曲调声声入耳,宛如黄鹂鸣唱,雨燕徘徊。武安福不由的称赞道:“好琴。”
    前面带路的下人听了回头道:“那正是王爷的书房传来的。二位爷一会有福气的话能亲眼看见红拂姑娘弹琴呢。”
    红拂!武安福心里一震,难道就是那个红尘三侠的红拂不成?原来杨素说的那个武艺高强精通音乐的歌女就是红拂。想到马上就能见到这个传说中的女侠,武安福竟然有点激动。
    三拐两拐,转到一片雄伟壮阔的高楼前,进了高楼,上到三层,才到了书房门口,门口的卫兵先去通报,很快就回来请两人进去。
    进到书房里,先是道屏风,绕过屏风,两人就见杨素正坐在一张八仙桌前,微闭双目,就着琴声,手指关节在桌子上敲击着。武安福和萧禹不敢打扰,就立在一旁。
    武安福偷眼看着琴声来的方向,只见书房另一头,是个拱门,门上垂下一道纱帐,朦胧中一个红衣女子正在俯首弹奏。武安福心想是了,这红衣女子一定就是红拂无疑,只不过看不到面貌,也不知是否是个国色天香的美女。
    不多时,一曲终了。杨素这才睁开眼睛,一看到武安福和萧禹,道:“你们来了,来人看座。”
    有人拿来椅子,武安福和萧禹谢过杨素,一起坐下。萧禹道:“越王殿下,我和武主簿奉晋王的命令来看看殿下所说的那个歌女。晋王想做到万无一失。”
    “恩,这是应该的。”杨素点头,然后道。“红拂,你过来,见见客人。”
    “是,王爷。”那纱帐后的红衣女子施施然站起身来,掀开纱帐,走了出来。
    来到隋朝以后,武安福也见过几个美女,李漩自不必说,还有李颜樱和陈月香。李漩是个气质美女,总带着淡淡忧愁,因为家仇的缘故,她的眉目间很少有笑意,凭添几分的郁郁,让人怜惜,让人总觉得她是朵幽香的茉莉花,淡雅芳馨。李颜樱天真烂漫,英气飒爽,好象雪中寒梅,俏丽非常。而陈月香则一身的风尘气息里略带伤怀,多的是成熟的风韵,更好似朵开的灿烂的牡丹。而今见到红拂,武安福只感觉她如一团火样的红玫瑰,说不清楚她哪里生的最美,因为她每个地方都很美,反而就让人说不出优点。
    “这是晋王府的萧总管和武主簿,你快来参见。”杨素一指萧禹和武安福道。
    “奴婢红拂,参见萧总管武主簿。”红拂走到二人身前,深深施了一礼,又走回杨素身边,站在他的身后。
    “这就是……?”萧禹也被红拂的美丽震惊。
    “这就是我说的歌女红拂,她可是老夫的最爱。不是这次万不得已,老夫可舍不得让她去冒这样的危险。”杨素话里看来也有点悔意。武安福心说你不让她冒险那大家就一起玩完,看你怎么选择。
    “王爷,你对奴婢恩重如山,这样一点危险算得了什么。”红拂一听杨素的话,立刻接道。
    杨素笑咪咪的很是受用。
    “这位红拂姑娘她……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如何……?”萧禹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哈哈,也难怪萧总管你不信,红拂,你就给萧总管和武主簿表演一下吧。”杨素笑道。
    “遵命。”红拂道。然后走上前一步,问道:“两位大人,不知道想让奴婢表演下什么功夫?”
    “这……”萧禹看了武安福一眼,他是个文官,武功这方面,一窍不通的。武安福也想知道红拂有多大的本事,便道:“红拂姑娘,你就随便露一手吧。”
    红拂一笑道:“既然如此,就表演个雕虫小技吧。”说完回身对杨素道:“王爷,还是咱们的老把戏,好吗?”
