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83章

宋行-第83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帐中,只童贯一个人身上带着宝剑,可他现在心灰意丧。哪里还有心气上前厮杀。
    眼前这三个龙卫军地军士武艺看起来并不是特别突出。童贯领军二十年。什么样地高手没见过。眼界也是极高。若是在从前。这三人在他所率领地西军中也不过是二流脚色。
    但今日这三人都是一身重甲。手上地兵器也锋利异常。加上他们所使用地招式花巧极少。来来去去就是前刺、左右劈砍三式。每一刀下去总能带起一大丛血肉。
    转眼。帐中捷胜军军官倒了一地。粘稠地红色在地上流淌。如伸出地触手浸入地上猩红色地地毯中。只留下大片饱含汁液地黑色。
    再没有一个人站着了。
    三个龙卫军军士狞笑着向前逼来。
    童贯手持宝剑慢慢后退。
    “受死!”李鹞子大声呼啸,手中横刀画出一道新月状的刀光,刚才这一番杀戮让他精神亢奋都极点。这一刀看似简单,却是他一身武艺的颠峰。就算是龙卫军第一高手杨志在此。也得退避三舍。
    可就这一瞬间,他却突然感觉脚下一绊,这得意的一刀戛然而止。
    地上。一个声音大叫:“童大人快割开帐篷!”
    李鹞子皱着眉头朝地上看去,有个断腿地军官正用双手狠狠地抱住自己右腿。若不是他下盘极稳,刚才这一抱已经让他摔倒在地。
    “螳臂当车!”顺势回转横刀,一斩,抱住自己的两条胳膊已跌落血泊当中。
    李鹞子的两个卫士冲来来,手中刀子不歇气地朝那人背上扎去,转眼就刺了二十来刀。
    偏生那无手无脚的捷胜军军官生命力极其顽强,尤自大声惨呼:“童大人快走!”
    “想走,没那么容易!”李鹞子大笑着追了上去。一刀朝童贯胸口砍去。
    就在这一刹那,童贯上身不动,只脚下一旋,将后背对着李鹞子。手中宝剑往帐篷上一砍,拉出一条两米长的缝隙。
    说是迟,那时快,李鹞子的横刀已经砍中童贯背心,“嚓!”一,竟迸出几点火星。
    一片被砍断的索子软甲掉了下来。
    原来。他身上穿着一件黄金索子软甲。这件宝甲是他从前征西夏时从一个党项头领身上剥下来的。由精钢铁环相互连接而成,其中还搀杂了大量蚕丝和安息人金黄色的头发。寻常刀剑砍上去,根本就不能伤他。
    无奈李鹞子手上地横刀实在太锋利了,加上力气极大,这一刀竟然将那具价值不菲的宝甲砍开了。
    发现这一点的李鹞子一愣,正要顺势往下一拖,将童贯地脊背破开。
    好个童贯,刚才还弓着的脊背一弹,借着这一刀从容不迫地从帐篷上那道缺口处扑了出去。
    这下倒大大地出呼李鹞子的意料。想不到这个童贯一把年纪。武艺却也不错。这顶中军大帐由厚实的棉布夹扎亚麻织成,上面又刷了两层桐油。结实异常。力气小点的人一刀下去,也未必能在上面拉出这么一条缺口来。
    而且,刚自己这一刀快若闪电,童贯居然能够在瞬间脱离自己的攻击范围。
    这一身功夫还真是不赖。
    回头看去,两个护卫还在不停地给那个无手无脚的捷胜军军官补刀。
    “他奶奶的,杀出去!若走了童贯,我剥了你们的皮。”李鹞子猛喝一声,也跟着童贯从那个缺口处跳了出去。这两个护卫固然被自己训练成冷酷无情地杀人工具,但有的时候却未免失之僵化,一上战场就抓不住重点。这让他很是无奈。
    刚冲出大帐,龙卫军游奕骑兵已经冲到捷胜军大营栅栏前。
    此刻正值捷胜军士兵起床做饭之时,三三两两个士兵揉着眼睛从帐篷里钻出来。可眼前的一幕将他们彻底震撼了。
    只见,在晨光中,无数铁骑一手拉着缰绳,一手举着火把,身上的铠甲闪着银光,如洪流一样奔泻而来。转眼就扑到大营辕门之前。
    这些骑兵并未直接冲锋,而是围绕着大营转了一圈,将手中火把雨点一样扔了进来。
    一连半个月的大晴天,天气干燥得厉害。地上的草都被晒焦了,加上营中帐篷都由桐油浸过,更是一点就着。
    须臾,整个大营房燃成一片。火光和浓烟中,慌乱的捷胜军士兵大声呐喊,乱得像归巢的蜜蜂。失去军官的捷胜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地进攻。就这么在营房里乱跑乱叫,全军覆灭已成定局。
    带着两个卫兵,李鹞子沉着脸在营中走着。一个捷胜军士兵慌乱地从他身边跑过去,他头也不回,反手一刀,正好刺着那人的喉咙,“走,我去把童贯找出来。”
    大股烟雾顺风吹来,熏得三人眼泪长流。
    一个卫兵大叫:“李将军。这里太乱了,我们还是出营同主力回合吧!”
