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110章

宋行-第110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尽在预料之中。”关群得意地站在杨华身边。山西作战计划名义上由李纲和杨华制定,实际却是出之他的手笔。这个计划的关键是,先用二十二万西军吸引银术可主力出击。然后以龙卫军主力长途奔袭太原之敌。端掉银术可的老窝。
    如此一来,银术可大军将夹在晋北地龙卫军和晋南的西军之间,没有后勤,没有战略空间,没有援军,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收拾他,易如反掌尔。
    为了实施这个计划,杨华甚至瞒过了李纲。并将所有的龙卫军士兵都派出去保护辎重队。
    可就在南北关战役刚打响地那一刻。所有派出去的龙卫军部队都同时朝屯留集结,准备给太原之敌来一个千里奔袭。
    没有人说话。三千人马如雕塑一般站在毒日头下,汗水汇集成河,从一张张坚毅的脸上滴落,脚下的黄土上已是斑斑水迹。
    “不管你们怎么想,不管你们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我龙卫军中有宋人,有辽地汉人,有蒙古人,有契丹人,有渤海人,是一个独立的团体,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着团体的利益而运转。
    可是,我只想说明一点,不打败女真,无论你是谁,都得变**家的奴隶。你所拥有的一切,家人、财产、土地、战士的荣耀都将随风而逝。如果我们去战斗,就算死,将来见了祖宗,也可以骄傲地告诉他们,我是为守护我们所值得守护地东西而阵亡的,我无愧于我的人生。
    女真很强大,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还看不到衰败的迹象。
    这是一个强大的邻居,也是一个时不时闯进我们家园的强盗。对这种不受欢迎的客人,我们只有拿起刀枪,战斗,除了战斗,我们还能怎么办了?
    而我们朝廷又干了些什么,在这么一场关系到中国存亡的大战中,朝堂上地那群高官们却只对我们说相机行事,不但不给一分钱军饷,还来了个不闻不问。
    老实说,我很失望,这样的朝廷想不让人失望都不可能。
    但是,面对着女真这样凶恶的敌人,我们还得对朝廷效忠。因为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打败金人,才能为我龙卫军,为汉人、蒙古人、契丹人、渤海人,为所有不甘心做奴隶的人杀出一条活路来。
    我龙卫军,为我们所应该珍惜的一切而战。”
    还是没有人说话,沉静、冷漠、服从的性格已经融化到军队的血液之中。士兵们只忠诚于他们的军官,忠诚与杨华,他们只需要按照统帅地指示去做就是了。
    这半年来地战斗已经让所有人的都明白,所谓地朝廷。所谓的大义通通都靠不住。除了当初在东京得到一整套军械之外,龙卫军没拿过朝廷一文钱军饷,没得到过一兵一卒的补充。之所以有今天这个规模,完全是杨华一点点收聚而成。同朝廷无关,也同深宫里的官家无关。
    现在,满山西都是呼啸来去的女真骑兵。满山西都是刀光剑影。作为龙卫军士兵,他们渴望战斗,渴望在血于火的战场上证明自己地勇气,获取男子汉应有的荣耀。
    至于其他,则不在考虑之中。
    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是的,我们需要战斗,需要杀戮。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胆敢挡在龙卫军前进的道路上,誓杀之。
    杨华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在空中扬了扬。大声说:“这里有一封皇帝给我的秘旨,大宋皇帝说,山西之战,若能胜就打,若不能胜,就退守隆德一线,与金人形成对峙之势。反正太原是已经割让给金人的了,实在不行,就让给他们吧……嘿嘿。我呸!”
    他猛地将那封信扔在地上,大声道:“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祖宗之地不可弃,原来都是一句鬼话。皇帝既然不想要太原了,我要,我们龙卫军要。诸君努力吧,若拿下太原,我将请旨领晋阳节度使一职。把太原变成我龙卫军的家园。为了明天,战斗,战斗,战斗!”
    关群浑身都在颤抖,杨华这句话的核心含义不言自明,他这是要割据啊!
    对于大宋,他这个辽人是没有任何忠诚可言的。在经历过国破家亡地惨痛人生之后,所谓的儒家重孝信义,纲常伦理已被无情的刀剑消磨了。诗云子曰毫无用处。反倒是记忆最深处地韩李法家学说越见清晰。终至于不可遏制地喷薄而出…………耕战可以富国强兵,法治可以天下一统。而仁义却无益于国家民族。
    现在,终于从杨华口中听到这种悖逆之言,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代之而起的却是万丈雄心。坚强的主公让人值得依附和信任,惟刀百辟,惟心不移。就让完颜银术可成为锻炼主公心志的砥石吧!
