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27章

甲申天变-第27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闯军闪电一般攻克晋地重镇太原,兵分两路势如破竹,大有席卷而来的气概,这才让大伙意识到刀兵之祸已在眼前。
    李自成拉开这么大的架势,摆明了是冲着京师而来……
    百万闯军,能把中原折腾的天翻地覆,真要到了北直隶的地界儿,肯定是吃光抢净连个渣子也留不下。
    以前的李闯不过是个流寇,最多也就是流窜数省的瞎折腾,如今开国北伐,就等于了挑明了要和明廷决战,即使是身在李四营造的这个世外桃源,人们也意识到:“世道真的乱了。”
    崇祯年间,外敌曾好几次打到天子脚下,还不是一样的乖乖退回去?
    大明皇帝为何在北京建都?这就是天子戎边的意思。
    对于进在咫尺的战乱人们本已有些习惯,可这回不同,这可是李闯的百万大军……
    局势似乎不妙。
    回想起李大财神年节时候要停止一切长期建设的言语,大伙心里还真的没底。
    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坏消息一个连着一个,完全就是一日三惊。
    先是太原城破。再是宁武关失守。大同陷落……
    “昌平大军哗变……”这个爆炸性地消息让人胆战心惊。
    昌平是京师门户。本来是抵御北方敌人地最后一道防线。朝廷也是万分重视。结果呢?
    结果是李闯地北路大军还没有来。明军自己就哗变了。
    哗变地原因就是:缺钱缺粮。
    皇帝也不能差饿兵。不给钱不给粮老子就不打仗。
    那些兵大爷们乱哄哄的闹了一天饷之后,理直气壮的哗变了!
    昌平和刀把村之间只隔着怀柔和密云,这更加深了大伙的危机感。
    如果李闯真的打过来,大伙只能被阻隔在长城凸起的这个狭小地带,跑都没地方跑。
    看来李大财神果真是仙佛一般的神人,要不怎么早在年节的时候就提出要准备车马两米呢?肯定是要带着大伙进京师躲避刀兵祸乱。
    “进京躲避?躲避啥?大伙安安心心的过日子吧,天塌了我顶着呢,哈哈。”李四笑呵呵的从容镇定让许多人放心不少。
    李兄弟料事如神,他说没事那指定就是没啥大事儿。李闯么,流寇的性子是改不了的,至多是在北直隶大抢一番然后退回他的秦地。
    “你们听说没有,京城的李子书开花了,真是怪异。”
    谁也说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附近的村子就在流传李树开花的传闻。
    如今李闯声势正大,人们话里话外的总是绕不过一个“李”字。
    “李树开花?是不是上天预示李闯能……”
    “李闯个屁,”每当人们联想到李自成的时候,魏无牙这老神棍总是恰到好处的出现,用他那神神叨叨的语气给人们解释:“天下姓李的多如牛毛,又不是只有李闯一个。你们好好想想,还有谁姓李?”
    “李树开花肯定是要有个姓李的成大事,可是姓李的大人物还有哪个?该不会说的是咱们的李兄弟吧?”
    “老魏,李树开花是不是说咱李兄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天机不可泄露,”魏无牙在人群中摇晃着他那硕大的脑袋说着模棱两可的鬼话:“李兄弟格杀皇太极那是何等的英雄了得!如今又是太子师,前途不可限量呐……”
    “四叔,你的眼光准,你说李闯真的能打到京城,真的能亡……亡了大明?”路涧总趁着吃饭的光景问个这个问题。
    在这个风口浪尖,就是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们都在为迷雾一般的局面揪心。
    李闯亡的何止是大明?
    大明亡,天下亡。
    这一点,李四比谁都清楚。
    “好好吃你的饭吧,问那么多干啥?”李四总是在这个问题上很拙劣的岔开话题。
    看着四叔闷头扒饭,路涧反而放心了:四叔从容不迫的镇定就说明天下没啥大事儿,日子还是照旧……
    “他四叔,有个事儿我早就想说了。”路丙寅放下碗筷,自然而然的抄起烟锅子:“户村队现在已两千四百余数,这么多人咱是养不起的。而且这些人多是外地流民,战力远不及以前,我看户村队应该精简……”
    自从和满洲披甲兵一战之后,户村队损失严重,仓促扩充进来的流民短时期内很难形成战斗力。在路丙寅这样的老兵看来,这样一大群乌合之众远没有以前户村队的精悍。
    而李四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扩充户村队的数量。
    外来的流民,新充的队员,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已经几个月没有财务收入的村子根本就养不起这些人。
    “不成,继续扩充人员,”李四没有任何解释,似乎感觉到自己语气的生硬,缓了一下口气:“路大哥相信我,人多了没有坏处。”
    “可咱们需要的是能战的强兵,而不是饭桶。”老兵出身的路丙寅最明白这一点。
    “哦?”李四微笑看着老路:“路大哥你说什么样的才是强兵?”
