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公主之道 作者:南枝 >

第20章

公主之道 作者:南枝-第20章

小说: 公主之道 作者:南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宁不由诧异,诧异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心里想的是,这慕昭到底搞什么,怎么一回来就和家里兄弟打架。

    宁宁叹了两声后问:“这次的事,姑母是怎么断的?”

    如意说道:“说是向着昭少爷断了,把那边的两位少爷都说了一顿,还要那边老爷拘着两人不许出门,昭少爷这边倒没什么。”

    她看得出来自家公主对那位慕昭有所好感,当然,她不觉得这是自家公主爱上那慕昭了,毕竟她无法从自家公主身上看到春心萌动来,所以她觉得宁宁是对慕昭有兴趣。

    说到这里,如意就越发压低了声音,道:“长公主这般向着昭少爷也是有原因的,听闻是那边的几个小子在家宴上嘲笑昭少爷生母是……是……”

    她卡壳了,看到宁宁黑幽幽的眸子盯着她,她才总算憋出那个词,说“娼妇。”

    如意看宁宁没有别的表示,她才继续说:“二老爷那边的几个小子也太过分了,无论如何是堂姑母,居然便能如此无礼,大约是在军中跟着那些痞子流氓丘八学的,出口一点顾忌也没有,也难怪昭少爷要揍他们。”

    宁宁听如意这么说了之后,也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打得好。

    既然收了慕昭的匕首,他的生辰马上就到了,宁宁便指导手工十分厉害的秋元娘做了一双露指薄皮手套,手掌的大小,是宁宁自己估算出来的。

    她想,这个说不得会对慕昭有点作用呢。

    皇帝果真不会回京来过年了,不过这并不会减少京中过年的热闹气氛。

    宁康居里,为准备过春节,也十分热闹忙碌。

    宁宁让厨房里做了不少行军饼,这饼在冬日里能够放两三个月不坏,还为皇帝准备了露指手套,护腰护膝,暖和的棉衣靴子等等,慕言过了大年初三就会前往寿州,皇帝现在在寿州,这些东西就可以让他带去给皇帝。

    这冬日的雨夹雪下了好几天,在腊月二十六这天便天晴了。

    静安长公主便在天趣园里的水榭里设了两桌宴席,第一是为慕昭他们接风,第二是庆祝慕昭的生辰。



☆、第29章

   宁宁是想见慕昭的。

    临近年关;英国公府里事务繁忙;静安长公主也是不得闲;所以她没有办法早早去天趣园水榭里,本来宁宁准备等她一起;之后实在坐不住了,就先去了。

    这个水榭叫莺阁,这个时代的园子;还未有宁宁所见过的明清时代的江南园林那般精美;能够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不过已然有了雏形。

    莺阁建在水塘边;水塘里种的莲花在这冬日早就成了枯荷;池水是活水,不过在这冬日里,池水表面上漂浮着一层薄冰,掩住了水的流动,却能听到一点水流的声音。

    宁宁不愿意坐轿子,就自己走到了莺阁来。

    这时候的建筑讲究大气,所以这莺阁实在不小,里面是三间房。

    宁宁要到的时候,就听到里面传出来了说话声和笑声,看来已经有不少人在里面玩了。

    和莺阁隔着池塘相对的,并不是假山,而是一个小溪湾,小溪湾上便是一架小桥,桥头种了一株红梅树,红梅石桥,别有一番韵味。

    宁宁没从石桥上走,而是从另一边的岸边绕去了莺阁。

    在莺阁门口伺候的丫头们已经看到了她,忙不迭地迎过来,恭恭敬敬把她迎进了莺阁里去。也有要进去通报的,宁宁则阻止了。

    因这水榭之中没有长辈约束,所以大家玩得无所顾忌。

    宁宁刚踏入门口,差点就和迎面奔来的人撞到了,宁宁一惊,赶紧住了脚,而她旁边的玉娘则已经惊呼出声了:“哎呀,怎可如此冲撞公主殿下!”

    撞过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头上顶着个小娃娃的慕昭。

    慕昭及时刹住了脚,他头顶的小孩子还在大叫:“驾驾,叔父快跑!快跑!”

    慕昭比宁宁高了有大半个头,宁宁不得不抬头看他,慕昭赶紧往后退了两步,又把在他头顶上大喊大叫的小孩子放了下来抱着。

    他一看向宁宁,两人的眼神就对上了,慕昭只见长宁公主穿着一身素衣,外面披着一件白色的披风,披风的帽子已经放下来了,帽沿儿上的白色风毛轻轻拂在她白嫩的脸颊上,眼睛好若带着星子的夜空一般,深黑幽邃中又带着光芒。

    她那么好看,让慕昭马上就紧张了。

    他退了两步又退了两步,在他怀里的小娃娃叫长宁公主“表姑母”之后,慕昭才反应过来,赶紧对宁宁行了一礼:“拜见公主殿下。”

