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50章

明朝好丈夫-第50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番子们已是手足无措了,一个个想去扶刘成,有的飞快向后退,碰到柳乘风这种瘟神,大家算是倒了霉。
    而柳乘风这时候却是拿着烧红的火铳铳口对准自己的下颌,拿嘴吹了吹,随即道:“大家都听到了吗?这是刘公公叫我打的,是刘公公承认自己是乱党,柳某人做锦衣卫也有一个多月的光景了,见过的乱党、奸人也是不少,还没见过刘公公如此坦白的,刘公公果然够痛快,来人,还不把这乱党给拿下来。”
    身后的陈泓宇看得目瞪口呆,心原来这样也成,这时候忍不住笑道:“大人,陈公公这样爽快的人,卑下也是没有见过,弟兄们,把乱党拿下。”
    校尉们呼啦啦地往前涌,把番子推到一边,把刘成捉了,刘成还在尖叫:“柳乘风,待会儿……待会儿内阁就有人来收拾你,你……你等着瞧。”
    柳乘风脸色一板,道:“内阁……内阁为何收拾我?”
    刘成痛的眼泪都出来了,被两个校尉按着,胸口这边又泊泊地流着血,恨恨地道:“你私办报馆,妖言惑众,你还想活吗?内阁的诸位大人,早已将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你放了杂家,或许还可以免罪一二……”
    柳乘风的脸色冷峻下来,道:“你是你这么做,是因为内阁的授意?捣毁报馆,捉拿报馆的编辑、工匠,也是内阁的意思?”
    若是在方才,刘成未必敢承认,可是这时候他已什么都顾不上了,刘成尖叫道:“是又如何!”
    柳乘风微微一笑,脸色骤变变得更加冷峻,道:“这倒是有些意思了,刘成,你好大的胆子,你要加罪太子,还无故捣毁报馆不,居然还敢攀咬到诸位内阁的大人头上,内阁诸位阁老便是我大明的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难道他们会对一个报馆深痛恶绝吗?你的意思是,咱们大明朝的内阁授意你捣毁报馆、堵塞言路了。这分明是你别有居心,故意要将这脏水泼在内阁诸位大人身上。好,你既然不到黄河心不死,那我就给你一个机会。王司吏,到这儿找笔墨来,我要亲自去信一封,到内阁去问问,这捣毁报馆,闭塞言论的事到底是不是他们授意的。若当真是内阁几位大人的意思倒也罢了,可假若不是……”柳乘风朝刘成冷笑,讥诮地道:“那你便是妄图加罪太子,伤害无辜,污蔑阁臣,这几条罪状一起加上来,你等着杀头吧。”
    过不多时,王司吏便准备好了笔墨,柳乘风二话不,捋起袖子写了数百字,随即叫王司吏吹干墨迹,对王司吏吩咐道:“想办法送到内阁去。”
    王司吏点点头,连忙去了。
    柳乘风大剌剌地坐在东厂大堂的岳飞像下头,阖目养神。校尉、番子都拥簇过来,至于东厂的番子这时候都是面面相觑,赶人又不是,就这么站着又不是,不过大家心里都想,先看看再,这姓柳的既然去信内阁,且看内阁怎么。
    弘治朝不管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被内阁压得死死的,内阁几位阁老,已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而对锦衣卫和东厂来,他们的权利来自于皇上,皇上若是信赖,这权柄就炙热无比。偏偏当今皇上只信内阁,倚重三位阁老,令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不复从前的光彩。
    所以若是内阁发下话,东厂和锦衣卫都得乖乖听着,他们捣毁报馆无错,那柳乘风便有私办报馆之罪,可要是他们捣毁报馆有错,刘成这污蔑内阁,打着内阁旗号攀咬太子,滥拿无辜也就坐实了。
    柳乘风显得很镇定,阖着眼坐在椅上跷腿等待,而此时此刻,内阁里已是有人大发雷霆了。
    “荒唐!”
    在这幽暗的内阁阁房里,一个太监正着什么,刘健听完,脸色铁青,忍不住地低斥了一声。
    这个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内阁大学士此时真的发怒了,一个锦衣卫百户私办报馆且不,居然还敢带着人去东厂胡闹,这简直是没有王法了。
    “他这是要做什么?一个百户而已,就敢如此?若是将来让他做了千户、同知,岂不是要把内阁和紫禁城都拆了!”
