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428章

宋翔-第428章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的三大积弊之中,就有一条是冗官,而荫补泛滥就是造成冗官的原因之一。
    在宋仁宗庆历新制中,就将荫补制度做为一项重点改制的项目,主持庆历新制的范仲淹综合了大宋开国以来,特别是宋真宗以后的各项荫补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官员荫补制度,能够有效控制荫补官员人数,达到遏制官员数量曾涨过快的目地。但因为庆历新制只实行了不到一年就草草收尾,无疾而终,因此这项官员荫补制度实际上也并未得到真正执行。
    随后在嘉佑、熙宁年间,宋朝又不断调整荫补制度,但大多都是制标不制本,荫补官员泛滥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直到靖康年间,冗官始终都是宋朝的一大积弊,难以根除。
    虽然现在大宋刚刚只复国两年多,冗官的问题暂时还没有显露出来,但如果继续这样放任不皆下去,迟早有一天还是会形成新的积弊,因此在现在就必须加以预防。因此荫补制度就成为赵忱这次改革官制的另一个重要制度。
    新的荫补制度基本沿用了庆历新制制定官员荫补制度,极大的减少了荫补受官的数量,级别。但做为一种补充,新的荫补制度规定,除了规定的荫补受官的数量之外,如果为朝廷立下大功,可以酌情增加荫补的人数。
    其实对于这两项改制,除了朝中的几名有见识的大臣之外,大多数官员,由其是中下层官员都是不原意的。因为这两项改制无疑将大大损害他们自身的现实利益。但一来几位执政大臣都还算是有见识,明白赵忱这个举动的良苦用心,因此基本都支持赵忱。而另一方面对西夏的战事胜利也使赵忱的威信大增,虽然仗是杨炎在打,但赵忱是从头到尾最支持对西夏作战的,因此在群臣的心里,对这个年轻的皇帝也不甴多了几分敬畏之心。
    而且从道义上说,不支持这两项改制的官员也确实找不出一个适当的反对理由来,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以后没法再混日子了,或者不能提携后辈,这个理由是无法说出口来的。而庆历新政是甴范仲淹提出,因此不用从道义上去反驳新政,只要把范仲淹打倒就能解决了。但这一次是皇帝本人亲自提出来,除非是造反,否则谁还能说皇帝不对吗?
    因此这两项新的制度一经宣布,虽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出现,但也都无关紧要,基本是也不能阻止这两项制度的实行。
    不过赵忱接下来又下诏宣布了一项决议,到是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赞同,那就是重开科举。科举历来都是大宋选拔人材的重要手段,而且经过了两年多的休养生息之后,民众也渐渐恢复了稳定的生活,重开科举的条件也以经成熟了,因此这份诏书一下,整个大宋都齐声称赞皇帝英名。
    这一系列的人员、制度调整之后,大宋又重新开始新了进程。
七十六史弥远的野心
    “皇上到底还是没有加封杨炎啊?看来我们的目地落空中了。”史弥远一边搓着手,一边道。现在虽然以经开春了,但春寒袭来,依旧冷如寒冬一般。
    赵忱改革了官制,在推行新法中做出优秀政绩的官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晋升,史弥远也被升为吏部侍郎,马上就要离开湖南路,到建康上任去了。而史弥远身也的其他人也都升了职,钱象祖也被调到建康出任礼郎员外郎,,王居安担任太府寺丞,卫泾担任户部郎中,王时雍为知徽州事,孙秉文为知严州事。
    今晚史弥远等人在衙门里与众人告别辞行,不过史弥远脸上却没有多少高兴的神色,跟本不像是马上要进京去升职赴任的样子。
    其实在梁克家和洪适被罢职之后;赵忱并没有马上任命新的宰相、参知政事的人选,史弥远就多少猜到,看来皇帝是想对朝中的重要官员作一次大的调整。
    这一点史弥远到并也不感觉意外,有到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皇帝自然也不例外,虽然自从大宋复国之后,朝中的官员基本都是沿用前朝的大臣,但那不过是因为皇帝刚刚登基,为了安定人心,保持稳定的权宜之计。而现在以经过去了两年,皇位以经稳固,因此皇帝打算提拔、启用一批自己的人,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施行新法是皇帝一力主张施行的,因此在新法推行中表现突出的官员,自然将会成为这一次官员调整中,被提拔、启用的对像。史弥远当然知道,自己一定会得到提升。
    对于皇帝调整后的中枢机构,看似权力增大,但最终的决定权却始终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避免昔日蔡京、秦桧专权的局面,而且由于将二府合一,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得不说比起过的二府分治,戓是由宰相兼任枢密使的做法,要高明得多。
    不过对于赵忱提出施行的“考核制”和新的“荫补制度”,史弥远到是有些意外,没想到这皇帝还真有胆量,现在又对大宋的官员制度下手。但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
    其实史弥远心里也清楚大宋的这些弊端,只是现在大宋刚复国不久,一些弊端都还没有显露出来。但不显露出来并不等于没有,只要日积月累,过个几十年时间,就会向过去一样,全部都暴发出来。而一但等到这些弊端都显露出来的时候,往往各方面的势力也都以经形成,再想改变,面对的阻力就要大得许多。
    因此这也和推行新法的道理一样,到不如就趁着现在一起改过来。虽然一样会遭到多数人的反对,但现在的利益集团势力并未形成,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很难与皇权相抗衡,而且皇帝一边还有军队的支持,因此也翻不起多大浪来。
    而且赵忱现在也才二十岁,如果不出意外,他可以在皇位上至少坐稳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到了那时候,这一些制度也会逐渐被人们习惯,而成为定制。
    这时王安居道:“下官还是不明白,大人为什么要给杨炎造势,一定要让皇上加封他呢?”
