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曜权臣 by 林千寻[完结+番外] >

第32章

大曜权臣 by 林千寻[完结+番外]-第32章

小说: 大曜权臣 by 林千寻[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守绎缓缓道:“以臣愚见,对于宋将军这样的功臣,皇上应多多爱惜才是。”
成帝眉梢微挑:“怎么个爱惜法?”
闻守绎却没有明白说出来,而是突然转了个话题:“皇上可曾听说过,大曜四国时期蒋壑的故事?”
成帝凝眉想了想,说道:“朕读史书时,似乎曾经看到过这个人物。蒋壑原是四国时期鐾霁国的一员大将,为鐾霁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不仅得到了鐾霁君主的无上荣宠,也得到了鐾霁百姓的一致拥戴。
“然而蒋壑却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不该辜负君主对他的信任,意图谋反、夺权篡位。最终他兵败丧命,晚节不保,落得千古骂名的下场。”
闻守绎听罢,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皇上所说,确是史书中的官方记载。但皇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帝皱了皱眉:“还有其二?”
“事实上,当初蒋壑错误的根源,在于功高震主而不自知,当他的权势与威望皆盖过当朝君主之时,他便已经骑虎难下。其实最初蒋壑并无篡位之心,但身边挑唆言论听得多了,他也便渐渐生出了谋反之意。”
“丞相的意思是……激流勇退?”
“在蒋壑这一方面,激流勇退,不失为自保之法。但臣认为,给予蒋壑如此殊荣,并放任其野心不断膨胀、不知收敛的那个人——即当时的鐾霁国君——才是这一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如果他能在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及时改变他对蒋壑的放纵姿态,并适当收回他赋予蒋壑的权力,或许蒋壑此人的命运,又会是另外一番面貌了。”
成帝听到此处,回身靠在椅背上,锁着双眉陷入了沉思。
闻守绎知道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于是坐在位子上静静品茶,没有出言打扰。
半晌之后,成帝喃喃道:“朕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
闻守绎道:“皇上明白了什么,可否说给臣听听?”
“身为国君,对于臣子的爱护,不仅仅体现在宠信与恩赐,还体现在适度的放权与控制上。一旦臣子获得了超出其本分的权力与地位,其野心就会不断膨胀,直至失控,最终反噬其身。”
闻守绎微笑颔首:“皇上圣明。”
成帝脸上渐渐浮现出豁然开朗的神色,他站起身,缓步走到闻守绎面前,恭恭敬敬作了一揖。
闻守绎慌忙起身:“皇上这是何故?”
“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多谢恩师提点,学生受教了。”

闻守绎回到丞相府,才刚落轿,便对身后跟着的一名小厮道:“去韶宁和韶议郎府上通传一声,就说我……有话要问。”
此时鸣鹤正跟在闻守绎身后,听闻此言,不由一怔,面色错愕地望着闻守绎的背影,几度开口,却欲言又止。
前方的闻守绎察觉他没有跟上,奇怪地回身看他:“鸣鹤,呆在那儿做什么呢?”
“属下……”鸣鹤眼神飘忽了一下,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将到了嘴边的担忧咽了回去:“没什么。”

闻守绎在书房里等了约摸一个时辰,手中一直拿着韶宁和的那幅画,盯着画面上的人物,蹙眉沉思。
忽听门外小厮通报:“大人,韶议郎带到。”
“让他进来。”
话音稍落,便听“吱呀”一声,书房门被推开了,韶宁和刚走进来,身后小厮便很利索地将门关上了。
房内静得有些过分,闻守绎姿势不变地侧身倚在椅子扶手上,一手托腮,神色慵懒地看着画,却不曾抬头看韶宁和一眼。
韶宁和行过礼后,便只能在一旁安静站着,不敢再出声打扰。
片刻之后,闻守绎才淡淡开了口:“宁和,这画……是你画的?”
韶宁和垂眸道:“是,微臣不才,水平有限,让丞相大人见笑了。”
闻守绎扯了扯嘴角:“见笑谈不上,惊喜倒是不少。想不到,你还懂得以画作喻。”
韶宁和低着头,没有回答,他总觉得此时的闻守绎,脾气有些捉摸不定,不知究竟是喜是怒,因此还是谨慎应对为好。
闻守绎又问:“你这画中的将军,画的是谁?”
“宋翊。”韶宁和声音低沉,却毫不含糊。
闻守绎眯起眼看了看他:“说说你的想法。”
韶宁和略抬了抬头,匆匆看了闻守绎一眼,又垂下眸去:“微臣想法,尽在画中,说出来,便是大不敬。”
“你倒是言行谨慎。”闻守绎漫笑一声,“只是没想到,你竟会有此等远见,倒叫我刮目相看了。”
“远见谈不上,只不过近日微臣在坊间听到一些关于宋翊将军的言论,百姓拥戴是好,但拥戴过了头,便是一种隐患。微臣心系大曜社稷,无奈人微言轻,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闻守绎不动声色地打量他半晌,问道:“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向我暗示?”
“微臣是得了丞相大人的提拔,才能在繁京谋得一官半职,此番恩情,微臣不敢忘。”韶宁和低着头,言辞恳切,脸上的表情看不分明。
闻守绎却不为所动,淡淡笑道:“宁和,你我明人不说暗话,你来京半年,一直韬光隐晦得很好,如今突然有此动作……说吧,你想求什么?”
韶宁和知道蒙混不过,深吸一口气,抬头直视闻守绎:“为官者,总或多或少有些野心。微臣之前听从丞相大人劝告,一直韬光隐晦至今,但韬晦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出人头地,如果一直默默无闻,也就无所谓韬光隐晦了,您说是不是呢,丞相大人?”

