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42章

宋行-第42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声凄凉的犬吠传来。
    雾更大了,风一吹过,乳白色的水雾在火把的照耀下翻卷滚动。眼前的情形变得不真实起来,乳白中,到处都是满面惧色的宋军,他们都身穿精良的铠甲,手握代表着同时代最高科技水平的武器,但身体却在这冬日的寒冷中微微颤抖。
    从皇帝那里愤怒地离开之后,杨华随李纲来到亲征行营大帐,点齐了兵马出城接应姚平仲的大军。
    到队伍集合完毕,已经小一个时辰过去了。因为夜里的开封实在太乱,又要留部队镇守京城,因此,李纲只调了两万人马。这已经是东京城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其余的厢军也只能站在城墙上装装样子,真拉出去,反倒乱了自己阵脚。
    可即便如此,正调动部队的时候,李纲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士兵半夜被人从被窝里拉出来,瞪着满是眼屎的双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时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编制乱成一团。
    好不容易整顿好部队,将两万人拉到野外也是个大麻烦。开封城本还凑了一千匹战马,可这些新招募的士兵那里见过这样的大牲口,再说,骑兵也是个技术活,不经过长期的训练,根本形不成战斗力。
    很多骑兵一骑上马背都死死地抱着马头,惟恐从上面摔了下来,更别说上阵杀敌了。
    相比之下,杨华手中的五十人反倒是李纲最精锐的部队,被他编入了跳荡队,作为中军决战时的突袭部队使用。
    当然,最后的突袭若真的要依靠这五十人,也不能不说这次战役已经变成了一场悲剧。
    李纲因为不懂军事,此刻也只能站在中军大旗下观战,将指挥权交给了杨华。他沉着脸对众将说:“这次战役就由杨指挥使指挥,杨华的话就是我的话。任何胆敢违抗杨华命令的人,不管以前是什么品级,军法无情!”
    众将见李纲一脸冰冷,皆拱手:“愿听杨将军调遣。”
    相对于那批火线提拔的军官而言,杨华这个经历过讨伐方腊、出征辽国、汲县黄河保卫战的军官,是他帐下最有经验的指挥员。加上杨华现在好歹也是也军指挥使,五品的右武大夫,级别摆在那里,这次战役的指挥权自然是舍我其谁?
    第一次指挥大军团作战,若说不紧张那是假话。
    右手紧握着陌刀,左手轻轻在板甲上抚过,冰凉的露珠随手而落。
    抬头看去,在风中荡漾的雾气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旋涡,如同一只只漆黑的眼睛正定定地看着他。
    那眼神是如此地复杂,似乎是怜悯,又好象是激励。
    心蓬蓬地跳,血液在血管里疯狂流动,浑身都热了起来。到现在,终于有一点做将军的感觉了,看到这两万多人在自己的指挥下直面战斗和死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生存和死亡,那感觉如醇酒一样迷人。
    我会赢,一定会赢。
    至少也要稳住开封战局,这已是唯一能够接应姚平仲大军的部队了。
    在出城到整理好部队,金人大营那边已经杀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封城的各路勤王军队都派人送过信来,说是遇到金军主力的突袭,望东京城派出援兵。
    根本就不用多想,肯定是宗望派出的疑兵。在这样的大雾天里,只需一个千人对就能伪装出主力的模样。宗望在伏击姚平仲的同时,为了牵制北宋各路勤王大军,派出了许多小队,不间断地攻击城外宋军大营。
    而宋军早就被金人打怕了,此刻有是深夜,根本就没有可能出营迎敌人。
    于是,在姚平仲中伏的同时,各营竟无法派出一兵一卒。
    此刻,若有一架飞机从高空看下去,整个开封战区,方圆百里之内都打成了一锅粥。种家军、折家军、范琼、马忠,都同时被金人的小股部队牢牢地牵制住了。
    “的确是一个军事家啊,宗望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杨华不得不承认,作为金国东路军的统帅,宗望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将领之一。再加上能征善战的女真武士,这样的敌人不得不让人心生寒意。
    “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若能顺利接应出姚平仲大军,打败宗望,我就算在军界站稳脚步了。”杨华只想仰天大叫一声:“宗望、兀术,我们公平地决斗一场吧!”
