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武当宋青书 >

第135章

武当宋青书-第135章

小说: 武当宋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占得上风,但成昆时不时的来一记六脉神剑,还是令青书投鼠忌器,不敢放开手脚。
    毕竟,六脉神剑剑气之威,绝非血肉之躯可以抵挡。却说数月前成昆于洪都外山谷中闭关修炼六脉神剑,体内阴阳失调,险些走火入魔,元气大伤。再动不得武,原本心灰意冷,却不料偶得一本内功秘籍,其时他内力损伤大半,每日里百无聊赖,抱着这种心态,成昆某日修习一试,内劲仿佛陡然活了一般,在体内畅通无阻。再一个时辰,真气遂粒粒如珠绵绵不绝,数月下来,内功也自大进,六脉神剑虽不能使久,但也畅通无碍,再无昔日阴阳混乱。不能自已之虞。
    第五十二招上,青书扬手拔出铁木剑,一剑在手,挥洒自如,正是武当剑法中的一招“手挥五弦”,这一招柔力十足,风向、时机、剑招都是妙到巅峰,卸去成昆爪势之余。还迫的成昆回过右手来防。而青书地左手却在同一时间使出太极拳中“上步搬栏捶”,左右互博,阴阳相济,正正砸在成昆右肩。
    喀喇一声脆响,成昆闷哼一声,口中鲜血狂喷,太极拳捶法何等猛烈?这般砸在血肉之躯上,成昆右肩肩骨尽碎。而青书狂猛内劲更顺着他肩井穴一路往下,朝心脉攻去。
    成昆竭尽全力方才化解这一击之力,也才认清自己武功虽然大进,但对方明显进步更快,不由暗暗心悸,心头已萌生退意。
    青书岂容他走开,成昆智谋武功至此,皆是大患。更通了六脉神剑这门逆天功夫。绝然不能让他存于世上。想到此处,青书目中杀机陡现。身上气势大涨,成昆顿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成昆如何看不出对方杀机,想到此处,拔腿就跑。
    青书冷笑一声,扬声道:“成昆,昔年你追杀我千里,却被我逃出生天。今日却不知你有没有这等命!”
    身法展开,追将过去。^^成昆轻功虽强,短途上或许比青书要快上些许,但论及这最重内力的长途奔走,他又哪里及得上青书纯阳无极功之绵绵不绝?
    他四十余年的内功修为,或许较之青书,只差了那么一丝,但只隔一丝,便算不得透彻之悟,须是如张三丰、宋青书这等入筋骨、沁骨髓者,才算得上通通透透,圆融无暇。
    到了这个境界,任是他千变万化,千奇万异,也是落在平常处歇。
    故而只消张三丰心有战意,随意挥洒间便能生出无俦大能,乃至媲美甚至胜过六脉神剑这等奇功。只可惜的是,当今之世,又有何人能让古井不波地张三丰生出战意来呢?
