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64章

甲申天变-第164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海路进攻辽东,这可是直捣黄龙的掏心战术,怎么说也比小朝廷的淮扬战役更加吸引眼球吧?就是那个李四再强,最多也就是在河南折腾几个小水花儿。
    我潞王可是真正的人物,要直取鞑子的老巢了!
    这次异想天开的行动,潞王还真是下足心思,也曾找了几个“文武双全”的两浙大才,共同筹划布置。看看潞王的言行,就可以想象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了。
    那些个两浙大才一听到潞王要反攻辽东,登时就手舞足蹈的跳大神儿一般,认为这一次行动一定是定鼎乾坤的壮举。只要大军一到辽东,鞑子的老窝就被掏了,就可以一举光复天下,到那个时候,潞王就是再谦让再周公,起码也是在人气和民心上盖过了兴武小皇帝好几头去。
    为了让这些行动更具备轰动性质,潞王还真是准备弄一万人过去的。大军嘛,没有上万怎么号意思称是大军?可和福建方面一协调,才道根本就没有这种可能。
    渡海作战,可不是嘴皮子一动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到的种种桩桩可就多了去了。在王拿出相当好处并且允诺下种种让步之后,终于凑齐了两千战兵扬帆出海,去进行他的超级战略构想去了。
    就是钱谦益这种不知兵事的文人,也晓得这种事情地成功可能几乎没有。
    可在钱谦益和潞王这种热眼里,军事是军事,治是政治,完全就是两码子事情。军事上能成功最好,失败了也不算个什么,关键是利用这个声势取得政治上的某些东西。
    “我明白了,潞王爷来南都是要面陈此事……”
    “算是面陈吧,其实我过来和今上说一。
    毕竟咱们还是做臣子的嘛,虽然已经把事情做下了,可照顾到君臣之仪,还是要面陈一下的好。”王说道:“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最是温仁宽厚,不能廷里的那些幸晋之辈说三道四……”
    “难道……潞王是说大军已经发动?”
    “兵贵神速嘛,自然是越快越好,大军出海已经四日,再过不了几天就会有消息了,”潞王笑眯眯的说道:“到时候必然是天下震动,世间百姓还能不心服?”
    说什么面陈,谈什么君臣之仪,潞王做都做了,和朝廷说不说已经没有很大的必要。他亲自前来南都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就是为了他的逆天战略做宣传呗,同时提高一下自己地人气,让江南百姓看看谁才是光复大明河山的人物。
    “本王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我这一方藩王的收复
    必就比朝廷里弱了。”王说的意气风发,这可和的什么“不动无名紧缩肝火”的养生要诀完全不同。
    二人正说着,就听到下面的那些穷酸又鼓噪起来。
    “走,去听听这些读书种子说地是些什么?”潞王又恢复了不动喜怒的“得道高人”之状:“顺便也看看南都学子的风采究竟如何。”
    王在前,钱谦益在后,身边是几个体态雄壮的护卫,把桌子坐器搬在凭栏之后坐定。
    柳如是擎着酒壶紧紧跟随,很是恭谨的给二斟满了盏子。
    王微微不快说道:“酒这一物最是伤肝,于养生之道所不取。
    且极易生了内火,三焦血则气血凝内……”
    钱谦益赶:换上茶水,心里却在暗骂:“装什么装?前几年你喝酒喝的还少了?还说不动肝火,你若真的是不上火巴巴的跑到这里在做什么?”
