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古饰物语 >

第38章

古饰物语-第38章

小说: 古饰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海经的事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特别是在电话里更没法说清,我索性让那修在家等着我,我去找他。
  说起来有些丢人,我去了那修家两次,竟不知道他家的地址在哪儿。那修跟我说了地址,我急忙换了身衣服拿上法盒,直奔楼下而去。上了出租车,我报上那修家的地址,却不想他家竟是那么出名。
  开车的司机大哥很健谈,身材长相也颇符合某笑话里拿菜刀刮胡子的司机。经他的嘴一说我才了解到那修家四合院在沿江市的地位,比我曾经以为的更加显赫,简直可以称之为镇市之宝。不光是因为四合院有百多年的历史,更因为四合院里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而且其中还牵涉了一个传说。
  六十多年前,沿江市古老的四合院不少,虽然因为战争的缘故损毁了一部分,但是仍有一大部分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可是谁也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沿江市,当时绝大部分的老旧建筑都被夷为废墟,只有那家的四合院奇迹般保存下来,并且完好无损。从那以后,那家的四合院就成了沿江市的一个奇迹,人们都说那里是福地,有神仙庇佑。
  地震后不久,城里又爆发了一场瘟疫,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住在棚子里,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良好的休息,大批的人接连死去。当时那家的主人,也就是那修的爷爷,敞开四合院的大门,把那些得病的人都接到四合院,还拿出那家一半的财产买回大量药物,救治瘟疫病人。
  他的义举感动了许多人,最后在全城人的努力下,瘟疫终于被彻底消灭了。而当时住进那家大宅的瘟疫病人竟没有一个身死!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奇迹,于是那家四合院在老一辈沿江市人眼里,是一个神圣的象征,是一个活生生存在的神话。
  从那之后,得那家庇佑的人每年都会去那家大宅膜拜一次,不过他们怕扰了那家人的生活,只是远远地拜上一拜,以示崇敬。只是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到膜拜的人了。
  司机大哥颇为感慨,说他的爷爷其实就是那时候的幸存者之一,他小时候常听爷爷讲起神奇的那家大宅,还一同来拜过,他对那家大宅的敬仰如滔滔江水,源源不绝。不过他爷爷过世了,他也不好意思再来。
  听完司机大哥的话,我也颇为感慨,万万没想到那修家的四合院这么有仙气,亏那修还说那里像座坟墓,旁人就是进去走走也觉得是福气。且不说那修老爹怎么对那修,单就给他留下的这套院子就足够那修衣食无忧地活上一辈子了。
  到了四合院近前,我拿钱要付车费,司机大哥竟然搔了搔头,腼腆地说了一句:“大妹子,你看着给吧。”
  我满脸黑线地下了车,赵叔正由敞开的大门朝外张望,看到我脸上笑开了花。我跟在赵叔身旁,听他念叨着那修最近老闷在家里,成日里也不知在琢磨什么,我来了就好了,那修有心事他不好开解,我正好可以陪他说说话什么的。
  我但笑不语,虽然这次山子受伤让他们父子俩的关系拉近不少,可是赵叔对那修的关心依然超过了对山子的关心。
  说话间我和赵叔已经穿过一道垂花门,来到了正院,赵叔把我领到正房旁边的一个房间,让我自己进去找那修,然后就笑呵呵地走了。
  我打量了面前的房间几眼,这间房虽然见过两次,可是我从来没进去过,正房一般是用来供奉先祖牌位的,而一旁的东厢房是长子嫡孙的居所,这么说面前的房间就是那修的卧室了。
  我轻轻敲了敲房门,里面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进来。”
