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797章

明朝好丈夫-第797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再明白一点;这其实就是将蒙古人纳入了一个大分工的体系之中;蒙古人以放牧为生;不过从今以后;他们和大明朝的军户一样;生生世世成了职业的军人;成为了征召的对象;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放牧从原先的部族也将渐渐被商贾的牧场来取代。
    至于蒙古的贵族;该给的优待还是给的;不过也仅限于南洋各国的贵族;他们没有掌握卫所的权利;却由大明朝廷诡;同时给予一定的特权。
    而李若凡;则是敕封为女王;世袭罔替;政治上享有藩王的权利。
    这份所谓的和约;从某种意义来是蒙古人来是有好处的;蒙古人游牧民族;他们擅长抢掠和战争;那就去发挥他们战阵的优势;再加上他们虽然有大量的马匹和羊群;可是这些东西对于蒙古人来;除了当饭吃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可是落到了汉人手里;这就完全不一样了;羊肉可以吃;羊毛可以纺织;羊角可以入药……而这些巨大的好处只需要用部分来回馈蒙古人;蒙古人的生活改善也绝不是一点半点;更不必蒙人骑卫战力绝不会比新军低下;蒙古人天生就是最优秀的战士。
    可是这么一份合约;也彻底将蒙古人的野心葬送;从此以后;他们将不会再成为**的存在;他们只是附庸;就如俄罗斯帝国里的哥萨克人;他们只能附庸于这个臃肿庞大的帝国;为其开疆扩土;以此靠或赏赐为生。
    李若凡一字字地看下去;脸色又青又白;她是何等聪明的人;当然能深刻认识这东西的威力;良久;她抬起眸来;道:“殿下的心;未免也太大了一些;若我是不同意呢?”
    柳乘风叹了口气;道:“若是不同意;你们将全部死在这里;而此时大漠空虚;大明将进行报复;本王会亲自督师;率二十万大军进入大漠;横扫所有的草场;汉蒙之间;你和我之间就是不共戴天的死敌;我会用你和你族人对付敌人的方式来对付你们;直至将你们斩尽杀绝”
    要嘛做我地朋友;要嘛做我的敌人;我的朋友就必须仰仗我的鼻息;做我的爪牙;我的人敌人就必须死。这意图已经够霸道了;可是有些时候;霸道是很有用的;至少对一向很霸道的李若凡和她的族人来;最是有效。
    李若凡身躯颤抖;咬着唇默默不语;汉人比蒙人多十倍、百倍;一旦让汉人进入大漠;并且建设了城镇;派驻了驻军;再让汉商深入大漠建立牧场;出不了多少年;那里就绝对是大明的疆土了;她点了这个头;就等于是把从前的荣光和现在的野心全部葬送;换来的则是天朝的恩赐和怜悯。
    可是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了更好的办法。
    她微微一笑道:“就算我同意;我的族人们未必肯同意;毕竟你们的条件;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柳乘风比她更干脆:“这个很容易解决;我只需要你同意就够了;至于那些不同意的;他们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本王一向不会在乎死人的意见;明日;你带着贵族到这里来;我会让他们统统臣服效忠。”
    李若凡原本只是想拿这个来做借口;可是柳乘风的话根本就没有给她拒绝的机会;她长叹口气;深望柳乘风一眼;道:“你了这么多;这些东西对大明来都有好处;可是对你;可曾有过一点好处?我知道你是什么人;你绝对不是因公废私的人;你难道就一点没有为自己打算过?”
    柳乘风微笑;背着手道:“这不是你考虑的事;还有;明日;我会派一队军马前去迎接皇帝陛下;你们明日必须放人;懂了吗?若是不放;那你的阖族做好陪葬的准备吧。话……就这么多;想必你还要再考虑;本王会给你一夜的时间考虑;但愿你能像从前一样识时务;不要再做蠢事了。”
    李若凡幽幽地看着他;吁了口气;道:“我做得最蠢的事就是认识了你。好了;现在殿下可以放我回去了吗?”