    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地卓尔不群,许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风流倜傥,即使是这初冬季节,下面的那些穷酸文人也多穿一袭白色长袍。
    眼都是晃动着的白袍子,好像是哪家出丧一样,更加俗不可耐。
    “欣闻官军兵临开封之:,收复中原已成定局,诸位,当浮一大白!”一白衣文人举着酒杯四下吆喝,大作慷慨激昂的样子。
    “我朝人口百倍于建州者,雄百万,战将千员。运筹帷幄之士数不胜数,小小建奴穷兵黩武逞一时之强,却不知大难已在眼前。”
    “嗯,伪清窃据神器,眼下我大军进逼,各地已经是义旗如林烽烟遍地,鞑子覆灭已指日可待。”
    也怨不得这些读书人如此热切,实在是因为开封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
    据黄河而临中原,只要拿下开封,进可以直取北直隶进而光复北都,退可以横扫中原划断南北。
    当年的李自成举兵百万,三次大战,为的就是开封。大明调集豫、晋、鲁、淮等地大军,同样也是百万之数,为地也是这个开封。
    两百万大军的数量,说出来都能把西夷吓破苦胆,就更不要说这其中的轮番厮杀交替进退。一说到几百万大军的血战,那些南北小邦属国想也想不出这究竟是怎么样尸积如山血可漂船的血腥场面。大明朝几个比较小地藩国,就是把全国人口都算上,也没有双方在开封大战投入的总兵力多。
    可见开封之重绝对不是只说说这么简单。
    现在大军再次兵临开封,确实让很多人明白了眼前地形式:大明和满清之间的生死大决战就要到来。
    可让人有点郁郁地是,参与这次决战的不是朝廷地王师,而是忠诚伯的赴死军。
    按说这样足以撼动天下根基,决定国朝气运消长的大战,朝廷肯定不会置身事外,而且还要倾尽全力做出雷霆一击。
    可事实上,朝廷连一兵一卒也没有出动,就一赴死军在那里孤零零的支撑着。
    好在赴死军还算大明的队伍,这么说虽然有点儿牵强,可也算还能说的过去。
    “忠诚伯和朝廷是同心一体,早在圣上为太子之时,忠诚伯就是东宫之师。”心中想着圣君脑子里念着朝廷地人们,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再者说来,全天下谁还不知道忠诚伯是授了先皇托国之重的?这么尽心竭力的作战,也是报效大行皇帝的知遇之恩……”
    虽然大家都感觉到了淮西和江南之间的不同,也看到了一点李四自行其是的苗头,可眼下打鞑子就是重要的不能再重要地事情。偏偏朝廷就再没有出哪怕一个忠诚伯这样的战神,更没有一支赴死军这样百战百胜的强兵,所以大伙儿只能把忠诚伯和兴武小皇帝捆绑起来一起说,好像他们君臣二人不分彼此一般。
    要说以前的淮扬大战是为了拯救扬州八十万父老同胞,是为了防御南都。那么眼前的开封一战可就是为了全天下的汉人,为了这个大明的江山了。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上来看,开封之战更加宏大。
    这开封一战确确实实是关系到这个天下气运的大事,由不得人不关心。
    “我听说忠诚伯已经明文请求朝廷增援,要与朝廷共同作战……”
    李四确实是发了明文,“恳请”南都方面出钱出力,最好是派出精锐大军,协同作战。
    这次可是李四主动要求“协同”的,把朝廷地面子是给足了。
    偏偏朝廷就拿不出什么“精锐大军”来,除了温言勉励几句之外,送过去六门新式铜炮和三百杆火铳,还有一大把的空白告身,就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了。
    也有些眼光开阔一点的,看出了朝廷在这方面的弱小。
    身为大名子民,几百年来都是受朝廷教化,自然也为朝廷担忧。
    赴死军百战不败的金身在那里戳着呢,对于忠诚伯本人的运筹帷幄从来就没有人敢怀疑一下。开封之战虽然还没有全面打响,可谁也不会愚蠢到~疑这一战最终结局地地步。
    还能有什么结局?肯定是他李四的又一次辉煌胜利呗!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开封那边究竟怎么样了,可只要把李四的名字一提,就肯定是胜利,大家已经习惯了。
    可也不能不习惯,要是李四都败了,大明朝可就真的玄乎了。
    “万一……我是说忠诚伯肯定不败。可忠诚伯的大军要过了黄河,鞑子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有些人开始担忧后面地事情:“这定鼎天下的功劳怎么样都是忠诚伯地,跑不了,谁也争不去。可是……”
    “可是……功高震主,赏无可赏……”
    大明朝是如何对待那些功臣的,太祖洪武皇帝早就用血地事实演绎过一遍,无论是徐达的蒸鹅还是冲霄楼地大火,虽然大家不敢明着说这些事情,可种种传言早就流传了几百年,这种事情还能忘记了?
    可现在的兴武小皇帝一来没有太祖那样的手段,二来没有那样的实力,真要想用太祖的老办法,后果绝对是灾难性~
    尤其是朱氏一族,在收复失地当中无尺寸之功,民心一块上就说不过去。
    看着下边众人的窃窃私语,王和钱谦益也听了一耳朵半耳朵的,还能不明白?
