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178章

宋行-第178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这一声大喊,长枪手们突然下蹲,露出后面平端着神臂弓的士兵。
    发现这个变化的洛索瞳孔收缩,心中一片茫然。作为一个素以智计见长的有经验的指挥员,应该在最短时间内随着敌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可看着上满弩箭的河东军弩手,他只感觉头皮发麻,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两军之间相隔不过五十米,而河东军手中的神臂弓射程达两百米,这么近的距离,万箭齐发。而他的弓手正在混乱地撤退,盾牌手还在后面没有跟上来。不管他现在如何调整阵型,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令人牙酸的破空声传来,眼前全是银亮的光芒,箭头的反光犹如一轮当空的烈日,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可怜那些女真弓手身上本就没穿铠甲,被着强劲的弩箭射中,往往被直接透体而过,死了个彻底。
    河东军的射手显然是训练已久,用的是宋军最惯常使用的三叠
    。有的弩手都排成三排,前排的射手在扣动扳机后,T(后退,将位置留在后排的战友。
    这些士兵大多是以前的西军精锐,而大宋军队以弓弩为主,此刻使用起这套战术来,当真是得心应手。只要敌人被这种万弩法缠住,往往会陷入混乱,再没有重整部队的可能。
    碰到这样的箭阵连来去如风的骑兵也头疼无比,更别说行动迟缓的步兵了。
    其实,箭阵也不是没办法动摇的。一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应对之策是不顾死伤向前猛冲,在最短时间内同敌人肉搏。以前,辽军步兵也曾经仗着厚实铁甲使用过这样的决死战术。刚开始时,宋军箭阵使用的是普通步兵弓,还真拿他们没办法。但是,随着宋军神臂弓和各式强力远射武器装备到位,辽军要想靠近宋人大阵就得付出极大代价。弩,天生就是铁甲的克星。
    所以,即便是宋军最弱的时候,一但看到宋军在平原结成厚实的步兵阵,不管是辽军还是金军都选择放弃,而不会轻易去找苦头吃。
    当然,到政和年见,北宋军队已经彻底退化成一支腐朽没落透顶的民兵时,宋人的箭阵也就不足为惧了。再先进的战法,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合格的士兵使用才能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人才是第一要素。
    然后,这个时候洛索却正好命令将弓手都撤下来。弓手们都转身逃跑,反给宋军留出了射击的空隙。被这如雨的弩箭一射,弓手们全乱了,失群的野蜂一样在阵前乱跑,将金人的阵势弄成一团糟。连跟上来的盾牌手也被他们撞得东倒西歪。
    见情形不对,洛索大喝:“盾牌手,把弓手给我撞开,乱我军阵者,杀!”
    听到这个命令,盾牌手们都是一楞,然后将手中的盾牌同时向前一退,将扑过来的弓手们都推翻在地。
    “盾牌手,前进!”
    轰隆一声,那些身穿铁甲,手持斧子和狼牙棒的盾牌手同时向前一步,惘顾地上不住惨叫的同伴,大声呐喊着向前奔去。
    金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在盾牌手进入战场后,形势终于稳定下来。只见,一道平行移动的墙壁在阵前缓缓推进,转眼已经冲到宋军阵前。而河东军的神臂弓射在那些用生牛皮的大盾牌上,只发出一阵“劈啪!”的声响。
    见敌人的箭阵失效,女真人同时发出欢呼,好似已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杨再兴把脑袋上的头盔摘下来,用手使劲地抓着:“弩手,停止射击。前排长枪手起立,刺!”
    又是一阵“噗嗤!”的戳刺声。右刺的长枪从盾牌与盾牌的接缝处狠狠地刺了进去,直没入女真人的肋下。
    “啊!”长长的惨叫连绵不绝穿来。
    金人的盾牌手虽然用大盾在阵前布成一道矮墙,按说应该能防住长枪手的戳刺。可是,河东的长枪方阵很怪,并不像普通宋军的长矛阵那样直刺,而是整齐地随着军官们的口令向右刺。
    盾牌手都是左手举盾牌,右手提着武器。在防御的时候,盾牌也都放在身体左侧,这样以来,身体的右边就会出现一处破绽。
    而河东军的长枪因为实在太密集,很自然地从这道缝隙里刺进来,盾牌手就算想防也防不住。
    转眼,第一道盾阵被破。
    “怎么这么简单就被破了?”洛索定定地站在阵中,怎么想也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
    不等他多想,第二队盾牌手也上去了。
    “需要把他们撤回来吗?”洛索用失神的眼睛看着整齐上去送死的女真士兵,不禁这么想。“可是,把他们都撤回来,又该用是部队顶上去呢?难道……这个长枪方阵就无法破解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汉人不是说过一物降一物吗?一定会有办法的,一定会……可是……可是我真想不出来呀!”
