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200章

甲申天变-第200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先的几轮驰射并没有取得多少效果,而赴死军左翼就是个弱点,主要是地支营的队伍,配置齐全兵种合理。同样是用弓箭迟滞对方的轻骑兵,显然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
    无论是在飞驰的骏马上射箭还是射击飞驰的骏马,注定都不会有很大的效果。
    混战之时,忽然有生力军加入,敌我双方的反应最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正在苦战中缓慢退却的八旗兵立刻就是一声欢呼,士气也高了许多。
    而一直都在保持缓慢的前进姿态地地支营则是士气一顿。
    面对成群成片飞驰而来的起兵,就是这种在接战之前的气势,也足以对心理上形成巨大压力和威慑。扬州营的赵得禄本是清埠夫出身,无论是在史可法的麾下还是在赴死军中,也着实经历过几场大战,不算没有见过世面的新兵蛋子。可这种万马奔腾的冲杀还真是头一回碰到,手里的大枪都能捏出汗来,狂热地心虚也冷了下来……
    不要说是劈砍了,就是战马这么直直的撞过来……
    “挺枪,拒马……”
    “铁黄瓜,准备!”
    好在营官队官的命令很及时,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作用。
    树起枪林抵挡起兵本是最常见的,以步战骑中最寻常地战术。而赴死军的铁黄瓜虽然不大可能对马上的骑兵起到真正地杀伤作用,却可以很大限度的杀伤敌人的战马……
    骑兵奔的愈发近了,就是面前地八旗兵也在微微后退,给骑兵让出冲锋的场地。
    赵得禄微微蹲下身子,大枪抵住地面,心也横了起来:“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来吧!”
    身后马蹄声再起,连地面似乎都在跟着马蹄的节奏震动一样,赴死军的马步营斜剌剌的冲了出来。
    又是一声欢呼,只不过这次轮到赴死军了。
    赴死军也是有骑兵的,尽管骑马步兵不算严格意义上地骑兵,可只要能和蒙古的骑兵对冲一下,地支营这边地压力可就轻多了。
    马步营的兵力只有蒙古骑兵地一半儿多一点儿而已,要说战斗力肯定不如马上的蒙古骑兵,路丙寅很清楚,可还是义无反顾地冲杀了出来,迎着敌人的骑兵就撞了上去。
    可以想象,这一撞之后马步营必然损失惨重。可要不是不这么撞击一次的话,身后的步兵会有更大的折损。
    因为奔马的速度太快,视线都有点飘移,眼前的景物飞速后退,耳边都是呼呼的风声,干硬的空气中还带着血腥的味道,连呼吸都有点窒了。
    眼中只有正飞速接近的敌人,不仅能够看到敌人狰狞的面容,就是
    辫都瞧的清清楚楚。两股骑兵做出同一个动作:着,在身后斜着扬起。
    这是最标准的劈砍动作,下一个瞬间,凛冽的刀锋就会带着战马的巨大冲力把人的身体劈成两段……
    两股骑兵如顺势而下的洪流一般,忽的就撞在一起。不管骑马步兵还是蒙古轻骑,只要是在最前方的,立刻就出现一个稍微的散乱,然后迅速为身后的洪流淹没。
    骑兵和骑兵之间的战斗,远没有步兵那么惊天动地,在正常情况下,双方的速度根本就允许对同一个敌人做出第二个战术动作。
    看似轻巧的一划,本身就带着巨大的冲力和惯性,只要拿稳了刀子,就是不必劈砍,纯粹依靠速度也能把当面的敌人断成两截。
    前边的马步营战士已经有数人落马,路丙寅根本就没有看一眼就知道他们死定了,即使没有受到敌人的致命伤害,也会双方的战马踩踏为肉泥。
    挥出去长刀好似碰到了敌人的身体,具体是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已经看不到了,战马飞一样就错了过去……
    总量数千的骑兵,看似是一个浑厚的混战局面,可真正的接触也不过短短几息,路丙寅已经记不起劈砍了多少刀,但是每一刀都有所斩获。不知不觉之间,面前就是一空,这才意识到双方骑兵的接战已经结束。
    跑起来的骑兵根本就停不住,也不能停,无论是马步营还是蒙古轻骑,都没有丝毫要停止的意思,直接就撞到了对方的步兵阵中……
    赵得禄屏住呼吸,手中大枪抵住地面,枪头扬起一个尖锐的角度,眼珠子死死瞪着飞奔而来的蒙古轻骑。
    “铁黄瓜,快!”