    “住口!”李鹞子大声咆哮,“不杀童贯。这事就闹大了。”
    这个时候,营外地骑兵主力还是没有进攻,他们只是慢慢地骑着马围着大营,不紧不慢地拉开骑弓,将冲出营房的溃兵逐一点杀。
    遇到敌人实在太多,射不过来时。队中便冲出去三个骑兵,以品字型三角阵,交错掩杀,瞬间将敌人的乱军赶回着火的大营。
    等到将敌人赶回去。这三骑也不追赶,慢慢地跑回阵中。
    等到其他敌人逃出来,又是另外一队骑兵替换上去。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再没一个敌人为止。
    眼前这种情形,就算童贯手下的军官都在,建制完整也没有翻盘的可能了。
    一口气杀出去五百步,还是没能找到童贯,李鹞子三人只觉得越来越热,身上地胸甲已经被大火烤得烫手。贴身丝绸内衣早被汗水浸得沾在皮肤上。滑腻腻很不舒服。
    “李将军,快没力气了。”一个护卫手中地刀砍得全是缺口,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可以了!”李鹞子发现自己已经杀到辕门口,他点了点头,身边那个护卫从怀里掏出一枚烟花,就着身边一截燃烧地麻绳,点着了。
    “嘭!”一朵黄色的菊花在空中爆开。
    随着这一声令下,两个骑兵脱阵而出,手中地飞虎爪呼啸着抛出。正高钩在辕门的栅栏上用力一拉。已经被大火烧得酥了个栅栏轰染倒塌。
    “天威龙卫!”已经等得不耐烦的骑兵们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山洪爆发一样倾泻而来,将任何敢于拦在面前的敌人碾成粉末。
    一个骑兵冲到李鹞子面前。他大概是杀昏了头,居然一刀劈来。
    李鹞子被他吓了一跳,纵身闪开,怒喝:“你瞎了眼吗?”
    那个骑兵这才拉停愤怒地战马,从马上跳下来,掀开面具,露出一张满是汗水的脸和血红的地眼睛:“将军恕罪,烟太大,熏花了眼睛。”
    “马给我。”李鹞子翻身上马。
    跟多的骑兵积聚过来,跟在他身后,战马狂躁地刨着地上的泥土。
    李鹞子大骂;“你们跟着我做什么,跑起来,杀敌去!”
    “龙卫军,龙卫军!”一声凄厉的大叫,从远处冲过来一大群捷胜军士兵,童贯正骑在马背上,指挥着那群丧魂落魄的乱兵,试图从辕门杀出一条血路。
    一看到李鹞子,童贯一愣,却无所畏惧地加快了速度。
    李鹞子身边的骑兵都同时抓紧马缰,就要杀过去。李鹞子举起左手:“等等,看我扑杀此獠!”
    他一探身,从地上那个士兵背上抽骑弓,搭了一支箭,“喝!”一声拉圆,虚着眼睛指向前方。
    “咻!”
    一道黑光射出,正中童贯咽喉。
    童贯那具魁梧的身体软软地从马鞍上落下,他一只脚还穿在马镫上,被战马拖着,腾起一道肮脏的灰尘。
    刚才的喊杀声静了下来,所有捷胜军士兵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
    “当!”一把长矛扔到地上,接着是一腰刀,然后是一把长斧……
    转眼间,地上扔满了兵器。
    从捷胜军中传来压抑地哭声。
    “敌人投降了。”一个骑兵骑马走上来,“李将军,要屠光他们吗?”
    “不用。”李鹞子说:“我们没时间在这么耽搁。传我将令:降者不杀!”
    “可是将军!”那个骑兵大急:“弟兄们都想见血呢!”以斩首数目定军工,以杀敌为荣耀是龙卫军的传统。若就此罢手,许多人都会非常失望。
    “休要废话,执行军令!”