    柳乘风笑了;伸出手;抬起了她的下巴……
    (未完待续)
    (。。 )
第九百五十八章 :不服者死
    李若凡回到大帐时;发丝有些惺忪;可是回到了这里;她又恢复了无上的威严;在这里;她已习惯了发号施令;也已经习惯了主宰别人的命运;现在……也不例外。
    唯一例外的;就是李若凡的心情;这一趟去了一次明军大营;让她更加明白此时的艰难。
    柳乘风现在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给她任何的选择。
    而这一路进入明军大营;也让李若凡意识到自己错了。
    她从一开始就大错特错;她先是错估了柳乘风;同时也错估了明军。
    明军中军大营的明军;一个个不但矫健;而且训练有素;那种感觉实在让人震撼。
    李若凡是知兵的人;当然清楚什么样的军队才是最强悍的;真正的强军并不一定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并不一定要借助什么了不得的神兵利器;最强大的绝不只是这些;蒙古铁骑虽然足够勇敢;又有骑射的优势;可是还算不上真正的无敌天下;为有一种军队完全可以与之匹敌。
    李若凡只探知了边军的实力;却不知道大明的新军竟是一支这样的军队;这种军队勇气不如蒙古铁骑;胯下亦没有摧枯拉朽的战马;可是他们却有着一种无以伦比的忍耐力;这才是最坚韧的军马。李若凡现在还记得;因为天气炎热;飞蝇在营中乱窜;而她从一路辕门进去;那些目不斜视、站立得如标枪一样的武士是何等的坚韧。
    输在这支军马手里;李若凡竟有一种错觉;似乎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蒙古铁骑最擅长的优势就在于爆发力;也就是在冲刺时产生出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以往遭遇到任何军队时都足以摧枯拉朽;以往在野外对战;往往几万蒙军往十几万的步兵阵中一冲;明军便立即兵败如山倒;这是因为寻常的军队;大多数根本承受不住一丁点的伤亡;一触即溃。
    所以步兵和骑兵的交锋;问题的关键根本就在于双方的战力比值;若是用数据流来算的话;骑兵冲垮三倍至五倍以上的步兵都不在话下;难道当真是因为三五个步兵还打不过一个骑兵?错了;真正的原因在于士气;当骑兵摧枯拉朽的发起了冲刺;步兵其实就已经慌了;而大量的骑兵冲入阵中;出现了伤亡;于是便有人胆寒;开始出现逃兵;其实大多数人;甚至连战斗都没有开始;就已经转身溃逃。
    这才是明军屡战屡败的真正问题;问题的症结并非是兵力不够多;也不是没有勇气;而是没有足够持久的耐力;若是人人肯争先;人人不肯后退;骑兵遇到了两倍于自己的步兵;胜负就难以预料了。可要是没有忍耐力;便是遇到了十倍以上的步兵;那也不过是增添一些追逐斩杀的目标而已。
    当年朱棣在的时候;就曾经用步兵和瓦刺、鞑靼人在荒漠中对阵;明军用的是当时较为落后的火铳;在一轮射击之后;随即就用寻常的步兵来抵挡蒙古人的冲刺;最后再用两翼的骑兵进行反击;蒙古铁骑们面对这人肉组成的步兵阵形;居然往往陷入其中;最后反而被分割围杀;同样都是步兵;文皇帝时期的步兵和现在的明军可谓有天壤之别。
    可是现在不同;李若凡隐隐感觉;大明的新军竟是比大明开国之初的步兵更加强大;她突然意识到;为何自己屡屡反击;骑兵为何总冲不破对方的阵队了;他们大规模地使用比明初时更为犀利十倍以上的火铳;一轮轮齐射下来;冲锋的蒙古铁骑队形已经散乱;那种摧枯拉朽的冲撞力也已经大打折扣;随后;这些新军非但不会胆怯;反而人人挺着上了刺刀的火铳;毫不犹豫地迎击侥幸冲入本阵的骑兵;蒙古的军马毕竟人数较少;而能有幸冲入新军本阵的骑兵也已经剩下不多;一旦借助着马力的冲刺不能吓破对方的胆;至多也就是撞飞几个步兵之后马力也就告尽;骑兵的优势就在于奔跑;一旦陷入了泥潭;那么和步兵没有什么分别;甚至坐在马上;反而有诸多的不便。
    李若凡原本以为;自己输得冤枉;可是现在仔细想来;却也觉得一点都不冤;这些新军忍耐力惊人;难怪和一触即溃的明军全然不同;从前的明军能接受一成的伤亡而溃逃就已经到了极限;而这些明军;以李若凡的估计;至少能接受两成以上的伤亡尚能尽力一战。
    现在粮草没了;又被围在这里;想要突围;战马的气力又不足;就算能从这包围中突围出去又能如何?后有追兵;难道一路南下吗?一路南下四处都是坚城;就算是靠抢掠粮草;也难以维持大军的给养;可是往北向大漠逃窜;那里到处都是关隘;如此多的雄关都镇守了明军和楚军;除非一日之内能把关隘攻下;否则后头的追兵一到;就又是一次山穷水尽了。
    既然没有了选择;那么也只能答应了。
    李若凡比谁都清楚;一旦答应;她将面临何等的处境;她原本对自己还有信心;对自己的族人还有信心;可是看到那些雄壮的明军将士;她突然意识到;时代已经变了;明军像百年前那样隔三差五的横扫大漠已经不再是虚言;这样下去;受害最大的仍然是自己族人。
    要嘛与他们对敌;选择死亡;要嘛就成为他们手里的尖刀;纵横天下
    李若凡很聪明;她决心选择后者。
    随即;她召集了所有的贵族;在蒙古;所谓的将领就是各部的贵族;没有所谓的武官;谁的部族人口多;谁的官阶就越大;由于继承了北元的官制;所以这官职也很混乱;一个带着几千人的贵族就可以做太尉;一个人里头有万人不到的就可以做丞相;至于什么侯爵、公爵;那就更加泛滥了;唯一不同的是;大明朝的爵位和官职是要给工资的;而蒙古人不给工资;所以这官爵发了也就发了;无非就是让一个家伙改变一下称呼被人叫做左丞相而已。
    进入大帐的太尉、太傅、太常、丞相、太子太保有几十个;其实李若凡一回来;就已经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现在族人们都想回乡;他们也知道这仗是打不下去了;所以把希望寄托在这和谈上;只要回到草原;他们就又是展翅的雄鹰。
    看着大家渴望的眼神;李若凡苦笑;随即她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把柳乘风的条件了一通;紧接着;帐中哗然。
    蒙古大爷们不想打是一回事;可是让他们成为大明的附庸却又是一回事;其实也不是没有蒙古人给大明做附庸的先例;著名的朵颜三卫就是其中一个;就因为如此;朵颜三卫素来被其他各部瞧不起;认为他们是软骨头;不配做成吉思汗的子孙。可是现在明人居然要他们也做朵颜三卫;这怎么成?而且将来许多的青壮都要被明军调配到其他地方;让汉人去占据他们的草场;这就更加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右丞相就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他握着拳头;哇哇乱叫;甚至对李若凡也显得有信肆了;他冷冷地道:“我听大汗的儿子是柳乘风的种;莫非是大汗勾结柳乘风;要置我们于死地吗?”