    队官的喊叫都变了腔调,仿佛是从肚子里硬挤出来的,赵得禄甚至来不及想什么,脑袋顶上的铁黄瓜就冰雹一样飞了过去。
    敌人的速度太快了,即使是早就有所准备投掷出去铁黄瓜也显得晚了一些,并没有能够在轻骑前锋处爆裂……
    轻骑已经奔到了眼前,连马蹄子踩踏起的沙土都看的清清楚楚了。
    借助飞奔的惯性,战马和马上地骑兵高高跃起……
    无论是战马还是马上的轻骑兵,显然是高估了自己,在不可能越过密集如林的长枪大阵的情况下,依然试图跃过……
    飞速的战马和骑士完全就是砸过来的。
    赵得禄面前的战马一下子就砸了下来,巨大冲力立刻就把几百斤的战马贯穿在几杆长枪之上,赵得禄连一声呼喊都来不及发出,就感觉到手中死死抵住地面地大枪猛然往后一错,整个身子都被这股巨大的力道所带动,平着就滑了出去。然后眼前一黑,恍惚之间感觉到了长枪断裂的那种声响,然后就被砸倒在地。
    战马的前腿和前胸直接就把赵得禄惯了出去,腰间仿佛受到什么重物的猛击,好像断了一样。挣扎着从还没有完全断气儿地战马底下爬了出来,却再也直不起腰,急切的往前一看。
    前面好几排长枪都被硬生生的撞开,让长枪贯穿地战马绝大部分还没有死透,躺在地上不住悲鸣,却再也站立不起来了。
    赵得禄最担心的就是蒙古轻骑兵从这个缺口掩杀,腰弯的象弓一样,还在下意识的寻找自己地大枪。
    “弓箭……铁黄瓜……”这边已经有点乱了,不管是队官还是旗官,都在胡乱大喊。
    赵得禄抬头,这才注意到冲进来的轻骑兵大多已经被枪林扎的千疮百孔,只有少量骑兵真正全须全尾的进来,剩余的大量骑兵正擦着方阵的边角掠过去……
    再远处,马步营也正掠过八旗兵地阵角,火急火燎的往回赶,必然还有一次骑兵之间地对冲。
    赵得禄使劲的挺了挺腰,腰部以下立刻就疼地钻心,连站也站不直了。
    “娘的,闪了腰也会闪地这么厉害吧?”赵得禄弯着腰捡起一柄没有折断的大枪,拄着大枪勉强站立的直了一些。这时候才发现右手虎口处正涔涔的往外淌血,手背和手腕子上还擦破了大片的皮肤,整个右手已是殷红一片……
    “我受伤了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伤大害,瞧不见身边的那个家伙脑壳儿都不见了么?那才是重伤哩……”赵得禄扶着大枪,努力的一挺腰身,似乎听到腰里的脊椎“嘎巴”一声轻响,立刻就是让人无法忍受的钻心疼痛。
    赵得禄噗通就倒在地上。
    这个节骨眼上,谁还顾得上他?大伙儿都准备再次厮杀呢。
    赵得禄大骂着:“我日了,闪腰闪的这么厉害,咦,怎么腿也没有知觉了?这是怎么了……”
    在马步营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左翼的损失并不算很大,虽然一度出现混乱,可蒙古轻骑兵的急速掩杀并不具备持续效果。在稍微整理之后,再次严阵以待……
    在右翼方面,几个营的兵力陡然填上,立刻就让赴死军的实力大增,整个右翼的兵力已经超过了雄厚的正面。
    随着一杆丈六的日月血旗升起,右翼的战斗意志立刻爆棚。
    这是忠诚伯的认军旗,是大帅本人亲自参战了。
    “大帅来了,大帅来了。”
    四火攥着叉子的手都疼了,大帅已经不是在身后看着这个赴死军第一营了,而是亲自参加到了战斗之中,这个鼓舞作用具有绝对的效果。
    “甲字营——”
    “杀!”
    素来为忠诚伯本人直属的队伍立即就爆发出高昂的战斗力,齐声呐喊着,热血沸腾的往前冲。
    至于侧翼和身后,已经不必顾及了,有大帅亲自坐镇,只要奋勇前进,至于其他根本不必去想。
    施义的脸上已经被血污糊满,早已不分清拿血迹是敌人的还是他自己的。手里的小片儿刀依旧雪亮,只是刀身之下鲜血淋漓,连握刀的手都是殷红一片。
    施义可不管什么甲字营不甲字营的,甚至连李四也不大理会,可他的热血比所有人都更加鼎沸。因为“大帅”这两个字让他激动的无法自制,这就是朱仙镇,面前的就是女真敌人。
    “精忠报国——“施义的声音完全走了调,仿佛早憋了几百年一样:“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
    什么施家刀法,什么名动天下,都已经不重要了,施家的后人在这种场合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奋勇向前!无关什么朝廷忠义甚至无关什么民族大义,完全就是在血脉里传承了几百年的一腔血气,一腔在几百年前未能如愿的怨气,今天,是时候泼洒了。
    “全体,前进!”
    是何钧力永远也不带任何情感的声音,火铳营也跟着上来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186章 过去不过去?