    “装备精良,令行禁止,士气高昂者,兵中之强。”
    这样的队伍从来就是强兵,李四能不明白这点?
    “路大哥所言我能不知?可关键是这样的强兵……”李四抬起头看着屋顶:“这样的强兵需要多少时日才能训成?”
    “没有三五年的训练不行,还要见血淬火才敢说是真正的强兵。”这样的军队到了战场完全就是执行屠杀作业的流水线。
    真正的强兵除了装备士气之外,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战检验,甚至到军队的组织度和荣誉感,都不是能够短时间养成的。
    这样的武力李四不是不想要,关键是时间已不允许。
    如果以前的大明能够用年来衡量的话,现在只能掰着手指头用天来计算了。
    无论刀把村如何富庶,终究不可能养活一支装备精良的武力,无论时间还是财力都不允许李四拥有这样的真正强兵。
    “满洲重骑如何?”
    “真正的强兵,我老路生平所仅见。”
    “还不是被咱们打败了?”
    “那是因为兄弟你在事先经过周密准备和计算……”
    和满洲披甲战兵的战斗,更多人愿意把功劳算在李四的头上,若不是李大财神根本就不可能胜利。
    “不是,”李四摇头道:“其实还有一种武力堪称兵中至强。”
    “啥样子的强兵?”
    李四脸上的微笑渐渐消退,竟然没有回答路丙寅。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天要塌了吗?
     更新时间:2009…9…18 9:36:31 本章字数:2757
    依靠精良的装备武装起来,以严肃的纪律做到绝对的令行禁止,用极高的组织度和军人的荣耀来提高士气。
    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就是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轻易就能够做到所向披靡。
    这样的强兵需要莫大的财力(国力)作为支撑,更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大环境下的军队建设。
    显然李四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从一开始李四就没有走这样经典的强兵路线,而是另辟蹊径走一条速成之路。
    用家园的概念,用亲人的概念,组织起武装力量的核心思想,以敢死队的战斗作风和战术训练武装之,让户村队的汉子们明白他们不是在为国家战斗,而是在为自己为家庭甚至是为子孙后代在战斗。
    首先让手中的力量敢于战斗敢于面对死亡,要有血性,而在和满洲重骑的战斗中户村队也充分的表现出了这一点。
    当家园受到威胁的时候,在亲人即将面对屠刀的时候,男人们就应该挺起胸膛去迎接死亡。
    在和满洲精锐的战斗中僵持不下的时候,在汉子们的亲人也要加入战场的时候,男人们立刻血性勃发,化身成为疯狂的野兽和嗜血的厉鬼。
    虽然想起当时的血性和疯狂让许多人为之战栗,李四却知道户村队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条件已经不允许组建真正的强兵,只能退而求其次,打造一支制造死亡的武力。
    李四需要地就是一支进入狂化状态地野兽军团。
    在战斗是时候。这样地汉子或许不能如真正地战士那样懂得进退。只能如狂暴野兽一般疯狂进攻。不计代价无视生死地进攻。
    装备和战术地不足只能依靠敢死地精神来弥补。
    从严格意义上开看。这样类似于兽人军团地队伍根本就不算是军队。只能算是敢死队。但是战斗力是毋庸置疑地。
    在遇到如精密战争机器一般地真正强兵地时候。这样地兽人作战方式需要付出更大地代价。李四很清楚这一点。
    但这也是唯一可行地法子。外在条件已经不允许建立起真正地强兵武力。
    在迫在眉睫的灾难面前,很多东西已经顾不上,只要有战斗力李四也不敢再奢望其他。
    所以李四一直在刻意的传达一个信息:是谁在养活你们?你们又是在为谁而战?
    你们的亲人就在身后,你们的亲人在养活你们,为了亲人和后代,男人就应该首先面对死亡,肩负起男人的天然使命。
    若是不能保护你们身后辛勤劳作的女人和孩子,你们就要饿死在这乱世,然后是你的亲人和同胞被人屠杀和奴役。
    是你一个人去死还是全家死绝,这是李四给自己的战士留下的选择题。
    这支武力的战术也深谙此种思想。
    相对于真正的军队,这样的武装力量很容易就能够放出去,至于放出去之后能不能掌控能不能及时收回,李四本人也很难把握。
    凶猛野兽放出易,收回就有些难了。
    好在现在还不必考虑控制和收回……
    “今天初几?”