第六十五章

却说就在韶宁和去了丞相府的当儿,宅子里万木一边干家务,一边和身边闲闲晒太阳的伶舟抱怨上了。
“你说,咱家少爷最近是不是哪里不太正常?”
“唔?”伶舟仰头眯着眼睛望着天空,数着一朵朵飘摇而过的云朵,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居然大清早的让我出去买浴盐!”万木一提起这事儿就不淡定了,“家里又不是没有浴盐了,还小半缸呢,他居然连早饭也不按时吃,让我先去买浴盐!”
“唔。”伶舟默默地想,韶宁和这支开人的借口确实不怎么高明,也就万木这种脑袋里一根筋的人,至今尚未看出蹊跷来。
“而且啊,”万木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秘地对伶舟道,“你知道么,少爷最近总是一个人发呆,一个人傻笑。”
“有么?”伶舟诧异地看向万木,他怎么没发现?
“当然有,而且都是一个人躲在书房的时候犯这毛病,有一次我进去打扫,发现他连书都拿反了。”
伶舟被勾起了好奇心:“他拿的什么书?”
“嗯……好像是……道……道德什么的。”
“道德经?”
“对对,就是道德经,这几个字我认得,所以我一看就知道他拿反了。”万木说得十分笃定,“这本书少爷小时候就倒背如流了,现在居然又找出来看,而且还是反着看……啧啧,我真怀疑,少爷的脑子有点……”
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该不会是受了什么刺激,变傻了吧?”
“嗯,很有可能。”伶舟一本正经地点头。
“是吧是吧,你也这么觉得?”万木找到了同盟,越发来劲,干脆把手中的活也丢在一边不管了,凑到伶舟面前,低声问道,“你说,我们是不是该带少爷去看看大夫?”
“有大夫治脑子的?”伶舟依然问得一本正经。
“当然有,我上次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听一个摊主说,他家闺女从小有些疯癫的毛病,后来去看了某个大夫,吃了几帖药,居然就渐渐神智清明起来了。这说明那大夫医术很高明啊!可惜我那会没注意听,忘了是哪位大夫了……要不,我今天再去找那摊主打听打听?”
“别介,”伶舟拦住了他,“我觉得吧,这事儿还得再斟酌斟酌。”
“为什么?”
“家丑不可外扬啊,”伶舟一脸严肃,“咱家少爷好歹是位议郎,动的就是脑子。如果我们带着他找大夫治脑子,这万一传了出去,不是害我们家少爷丢饭碗么?”
“这倒也是。”万木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那可怎么办呢?”
“你放心,”伶舟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有办法治好少爷。”
万木大喜:“什么办法?”
伶舟神秘地朝他眨了眨眼:“是一种神秘土方,但是不能为外人道,一泄露就不灵验了。”
万木望着伶舟,肃然起敬:“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不需要。”伶舟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有一点,在我与少爷独处时,希望你能避嫌。”
“避嫌?”万木不太明白。
“就是……我会对少爷施法,但是不能有第三者观看,否则就不灵验了。”
万木抓了抓后脑勺,虽然觉得伶舟的土方子忌讳太多,但既然说了是土方子,想必自有它神妙之处,就好比江湖上各帮各派,师傅在向弟子传授武学的时候,总是不喜欢有外人在场,是一样的道理。
想通这一层之后,他便也不再纠结了。只见他两手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握住伶舟的手,一脸虔诚地道:“伶舟,咱少爷的前途,可就拜托你了!”
“嗯嗯,包在我身上。”伶舟连连点头,答应得那叫一个痛快。

