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才名医 >

第104章

天才名医-第104章

小说: 天才名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根本就有些微不足道。如果说急诊科之前的成绩很神奇。那个还未谋面的同事很神奇,只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做出这样的成绩。

潘家明很快便赢得了两名实习生的崇敬。

“潘博士,你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你会选择回国?”苏志斌在碰到潘家明之后最大的好奇。

“国内的急救状况虽然非常地不容乐观,但是有一点。国内的急救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中国社会对于急救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最重点的方向。对于你们马上要毕业的学生来说,多学一点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对于你们未来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潘家明也知道,要想在急诊科站稳脚。培养两个自己人是非常重要的。

叶瑞蓉也被这个长得很帅气又很酷又有才的归国博士深深吸引。之前觉得秦川非常不错,现在潘家明更多了一份成熟与冷峻。这是让叶瑞蓉很吸引的地方。

何小康与高占婷对潘家明的到来也有些怪怪的。

“看来我们急诊科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何小康有些感慨地说道。

“你照常做你的事情,你管别人怎么样?”高占婷说道。

“也对。不过这个潘家明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我们这些老人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绊脚石。哎,将来的日子只怕不好过了。只盼秦川这小子回来之后,能够扛得住。”何小康将希望寄托在秦川身上。

******

秦川搞不明白尹泓元与武州越之间究竟有什么矛盾,也不想去参与他们之间的矛盾。看起来,他们两个闹翻似乎是因为武州越说了国内的事情。但是秦川却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肯定涉及了两个人过去的一些事情。武州越说得很隐晦,但是依然刺痛了尹泓元的神经。

尹泓元有些不好意思面对秦川,本来秦川是准备单独去酒店的。是自己将他拉住,结果最后还是去了酒店。

“小秦,今天真不好意思。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尹泓元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尹大夫。我本来就是要去酒店的。”秦川笑道。

两个人各自在酒店里开了房间。秦川急着与国内联系报平安。以免家里人担心。老秦与秦川妈妈对于儿子从遥远的欧洲打回来的电话,非常的高兴。

秦川妈妈一直缠着秦川问这问那,却被老秦连忙以电话费太贵制止。

蒋玲玲接到了秦川的电话很是高兴,科室里的事情也是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转告秦川。

“科室又来新人来,是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医学博士。人家在国外学的就是急救专业,具有非常有实力。成为了我们医院人才引进第一人。照医院的势头来看。将来程主任退下之后,这个科室主任非潘博士不可。”

“急诊科又来新人了?”秦川也有些意外。

“是啊。潘家明潘博士看来不简单啊。人家一来,就将我们急诊科的技术水平批得一文不值。人家一张口就说美国急救技术力量如何如何。”蒋玲玲说道。

秦川笑道:“我这么老远的给你打电话,你可别老是跟我说别的男人。”

蒋玲玲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怎么?你吃醋了啊?”

“那当然了,你现在是我女朋友,你在我面前说别的男人怎么怎么样。我当然听起来不舒服了。”秦川笑道。

“那你别生气了,我心里肯定只有你一个。别人再怎么样,都不是我的菜。”蒋玲玲说道。

秦川可以想像得到蒋玲玲此时的表情,笑道:“我知道了。”

两个人说了很久,才挂上了电话。

第二天,秦川与尹泓元一道去了年会举办的地方比利时布鲁尔大学医学院。

秦川看到与会者像他一般年轻的倒也不少。像尹泓元一般上了年纪的反而不多。看来急救事业主要还是年轻人的事业。上了年纪的大夫很难干得动急救。

上午的报告是由举办方安排的非常有知名度的学者。内容非常前卫,秦川听了也是受益匪浅。最为重要的,不是秦川能够从中获取多少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秦川很清晰地了解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急救技术。这样有助于秦川知道系统中的那些技术是可以在当前状况下实现出来的。

秦川可不想空着手回去。这一次出来,机会难得,他准备顺便带一些医疗装备回去。这样一来,他可以从系统中拿出更多的新技术出来。上一次制造万能急救箱就让秦川遇到了麻烦。

举办方在上午类似于开幕式的讲座结束之后,在酒店宴请所有的与会者。在酒席中,举办方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秦川。