    宁宁方才几乎已经感受到了慕昭身上的属于小少年的气息和热气,她以为慕昭和人打架,这次相见,他必定又是鼻青脸肿的模样,不成想他好好儿的,脸上一点痕迹也没有。

    慕昭虚岁十六岁了,但他实际年龄才十四岁。

    他还是个小少年,眼睛黑亮,里面是坚韧又纯粹的光彩,笑起来,像是整个天地都为之明亮了一般。

    这还是宁宁第一次看到慕昭笑,她不曾想过他笑起来,居然是这样好看,简直如春暖花开,莺飞鸟鸣,让人心旌荡漾。

    让宁宁觉得,这世间不会有一种美景,如一个人一般耐看又神秘。

    宁宁说:“表哥不必多礼。”

    又对他怀里的小孩子说:“阿蛮,我抱抱。”

    这个小孩子是慕华的长子,大名叫慕元存,小名叫阿蛮。

    这个时候,十个男孩子里,得有一两个小名就叫阿蛮。

    宁宁去静安长公主处时,和小阿蛮时常见到,所以阿蛮也认识她了,还很喜欢她。

    他于是马上对宁宁伸了手,“抱。”

    玉娘和如意还没来得及担心她们的公主,慕昭已经说道:“公主殿下,您体弱力气小,不要累着了。”

    宁宁对他笑了笑,“无事。”

    慕昭只好将小阿蛮递给了宁宁,宁宁接过孩子时,小阿蛮就高兴地搂住了宁宁,说:“公主。”

    宁宁搂着他进了里面一间,慕昭紧张地跟在宁宁身边,不知道是生怕累着宁宁,还是怕宁宁把孩子摔了。

    宁宁觉得他这模样特别好笑,她没想过,总和人打架的慕昭,其实很讨小孩子喜欢。

    因要在这莺阁里用席,里面烧了暖炉,已经暖和起来了,又有人在里面煮茶,茶香扑鼻,实在惬意。

    徐氏和楚氏已经先来了,在里面坐着说话,除了她们,还有英国公府那边来的两位闺阁小娘子,这都是和徐氏她们交好的,除了她们,便是小孩子了,慕家人生育能力不错,家中孩子总不少。

    宁宁进去,徐氏和楚氏她们已经起身赶紧迎了过来,徐氏还把小阿蛮抱了过去,说:“别累着了公主殿下。”

    看来慕昭是很无趣,所以他就混在了孩子堆里,和他们一起玩,慕家的小娘子则和嫂子们说话,宁宁和她们说了一阵,不过是讲衣裳绣花,各种首饰之类,也说一些京中的趣闻,例如某家的闺秀出了什么丑,以至于全京皆知,也有某家的闺秀为了前往军中的哥哥做衣裳而熬坏了眼睛,成了众人赞扬的对象等等。

    宁宁一向是听众,很少说话,当然,沉默和善于倾听,也是作为公主的必备。

    听了一会儿宁宁也觉得无聊,而慕昭也没在房里了,宁宁便建议道:“我那里有太子殿下新送来的鹿肉,正好用来做烤鹿肉吃,不知嫂嫂你们意见如何?”

    徐氏笑着说:“这倒是好,只是还得同母亲说一声才好。”

    楚氏是个文静的美人,此时也说:“公主殿下这主意好,正好我那里有刚做好的梅花酒,用来吃鹿肉,最好不过了。”

    连那未出阁的小娘子也应和:“公主殿下的注意好极。”

    宁宁看着她们笑,心说看来每个女孩子都是吃货。

    于是,就有人去准备烤炉炭火,有人去准备鹿肉,有人去拿酒,有人去拿用来吃鹿肉的餐盘,还有人去向静安长公主汇报……

    很快一切就准备就绪了,大家坐在水榭里烤肉吃,除了鹿肉,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十分丰盛。

    因油烟太重,虽然外面冷,也不得不将窗户打开了两扇。

    小孩子们尤其高兴,在屋子里闹成一团。

    而慕昭开始在和孩子们玩,之后就过来帮忙烤肉了。

    徐氏说他:“昭弟烤肉倒是很熟练呢。”

    连话少的楚氏也打趣他:“说不得是在外面打猎烤野味吃,已经惯了。”

    慕昭低头笑了笑,又看宁宁,宁宁撑着脑袋坐在椅子里,对上他的眼神,便也对他笑了。

    她一直以为慕昭必定人缘超差,没想到他这个闷葫芦,女人缘居然这么好,看来自己看得上的人,大家也都是识货的。

    慕昭把烤好的第一盘便递到了宁宁的跟前,如意要来帮忙接过去,宁宁轻轻拦了一下,自己亲自从里面拿了两窜出来放到旁边精美的银器盘子里。

    女人们都是敏锐的,也许发现了慕昭待长宁公主不同,但长宁公主身份尊贵,大家当然是不能开玩笑的,所以只是抿着嘴偷乐。

    大家吃得正香,连在旁边伺候的宫人仆妇们往往也有口服吃到,外面突然响起很大的一声噗通声,紧接着就是人的惊叫:“啊,不好了,有人落水了。”

    莺阁里的众人都惊住了,全都起身到水榭窗边去看。

    原来是一个小丫鬟从小溪湾的石桥上走近路,估计石桥上起了冰,她就滑下来,直接掉到水塘里了,将水塘水面上的薄冰砸破,人掉进了水里,正在水中扑腾。

    宁宁也到窗户边去看了,发现居然没有人及时下水去救,反而是找杆子去拉她,她不由问:“无人会水吗?”