    钱象祖道:“现在皇上能够坐稳皇位,大展拳脚,全因为身边有杨炎支持,而且皇帝对杨炎的信赖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我们想要成其大事,必须先破坏皇帝和杨炎的关系才行。”
    王安居点点头,道:“这个道理我也明白,不过要破坏皇帝和杨炎的关系,就应该设法离间他们,让杨炎远离权力中枢才行,为什么反而要把杨炎推到枢密使的位置,这样一来,杨炎成为执政大臣,岂不是和皇帝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吗?”
    钱象袓摇了摇头,道:“安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杨炎是永宁长公主的驸马,又和皇上是幼年的知交,他们的关系本来就以经远胜过其他大臣,一般离间,根本不起作用,杨炎当不当枢密使,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杨炎官爵虽高,名望虽大,但却并未掌握实际的权力,也正是如此,杨炎才不会卷如朝廷的各种事非之中,超然于事外,才不会引起皇帝猜忌,反而能够得到皇帝的完全信任。相反一但杨炎出任枢密使,不禁手握大权,而且必须面对朝廷的各种事非,如此一来,就不能保持这种超然事外的姿态,时间久了,难免会和皇上之间产生瑕隙,而那时我们再从中取事,自然会使他们之间产生裂纹。”
    王安居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下官可算是明白了。”
    这时刚才一直洠в兴祷暗氖访衷兑部诘溃骸盎褂幸坏悖钛资且晕浣鋈问嗝苁梗厝换嵋鸫蟛糠莨僭钡牟宦涫倒僭泵嵌曰噬鲜┬行路ǎ己酥疲囊癫苟家跃幕巢宦徊还诖罅⒊∩衔薹ǚ炊浴R虼艘坏蚊钛孜嗝苁梗抟山岣庑┬幕巢宦墓僭币桓龇炊缘耐黄凄恚且欢ɑ峤杌⒒樱∪Ψ炊浴6曰噬系母鲂裕匦氩换崆佑诎俟俚难沽Γ灰夤滦小U庋焕矗实酆桶俟僦浔厝徊艉遥噬匣崛衔僭倍疾豢煽浚俟俣曰噬系牟宦不崂┐螅杂谖颐浅纱笫陆岽笥邪镏V豢上Щ故枪饕惑窳恕!
    王安居道:“这么看来,皇上虽然年幼,到是个精明厉害的人物。我们的大事还干不干了。”
    史弥远也默然,事实上在赵忱刚登基的时候,史弥远并没有把他太把当一回事,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只是因为有杨炎一力扶持,而且也没有其他的赵氏人选,才幸运的坐上了皇位。当了皇帝之后,一定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只会对杨炎、赵倩如等人言听计从而己。而杨炎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赵倩如只是女流之辈,并不难对付。
    那知赵忱在做信王的时候一直默默无闻,不仅不如赵恺,甚至还不如他姐姐赵倩如那么有名望,当上皇帝之后,登基才三年多的时间,对内不仅平稳有序的推行新法,而且现在又改革了宰辅制度,官员制度,大力扫请大宋原来留下来的弊端。对外打败了金国的入侵,并以强硬的态度与金国签定了和约,而且现在又果断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一时间声望之高,以经直逼太祖太宗。远远超过了其他大宋历代的皇帝。
    虽然这些事情并不是赵忱一个人完成的,但取得的这些成果与赵忱在背后的坚持和支持是绝对分不开的,因此赵忱虽然年轻,但却显示出有成为一代明君,足以与汉光武、唐太宋相比的潜质。有野心的大臣决不会希望自己待奉一位有雄材大略的皇帝。史弥远当然湥С谡猿朗窒拢约河涝恫豢赡艽锏叫闹械哪勘辏词故桥赖搅酥凑蟪嫉奈恢茫仓荒芾侠鲜凳翟诨实壑拢∪顺急痉荨O胍莆粘歉静豢赡艿摹
    而史弥远又于心自问,面对这样的皇帝,自己的大计还有几分成功的把握,如果自己在一开始就知道赵忱将会是这样的皇帝,自己是否还会来趟这一滩混水呢?但史弥远又不甘心这么老老实实平庸下去,他深知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一但谋化的大事成功,将不仅仅只是牚握朝政,而且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这才不枉自己当初对父亲做出的决定。
    对权力的追逐和执着,令史弥远不愿意放弃那怕是一线的机会,也耍尽力去争取,即使将来是失败了,身败名裂,死于非命,那也在所不惜。
    史弥远清了湥ぷ樱溃骸案魑唬氩灰倚模颐堑拇笫虏⒎侨尴MR蛭噬贤菩行路ǎ母锕僭敝贫龋癫怪贫龋跃鹆瞬簧偃说牟宦灰颐悄芄患右岳茫蘸蟊厝换岫晕颐堑拇笫麓笥邪镏6椅颐窃诎荡Γ杂行乃阄扌模挥谢幔梢砸滩环ⅲ桥虑狈甓辏坏⑾只幔突峁铣鍪郑换鞫小V灰芄坏檬郑魑坏母吖俸衤唬倩还蠖贾溉湛纱K愿魑欢家牒茫衷谕顺龌估吹眉啊!
