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清末当悍匪 >

第148章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148章

小说: 回到清末当悍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师受人以知识,医生救人以性命,律师可以沉冤昭雪,至于政治家……”
“王董事长,冒昧打断一下,轻微这政治家是个什么意思?”前三种职业刘铭传大概能猜出其中的意思,唯独这政治家他从没听说过。
“政治家就是那些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着政党或国家的两道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至于大清来说,可以理解为官员,但又不仅如此。”
刘铭传点点头,虽然对他来说,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而且王一说的价值观体系,与他成长的环境也完全不同。说起来,虽然他不是科举出身,但是在大清混了生活了这么多年,接受的当然是被阉割的儒家一套。教师还好说,至于医生和律师,在清廷不过是郎中和讼师,都不是高人一等的职业。
“那不知为何官员可以同教师,医生,律师一起被称作先生呢?”这点刘铭传很奇怪,在清末,官员在百姓心中,跟土匪差不多。
“政治家可以领到一方人民,更简单的说法,是为民生财,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从这一点上推论,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好是坏,判断起来只看一个标准。那就是这个政府是在为民谋利,还在与民争利。”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所以王一讲完,刘铭传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虽然听起来有些讽刺清廷的意味,不过他还是对着王一一躬到底,道:“听君一些话,胜读十年书。”
“刘老过奖了!”
虽然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但也算相谈尽欢。
“目前台湾发展得如何,是否有需要东北帮助的地方?刘老不必客气,晚辈定当竭尽全力。”
刘铭传听完一愣,心下多有感慨。王一一个外人,还尽心竭力为台湾发展提供帮助,而自己那些所谓的同僚,还有上级,有功劳就往前冲,没功劳就吃干饭。如果光吃干饭不干活,刘铭传也就认了!可他们还动动不动就这边为难一下,那边制肘一下。官当得那叫这个累,刘铭传有时候也在想,干脆辞官不干退隐归田算了,自己也五十来岁的人了,何苦在台湾这样穷乡僻壤得罪人呢。
可是每当看到台湾百姓殷殷期盼的眼神,而自己每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民众们那真挚的感谢,刘铭传都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董事长要是能帮助台湾发展,那就真是太好了!”刘铭传笑道。
王一心说这刘铭传还真不客气,“那就说吧。”
林泰熙和韩秀晶正站在阳台的窗前,夕阳刚刚落下,基隆镇华灯初上,没想到这里到有几分东北小镇的模样,已经开始大范围的使用电灯。两个丫头指指点点,看来很像出去逛逛。
“泰熙,秀晶!”
听到王一的叫喊,两个丫头从门外走了进来,道:“董事长,您吩咐。”
“记录文案。”
韩秀晶点点头,林泰熙则站到了王一的身后。
“刘老请说吧。”
刘铭传看了韩秀晶和林泰熙一眼,感觉十分的惊艳,不过还是很快收摄心神思考起来,其实与王一见面前,他就想着为台湾谋些好处。没想到王一竟然自己提出来,这到让他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听说东北各地已经开始普及自来水厂供水,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水是大事,有了自来水能很好地预防诸如霍乱等传染疾患的发生。台湾处于亚热带,疾患易于传播,用水安全当然是头等大事。
“要几套?”
这倒让刘铭传一愣,按他想来,能给一套就了不起了。
“当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王一摇着头道:“刘老,不是我王一小气,多给您也没用,自来水厂的工人需要培训,就是我把厂子给你建立起来了,没人干活,不也是浪费么。”
刘铭传不好意思一笑,道:“惭愧,惭愧。”




第一百九十七章 王爷上门
与刘铭传的会面,也算是宾主尽欢,王一给刘铭传提供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物质补充。刘铭传很高兴,不过他大概不知道,王一压根就把台湾当成了自己的领地,所以有人帮着他建设,他自然求之不得。除了物资方面的援助外,台湾还想东北派出了大量的学徒工,不过这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事情。
此时就在海峡对岸福州的闽浙总督府,总督杨昌浚刚刚从外地回来,一身疲惫。可他刚进府,一名陌生人就出现在他面前,看打扮虽然普通,不过说话的声音以及仪态举止,杨昌浚十分熟悉,这是位太监。
“您是?”杨昌浚有些摸不准对方的来意。
“咱家是庆郡王府上的。大人叫咱家明海就可以了。”太监的声音很平静,不过听起来依然有些刺耳。
明海?杨昌浚没听说过,神情不解,自然是不知道对方的来意。“明海公公到我这里,是为何故?”