    假如没人掉入水中,宁宁完全想不到,这水池里的水居然不浅。

    她作为公主,即使会水,也是不能下去救人的。

    这时候,慕昭已经冲出了莺阁朝那石桥跑过去了。

    在慕昭跳入水中捞人的时候,莺阁里的人才发现他居然没在房中了。

    只是小丫头掉入水中时,虽然大家也着急,但着急总有限,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一个小丫头的命根本不值什么,但慕昭跳进水里了,徐氏她们就真正着急起来了,甚至没法在窗口看了,全都往莺阁外面跑,宁宁便也跟着去了。

    慕昭水性好,而且救人很有一套,即使那个小丫鬟又乱挣又乱踢,他还是把她给拉扯了起来,将她拉上岸边,已经有不少丫鬟婆子涌了上去,有人给慕昭递巾帕,有人就去抬那个小丫鬟。

    大冬天里进冰水混合的水池,定然是非常冷的,只一会儿,慕昭的脸就已经通红了,嘴唇些许发紫。

    他将外套脱了下来,就赶紧跑了,徐氏让了丫鬟婆子跟着过去看情况,又让人准备姜汤熬去给他,而那小丫鬟那边,她也让人去照顾着了。

    等大家又回到莺阁,已经没有了方才吃烤肉的欢乐心情,慕家的小娘子还因受惊没有回过神来,说:“就那么噗通一声掉进水里了……慕昭哥哥还真是,就那么跳下水,这么冷,要是上不来,可怎么得了。”

    徐氏也说:“他这样的确莽撞。”

    宁宁没有参与她们的讨论,而是低声吩咐如意也去慕昭那里看看情况。



☆、第30章

   徐氏觉得应该将慕昭跳下水救人着冷的事告诉婆婆静安长公主;而她比慕昭年纪大了不少;怕那些丫鬟婆子不能把慕昭照顾好;她亲自去慕昭房里看看,应当也没什么,不过;她这些事还没来得及实施,慕昭就跑回来了;其速度之快,简直让人觉得惊讶。

    如意是跟在慕昭身边一起回来的,但因慕昭走得太快;如意和另外几个丫鬟婆子,只得跑着才能跟上他。

    徐氏从窗口看到他回来,就赶紧去门口等了;担心之情做不得假,全在脸上,说:“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慕昭走进莺阁了,大家才看到他头发都没有擦干。

    他满身湿气,想来是洗过澡洗过头了,而且换了一身干衣裳鞋子,只是头发湿着,没有束起来,随着他那如风的步伐,头发有些甚至飘了起来,拂在脸旁和肩膀上。

    这样披散着黑发,唇色因为冻到而嫣红,眼眸漆黑,五官精致,简直像个英姿飒爽的漂亮女孩子一般,不过,他那桀骜又英姿勃勃的气质,便有十足的男儿气了。

    宁宁站在后面,听徐氏埋怨他:“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头发也不擦干。”

    慕昭黑色的眼眸避过徐氏,却向宁宁扫了过来,但是和宁宁的眸光一接,他就慌乱地赶紧将眼睛转开了。

    是后面的如意说:“奴婢见昭少爷的房里并没有暖炉,很冷,头发不易干,而且要用暖炉烧暖,也不是一时半刻就成的,就说到这里来暖暖。”

    徐氏听了这话,便赶紧让慕昭去暖炉边坐着暖暖,还说:“你房里怎么就不烧个暖炉呢。就说你身边要有丫头伺候才好,只要小子伺候着,哪里有那份细心。”

    慕昭一向是个闷葫芦,话少,此时则回了徐氏,说:“多谢嫂嫂您的关怀,不过我并不怕冷。在军中时,寿州是更冷的,但我们也无暖炉,无人伺候,并无什么不好。”

    徐氏叹了一声,调笑他道:“等你娶了媳妇,她来管你吧。你就会听一听了。”

    她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人都笑,慕昭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还偷偷瞥了宁宁一眼,宁宁也在笑,不过只是唇角轻轻勾起的浅笑,漂亮的眼睛则熠熠生辉。

    慕昭不敢再看,垂着头开始烤火。

    虽然他说他不怕冷,但在军中,想来日子是辛苦的,双手上,好几个都长了冻疮,不过他自己好像没有在意。

    一会儿又有丫鬟送来了姜汤,不只是慕昭喝了,房中大家都喝了,一下子就暖和不少。

    宁宁坐在一边的椅子上,不时回答两句慕家小娘子问的问题。

    时间渐渐就晚了,慕言随着静安长公主也来了莺阁,因天趣园本就不是个大圆子,所以这莺阁距离哪里都不远,静安长公主从正院里过来也快,路上想来也不会被怎么冷到。

    不过她一来,大家都起了身来,请她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