    追了约莫小半个时辰,青书旋风般绕到成昆身前,冷笑一声,泼天掌影晃出,将成昆来路去路皆尽封死。
    成昆心中暗暗叫苦,他闪避不得,只得抬起左掌硬接,两掌一触,成昆便觉自身真气如冰消雪融,节节溃败。
    他一声闷哼,原本遭受太极捶法冲击地心脉一抖,便晕了过去。
    青书淡漠的收回掌来,缓缓凑到成昆身前,正要一脚踢碎他天灵,却瞧见一抹纯白自他衣襟露出。
    青书不由微微奇怪,俯身下去,自他胸口抽出一张细软绢帛来。
    这卷绢帛非丝非革,不知是何材料所制。但青书这些年来走东逛西,见识大涨,一眼就看出来这卷绢帛乃是用火来洗的火浣布。
    再看绢帛上绘制的人体经脉图谱来看,笔法细腻,惟妙惟肖,显然与当初在朱家密室瞧见地封皮上字迹一模一样,显然出自段誉手笔。
    不用说也知道了,这便是大理段家世代相传却鲜有人能练成的不世奇功…………“六脉神剑经”。
    却说当日昆仑山上,韦一笑一把大火把尸首够给烧了个干净,却独独遗下一卷绢帛,上面描摹的,正是“六脉神剑剑经图谱”。火浣布世之奇珍,大理国立国百年来也只集了那么小小一匹,全被段誉拿来绘制六脉神剑经图谱了。段誉以深山墨玉合了自身鲜血研成墨浆,画了这卷绢帛,更在卷轴末端写道:“少年亲见枯荣大师焚毁祖传图谱,其心痛无以复加,余亦侧然。思之若以寻常纸张重绘,不免又毁于烈火。唯此火浣之布,非丝非革,遇火益新,吾遂以墨玉混鲜血所不能焚者为先祖绘。得此剑经者或正或邪,皆非其要,传承不断,薪火不消,余虽于九泉,亦含笑尔。”
    看到最后一页,青书不由恍然,无怪乎当初初得此经时只觉脏乱不堪,满是污泥,用水去洗又怕将墨渍洗去,故而他扫了两眼便给了朱长龄,然后引出韦一笑,再有一系列事件目不暇接,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更何谈有时间去细细观看。
    再后来诛杀卫璧,韦一笑大火一烧,众人都以为“六脉神剑经”已然付诸一炬,却不料这剑经本身便不怕火。相反,还须以火相洗,才能显现出来清晰字迹。
    做了这许多,却便宜成昆了。
    想到此处,青书不由失笑。
    不过,成昆的确不能留了,他和谢逊地恩怨未了,恩,就当是做个人情吧。青书伸出两指,聚气成针,在成昆丹田一刺,可怜成昆数十年勤修苦练,这一朝便化作乌有!
    成昆本就重伤,哪里还禁得起这招?登时被痛的醒了过来,在地上翻滚不休。
    青书漠然道:“今天我不杀你,只废你全身武功,将来你徒弟杀你也方便些。”
    成昆阴鸷的眸子里狠厉之色大作,只是丹田传来地刺痛之感让他几乎不能出声,只在林荫道上挣扎翻滚,好稍稍减轻疼痛。
    青书双手静静垂下,目光清冷,静静注视着这堪称一代枭雄却又狼狈不堪的老和尚,半点不惹尘埃。   
第一第两百二十三章 屠城
    当宋青书再次回到濠州城时,远远便望见粘稠乎乎的血液自北城门下淌了出来,竟是汇成汩汩溪流,房屋烽火燃起,残肢满地,尸鸿遍野。
    想到刚刚见过的那员守在城门口的副将,青书心中蓦地升起一个念头,让他不由遍体生寒。他忍不住皱起眉头,一手提着捆作一团的成昆,另一手连连运力,震开城门,而后快步入城。甫进城门,便仿佛进了修罗地狱一般,军士们面目狰狞,手掣弯刀,不断收割着人头,大片鲜血飙溅开来,房屋上,瓦舍上,人身上,全都是耀眼的红色。即便是青书这些年来见惯两军对垒,这等血腥屠杀,还是让他心中震骇。
    而这些屠杀者们,身上的甲胄,手中的兵器,无一不是他所统率的龙庭府兵所有。
    青书单拳握紧,身形一动,扯过一个府兵厉声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声如雷霆,漫过全场,方圆数里之内,皆可听到,一时之间,正屠杀民众的士卒们手下皆是一顿。
    那士兵如何不认识这三军主帅?结结巴巴的答道:“是、是军师下令…屠城。”
    青书喝道:“他让你们屠城?”
    此时邓愈纵马过来,银枪乱舞,又不知刺死多少*妇孺,到青书身前,勒马翻身,下马便拜:“参见公子!”
    青书见来了个主事地。脸色铁青,一把拉过他,厉声道:“你,你给我说清楚,这怎么回事?”