“秦先生,你好。我是布鲁尔大学医学院的副院长西莱斯特,组委委托我过来。与你谈一些事情。组委会在考虑邀请秦先生过来的时候,就有让秦先生介绍秦先生研究出来的新技术。所以组委会想让秦先生做一个学术报告。不知道秦先生是否乐意分享自己的成果。”

秦川没有犹豫便答应了下来。这个学术报告是中心医院交给自己的“政治任务”,为了这个学术报告,中心医院可是大放血的。自然必须答应下来。

“这样就太好了。不知道秦先生有没有事先准备好讲稿?如果需要我们什么帮助,可以提前说出来。”西莱斯特问道。

“之前在国内做过类似的报告。”秦川很坦诚地说道。

“那就太好了。秦先生需不需要翻译。”西莱斯特问道。

“不需要。我可以直接用英语来做报告。”秦川很贴心地说道。

秦川的学术报告应该算是举办方特别预留出来的,即便秦川拒绝做学术报告,也会有一些备选的方案。现在秦川一口答应了下来,举办方自然可以照计划进行。这种学术年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能够在这样的学术会议上介绍自己的成就,自然是学者们很荣耀的事情。一般的学者都不会拒绝。秦川对这一次的学术报告也非常看重。

当然秦川不是为了名利,而是通过学术报告可以让更多的医学精英认识自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秦川可以接触更先进的医学。也有可能接触更先进的仪器。同时,秦川还有一个【任务三】等待这样的机会。任务三的完成度还不足百分之二十,秦川希望利用这一次的学术报告,让更多的同仁认同那篇学术论文中涉及的新的急救手段。

秦川作为特约嘉宾做学术报告,让很多重症监护与急诊医学方面的医学精英很是吃惊。秦川的个人简介太过简单,只有中国国内一个小地方的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医院的急诊科医生的头衔,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头。

除了极少数看过秦川论文的人对秦川的报告略有所知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秦川要讲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种国际性的年会,学术气氛还是非常浓郁的,每一个讲座结束之后,总会有非常热烈的提问阶段。与会者可不会跟你客套,一开口就是很棘手的一些问题。

秦川的英语水平这两天提升得极快,正常的交流没有任何问题。连尹泓元都有些吃惊。秦川第一次出国,竟然在交流上没有任何语言障碍。

“小秦,你的英语水平还真不简单啊。你以前真的没有出过国么?”尹泓元问道。

“没有啊?我一个本科生怎么可能出过国呢?”秦川说道。

“我还真是怀疑你这本科不是国内读的,而是在国外那个厉害的大学读出来的。医术过人,英语水平也这么高。当然,我不是说国内医科大学培养不出好学生。但是国内大学在人才培养上面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尹泓元担心秦川误解,又解释了一下。

“我可是正宗的南雅医科大学毕业。你不信可以去查我的学籍。”秦川笑道。

“不用不用。学术报告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没想到举办方会让你来做一个学术报告,不过,你那篇论文的水准确实相当了得。其中提到的几种新的急救方法。都是非常实用的。真不知道你的脑袋是怎么想出来的。”尹泓元感叹道。

秦川有些不好意思,这些东西可不是自己的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从系统中得到的。但是系统中的东西又是谁创立的呢?系统是汉鼎集团研制的,跟自己的汉鼎医药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反正这是一个死循环的问题。难度无限接近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秦川不想去纠结这个复杂的问题,他准备应用拿来主义。只要是对病患有用的,而现实中还没有被研究出来的,他都准备一股脑地拿来。

“其实我也是运气好而已。”秦川说的是真心话。但是尹泓元听后则以为这是秦川的谦虚话。

秦川的学术报告时间到来,当秦川走向报告台的时候。还是让大多数与会者很是吃惊。

但是当秦川开始自己的报告之后,全场安静了下来。这一场学术报告秦川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里面涉及的一些东西连论文中都没有出现过。更没有在这个时代出现过,对于这个时代的学者们来说,全都是干货。一下子就抓住了全场学者们的心。

“咦,这些东西都是他研究出来的吗?怎么从来没有在学术论文里看到过?他是个大学毕业的青年医生,怎么能够研究出这么多新的东西呢?虽然并不是特别深奥的医学,但是却确确实实是新的东西。如果不是他提出来。谁能够想到这些方面呢?”来自英国皇家医学院的帕梅拉教授很是惊奇。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年纪轻轻地,竟然有如此见地。一开始我还有些轻视他的这个报告,但是现在看来,这是听过的最有价值的学术报告。”来自耶鲁医学院的普鲁登斯说道。

尹泓元也很是感叹:“原本以为他就是一个有点灵性的年轻人,真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见地!”