    不出意外,这队盾牌手会成为纯粹的消耗品。
    加上先前的骑兵,到现在,宗翰的这支部队已经阵亡四千多人。全军总共才一万多人,又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杀戮?而敌人才七千多……天啦,七千人就能制造出这么大的伤亡……完蛋了,打不下去了!
    洛索只觉得一阵深重的无力,他抬头有看了一眼战场。在敌人长枪阵中突然摇摇晃晃地推出来一台三弓床弩,粗大的弩箭直接顶在盾牌手胸前。
    “居然还有这东西……”
    床弩之前,骇得面如土色的盾牌兵们都同时大叫起来。
    洛索看见,一个河东人举起大锤狠狠地朝床弩的弩机砸去。
    “射!”
    “这么近距离遇到床弩!”洛索痛苦地地闭上了眼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崩坏
     更新时间:2009…9…18 17:15:41 本章字数:3924
    封。
    金人上千门投石机的威力自无庸多说,连续多日的强攻,超过十万颗磨盘大小的石头被投射进城来,封丘门一带的民居早就被着连天石雨轰成平地。
    为了自身安全计,河东镇军统司开封站搬迁到宣得门靠近宫城的位置。一大早,关群就坐上一辆牛车,优哉游哉地抱着暖手炉从封丘门那边出发了。
    牛车里面堆满了关群心爱的书籍,四周都用蓝色毡子围住,光线显得有些暗。但也因此,虽然外面北风呼啸,但车内却还很暖和。
    本来,金人因为兵力有限,加上开封又是一座大城,包围得并不严密。为了城中百姓的生计,开封府还定时打开城门,让百姓出城谋生。可这几天不知怎么的,女真人像发了疯似地猛攻。于是,东京城就彻底戒严了。
    开封,当世第一大城市。加上周边的卫星城和陈留等几个县城,总人口达百万之巨大。单就开封一城而言,也有三十万百姓。人多固然力量大,城防也无人力匮乏之虞。随便喊一声,就能征召上万壮丁。不像当初的太原,全城百姓也不过三万,死一个少一个,城防也弱上一分。
    可是,靖康年间的连连失利,空前惨败让往日本以世界主人自居的东京军民们愕然发现,貌似庞然大物的大宋帝国早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绣花枕头,外表看起来花团锦簇,里面却不过是一包稻草。
    第一次开封之围时,东京百姓认为,之所以大宋朝会打败仗,不过是因为“六贼”误国,朝中出了奸臣。而新旧朝更替,君权不显,朝政混乱,以至于被金人打得灰头土脸,迫不得已付出了大量的战争赔款。从某种意义上来,女真不过是拣了一个便宜而已。
    大宋虽败,但国力还在,忠臣良将在还。一旦振作,小小北奴何足挂齿。
    当初,以大宋国力之强,来年童贯这个奸贼也能在西夏之役中取得辉煌胜利。现在,新君发奋,朝局稳定,又有李纲、吴敏、种师道等忠臣良将在朝,绝对能在战场上重铸大宋军威。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五路救援太原,十多万精锐西军居然被小小一个银术可分而歼之。种师中阵亡、折可求败北、张覆灭、种师闵阵亡、姚古落败、种师道病故,主持军事的李纲被流放。
    大宋败得一塌糊涂。  等到敌人打到眼皮子底下。自大而又信地开封人这才愕然发现。看起来强盛无比地大宋已经沦落到任人欺凌地地步。
    这种沦落体现在军事上。其根源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肯定是地。有地事情。并不是杀几个奸臣。任命几个所谓地主战派就能迎刃而解地。
    所有地人都迷茫了。惊惶地空气笼罩在城市上空。
    满大街都是混乱地人群。开封百姓拖家带口。疯狂地朝城门口涌去。试图在城破之前离开这座即将被战火毁灭地城市。可是。在接到封城令后。他们被告之。在金人退兵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出城。
    其实。即便他们出了城。也不得不面对金人游骑兵地追杀。
    可百姓不管这些。他们疯狂地叫嚷着。在十座城门之间跑来跑去。一夕三惊。将一个东京搅得混乱不堪。
    京城局面开始失控,开封府也无力弹压陷入疯狂的百姓。
    “其实,大宋朝的问题在于制度。”关群看了看车外百姓,叹息一声:“崇文抑武,祖宗家法。文臣视武将为潜在的反叛份子,诸多限制。
    百年养士,文官们一个个被养得脑满肠肥,武官却被限制成一群只知道捞钱的笨蛋。民风柔弱,如果是北敌胡人的对手。你说我可说得对,拓拔山岳将军?”