    “愿追随主公,至死不逾。”关群走到杨华马下,跪地磕头。
    接着是李鹞子、赵明堂、古松、他们已经深深地烙上龙卫军的烙印,离开杨华,还能去哪里?
    然后是两千龙卫军士兵。
    “曹成,你呢?若不愿意去太原,留下装备器械,带着你的人滚蛋!”杨华冷冷地瞄了他一眼。
    曹成浑身冷汗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曹亮突然大吼一声,“妈拉个比,富贵险中求,老子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才不过一个小小的九品武官,俺要当将军,俺要富贵。我曹亮这条命卖给将军了。”说着,碰一声跪了下去,猛地磕了三个响头。
    杨再兴冷冷地跪下:“观察大哥是我大哥,我自然要跟大哥走。”
    “如何?”杨华还在问曹成。
    曹成跪下去了。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可等曹成磕完头,却昂起头大声说:“将军,杨大人,末将蒙你垂青,忝为一县县尉,又得了七品功名,本应誓死追随。实际上,你我虽上下有别,但曹成在内心中已经把你当成我的大哥了。可是,曹成有家有口,却不愿去太原那样的死地,末将想就此回相州去,做我地富家翁,亮弟就交给你了。”说着,他缓缓地站起身来,将腰上的横刀解下,轻轻放在杨华马前,转身就走。
    “大哥……你不仗义!”曹亮愤怒地大叫,可曹成却恍若未闻。
    “很好,乡军中,还有谁要走?”杨华冷笑:“杨某绝不阻拦。”
    又有两百个乡军走了出来,将武器放在杨华马前,默默离开。
    “大家都齐了?”杨华大声吼道:“今日追随我杨华的诸君,都是杨华的兄弟。杨华在此发誓,今生今世,绝不相负!战斗,杀出个前程来!”
    “战斗。战斗,战斗!”两千多人同时大声高喊。
    “杨再兴。”
    “末将在!”
    “我任命你为乡军的指挥使,从现在起,没有乡军。乡军改名捧日军,一应待遇同龙卫军。曹亮任副指挥使,古松兼都虞侯。现命你率捧日军为后卫保护我军辎重。”
    “得令!”杨再兴终于成为一军之主。虽然他性格冷漠,但在这一刻依旧激动得满面通红。
    “李鹞子!”
    “末将在。”
    “命令你部在前面开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人,一并杀了!记住,什么任何人。”
    “遵命!”
    “赵明堂。”
    “在!”
    “随我坐镇中军。”
    “遵命!”
    “隆德离太原五百里,我要在后天早晨看到太原的城郭。敌人的注意力已经被西军吸引住了。在到达太原之前,不会有战斗,大家要快。只有快,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出发吧!”
    “战斗,战斗。战斗!”
    东京,禁中
    “……解潜全军覆灭,刘颌败亡。朝廷军令不一,西军各自为战,山西战局将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华深受君恩,已无颜再见陛下。只能带着龙卫军残部出击太原,以死报国,愿为晋阳节度使,与满城百姓共存亡……
    若臣之血能唤醒我大宋军民奋起抗敌之心。华愿以死成仁……”
    大宋皇帝赵桓轻轻合上杨华地奏折,愣愣地看着窗外的那一树芙蓉花,“杨华这是要去寻死啊!”一滴眼泪掉了下来。
    宰相耿南仲接过杨华地奏折看了一眼,大声说:“陛下,解、刘两部已全军覆灭,我大宋损失七万多精锐。折可求,范琼他们也不是金人的对手。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割让三镇吧!”
    “可是……可是……割让三镇,祖宗陵寝将落入北奴之手。朕千秋之后还有何面目去见太祖太宗?”
    见皇帝并不一意求战,耿南仲松了一口气,缓缓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陛下不如派出使节去与金人商议,看能不能不割让三镇,而将三镇每年的赋税赐予金人。北奴粗鄙野蛮,南下劫掠图的不过是金银女子,倒不一定要大宋的土地。”
    皇帝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马上去办……可怜了朕的杨破虏了!”说到这里。他地眼泪又掉了下来。作为自己手头惟一一支能够控制地军队,作为软禁太上皇。顺利稳固政权地功臣。皇帝已经把杨华视做自己的心腹,现在却要折在山西,想起来就让他心疼。
    看到皇帝神情悲戚,已经摸透了皇帝心思地耿南仲安慰道:“陛下,杨华也是一片忠心,只可惜为人实在太卤莽。按照我大宋惯例,军队经略使、按察使一级军官阵亡之后都将追封为节度使。杨将军忠心卫国,英勇成仁。陛下可下诏封他为晋阳节度使,东明侯……其实,以杨华将军的军功早就该封侯了……可惜!”