    出城之后,大军花了一个时辰总算稳住了阵势。杨华先还打算通过一个快速的突击杀进金营,接应姚平仲。此刻宗望的主力正在围歼姚家军主力,自己若能婶不知鬼不觉得地在背后给他们来一下,绝对可以取得极大的战果。可一看到浑身战栗的宋军,已经乱成一团的队伍。他立即放弃了这个诱人的计划。
    在这样的黑夜中,带着这么一只新军,灭掉火把夜战,不用敌人来打,半路就样放鸭子了。还不如就在这里守着,打败宗望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唯一可做的就是阻挡金兵主力对开封的攻击。、
    至于姚平仲,听天由命吧。
    杨华第一感觉到,没有一只合格的军队,就算你再有智谋,计划再周详,也没办法实施。
    一力破十巧,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里是姚平仲溃兵逃回开封的唯一路径,也是金人进攻的首选目标。
    队伍分兵种布置完毕之后,喧嚣的部队总算安静下来,大战来临前的气氛沉重地压在大家心上,两万人寂静无声地站在旷野。
    正文 第三十章 接触
     更新时间:2009…9…18 17:10:28 本章字数:3314
    刚开始的时候,杨华还试图指挥这两如果可能,他想排下一个唐军常用六花阵。
    六花阵是唐朝大将李靖最擅长的阵势,适用于无险可守的平原广泽,是一种坚固的防御用圆形阵。唐军出征时,约授军两万,分为前、后、左、右、中、左虞侯、右虞侯七军,各军都有齐全的兵种配合。
    六花阵一布成,中军居中,其余六阵六出如花瓣。敌人无论从哪一面攻击,都要受到来自侧翼的包抄打击。
    可弄了半天,杨华居然无法将这两万新军弄出象样的队型来。
    无奈之下,只得排了个最简单的方阵。大方阵中央薄弱,四周雄厚,大阵中套小阵,看起来虚张声势,在这样的大雾天倒能起到阻骇敌人的效果。
    唯一的麻烦是,若被敌人识破,来一个中央突破,以宋军低迷的士气,只怕抵挡不住。
    但在这个时候,他也只能不得以而为之了。
    李纲裹着厚袄,身体有些微微发颤,他高烧得厉害,只觉得四肢无力,看到杨华总算将大阵布置完毕,松了一下身上的袄子,“杨华,救援姚平仲已经没有可能,你觉得他能杀出重围吗?”
    “没任何问题。”杨华望了望远方乱如飞絮的大雾,狠狠地点了点头,“自古以来,夜战打得最后的结果都是敌我双方同时陷入混乱。姚平仲将军若发现真的陷入重围,只需立即灭掉火把,死命往外冲锋,金人在明处,只怕没有勇气同我宋军搅在一起乱战。而且,姚家军装备精良,只要不怕打乱建制,将部队主力带出包围圈还是很简单的。”
    在冷兵器时代,两军合战,激战一整个,到晚上都会很默契地选择鸣金收兵。若再打下去,天一黑,根本跟不清敌我。而在古代,军队因为训练的缘故,纪律性自然比不上现代军队,士兵一旦脱离组织,得到不上级军官的指挥,只能盲目挥动武器乱砍乱伤。顷刻之间就会彻底疯狂崩溃。因此,在古代冷兵器战场上,小股部队夜袭只能作为一种骚扰敌人的手段,成规模成建制的黑夜决战根本就是一个玉石俱焚的打法,没有最后的胜利者。
    只要姚平仲有这个决心,成功从敌人包围中杀出来还是有可能的。
    听杨华这么一解释,李纲松了一口气,“姚平仲死不足惜,但那五千姚家军却是西军主力,若能平安回来,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李相放心,我看这次夜袭,姚将军固然要吃大亏,却也不至于全军尽墨。”杨华安慰着李纲。李纲是一个纯粹的文官,军事上的事情说了他也不懂,与其让他担心,还不说说写宽慰的话。
    李纲点点头,微笑着看着已经整齐排列的军队,提起精神:“杨华,我看你指挥部队就很麻利嘛,简直是如臂使指。若不是我知道你以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都头,还真当你是将门出身呢!”