韶宁和一脚踏入宅院,便望见伶舟与万木双手相握,深情对望的场面。
他步子一顿,不悦地皱了皱眉:“你们在做什么?”
万木扭头见是韶宁和回来了,忙摆手道:“没什么没什么。”一边说还一边冲伶舟递去一个“你知我知”的眼色,便回去继续干活了。
伶舟微微汗颜,万木那个眼色递得太明显了好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有鬼。
果然,韶宁和将伶舟拉入书房,劈头便问:“你刚才跟万木在搞什么?”
伶舟笑嘻嘻地看着他:“吃醋啦?”
韶宁和嗤了一声:“我会吃万木的醋?”
伶舟一想也对,如果说他和万木有私情,先不说韶宁和会不会信,首先他自己的审美眼光就很说不过去。
见瞒不过对方,伶舟叹了口气,老老实实将之前他与万木的对话重复了一遍。
韶宁和听罢,气得浑身哆嗦,指着伶舟道:“你们……你们……”
“别生气啊,”伶舟笑道,“虽然折损了你大少爷的颜面,但至少今后咱俩在一起的时候,不必再提心吊胆地瞒着万木了,我这是一劳永逸啊。”
他说着,凑上前去,不无调侃地问:“宁和,你老实说,你一个人躲在书房里看《道德经》,还偷偷发呆傻笑,究竟脑子里在想什么呐?”
“咳。”韶宁和正色道,“没什么。”
“是不是在想我?”
“我天天能见着你,想你做什么?”
“如果是想跟我……嗯,不必忍着啊,直接说就好了。”
“喂——”韶宁和反嘲,“你还好意思如此大言不惭,也不想想昨晚上,究竟是谁先体力不支晕过去的?”
伶舟心下微微一窘,脸上却面不改色:“那就多练习几次,下回我保证不在你筋疲力尽之前晕过去。”
韶宁和忍不住被他逗笑了,摸摸他的脑袋:“行了,别嘴硬了,昨晚上是我没控制好,以后我不会这样毫无节制地折腾你了。”
伶舟心里有点不爽,韶宁和越是惯着他,越让他生起一种挫败感。他对自己第一次的表现很不满意,下一回,他一定要扳回一局才行。

他正如此下着决心,却听韶宁和已经转移了话题:“对了,伶舟,今日丞相召我去问话,你猜结果如何?”
伶舟这才想起正事,忙问:“如何了?”
于是韶宁和将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说罢感叹道:“我记着你的话,该冒险的时候就得冒冒险,这法子果然奏效。”
伶舟双眼晶亮地看着他:“那丞相最后答应了么?”
“丞相说,既然我想出人头地,他也不拦着我。他会帮我打通关节,但要成功,还得靠我自己的努力。”
伶舟猜测道:“丞相大人的意思,是让你在接下来的议郎阁会议上有所表现?”
韶宁和惊诧地看着伶舟:“你怎么知道?”
“猜的呗。”伶舟轻描淡写地耸了耸肩,“既能帮你打通关系,又需要靠你自己努力,还有什么比在议郎阁会议上崭露头角更合情合理了?如此一来,大家都看到了你的表现,还有谁会在背地里非议你呢?”
韶宁和点头道:“我也是猜到了丞相有此番考量,所以,我接受了他对我的考验。”
伶舟望着他踌躇满志的模样,心中微微一动,笑道:“宁和,以前我跟着师傅的时候,师傅曾教导过我一句话,现在,我将这句话转赠与你。”
韶宁和想起伶舟还有位已经远游了的世外高人师傅,于是好奇道:“什么话?”
“善造势者,为智;善用势者,为谋。什么时候需要造势,什么时候只需用势,得因时而异。”伶舟说到此,突然表情一变,故作崇拜地望着韶宁和,“这一点,相信议郎大人日后一定能参悟得比小人通透。”

第六十六章

三日之后,议郎阁果然召开了一次议事会。
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员,除了光禄丞李往昔、光禄大夫蔡衡宇、太中大夫段启云、中散大夫谭笑悯、谏议大夫张崇翮,以及包括韶宁和在内的诸位议郎,还有同样隶属于光禄勋的两位颇有资历的中郎将。
官员们陆续进入会场时,都没有注意到,在会场的另一端,光禄卿管喻龄引着闻守绎,从会场后方的狭窄阶梯拾级而上,十分低调地进入了二楼的小会议厅。
“丞相大人,这边请。”
在管喻龄的示意下,闻守绎神色平和地在主位上落座,他所在的这个位置,只要略一低头,便能透过窗户,将下方的主会场看得一清二楚。
管喻龄从一旁的小厮手中接过茶盘,亲手为闻守绎斟茶,口中赔着小心:“不知丞相大人今日到访,准备不周,还望见谅。”
“是我没有提前通知,这不怪你。”闻守绎摆了摆手,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楼下主会场的入口处,他发现每一位参会人员在进入会场时,都被要求在登记簿上按手印。
闻守绎鲜少参加此类会议,对此表示不解。
“这是守密承诺,”管喻龄解释道:“一般性会议是不需要如此繁琐的流程的,但如果涉及重要议事内容,在会议结果未正式公布之前,所有参会人员不得对外透露一个字,以手印为证,如若有人违反规定,将根据后果的严重性予以相应惩处。”
“原来如此。”闻守绎微微颔首,随即意识到了什么,起身道:“那么我是否也该避避嫌?”
“不必不必,”管喻龄忙请他坐下,“本次议事内容,是皇上亲自定的。皇上还说,宋将军之事,已事先与丞相大人有过商讨,所以下官认为,丞相大人既是知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