    “朕不该让杨华去河北的,朕之过也!”皇帝还在流泪:“耿卿,照你说的办,拟旨吧,”
    杨华以区区弱冠封侯,又领节度使一职,可算北宋开国以来的头一遭。
    也许,在皇帝和宰相们看来,杨华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可他们却没想过,如果杨华打败完颜银术可,拿下太原怎么办?难道还将整个太原实授给杨华开府建牙不成?
    PS:压抑了许久地故事终于要爆发了,如火的七月就要过去,三天之内搞定太原之战,让大家痛快地爽一把。
    再次拜求月票。
    谢谢大家!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飒飒热风洪波涌
     更新时间:2009…9…18 17:13:21 本章字数:6079
    靖康一年,八月六日,隆德,河北宣抚司行辕,黎明。
    连续几天的不眠不休,让李纲的生命力透支到极限。此刻,这个清俊的中年人软软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地盯着窗外的黑暗。黎明前的黑暗如浓墨一样化不开,看不透,沉如巨石,压得他只想叫出声来。
    一万两千人马,逃回隆得的不足一千,解潜生死未知。
    据从南北关侥幸逃得一命的杨志回来说,解潜在遇到金人主力袭击时,根本没做象样的反击。一万多人就那么一路溃散,相互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尸体铺了整个旷野。
    到此,威名赫赫的姚家军彻底从大宋西军的序列中消失。
    “太惨了!”杨志一脸苍白,“敌人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好多骑兵。实际上,也用不了那么多人。三百……只三百铁浮屠就将我军的防线搅了个稀烂。”
    听杨志说完战况,一团郁郁之气凝集在李纲胸口,闷得他浑身发涨。解潜军全是步兵,只有一百来匹战马,如果杨志所说属实,在那样的战场条件下,解部根本就不是金人的对手。
    可是,他还是在幻想着其他四路兵马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同时推进。如果那样,以解部牵制住金军主力,或许还有解太原之围困的可能,
    但就在第二天傍晚,更加恶劣的消息传来,刘颌军在辽州遇到银术可的突袭,五万多人马丢了个干净,刘颌失踪。
    这个消息震得李纲几乎跌倒在地。他瞪着血红的眼睛,一把揪住斥候的领子大吼:“刘颌怎么还在辽州,他现在应该在榆次啊!怎么多天了,他怎么还没动?”
    到现在他已经明白,除了解潜在自己的压力下出兵南北关,其他四路根本就没有动。这次救援太原的作战计划从一开始就仅仅存在于书面。根本没有人搭理他李纲。
    解潜完了。刘颌完了。五路并举。泰山压顶。到现在已经折了两路。完颜银术可动作还真是快啊。两天之内长途奔袭一百多里。金人来无影去无踪地攻势让李纲心中一阵发寒。
    有这么一支快速地机动部队在。整个山西战场已经完全被笼罩在一片朦胧地大雾之中。你根本就不知道金人会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银术可地下一个目标将是折可求。
    李纲地目光落在三百里之外地文水。他只觉得双目干涩。到现在。第三次太原之战已经彻底失败了。他还能怎么样?
    一想到这里。李纲心头一片混乱。竟茫然不知所措。
    “杨华。叫杨华来?”李纲大声高呼:“问问他该怎么办。快……太原不能失。大宋不能败……”说刚说完。李纲突然想起。已经三天没看到杨华了。
    “是!”书办慌忙地跑了出去:“我这就去请杨将军来。”
    天开始有些麻麻亮了。远处传来几声鸡鸣。
    杨华没有来,来的是高昌。
    “你们杨观察使呢?”
    高昌跪在李纲面前,突然放声大哭:“李宣抚啊,杨将军已经带兵去太原了。此去凶多吉少,大人啊……杨将军这是一心求死啊!”
    “啊!”李纲一连退后几步,沉重地坐在椅子上,“怎么会这样?”
    高昌泪流满面:“杨将军走的时候让我带一句话给大人,他说,国家已到如此地步。作为一个军人,已生无可恋。身为第三次太原之战的作战计划地制订者,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情愿战死沙场,上报君父,下报黎民。”
    李纲痛苦地坐在椅子上,眼泪无声地滚落在衣襟上:“实在是太傻了,太傻了……”
    “可叹,可惜!”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李纲身体一软,从椅子上滑到地上。
    此时,皇帝派出的急脚递带着金牌正在赶往隆德府的路上。朝廷制使带着一张邸报和一份圣旨。圣旨上,皇帝严厉申斥李纲“专主战议,丧师费财”,不但破坏了宋、金两国和谈的大好局面,反将西军主力在山西战场丢了个精光,如此大败,自大宋立国以来前所未闻。着。免去李纲河北宣抚使一职。撤消宣抚司行辕。贬李纲为保静军节度副使,于建昌军安置。
    至此。朝廷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