    邓愈扫了一眼被宋青书倒提着的成昆,神态恭谨的说道:“自公子追此人离去之后。刘先生至军中,立马下令三军攻城,说是公子令喻。我等如何敢不遵命?这濠州城中已无主将,全是草莽之民,倒也不难打下。||||才克彼城。军师又下令重兵封锁四方城门,不留一个活口,闭门……屠城!”
    青书听得血脉卉张,一手将成昆掷在地上,喝道:“他刘伯温好大的胆子!”
    邓愈从未见过他发这么大火。忙跪下磕头道:“公子息怒!”
    宋青书和邓愈谈话的这会儿,众军士已将北门百姓杀尽,各家各户又搜索一番,看有无地窖一类。青书却自怒道:“刘伯温人呢?”
    邓愈支支吾吾,半晌才道:“军师亲自督师,四方屠宰,游走不定。我也不知。”
    青书怒极反笑:“好。好一个亲自督师!”长笑声起,有若雷动,显然是动了极大怒气。
    倒在地上的成昆蓦地哈哈大笑道:“好,好一支仁义之师啊!手无缚鸡之力地妇人也杀,垂髫童子也杀,鹤发老人也杀,不留一个活口,好!好!”
    青书眯起眼睛,缓缓走到成昆面前。一把拽起他胸前衣襟。冷冷道:“成昆,你当我真不敢杀你呢?”
    成昆长笑道:“你杀我有什么用?你道我为何会出现在此处?又为何会恰巧救了朱元璋?啧啧。你还是太嫩,武功强又怎么样?匹夫而已!”
    青书冷笑道:“匹夫又如何?杀你足够了。”抬起右掌,啪的拍在成昆头顶天灵,一股凌厉内劲肆虐而过,摧枯拉朽般将成昆全身经脉绞断,但却屡在心脉处受阻,青书不由焦躁起来,他见此惨状,偏偏又是自己所率军队作出,法难责众,一股怒气无处发泄,成昆偏偏不知好歹,在这时火上浇油,惹怒于他。^^^^青书几度无功,收回手来,狰狞道:“我还不信杀不了你了!”
    成昆吐出一口鲜血,惨笑道:“你杀了我又如何?我死得其所,那人从来没有失信过。明教必灭,成昆何憾?明教闭灭,成昆何憾?哈哈,哈哈!”
    与此同时,青书收回的手又已狠狠的抽在成昆心口。听到这话,青书心头一惊,忙收敛内劲,但泼出去的水又哪里那么容易便能收得回来,虽说收回大半内力,但太极拳单鞭威力何等巨大,成昆哼也没哼,登时倒地不起,触了触他鼻息,青书大是诧异,这人竟然还有微弱气息,莫非真是打不死地小强?
    一个带着淡淡叹息的声音传来:“公子,他想必又与那灰衣人有关了。
    青书猛地回头,但见刘伯温缁衣儒衫,手摇羽扇,缓缓而来。他不由冷笑道:“刘军师,好威风,好煞气啊!”