    李若凡脸上带着笑;当然;在这笑容之下;却是无穷无尽的杀机。
    她不露声色;语气平淡地道:“赤那;征服鞑靼的时候;你带着部下被鞑靼人合围;是我亲自带着勇士去解救你;才救下了你一命;你还记得吗?”
    她一边;一边俏生生地走到右丞相的跟前;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他;笑容满面。
    赤那一时语塞;苦恼地道:“可是……”
    “可是你认为我仍然有私心;我不顾自己族人的性命;不体恤你们?又或者是;我卖了我的族人;去向柳乘风索求欢爱?”
    赤那道:“总之;接受柳乘风的条件绝无可能;我一万个不同意……”
    他到一半;瞳孔突然狠狠地收缩了一下;整个人难以置信地看着李若凡。
    李若凡已经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毫不犹豫地扎入了他的心口;这个女人做起事来是从来没有手软的;既然不通;那就用武力解决;这也是蒙古人解决纷争的方式。
    弯刀拔出;赤那倒在血泊中……
    李若凡没有去揩干弯刀上的血迹;而是反手插入鞘中;她的脸色很平静;却是令人生畏;她淡淡地道:“不用可是了;你的命是我的;现在;我们一笔勾销了。”
    她冷冷地看着所有人;所有触及到她目光的人纷纷后退一步;举起手来;行起胸礼;敬畏地道:“大汗……”
    李若凡昂起下巴;傲然道:“为了阖族的安危;本汗决心接受汉人的条件;谁还有异议吗?”
    “有吗?”
    “……”
    鸦雀无声(未完待续)
    (。。 )
第九百五十九章 :穷途末路
    震慑住了族人;李若凡松了口气;杀人对她来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可是自己的族人桀骜不驯;要真真收复他们却并不太容易;可是不管怎么;局面总还算稳定。
    随即;又是一件事涌在了她的心头。
    从此以后;蒙古人固然是要附庸;可是到底是附庸在谁身上呢?没有靠山;什么都是虚的;大明朝有谁可以托付?那个皇帝吗?这样的人……虽然贵不可言;却也糊涂的让人想痛打他几顿。
    李若凡和朱厚照早已熟识;她已经太清楚朱厚照了;朱厚照确实是贵少爷的命;却绝不是个好皇帝;这样的人;永远都不是。
    李若凡读过汉人的书;汉人们向往的君主有许多气质;或是爱民如子;或是稳重端庄;或是勤恳执政;可是这些;都和朱厚照无关。
    将蒙古铁骑依附在这么一个不太靠谱的人身上;是不值得的。
    谁知道将来有一天;他的身边又来了个王谨;突然改变对蒙古的态度。
    她沉默了。
    随即眼眸掠过了一丝冷色;可是随即哂然一笑;她当然不能杀死他;他是天子;贵不可言;动了他一根毫毛;那么这天下虽大;她也无路可走。就是那柳乘风;只怕也会追杀到天涯海角。
    可是……却不是没有办法。
    李若凡想起了一个人来;她呼喝了一个侍女来;道:“去把刘瑾请来。”
    “刘瑾是谁?”
    大明谁都认得刘瑾;偏偏对蒙古人来;刘瑾实在陌生;毕竟汉人的俘虏不少;有官员、有武将;也有太监;兵卒;谁会记得这个名字。
    李若凡淡淡道:“那个太监。”
    太监有几个;不过李若凡一那个太监。侍女就明白了;那个……不就是被汗王抽了几十鞭子送去喂马的那个吗?看来汗王还没有忘记他;她飞快去了。
    随后;衣衫褴褛的刘瑾很是苦逼的进来;他这一辈子也没吃这么多苦头。一身嫩肉如今已是晒得有些黝黑。全身上下没少鞭痕;蒙古人最看不起太监;认为一个男人连男人的象征都没有了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这样的人活着还不如死了。再加上刘瑾虽然照料人有一套;可是照顾马这种技术活却玩不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