     更新时间:2009…11…18 19:48:27 本章字数:11233
    旗新兵的战斗力绝对不算弱小,这些人从**岁起就军事训练,十四五岁就成为正式的军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但是这些年轻的八旗兵无一不是占有广袤的良田,无一不是家奴众多,入关之后短短两年,享受了以前从来也没有享受过的好处,见到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财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身体反而没有以前灵活有力了,对于战斗也生疏了许多。
    如果这些还不算是很大的诟病之处,战斗意志的直线下降则是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事情了。
    在这些年轻人的少年时代,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条件更加艰苦的战斗,都无一例外的坚持下来过。可如今生活的好了,战斗意志和敢死精神反而大不如前,甚至连某些新附军也比不上了。
    以前的八旗子弟是光脚不怕穿鞋的,现在都是身价不菲家财万千,谁还舍得拼命?再者话又说回来,满洲人又不是真的无路可走了,干嘛真的要拼命?
    太后可能真是回不去关外老家了,可不代表这些八旗子弟回不去,只要他们想回去,有的是法子和路子。带着金子银子和奴才们撤回关外,照样是吃稠喝油的好日子,照样是养尊处优的做主子,眼看着就要打不过了,谁还在这里拼命才是真正傻了呢。
    大伙儿不是没有卖力气,也不是不为宫里的母子着想,可大势在这里摆着呢,一百个汉人里头也没有一个旗人,有多少条命够拼的?难道真的把所有地旗人都拼光?
    在刚刚进关的时候,很多的老旗人就主张饱掠一次,后带着奴隶和财富回关外享福去。这关内的汉人太多了,不是旗人能够呆下去的地方。
    可这种说法又有谁听了?一个一个都当自己个儿是雄才大略经天纬地的英雄,还想着把这整个的花花江山给占完了。旗人才有多少人口,怎么可能占地完?现在可好,又被汉人给打回来了。
    趁着还有机会,赶紧回关外的,这个时候不走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再等的话,只怕是想走也不能走了。
    前面地精锐战兵消耗甚大。赴死军又攻地急打地猛。战兵一退下来。这些八旗子弟临时组建成地队伍也只不过是稍微抵挡了一下。看到架势不对。发声喊往下退。
    身后还有冀州城呢。又不是无路可退。只要进了城。有地是时间和机会从容跑路。至于这场大战。还有什么打头么?还值得打下去么?
    在前期地激烈战斗中。八旗兵地战斗力不错。战斗意志同样顽强。可那些个老兵一消耗。轮到这些新兵出场地时候。怎么就熊成这样样子了?
    别说是赴死军。就苏克萨哈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放着大量地新附军不用。特意从各地抽调来地八旗子弟。应该算是绝对地自己人了吧?可一上来怎么就都成了豆腐渣?
    在这种节骨眼上。一个方面地溃败立刻就会招致全盘大乱。所以也顾不得许多了。直接就把督战队给顶上去了。
    “后退者斩!”
    “回顾者斩!”
    这些年轻的旗人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想打了。也不是没有见过督战队,一看到这些穿黑甲的家伙,立刻就骂开了:“都滚蛋,你爹那时候还是我们家的奴才呢,拿了苏克萨哈地鸡毛当令箭,就敢对爷亮刀子了?”
    “去他娘的,老子不干了,就是打也要先回冀州再说……”
    残酷的战场纪律可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嘁哩喀喳就砍下来十好几个脑袋。
    督战队人少,主要是震慑那些新附军,当面对八旗子弟的时候,这些跋扈地年轻人根本就怎么在乎这个。尤其是后头就有赴死军追着屁股的逼着,前边还有人催命,现在又见了红伤了人命,还能不急眼?
    几个颇有身份地家伙互相一对眼色,齐齐的发声喊,居然和督战队动了家伙……
    督战队地主要任务就是震慑,一看震慑不住了,也不可能和这么多人动手死拼,匆匆忙忙就让开了路。
    前边一让,后面一逼,这些八旗子弟还不等战斗彻底打完,调头就往城里的方向跑。
    右翼地溃败早就在预料当中,只是没有想到这些八旗子弟竟然如此不堪,这边还在打着呢,真正的胜负还没有全分出来,八旗兵不是彻底没有机会,右翼竟然溃了。
    而且还不算是被赴死军打散的,完全就是自己乱的。
    右翼没有抵抗到预定的时限,这是个很致命的问题。
    “让吴克善做决死冲锋,”苏克萨哈当机立断就把蒙古轻骑给甩了出去当作挡箭牌,同时让正面和左翼急速互相靠拢,把整个右翼给割裂出去了。
    在赴死军完全贯穿已经混乱的右翼之前,把剩余的力量尽可能的收缩起来,形成更加紧密的倒梭形,开始大踏步的往后急退。
    日月血旗飘扬,旌旗所指,万众呐喊,整个右翼已经是一面倒的形势。
    在追赶出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