    坐在下首位置上的李东阳一副哂然的样子,淡淡笑道:“刘公何必和一个百户置气,气则伤肝,刘公近来身体本就有些不好,还是不要动怒的好。”
    谢迁喝着茶,平时他总是爱激动,可是今日却出奇的冷静,默默不语。
    其实从本心上,谢迁虽然讨厌柳乘风,可是并不讨厌报馆,他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喜好与人争辩,那报纸他每日都要买上一份,看看里头的辩论文章,虽然只看了半个月,可是这半个月来已经让谢迁养成了清早坐轿来内阁时翻阅报纸的习惯,现在报馆突然没了,让谢迁感觉浑身都有点儿难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此前他还兴匆匆地起笔要给报馆写文章,要和那王恕论一论理学,谁知顷刻之间就成了镜花水月。
    刘健抚摸着案牍,慢吞吞地道:“这件事,咱们不能袖手旁观,柳乘风这个人是该敲打敲打了,此人虽然有些才气,也是个有担当的人,做事雷厉风行,可是为人过于刚直,让他陪在太子身侧,现在若是不敲打,等异日他飞黄腾达了,不准就会酿成大祸。这也是为了他好,给他一个教训,把他打痛了,让他收敛收敛罢。”
    刘健想了想,又道:“就以他擅闯东厂的事来处置,下个条子给北镇府司,让牟斌去了他的百户之职,好好调教。还有一样,让牟斌亲自出面,把柳乘风带去的人撤出东厂去,还要亲自赔礼道歉,就先这么着吧。”
    刘健的这个处置,倒不没有让李东阳生出反感,其实内阁都有一种默认的事实,那就是太子殿下的教育不能松懈,能教导太子的也唯有柳乘风,所以柳乘风不能重惩,可又不能不敲打,带着人杀到东厂,这事儿可是不,若是不予理会,让柳乘风继续骄横下去,对柳乘风也不是件好事。
    刘健吁了口气,继续道:“王鳌那边,也知会一声,柳乘风是他的门生,他这为师的教导门生的德行责无旁贷,咱们是敲打了,可是王鳌那边也要训斥,双管齐下吧。柳乘风这个人,若是教得好了,对国家未必没有益处,他弹压国子监的事就做得很好。来,拿笔墨来……”
    刘健捋起袖子,正要动笔下条子,正在这时候,外头有个太监低声道:“大人……”
    刘健抬眸,正色道:“什么事?”
    太监碎步进来,躬身道:“大人,宫外有锦衣卫投递了一封书信,是要请诸位阁老亲自拆阅。”
    “哦?书信?”刘健的眼眸掠过一丝疑色,这书信都传递到宫里来了,那么传递书信的人,身份一定不一般,他便问道:“是谁的书信?”
    太监躬身道:“是柳乘风。”
    “柳乘风……”刘健不禁动容,这曹操,曹操的书信就来了,莫非是这姓柳的又玩什么花样?
    一边的李东阳此时眼中也掠过一丝期盼,心里忍不住想:老夫倒是想瞧瞧,这柳乘风如何收场。
    谢迁舔舔嘴,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其实心里也想看看柳乘风要玩什么花样。
    “拿上来吧。”刘健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样子,淡淡地朝这太监道。
    太监恭恭敬敬地碎步上前,将书信摆在刘健身前的案牍上,刘健若无其事的样子拿起书信看了看,果然见这信封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内阁诸学士亲启的字样。柳乘风的字,刘健是见过的,单看这行书,就是柳乘风手书无疑了。
    刘健淡淡一笑,还是忍不住夸了一句:“好字,这字儿是越发有长进了。”罢拿起裁剪信封的剪,撕开一道口子,将信取出来。(。。 )
第八十五章:混账
    刘健展开书信,因眼神儿不好,叫了个人把油灯移近一些,随即慢吞吞地将信笺展开,逐字逐句看起来。无弹窗 。。
    “学生在市井时常听人言道:当今皇上生命,亲君子,远奸徒,厚贤臣而薄阉人,盖因此而成弘治盛世,万民皆沐君恩,得以安居乐业,享太平之世。
    学生又听人,陛下有贤臣三人,一曰大学士刘健,二曰学士李东阳,三曰学士谢迁,此三人皆有旷古之才,贤德兼备,受陛下器重而入朝堂,于是君臣同心,开言路、建廉政、安抚四方,开旷古盛世。古之贤臣,如周公、萧何,也不过如此。”
    “昨日东厂突然查封学而报馆,捉拿读书人与工匠若干,一夜拷打,如狼似虎。又栽赃学士开办报馆、妖言惑众,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其极,恶行昭昭。学生不服,于是与东厂争辩,东厂太监刘成气焰嚣张,指鹿为马,更言东厂深受内阁指使……”
    “我大明内阁贤才挤挤,德高望重,岂会做这等闭塞沿路、查封报馆之事………刘成污蔑内阁,万死难赎,只不过他既是言之灼灼,学生不得不来问一问,此事是否与内阁有关。若与内阁有关,报馆查禁本所应当,学生孟浪,不能体察内阁诸位学士苦心,合当请罪受罚。若与内阁无关,刘成擅自查禁报馆,污蔑忠良,攀咬内阁之罪,还请内阁诸学士主持公道……”
    这封书信写得很直白,刘健一路看下来,就在他沉浸在信中的功夫,李东阳和谢迁也都站到了他的身后,一起观看这信笺。
    刘健吁了口气,双眉已经皱得紧紧的了。这封信文采并不出众,可是每一句话都暗藏着玄机。这信的第一句,先是了一句吾皇圣明,可是吾皇为什么圣明呢?自然是因为吾皇启用了贤臣,因而得到了天下的大治。
    有了这第一句,后面的话就来了,于是就开始吹捧内阁几位学士,最后又便是周公、萧何这样的名相与他们相比,也不过尔尔。更为阴险的是,信中并没有过多的渲染内阁学士的作为,只用了一句开沿路之类的笼统话来渲染,这就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后头就是将事情的经过了一遍,先是报馆被人砸了,还捉了读书人若干,再加上几句令人发指、如狼似虎之类的词句来形容。又东厂砸了之后,还是内阁授意他们砸的,连这句话的人都有名有姓,这个人叫刘成,他不但砸了报馆,捉了读书人去拷打,穷凶极恶,还大言不惭地表示这是内阁学士的意思。
    柳乘风的信的最后,则是一副全然不信的样子,内阁学士们德高望重,广开言路,怎么会指使东厂的太监去捉读书人?指使东厂的太监去查抄报馆?柳呆子不信,所以就写信亲自来问刘健,意思是,我真的一点都不相信,一千一万个不信,可是这话是宫里太监的,刘大人,你好歹解释一下,这姓刘的太监到底是污蔑您老人家,还是您老人家另有高深莫测的考虑?不管如何,总要给咱们下头一个交代。
    接着,全信完!