    众人都互相看了一眼,没有人表示要退出。一来物以类聚,史弥远身边聚集的,都是一帮渴望权力的人,而且如史弥远刚才所说,也不是全无希望,二来所有人也都明白,上了贼船,跟本就下不了。别看史弥远刚才说的好听,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实际上在座的五人都参与了机密,一但谁要是表示退出,其他人首先就会对付他。
    过了半响,史弥远见无人答言,这才道:“好,那就这么定了,这次进京,我们会和他们接头碰面,到时候再详细策划。”又对王时雍,孙秉文两人道:“见面的事情,就由你们两人安排,一定要隐密,千万不要走漏了消息。”
七十七回家
    三月;杨炎也率领着出征西夏的大军凯旋归来。
    杨炎到达建康的时候以是下午未时,刚刚出任枢密使的王炎和副使辛弃疾,以及三位禁军的主管公事一起出城十里,迎候他们归来。杨炎和赵月如远远看见,也连忙下马,和众人相见。王炎和杨炎有两次共事的时候,而辛弃疾与杨炎是旧知,两人己有两年多没见了,这次相聚,自然都是十分欢喜。
    众人见面之后,问候寒暄、互相辛苦。客气一番之后。又请王炎和辛弃疾告诉杨炎,今天以经来不及了,让杨炎先回家去休息,明天一早皇上会在皇宫前的广场检阅三军,并且还要杨炎举行“献俘仪式”。
    “献俘仪式”是朝廷炫耀胜利和战功的最高仪式,立下战功的主将要亲自向君主呈报战功,并将砍下敌军的首级、俘虏,以及徼获的战利品等物都陈列在校军场上,并由君主亲自接受捷报,阅视战利品,检阅参战部队,并嘉奖有功的将士。对于领军的将领来说,是一项极高的荣誊。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杨炎刚众将叫来,安排布置了一番之后,将人马交给李显忠、陈敏、戚方,带回军营。而随他一起回建康的,还有两位蒙古的使臣:扎八儿火者和豁儿赤。不过杨炎暂时还不想生张这件事件,因此没有把他们请到馆驿休息,而是让阿里带他们去找地方暂时居住,等待消息。然后才和赵月如一起,带着张威和几个亲随转回府中。
    家里人早就接到信了,杨炎是在去年九月时离开建康的,这一走就是大半年,留在家里的其他五位夫人无不挂念,终于等到他回来,自然是欢喜不己。
    府里的大管家杨全带着其他四个总管和一群男丁以及一些邻里亲属,一起在门口等着,站了数百人,几乎将一条街都占满了。杨炎等一行人还没等走进家门,就立刻被众人围住,问候贺喜,说个不停。立刻有人敲锣打鼓,鞭炮轰鸣,充满喜庆的气氛。杨炎等人好不容易挤过了人群,才算进到府里,把外面那些人都交给杨全去打发了。
    这时家里的五位妻妾都以站在院子里等候,一见杨炎回来了,赵倩如和流苏首先迎了上来,赵倩如声音有些哽咽,道:“相公,你回来了!”
    杨炎同样也按奈不住对她们的思念,也不顾是在院子里,张开双臂,一手一个将两人拥入怀中。道:“倩如、流苏,我也想念你们。”
    赵倩如和流苏一头扎入他怀中,忍不住“呜呜”抽泣起来。杨炎拍着她们的后背,轻声安慰,一边的赵月如也看得又悲又喜,过来劝解道:“好了,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吗?怎么都哭起来了。大家都进屋去吧!”
    赵倩如和流苏这才发现自己是在大庭广众下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