    “三月十三呐,四叔今天这是怎么了?问了好几次呢。”蛾子很关切的说道:“四叔是不是有啥要紧的事情要在这几天去做?”
    “我能有啥要紧的事情?”
    就是在灶台边上忙碌的路大嫂也能看出李四的言不由衷:“他四叔,我看你心里肯定装着事情哩。”
    已经是三月十三夜晚了,距离李闯进攻京师还有不足两天,距离崇祯皇帝殉国还有不到三十个时辰。
    大明朝的气数已经进入倒计时!
    在这宝贵的三十个时辰里,会有许多天大的事情发生,中华文明的存亡断续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所有的布局都是在为这个时刻而准备。
    好吧,那就开始吧。
    “今夜大嫂帮我准备一下行装,明天我要进京……”
    “他四叔,大后天才是十六,以前不都是十五凌晨起个大早才去教授太子的么?”由于交通和路程的缘故,慢悠悠的马车要走整整一个昼夜才赶得上十六进钟粹宫。所以一般都是前一天的清晨才启程。
    “昌平大军哗变,乱兵遍地,为了避免多生指节,少不得要绕远路进京,提前一天启程吧。”
    “世道这么乱,四叔还是不要离开村子的好。“路涧小声提醒。
    “不成,”李四注视着桌上的灯火,慢悠悠的说道:“闯军前锋已经到了北直隶,大明再无可战之兵,天下乱相已成。这个时候我这做太子师的怎么能置身事外?明天精选五十名健壮的汉子,一律内披锁甲全副武装,护送我进京。”
    “四叔不是说要绕路走的么?怎么还……”路涧已经察觉出李四话中的自相矛盾。
    李四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个少年的疑问:“还有,我走之后,路大哥带着队伍到顺义的牛家铺子接应我一下,若我在十八日还没有等到我的话……就不必再等了。”
    语气虽缓,却有石破天惊之效。
    “四叔,你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会等不到你?你这么说究竟是啥意思?”
    李四长身而起:“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若到十八日还没有等到我,路大哥一定要率所有人离离开这里,抛弃一切也要去南方……”
    看着李四走出院落,逐渐消失在冷清的夜色之中,路涧和娥子都惊呆了,还闷不透天神一般的四叔为什么会说出这么颓唐的话来。
    “还发个屁的呆,快召集人手,”老路终于明白了李四的意思,忽的起身,一脚踹在儿子腰上:“一定要选最能打的,用最好的装备,赶紧去呀,再发呆老子踹死你。”
    父亲这一脚是用上真力了,路涧揉着疼痛的腰身:“四叔这究竟是啥意思?”
    “你个笨儿,这是要出大事情了,天大事情,知道不知道?”路丙寅在儿子耳边大吼大叫,震的梁上灰尘簌簌而落:“李闯都进了北直隶,你用猪脑子想想吧,是啥样的事情。”
    路涧虽然是三脚踹不出个屁的憨后生,脑子可不笨,联系起四叔以前私下的言语,立刻咂摸出要出什么样的事情,再也坐不住了,抄起灶台旁的铁叉风风火火的出门:“我也要跟四叔去……”
    作者的话:兄弟姐妹们,读者大大们,俺的书是好是坏先不说,更新勤快稳定不是假的吧?能不能给几张推荐票鼓励一下呀?举手之劳而已……大声求票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倒计时开始
     更新时间:2009…9…18 9:36:32 本章字数:2665
    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六。
    北京城的风沙一般是在清明之后才能刮起来,今年好像来的早了,狂风席卷了沙子一直在肆虐,竟然没有止歇的意思。
    就在昨天,扼守居庸关的大将把雄关要塞献给了李自成,此重要关口一失,北京城已经敞开在闯军面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京师都炸了营。
    从今天早上开始,李闯大军的前锋已经陆续出现在城外……
    素来迟钝的百姓似乎变的敏感了,直觉告诉他们大祸就要临头,每个人都烦躁不安的寻找避祸方法。
    有钱人家挖开地窖,把金银细软和粮食米水埋藏起来,然后关门闭户举家不出;贫寒人家则不顾一切用最后的救命钱换取酒肉,大肆享受之后走上街头,看看有没有抢劫的机会。
    居住在外城的人家甚至已经偷偷写好了“大顺之民”的布幌,随时准备挂在家门口。
    各种各样的谣言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宫女和太监在半公开的藏匿财物,各宫里的嫔妃都在哭哭啼啼,仿佛末日一般。
    素来“果断决绝”的崇祯皇帝尽起武库中所有精良火器,交给襄城伯李国桢,让这位李大人去扫荡反叛。
    “愿卿涤荡闯逆,必鼎录铭功。搬旋师奏凯歌之时,朕必亲赏,于天下共享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