    先是戴高帽,埋伏笔,接着是很气地兴师问罪,请刘健回个话,甚至还隐隐有威胁的意思,只要内阁不拿个交代出来,实在不成就只好捅出去了。
    这种事能捅出去吗?当然不能。若是东厂做的倒也罢了,可要是查禁报馆和毒打有功名的读书人牵涉到了内阁,到时候必然是暴风骤雨,无数人争先恐后地要去骂街、或喜滋滋地去挨廷杖了,国子监、御使台、甚至南京六部里的那些清闲官儿们有的是口水,你若是脸皮厚,大不了遗臭万年,但凡你脸皮薄那么一丁点,也只有请辞致仕的份。
    刘健看得脑门冒冷汗,随即冷笑一声道:“混账东西!”
    谢迁今日仍旧是一副沉默的样子,这样的事本来就与他没有关系,当然是继续置身事外的好。至于李东阳把信看完,不禁忍笑不禁,这篇文章最出彩的地方不是文采,而是里头的一股子清新劲儿,字字都藏着陷阱,句句都有玄机,威胁利诱,什么手段都使了,有意思,很有意思。
    李东阳忍不住微微含笑道:“这人混账是混账,急智也还是有的。”
    刘健回眸,淡淡地道:“宾之以为我的是柳乘风?我的是那个太监刘成。这个混账东西……”
    李东阳哂然一笑,立即明白了。心里,这刘成也忒混账了,这种事居然大张旗鼓地出来,也难怪刘公如此生气。
    李东阳道:“刘公打算如何处置柳乘风?”
    刘健沉默片刻,将信收起来,随即慢吞吞地抚案道:“要处置也该处置刘成,此人胆大妄为,竟敢打着内阁的招牌在外头招摇撞骗,打砸报馆,拷打读书人,这样的行为真是令人发指。立即知会东厂那边,请秉笔太监出面,立即拿办了他,还有,东厂那边一定要息事宁人,把捉拿的读书人和工匠都放了,该赔罪的赔罪,该完璧归赵的完璧归赵……”刘健的脸上很恬然,就像是在唠叨家常一样,慢吞吞地继续道:“至于柳乘风,他做得很好,若不是他来信告知,内阁只怕还蒙在鼓里,嗯,好,很好……”
    他虽然只了好字,却等于什么都没,也没点儿表示拿点好处出来的意思。
    李东阳吁了口气,心里想,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刘公这辈子只怕还没有吃过别人的亏,他不由看了刘健一眼,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刘健苦笑道:“事到如今,还能如何?怪只怪老夫识人不明,竟是选了这种混账东西办事,罢了,是福不是祸,这报纸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老夫已是再不能干涉了,若是有朝一日当真祸害了我大明天下,老夫也无能为力。”
    李东阳含笑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刘公看到了报纸的坏处,却没有看到好处。”
    刘健微微冷哼道:“比起党争来,再大的好处又如何?”
    李东阳只能摸着鼻子摇头了,刘健都到这份上了,是看准了报纸会引发朋党之争,害怕会大明会与北宋时的新旧党争一样?刘健这件事并非是针对柳乘风,得难听一些,一个锦衣卫百户,还真轮不到内阁大学士来针对,刘健也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
    不过谁都不曾想到,堂堂大学士,最后竟是败在了一个的锦衣卫百户手里,事已至此,刘健难道还能个不吗?一旦如此,内阁支持东厂砸报馆的事便立即会传遍天下,到了那时,局面只会越发不可收拾。
    东厂怕太子,太子怕内阁,内阁怕的却是言论,所谓三人成虎,一旦到了沸沸扬扬的地步,就是内阁黯然收场之时,这样的现象在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