“大人,说话前,我们还是先进屋吧,郡王还在里面等着呢。”明海没说来意。
杨昌浚点点头。
杨昌浚是左宗棠的亲信,只是左宗棠现在已经去世,所以他现在也成了湘军头牌人物之一。不过他更为人所知的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尸位素餐,渎职的劣迹让他丢官罢职。要不是他有一手筹钱的本事,左宗棠征战新疆缺他这样一个管后勤的人物,他这辈子也就了此残生了。
房间里亮着一盏东北产的小瓦数白炽灯,福州现在还没有发电站,总督衙门里有自己的发电机,太耗电的事情干不了,支持几盏电灯还是不在话下。可是这房间很大,所以灯光显得有些昏暗。
太师椅上坐着一个人,身材清瘦,个头不高,脸很长,留着胡子,看年纪不到五十,保养得不错。
杨昌浚当然见过庆郡王奕劻,奕劻在光绪十年的时候(1884年)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其后几个月正式进封庆郡王。第二年,清廷设立海军衙门,他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今天早些时候,又命在内廷行走,算是慈禧面前一位红人。
不过在杨昌浚眼中,这位王爷官是不小,至于能力么……要说他是酒囊饭袋,那都有些侮辱酒囊饭袋这个词儿了。人送外号老庆记公司,除了贪财,就是贪财,真真的衙门口朝南开,要想升官拿钱来。
“你这总督府的宅子不错,听说从宋开始就是提督司署,元的时候是肃政廉访司署,明的时候是按察司署,到了现在成了闽浙总督府,这官倒是越当越大。”奕劻的声音像是从一片昏暗中传来,没什么中气,听起来到带着几分阴森。
杨昌浚眯了一下眼睛,他比庆郡王大上十来岁,今年也六十多了。虽然不是一个当官的料,但几十年下来,对官场也有了个大致了解。今天庆郡王的突然到访,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京城方面没传来一点风声,而现在又在那阴阳怪气地说了这么一通,看来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王爷,您说笑了。总督府再好,也比不上您的庆郡王府,不是?”
杨昌浚的话虽然说着像是恭维,但是停在奕劻耳朵里,倒像是一种挑衅。现在这个年代,清廷早已经没了往日的威信,杨昌浚身为掌管两省的大员,虽然对清廷还着忠心,但那是对光绪和慈禧,可不是眼前的这位庆郡王。别说你是郡王,即便是位亲王,杨昌浚要是不想给面子,照样不给。
房间里一瞬间变得安静下来,奕劻看着杨昌浚,对这人他根本不喜欢,作为满人的王爷,对汉官的排斥那是骨子里的。他不是已经在东北跳楼的恭亲王奕䜣,肚子里还是那套视汉官为奴才老路数。杨昌浚对朝廷里这帮王爷虽然表面上恭敬,可实际上也是十分的瞧不起。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满人的老家东北都被人给占了,朝廷连抢回来的勇气都没有。早没了当年入关,弯弓射雕,狩猎天下的气势。人心散了,聚不齐了。要不是恭亲王跳楼留下一封遗书,安稳住了天下儒生,否则大清早变天了。
“郡王爷此来福建所为何故?”看庆郡王不说话,杨昌浚主动道。
好半天奕劻才道:“过来看看海防,别到时候,人家上门了,咱们的人却只知道跑呢。”
庆郡王明显是在讽刺清法战争中,福建船厂水师和马尾造船厂的覆灭,之前夸夸其谈的张佩纶力主抗法,结果真打起来,跑的那叫一个快。清廷事后自然不会放过张佩纶,不过左宗棠看张佩纶是个人才,就想为他开脱,后来因为此事被人参了好几份折子,老脸差点丢尽了。而杨昌浚是左宗棠的人,庆郡王奕劻这么说,明显是带着指桑骂槐的意思。
“王爷心系社稷,果然是我辈楷模。”
杨昌浚说这话时的表情很精彩,语气虽然诚恳,不过眼角眉梢却带着几分嘲笑之意。
庆郡王冷哼了一声,忽然从太师椅上起身,道:“明海!”
明海在屋外答道:“奴才在。”
“走!”
“喳。”
杨昌浚一愣,没想到这位庆郡王莫名其妙地说走就走,连忙道:“恭送王爷!”
庆郡王哼了一声,然后在临出屋门的时候,微微回头,阴测测道:“杨大人,本有句话可说在头里。”
“王爷请示下。”杨昌浚撅个屁股表现得很恭顺。
“这天下,还是大清的天下。”
一听这说法,杨昌浚立刻惊慌地跪倒在地,哀声道:“卑职惶恐!”
庆郡王奕劻一摆袖子,看都没再看杨昌浚一眼,面无表情地出了闽浙总督府。
杨昌浚这时一脸冷笑地从地上站起,口中小声叨念着,道:“当年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是这么想的,就不知道真到那个时候,你庆郡王是否还能在景山上寻个歪脖树?”