    “好好好。”杨素道,“来人,把蜡烛点上。”
    有下人上前点燃了桌上一根细长的蜡烛。武安福和萧禹有些摸不着头脑。
    “两位大人,请看清楚啊。”红拂说道,向方才弹琴的内间走去,走出大概十步,忽然右手一抬,在头发上一晃,手腕一抖。武安福只听见“嗖”的破空之声,定睛一看,那蜡烛的火苗竟然没了。再向旁一看,那火苗竟然粘到一旁的柱子上,依然在烧着。
    “二位大人,可一过去一看。”红拂道。
    武安福和萧禹忙走到火苗近前一看,这才明白:原来红拂的头发里藏着极其微小的金针,她从头发里取出金针,再用暗器手法射断灯芯。这倒还不算什么,奇就奇在她的手法收放自如,能断灯芯而不灭火苗。金针射断灯芯之后带着还燃火苗的上半截灯芯继续飞行,射入柱子。
    “这……真是奇技啊!”萧禹不由的赞叹道。
    “这还不算什么,红拂可是拳脚兵器轻功暗器乃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杨素得意的道。
    “既然如此,晋王想必应该放心了。”萧禹道。
    “请萧总管转告晋王,红拂一定不辱使命。”红拂从柱子上取下金针,变戏法一样的插回头发里,从外一点也看不出破绽来。
    见识了红拂的厉害,武安福和萧禹也完成了任务,正要告辞,有下人进来禀告道:“王爷,李靖求见。”
    “他怎么又来了!”杨素一听下人的禀告,眉头皱到了一起。
    武安福一听李靖的名字,顿时激动起来。这李靖乃是隋唐第一的名将,若是能得到这个人,那简直是如虎添翼。
    “告诉他,我不见。”杨素想都没想,告诉下人道。
    下人应了声刚要出去,红拂在一旁道:“王爷,其实李靖那个人说话很有意思的,你见见他也无妨啊。”
    “你个鬼丫头,又想看好戏不成?”杨素笑问红拂。
    “是呀,上次听他讲那些大道理,他那个样子,还真的挺可笑呢。”红拂的语气里多了些娇媚,软绵绵的让人打心眼里舒服。她的语气里有种慑人心魄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按照这话的指示去做。
    “那好,就让他再唠叨本王一次吧。”杨素耳朵根子软,改了主意,告诉下人把李靖请进来。
    “王爷,这个李靖可是大兴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个李疯子不成?”萧禹似乎也对李靖很有兴趣,问道。
    “正是那个李疯子。”杨素的口气有些嘲讽的味道。
    “听说这个人自称胸怀百万甲士,自比韩信孔明,是个狂人啊。”萧禹又道。
    “他不只是狂人,简直比狂人还狂。上一次来给本王献上什么兵书,竟然说此书一出,以后天下再不用研习兵法了。简直是疯掉了。这市井之上给他的绰号,还真名副其实。”杨素道。
    “既然如此,小人也想看看这个李疯子到底是何样的人物。”萧禹刚说完。就听门外有人禀道:“李靖求见越王千岁。”
第六十一章 怀才不遇
    我早就说过,本书不是按历史来的,大家非要从历史上挑我的毛病,有时候觉得冤枉之极。在“兴唐传”的评书里非常清楚的写着贾家楼举事是在“大业二年九月九日”,因为本书大部分的结构和人物都是按照评书演义来的,而小说中现在已经是杨广的大业元年了,如果不开始写各路人马怀有异心,那我到底该依据什么呢?如果把起义的时间按照历史安排到大业八年左右,大家有耐心吗?
    *********************************************************************
    武安福一旁一直没有言语,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对这个李靖有了个底,看来也是个怀才不遇之人,这可正是个拉拢招抚他的好机会。
    就听脚步声响,一人从屏风后转了出来,一见杨素,躬身施礼道:“学生李靖拜见越王千岁。”
    “免礼了,坐吧。”杨素点点头,让他坐下。
    李靖谢过,在一旁斜身坐了。武安福这才看清他的样貌,五官端正样貌堂堂,可贵的是脸上隐隐的有股豪气,一身书生的打扮掩饰不住他的健壮筋骨,看起来武艺也差不了。
    “不知道李公子这次来有什么见教啊。”杨素存着戏弄李靖的心,话里客气非常,讽刺的味道却浓的厉害。李靖好象丝毫没有察觉一样,一听到杨素这样问立刻道:“学生上次的兵书,王爷可能觉得晦涩难懂,学生回去思索再三,这次写出平边六计,专为对付边境屡屡骚扰我大隋的突厥和吐谷浑,还请王爷一阅,呈给当今朝廷。”说着从怀里掏出个折子,站起来就要呈给杨素。
    “且慢。”杨素举手止住他道,“本王这几天眼睛不适,看不清楚字,你且说来听听。”
    “既然这样,学生就简单的说说这平边六计。”李靖听杨素要自己讲,来了精神,也不坐了,眉毛一扬侃侃而谈起来。
    “这平边六计分下三计和上三计,这下三计乃是保平安,上三计则可定乾坤,可依据轻重缓急任意施行。这下三计的第一计为和亲计。即以一位公主远嫁突厥,保持和亲,换个边境数十年的安定,厉兵秣马,徐图大事。”
    “这第二计为离间计,突厥和吐谷浑中分为许多小部落,可利用其间的不和,加以厚利,挑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使其忙于内乱,无暇骚扰于我。”
    “第三计为归化计,遣使去突厥吐谷浑,先用重金安抚,然后在边境开设市集,大兴贸易,传播中原的王道。夷族本是逐水草茂盛处为家,之所以侵扰我天朝,是因为羡慕我们的水土丰腴,国家强盛。如今可逐渐将其融合,等到突厥和吐谷浑人学习中原的生活,安定下来,则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下三计都是缓兵之计,和亲计见效最快,离间计用心最毒,归化计效果最佳。不过和亲计于我朝尊严有失,离间计需要等待机会,归化计则非几十年的潜移默化而不能成功。所以此乃下三计。”
    “除了这下三计以外,学生还有上三计。这第一计名曰远交近攻,此计出自秦昭襄王时范雎,当年秦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