    刘伯温叹息一声道:“今日不屠尽他们,莫非还待将来以作后顾之忧么?我等在庐阳道上,杀俘灭虏时,便已和濠州军民结下死仇。不杀他们,世人会说我等不仁不义,苦心树立的正名毁于旦夕;攻下的濠州城池也会在大军走后遭沦陷之虞。相对来说,坚壁清野,快刀斩乱麻,将这一城百姓杀个干干净净,即便走脱一两个,于我军声威,也就无关紧要了。”
    青书恶狠狠的看着刘伯温,半晌不语,良久才长叹一声:“这是两万余户五万多人啊!”刘伯温缓缓跪下,单手竖起,沉声道:“这滔天杀孽,原是伯温造下,刘某自愿一肩扛之。”
    青书见他如此,却再也狠不起心肠去骂他,只轻轻将他扶起,叹一口气,将半死不活地成昆扛起,往僻静处走去。
    邓愈一路尾随,见青书缄默不语,只道他真生刘伯温气了,走了半刻,他终是忍不住道:“师傅,刘先生他……”
    青书步子一顿,抬手止住他话头,叹道:“我知道的,我知道。”
    邓愈一怔,他自幼在战火洗礼中长大,杀伐屠城一类,早已司空见惯,对人民本就视如草芥。听刘伯温述说缘由之后,更感他良苦用心,见青书好似真的怪罪于他,不由出言相辩。
    却见青书将成昆放下,缓缓续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阴狠毒辣,不择手段,这些都可以。唯有三般大忌不能轻犯,锋芒太过不可,势单力孤不可,心不设防不可。所以我要和灰衣人单打独斗时,你几番建议多带高手,甚至要和我一同前去。所以攻克建康府后,我军声威达到顶点,你却建议三军不动,而后寻求出师之名,直到我着人写完檄文时,你才勉强同意出兵。甚至于之后你说几位大将纵然天纵之姿,锋芒绝世,也不能轻付兵权,直到层层考验,四方牵制,几经波折之后,我才将各路军马安排妥当。今日之事,死仇难解,我本想徐徐图之,但……呵呵,也罢,杀了就杀了。诸葛武侯六出祁山挑起战火,冉闵大帅更是广发杀胡令,古来成大事者,几曾顾惜过人命了?宋青书从前瞻前顾后,但此后再不是畏首畏尾之人!”
    邓愈听得莫名其妙,不得其解,但见青书转过身来,目光灼灼的望着不远处的一株大树,树后缓缓走出一人,羽扇纶巾,不是刘伯温是谁?
    两人相视半晌,青书缓缓走到刘伯温面前,看着这位几乎浑身颤抖着的谋士,叹道:“先生,青书多有得罪,在此给您赔罪了。”说着深深一揖。
    刘伯温慌忙扶起宋青书,但论内力他又如何敌得过纯阳功大成的宋青书?这一拜终究是拜了下去,刘伯温眼眶湿润,叹道:“公子,基敢不舍生忘死,以报公子知遇之恩!”
    一旁迷迷糊糊地邓愈听到这句,终是摸着脑袋呵呵笑出声来。
    刘基忍不住笑骂道:“这小子!”
    终是死了这许多人,青书着实提不起笑地兴致,只勉强笑笑,说了会话,便问道:“城中还有僻静之处么?我要问问这老和尚。”
    刘伯温奇道:“他竟还未死?”
    青书皱眉道:“这老和尚近日来不知得了什么奇遇,内力竟是大进,我从他那儿得了一册天下无双的秘笈,一会儿咱们参详参详,但当务之急,还是逼问他要紧。灰衣人显然志在天下,不然也不会四处拉拢于人。说不定成昆也是得他之益。”
    刘伯温道:“也好,估摸着大伙儿也杀得差不多了。咱们到城东张富户家去吧。”说着皱了皱眉,又道:“怕只怕,这老和尚重伤之下,依然神智清明,什么也不肯说。”青书冷笑道:“他若不肯说,杀了便是。不说的话我反而留着给东归的谢逊做个大人情。”刘伯温笑道:“不错,合当如此。”又对邓愈道:“你再领人巡城,安排守夜人等,不可怠慢。”邓愈大声应了。   
第一第两百二十四章 流言
    端起古藤茶杯轻轻呷了一口,青书多少有些郁郁,毕竟一城人命的杀孽,太重太重。
    刘伯温知他心意,看了一眼犹自昏迷不醒的成昆,轻叹一声,说道:“我已遣人四散消息,朱元璋趁夜率残部弃城,临走放了一大把火,将整个濠州城付诸一炬。”青书抬头看他一眼,点点头,却不说话。刘伯温又道:“公子,有些事既然开了头,就得做下去,哪怕是一错再错。只要天下人不知道,那我们即便错了,也还是没错。”
    青书叹道:“可我们自己会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