王府侍卫走了之后,杨府的管家终于走了过来。杨昌浚瞪了他一眼,道:“你滚哪去了?”
管家一脸哀苦,道:“王府那些侍卫不让我们过来。”
杨昌浚抖抖手,道:“算了,算了。”本来想把眼前这帮人打发出去,自己好静一静,可是这时候忽然想起一事,道:“庆郡王来了福州,在什么地方落脚?”
管家微微躬身道:“沈家!”
杨昌浚听完就是一惊,管家同时又道:“从台湾穿回来的消息,大商集团董事长王一目前正在台湾,具体去向虽然未有言明,不过依老奴看来,多半是去东南亚五省,接沈家小姐回东北的。”
杨昌浚听完,略微寻思了一下,就是暗吸了一口凉气。自己在福建为官,当地的事情他大致清楚,庆郡王入住的沈家,就是王一最宠爱的沈雅芝的本家,不过现在双方关系比较复杂。当初沈家仗着沈雅芝在王一面前的地位,在东北各地开黑帮,强买强卖,仗势欺人。而所谓的生意就是黄赌毒,甚至还出卖了东北方面的情报给日本人和俄国人。王一为此还在东北展开了清洗,连当时的总参谋长吴晓都被牵连。虽然最后得以恢复清白,不过也因此退居二线,成了东北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
当然,王一也没让沈家好过,除了沈雅芝和沈百玉的父亲之外,其余沈家之人,全是坐着棺材回的福建。双方因此结下血海深仇,现在看来,根本没有化解的可能。
如今庆郡王跟沈家勾搭在一起,其针对的目标,不言自明。
该怎么办?是通知王一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还是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杨昌浚有些犹豫,他虽然在清廷为官,但是因为左宗棠的关系,他早间年就开始与东北打交道。后来双方生意越做越大,再加上左宗棠一去世,杨昌浚在朝中也没了靠山,索性就投靠了东北。虽然他因为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声名狼藉,不过毕竟也是闽浙总督,一方大员,东北自然予以接纳。也没让他做什么事情,就是给闽浙商人去东北自治区做生意许多的便利,而东北商人也可以自由在闽浙出入。别看这种双向互动没用多长时间,可也给杨昌浚在民间博得了很大的名声,到让他之前的污名洗清了不少。
按理说,知道有人要对王一不利,杨昌浚应该及早向东北方面通报,可问题也摆在他面前。沈家与东北虽然血仇不共戴天,但沈家毕竟是沈雅芝的本家,这万一冒出点枕头风来,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再说里面还牵涉进了庆郡王,别看杨昌浚现在不在乎他,可是现在他和沈家勾结可就在自己的地面上。东北如果要求来个投名状,自己是作,还是不做?
从清廷官场里出来的杨昌浚,心中犹疑不定,管家在一旁看着,也知道自家大人很为难。后来他出了个主意,道:“大人,庆郡王来我们府上,多半也是探您口风的。东北方面应该还不清楚,咱们不如装作不知道吧。万一,我是说万一,他们真要对王一不利,到时我们在发消息不迟。您看如何?”




第一百九十八章 索尔兹伯里侯爵
王一在基隆住了两天,之后在刘铭传的陪同下一同前往南部的高雄,在这边他会见了更多的人,包括东北在台湾经营的商人代表,台湾本土商人,还有少数民族代表。虽然他很想去阿里山和日月潭看看,不过因为时间紧迫,于是只得作罢。
从高雄再次出发,王一前往海南岛。与台湾不同,现在的海南已经完全在东北自治区的掌控之下。这里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但建立大商集团的种子科研中心,还有东北第一座外岛潜艇基地。这里驻扎有三艘商鲸2型潜艇,本来海军只从东北造船厂够买了三艘商鲸2型潜艇,后来为了大规模培养潜艇人才,于是又把订单增加到了六艘,其中有三艘就被送到了海南的三亚。
真正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商鲸3型潜艇,目前还在研制过程中,即便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在三年之后,才能进行海试。不过潜艇基地的建设要提前做好准备,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训练,这也是东北海军采购潜艇的另一项原因。
当王一前往海南岛的途中,非洲方面传回最新消息,出乎所有人意料,英国竟然在与东北冲突问题上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克制态度,并称愿意与东北就津巴布韦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谈判。
消息一出,不但英国舆论哗然,连世界其他国家都跟着瞠目结舌,这还是世界第一强国该有的态度么?
阻止英国政府向东北推出强硬政策的就是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赖德,还有英国保密局局长卡明,二人向罗伯特*加斯特因*塞西尔首相谏言,停止与东北在非洲发生的敌对行动。初听此言,这位索尔兹伯里侯爵表现得非常不屑。
“帝国什么时候,开始畏惧困难了,不能保证帝国平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