    车角黑暗中传出来“扑哧”的一声轻笑,“也对也不对。崇文抑武固然让宋人软弱,兵不堪用。但其根子还是其中央大一统思维对地方力量的削弱。兵权政权全部收归中央,强干弱枝。一旦敌人入侵,地方无力抵抗,常常是,等中央组织军队抵抗时,敌人已经打到眼皮子底下来了。而一旦宋人转入进攻,军队一应辎重又都得从中央发放下去,千里转运,路上消耗且不说,光是那速度就慢得令人懊恼。兵贵神速,宋人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从出兵到开战,有的时候居然要用上半年。不败,没有天理。”
    关群嘿嘿一笑:“拓拔兄,你我今日谈话,好象有点替大宋盖棺定论的味道。”
    “好好好,且不说闲话。我马上就要离开东京,不凡兄若要让我带人出城,请尽快定下日期。”拓拔山岳在黑暗中一挺身,脑袋几乎要碰到车顶,他本就是军人出身,这次来北宋出使,其实就是为了协调陕西宋、夏两国纠纷的。
    拓拔山岳现在是夏国
    一个郎官。靖康一年年初,宋金两国在两河和京畿:'T手,精锐西军纷纷从关中调出。陕西防线立即变得空虚起来。
    西夏前线军官见有机可趁,不断在边境制造摩擦,同宋军在陕北打了十几仗。
    西夏本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式的国家,虽然经过长期汉化,确定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中央对部族的控制力却不甚强。各部落的首领们见陕西空虚,都想随手来占便宜。
    按说,西夏本应该趁这个机会大举入侵的。可是,西夏上次可是被童贯给打残了的,到现在国力都还没有恢复,东面又是虎视眈眈的女真。哪里还有力量打一场大规模的国战。
    因此,西夏上层都认为,宋金两国之战,西夏也只有当看客的命,不介入、不站队是最佳选择。
    可是,上层贵族们不想打,架不住下面的部落首领们想南下占便宜。
    因此,陕西的两国摩擦越来越剧烈,有进一不阔大事态的迹象。
    发现这一点的西夏上层勒令底下的部落不得轻动,并派出以拓拔山岳为代表的使节团来东京调停事端。
    可到东京没几天,金人杀到城下了。大宋皇帝也没心思追究西夏在陕西的所做所谓,应付了几句,胡乱赐了些财物就把拓拔山岳给打发掉了。
    关群很快以河东镇杨华的名义联络上了拓拔山岳,希望能够随西夏的使节团将郓王赵楷带出城去。当然,他还不至于笨蛋到直接对西夏人说要偷一个大宋皇子出城。只说,这人是大牢中的一个囚徒。
    河东镇这一年来在山西威风八面,也算是西夏的一个强邻,又是西夏和女真的缓冲地带。见关群找上门来,拓拔山岳也不敢怠慢,回答说要弄人出去没问题,但要抓紧时间。现在,西夏和女真还算有正常的外交关系,同宗望说说,应该能顺利从金营穿过去。可一旦金人杀进城来,到时候兵荒马乱,可没人认得什么西夏的使团。
    “日期嘛……”关群有些犹豫,那个该死的赵楷大概还是在怀疑自己所说的话,一拖又是两天,怎么也不肯定下日子。大概,在他心中,这开封还是有救的。只要开封不被金人攻陷,他依旧在宫中当他的太平王爷。哪里还有去山西那种苦寒之地吃沙喝风,而且,若东京守住,将来皇帝肯定会定他罪名的。
    刀不架在脖子上,这个懦弱的皇子就是不会下决心。
    一想起那个已被皇帝的政治清算折磨成惊弓之鸟的赵楷关群就觉得头疼:这就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关群叹息一声:“也就是这两天,能不能再等等?”
    拓拔山岳装出很为难的样子:“再等几日……东京都要破了。不凡兄,还是抓紧吧。到时候,不但你们走不了,连我也要陷在这里了。你看这开封,乱成这样,还守得住吗?“
    车外,一个浮浪子弟模样的人跳上街边的栓马柱大叫:“大家安静,我刚得到消息东城大库已经没人看守了,里面有几十万匹绸缎,大家都在抢。够胆的,想发财的就随我来。我且问你们,想不想?”
    “想!”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抢他娘的!”
    ……
    一声呼啸,几百人都挽起袖子,朝东面拥去。
    车中的关群和拓拔山岳面面相觑,良久,二人才异口同声地说:“灭亡之兆啊!”
    “他奶奶的,这个该死的赵……究竟在等什么啊?”关群禁不住开始咒骂起来。
    “赵什么?”拓拔山岳狐疑地盯了他一眼。
    关群摸摸胡须,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该死的赵官家,怎么不派兵弹压,究竟在等什么?”
    “哦!”
    “什么人,出来?”外面赶车的是军统司的一个情报员,以前也是个军汉,武艺出众,目光犀利。他大概是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