    在古代,训练士兵,排兵布阵这样的军事科学都做为一种所谓的兵法在军官之间流传。将门现象在北宋十分突出,出现了世代为将,数世统军的情况。可以说,高级军官是一种世袭的职业。
    作为将门子弟,从出生那天起就在军营里打滚。至于兵法,更是将门子弟的必修课,根本不会传授给外人。
    因此,像布阵这样的技术活居然出自杨华这样的前低级军官之手,让李纲大为惊讶。
    杨华心叫惭愧,忙道:“为阵者,不外乎兵种配合,进退秩序,鼓乐旗号,多看看就明白了。”他前世混论坛的时候也接触过一些古代阵法的描述,穿越之后仔细观察了几年,总算弄明白其中的门道。说起来,现代人或许没古人聪明,但学习能力比起古人来要强上许多。再说,古代军事这种东西也就是一层窗户纸,只要明白其中一点,一通百通,关键在于如何配置手上的力量。指挥一百个人和指挥十万军队也没什么区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纲仔细一想,笑道,“的确是这个道理,今次若能击退金人,解开封之围。李纲当率大军追歼北奴隶,恢复燕云。只可惜李纲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若杨华你愿意,还请从旁教授些兵法。”
    杨华慌忙拱手道:“李相折杀末将了,这兵法说起来也没什么神秘。其实,军中不就是有一本《武经总要》吗,对了,唐时的《李卫公问对》也很精妙。”
    “呵呵,那书我也看过,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
    正说着话,前方的雾薄了许多,远方的黑夜也清晰起来,到处都是火光,黑夜变得有些半透明。
    隐约有嘈杂的喊杀声传来,仔细聆听,那声音无处不在。
    李纲和杨华同时闭上嘴,斥候已经派出去半个时辰了,还没有消息传来。
    “李相,杨将军,是不是把阵形朝前面再推进两里?”赵明堂轻轻地咳嗽声打破这一片寂静。五十多龙卫军穿着闪亮的板甲拱卫在杨华和李纲身边,所有人身上都布满晶莹的露珠。
    赵明堂的建议让杨华心中一动,就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迟早要同敌人接触,晚打不如早打。可转念一想,杨华立即摇了摇头。黑夜布阵已经够为难人的来,若向前推进,这支新军立即就散了。
    目前最好的选择是守株待兔。
    “也只能这样了。”见杨华摇头,赵明堂抹了抹嘴角咳出的唾沫,突然指着前方,“斥候回来了!”
    三个小小的黑点手持火把跑得极快,转眼就冲到阵前,划了个大圈子在大阵前掠过。为首的正是李鹞子,他凄厉而带着金属颤音的嗓因尖锐地传来,“姚家军回来了,姚家军回来了!”
    “李鹞子!”杨华大吼,“什么情况!”
    李鹞子在阵前划了个大圈,终于契进两个小方阵的接缝,飞快地奔到中军大旗之前,大声叫道:“姚家军溃兵来了,总数四千,距离七百步。后面跟着兀术主力,总数五千,距离九百步。”
    说完话,他和两个斥候扑通一声从马上落下,坐在地上不住喘息。
    刚说完话,潮水一样的脚步声响彻云霄,放眼望去,前方沉沉一线黑色,全是涌动的人头。无数的火把猛地从地平线上跃出,火光冲天,万物透彻通明。
    一种令人浑身酥麻的震荡从地底升起,瞬间传到顶门,杨华倒抽了口冷气。他没想到姚家军居然还有这么多生还者,按说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可他心中却只有害怕。在溃军的背后可是五千兀术精锐,狡猾的完颜宗弼尾随溃军而来,只需将那四千败兵驱赶进宋军大阵,这一仗也不用打了。
    到时候,自己、李纲、赵明堂、古松、两万宋军,是否能从这乱成一团的战场生还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杨华心中一寒,突然咯咯地笑了一声,大喝:“古松!”
    “末将在!”
    “立即组织督战队督战,一卒退,杀十将;一队退,杀都头;一都退,杀军主。一军退,老子砍了你。”
    “遵命!”
    “赵明堂、梁红玉。”
    “末将在!”
    “在!”
    “你们带着跳荡队坚守中军,等我下令,立即中央突破!”
    “遵命!”
    杨华看了李纲一眼,“李相,今天的战斗由我全权指挥,所有责任杨华一己承担。杨华今天要做恶人了。”
    李纲默然不语,他已经知道杨华想要干什么了。
    杨华大吼;“前军,长矛!”
    “长矛!”一声轰响,方阵前排约莫两千更长矛同时放平,如孔雀开屏,将冰冷的矛尖指向前方的人潮。
    “冲阵者,无论敌我,杀!”
    “杀!”
    “弓!”
    “弓!”超过五千弓手同时大吼,齐齐拉圆大弓,斜指前方火光冲天的夜幕。
    “放!”
    “咻!”弦如霹雳,千万点亮光腾空而起,那是箭头的反光。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姚平仲的消失
     更新时间:2009…9…18 17:10:29 本章字数:4050
    随着。
    摔倒在的地的士兵手中的火把不知点着了什么,无数火点在荒草丛中燃起。
    因为隔得不远,用尽目力看过去,借着冲天火光,无数中箭的士兵接连不断地栽倒在地,被后面的人一推,再夜爬不起来了。
    很快,第二轮箭再次射上已经被打火照透的夜空。
    对面的人潮明显为之一空。
    “弓,停!”
    “弓,停!”命令以旗语的方式传达下去,传令兵大声复述杨华的军令。
    刺耳的射击声猛地停止。突然的寂静让人有些不适应。
    “李鹞子,去一下。”杨华狠狠将陌刀杵在地上,咬着牙,从牙缝里迸出一句:“去把溃兵引导到我大阵侧面。”
    “得令!”
    李鹞子带着两个骑兵再次跳上战马冲出大阵朝黑压压的人海冲去。
    他手中提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