当秦川结束了他的学术报告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站立了起来,给予秦川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也是非常热烈。

秦川面对全世界医学精英,一点都不胆怯。对于每一个问题,也是尽心尽力的去回答。每一次精彩的回答,总是能够赢得全场由衷的掌声。

“请问秦医生,你对刺穴辅助心肺复苏手法有没有在实践中运用过?”西莱斯特站起来提问。他对于秦川报告中对于中医在急救中的应用的观点有些怀疑。

“有过。前来参加这一次年会的途中,飞机上有位病人突发冠心病,救治中出现了休克,采用心肺复苏没有起到作用的情况下,我采用了刺穴刺激患者生命力,最后成功救治了患者。这是我第一次成功救治了一例病人。虽然还不能完全证实是刺穴起的作用。但是却为将来的急救提供新的思路。”秦川实际上已经将中级急救术中的一些观点阐述了出来。中级急救术已经超越这个时代的急救技术。这个观点一经秦川的口中阐述出来,立即引起了全场的热烈讨论。

普鲁登斯也被主持人点到,激动地站了起来:“秦医生,非常感谢你的精彩报告。但是我这里还有一些疑惑的地方,比如,你对于一些急救方法的阐述。我却发现以当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实现,你觉得该如何将这些技术实现出来呢?即便是一台最先进的急救车,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仪器全部带齐。而仪器的微型化,会涉及更多学科的技术难题。你对于此,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实际上,在来之前,我已经有一系列专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申报。这一系列专利都是关于急救仪器设备微型化多功能化的相应技术。多功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将是未来急救设备的一个发展趋向。一个急救车单元将会改造成为一个流动微型医院。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充分的安全保障。”秦川展示了他的万能急救箱。这个时候,他的万能急救箱的专利申请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秦川准备在一脉通盈利分红之后。注册汉鼎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万能急救箱的生产。以后将致力于研究微型化急救成套设备,专门负责将急救车改造成为一个可移动的微型医院。或者一个移动的现代化手术室。

秦川展示出来的东西令人惊叹。

普鲁登斯忍不住问道:“你的这个急救箱在哪里可以买到?我们医院想要采购这样的设备。”

“不好意思,这种设备还处于实验室测试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走向市场。”秦川说道。

“真是让人期待。”普鲁登斯说道。

在场的都是重症监护与急诊医学方面的专家,自然都明白一个万能急救箱的价值。这样的一个急救箱,在很多的时候,直接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各位。各位,由于后面还有非常精彩的学术报告。我们是不是现在结束这一场学术报告?”主持人其实也不想去得罪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

“我们强烈要求推延后面的讲座。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要问!”来自于梅奥诊所的依耶塔医生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

依耶塔还没来得及提问,他心中有非常多的疑团有待秦川的解答。而主持人却说要结束这一次学术报告,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依耶塔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原本要做学术报告的德国柏林医院的医生穆得要求将自己的学术报告取消掉。他认为在秦川的学术报告面前,他要讲的东西一文不值。这倒是解决了主持人的难题。征得秦川同意之后,现场提问继续开始。

年轻的中国大夫开始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包括比利时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丽莲也开始对这个中国医生感兴趣。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中国青年医生。听说中国的医疗技术还处于落后状态,但是这个青年医生的医术显然已经领先全世界。我觉得我应该谋求一个专访。”丽莲已经打定了主意。

依耶塔很高兴地得到了提问的机会,他很是激动地站起身来。

“秦医生,我非常钦佩你的真知灼见。但是我对于你的中国传统医术将在未来急救事业中充当非常重要角色的论调有些不同意见。不可否认,中医在辉煌的中国千年文化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已经慢慢地被淘汰。因此,在未来,中医面临的也许是消亡。而不是大放异彩。”依耶塔显然对秦川关于中医的一些见解不是很支持。

秦川微笑着说道:“之前,我也对中医存在一些误解。中医在发展过程中,确实融合了一些玄妙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