    童贯那颗死不瞑目的脑袋被挑在一根长矛上。
    烈火还在席卷整个大营。
    三千捷胜军士兵排着队走到河边,垂头丧气地坐下。
    身前是滚滚的汴河水。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在这晚子时。陈留驿站。
    送走杨华之后。李纲心烦意乱地坐在屋子里。现在转过头去看,太上皇传位太子赵桓之后,好象是淡出了政治舞台。但他正值春秋鼎盛之时,就这么退居幕后,只怕不会甘心。
    先前,因有金人大军压境,在强大的外力下,国内矛盾被暂时压制。现在金人已经退兵,宗望大军也在相州吃了宗泽和杨华的大亏。短期之内没有掉头南下地可能。
    外部压力解除之后,国内各方势力立即活泛起来。而太上皇的问题立即突显出来,形势也开始变得严峻。
    太上皇帝执政多年。虽然朝事糜烂,可毕竟是大宋朝的皇帝。现在地皇帝,继承的是他的道统。新君登基未久,威信不立,加上他这次开封战役表现实在不怎么样,有负国人期望。
    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出什么问题,已经烂成朽木地大宋朝只怕真要沉了。
    太上皇在东南闹得也实在太离谱了一点,不但阻拦东南勤王之师。还截留漕运,简直就是另外一个政府。东南地方官吏都是旧朝老臣,自然听太上皇的话。
    若不是李纲发动御使言官们不停上书,敦促太上皇尽快回京,还真不知道他要弄出什么花样来。
    大概是太上皇也感觉到自己在镇江闹得实在不象话,已经引起了众怒,这才起程回京城。
    这一路虽然走得快,但太上皇帝还是制造了一些麻烦。首先,他提出既然朝廷大军被金人打得灰头土脸。现在的禁军已经全军覆灭。不若新募强军,恢复中央禁军。
    太上皇说,皇帝国事繁忙,朝中大将也不堪使用。干脆他去洛阳跑一趟,帮皇帝组建一支合格的军队。
    听到这个消息,皇帝吓得浑身冷汗。太上不甘心退隐路人皆知,现在若再手握兵权,坐镇洛阳,日后生变。谁还制得住他?
    他立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上面说了一番父亲诸如父子亲情之类的话。又说,太上皇年事已高。招募新军的事情就不劳费心了。各路勤王兵马齐聚黄河沿岸,二十多万士兵都在伸手要钱要粮。国库已然空虚,再无力支撑。若太上要招募新军,朝廷是没一文钱军费拨下来地。
    一听到没钱,太上道君皇帝也没法,他也变不出现金来。
    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出另外一个不合理地要求:他要住进皇宫。而且,进京的时候要走正阳门。老实说,这个要求非常过分。封建王朝立国治国地基础是儒家礼法,皇宫自来只有皇帝才能居住,太上皇住进去算怎么回事?即便是还保留了部分胡俗的初唐,李世民在逼李渊退位之后,也是将父亲迁出皇宫另寻他处居住的。更别说是礼法森严地宋朝了。
    再则,正阳门是什么地方?
    那道门只有君主才能出入。新君登基大典时,便是从这道门进入的,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太上道君皇帝要从这道门进皇宫,不知道要向天下人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想到这里,李纲心中有些焦躁,竟毫无睡意,索性拿了一本《春秋》,一翻开,却是《郑伯克段于鄢》一节: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心有所感觉,正要合书理一理纷乱思绪,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片轰隆的马蹄声。听声音,至少有上百骑。而且。来袭马队的马蹄声整齐划一,都是同样的速度。
    李纲吃了一惊,他也是主持过开封防御军事的,对骑兵有一定的认识。从马蹄声可以听出来,这一队骑兵训练得极好,比普通宋军骑兵还强上许多。
    难道是北奴杀过来了?
    可是,金兵已经撤退,这里又是京畿,又从哪里来地这一支军队?
    心念一闪。李纲不禁叫出声来,怒喝一声:“这个胆大妄为地杨华!”
    猛然推开房门,还没等他把护卫叫来。驿站的围墙“轰!”一声倒塌,两个巨汉手提大斧从缺口处跳进来,大声喊:“李相何在?”
    洪水一样的骑兵冲进来,为首的几个骑兵都大声呼啸,手中挥舞中绳圈,同时甩出,将李纲的卫兵套住,一扯,就拉倒在地。
    转眼。整个驿站再没有一个站着的人。
    “我是李纲!”李纲愤怒地走了出来,一看到他们身上镜子一样明亮地胸甲和式样古怪的头盔,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你们要叛乱吗,叫杨华来见我。”
    一个骑兵从马上跃下,将头盔摘下,抱在胸前,一鞠躬:“李相,有秘报,捷胜军叛乱。杨将军命我等前来保护相公。杨指挥现正带我龙卫军主力平叛去了。在下龙卫军游奕骑统制梁云龙,惊动李相,还请恕罪。”
    “走开,我不需要人保护。叛逆,我看你们龙卫军才是叛逆。惊扰了太上道君皇帝,你们吃罪得起吗?”李纲气得脸色发青,“尔等退下,我自去找杨华。”
    说着,他就往外面走去。
    梁云龙一伸手拦在他身前:“李相。杨将军说。天太黑,形势太乱。相公还是早些安歇地好。否则将军怪罪下来,我等吃罪不起。太上皇那边相公也无须担心,我龙卫军已赶过去护驾了。李相,杨将军说了,等天亮就请相公过去主持大局。”
    “好好好,你们都已经计划好了,还说这些做什么?”李纲知事已不可为,只得转身进屋“碰!”一声将房门关上,“我倒要看看,杨华他该如何了局。”
    院中骑兵面面相觑。
    良久梁云龙这才轻轻一笑,下令:“你们都听着,给马装上嚼口,不许喧哗,李相要安歇了。”
    “得令!”众骑兵同声大喝。
    “小声点,小声点。”梁云龙连连摆手。
    一个骑兵悄悄跑到梁云龙身边,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