    钱谦益看看王,潞王微微点头。
    钱老大人长身而起,大声喊道:“我大明潞王千岁,已尽起精锐之师四万,从海路千里奔袭,直取辽东鞑子巢穴……”
    下面的人们明显就是一楞,沉寂了片刻之后,场面顿时沸腾。
    王微笑
    正文 第167章 牛鬼蛇神蕴真莲
     更新时间:2009…10…31 0:47:49 本章字数:11124
    老神棍笑嘻嘻的说出潞王千里奔袭辽东的时候,李四,旋即笑骂道:“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不是那个潞王在拿大军胡闹,就是你魏无牙在拿南都情报胡闹……”
    “我的忠诚伯,我会拿军情密报胡闹么?”老神棍还是一幅笑眯嘻嘻的样子。  首发
    军情密报方面的东西,李四只是简单安排个大致的框架,至于具体详细的诸般事宜,还要是老神棍等人去做。针对的对象除了各方面的敌对势力之外,自然也包括南都方面。
    仅仅两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能拥有南都的详细奏报,这个速度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快的了。(还不算是最快的,从资料上来看,在几乎相同的距离上,当年的九千岁魏忠贤的手下,传递情报的速度比老神棍还要快一点点。)
    王这么折腾纯粹就是胡闹了。
    先不说他能够送多少兵力去遥远的辽东,就算全部能够安全到达,就算有奇袭的效果,最多也就是在前几天的时间里能够开拓出一点儿地盘而已。这种根本就不具备持续打击性的袭击,既不能取得什么战略成果,也不能为己方带来什么优势,纯粹就是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下,若是不能实现打的突然性,或者跨海的大军出现了什么意外,再或者在登陆的时候有什么不顺利,估计就是给人家送上门的点心罢了。
    这种把军大事当成唱戏一般异想天开的举动,其实也不是完全就一无是处。
    在军事层面上,这种事情就是傻也做不出来。但是牵扯到政治层面上来说,或许还真的有点作用。
    廷里的王师陷足于淮扬,王一军独出行此壮举,确收取一点儿人气儿。
    除了这些。还真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值得这么去做。
    这件事地骨子里就是政治层面地东西。至于军事上地胜负和那些士卒地牺牲是不是有价值。估计朝廷和潞王都不怎么关心。
    历朝历代。这种看似荒诞不经地事情就在真实地上演着。每当这个时候。李四就很马后炮地感叹当时主动撤出江南是何等英明地决定。
    要是和这些人搅和在一起。光是这种乱七八糟地争斗就得灌一脑袋。正经事情还做不做了?
    尤其是现在地开封之战。确实是战略布置上极其重要一环。赴死军这边~事情都忙地脚底板打屁股。哪里还有心思理会那些荒诞无聊地破事儿?
    关于开封之战。远没有外界传闻地那样精彩绝伦。更没有什么所谓地十万大军合围开封。
    赴死军拢共才多少兵力?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合围。
    即使是到了现在,也只有几个先导营真正见过开封的城防而已,其他主力一直在外围清扫。
    至于李四,根本就没有打算用多铎攻扬州那样的老方法攻取开封,更准确地来说,对于强攻城池这种攻坚战,李四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
    把宝贵的兵力硬往攻坚战的绞肉机里填,赴死军的兵力还没有强盛到这个地步,李四更不会真的这么干。
    在这片土地上轮番角逐的几股力量,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攻取掌握大型城市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狂热,甚至不惜在这种攻坚战种投入海量兵力,哪怕是伏尸百万也要攻克坚城。这其中或许有很多政治上地需要,或许有不少给自己增添政治筹码的意思。这一切,对于现在的李四来说,已经不再是一种必要。
    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尽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地有生力量,也就是消耗对方的人命,这才是李四一贯奉行地战略思想。
    赴死军本意不是攻城,而是杀人。开封城最多是一个中远期目标或者是象征意义,战略核心和一切围绕这个核心的战术准备,都为了杀人。
    所以赴死军地主力一直在开封外围游走,不住清扫各地的敌对力量。
    越是如此,开封方面地压力也就越大,愈发的认为赴死军是在为夺取开封做准备。
    随着时日的推移,赴死军后续的地支各营和淮扬军弓箭营等预备力量相续赶到,更显得声势壮大。
    尤其是各地闻风而动的义军和宗社会党等杂七杂八的队伍,仿佛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然后打着五花八门的旗号就过来“攻打”开封,那股子闹腾劲儿可比赴死军热闹多了。
    烧香的、请神的、大仙儿附体的,一个个大师兄们披红挂彩,摇着骨铃,发了牛角疯一样。在香烟缭绕当中,一个又一个牛鬼蛇神粉墨登场,名号一说出来都能吓死人。
    你这边刚请了金身罗汉下凡,我这边就能弄出赤脚大仙附体,你能请来八百罗汉,我就能召唤十万天兵。反正也是顺嘴胡咧咧,但凡有一点儿名气的神仙都不值钱的很,随便一道符就能“请”下来。
    就是老神棍魏无牙这种依靠神鬼之道蒙事儿的老手,也不得不佩服新一代神棍们的胆大心雄,看着这些把胡闹当饭吃的家伙,不得不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他娘敢闹哇,当年我老魏装神弄鬼骗人的时候,起码还知道画几道符烧几张黄纸,这些人可到是好,连这个都省了,就是玉皇大帝西天佛祖也是张口就喊,信他们的人还是呜洋呜洋的这么多,可比我当年要强的多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