  我推门而入,虽然已经见识过四合院的其他房间,但是那修这间房仍然叫我惊叹了。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穿越呀,不说那些古色古香的家具,上自头顶的横梁,下至脚下的地面,就连原木的窗框都是精雕细琢过的,每一分每一寸都是匠心独运,而且每一个地方都保存得那么完好,想起司机大哥说那家四合院经历过地震,真有些不敢相信。
  那修正坐在一张八仙桌旁边看书,看到我来,只是淡然地笑了笑:“听你在电话里很急,有什么要紧事吗?”
  我随手拉了一张椅子坐下,接着从皮包里拿出法盒递给那修:“我找你就为这盒子里的东西。”
  “这盒子不是老林给你的吗?”
  “嗯,我在里面放了别的东西,你先看看再说。”
  那修默不做声地撕扯着盒子上封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透明胶,我默默垂下头,真的,我真不是故意封那么紧的。
  折腾了好半晌,那修总算把盒子上的胶带都清干净了,打开盒子,那修的神情没什么变化。我不自觉地有些紧张,那修能看出其中的蹊跷吗?
  那修拿起四面佛,对准阳光看了半晌,然后看向我:“怎么得来的?”
  我原原本本地把最近发生的事说了一遍,那修听完后对着我晃了晃四面佛:“你猜得也许不错,这东西的确是古物。我虽然没看出什么,可是能感觉出有点古怪。而且这吊坠的材质很奇怪,明明看起来是铜铸的,可是很轻,即使里面是空心的也不可能这么轻,上面也没有铜锈。”
  “我以前不是说过林娜死的时候我曾见过奇怪的红影,那个红影我后来又见过两次,我敢肯定就是这个四面佛发出来的。”
  “所以林娜和海经的事,你认为都和这个吊坠有关?”
  “是的。这件事要是搁在以前,我绝不会那么想,可是在经历了那么多事以后,我知道很多事都无法解释,但的确是存在的。四面佛吊坠里面的秘密,我想挖出来。”不为什么,我只想找出真相。
  那修的表情略有遗憾:“其实找海经询问才是最快的捷径。”
  我没做声,海经现在的状况确实不好,估计我去向他要答案恐怕相当困难,而且我有预感,有些东西海经并不一定知道。
  “海经嘴里怕是问不出什么来了,你能不能帮我……“我用希冀的眼神看着那修。
  那修低头沉思半晌:“其实对于古饰我懂得并不多,不过我想到一个人,他肯定能帮到你。这个人现在还在不在我不太清楚,我这就去找他,有眉目了再给你消息。”
  有了那修的保证,我心里总算是有了底,于是回家等消息。第三天那修才给我来了个电话,让我到旧四街的街口等他,那个人已经找到了。
  我非常兴奋,直奔旧四街而去。旧四街是沿江市最老的四条街道之一,老虽老但不减它的繁华,古玩街就在它的附近,两条街遥遥相望,鸡犬相闻。
  我很快就找到那修,那修告诉我,我们要找的人住在旧四街,他姓何,已经八十多岁了,祖上世代都是打造首饰的行家里手。解放前他本人在沿江市最出名的银楼“德福楼”做过好几年,解放后他在首饰加工厂干过好多年,手艺精湛不说,对于古今中外的各种首饰,那是了解得绝对到家了,在沿江市他认第二,就绝没人敢认第一。
  听完那修的介绍,我对这位姓何的老人兴趣直线高涨,看来能帮我破译四面佛来历的人,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
  旧四街虽然叫旧四街,但是房屋并不算太旧,起码比不上四合院的年头。年头虽然不久,但是看得出住在这里的人都比较怀旧,大多房屋建造得很复古。远远看去,竟比古玩街还有架势。
  那修带我在街头巷尾穿行,这里的小巷也颇为独特,像是连在一起的蛛丝,让人越走越迷糊。幸好那修认路的本领还不错,在那些小巷中穿行了一会儿,我们就在一扇不起眼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就是这儿?”
  “就是这儿了。”那修用手拍了拍门,“何爷爷,我是那修,你在家吗?”
  大门很快被打开了,开门的是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棍,满脸的皱纹像深深的沟壑,不过那些沟壑现正在向两边拉伸。
  看到老人愉快的笑脸,那修也笑了,我这才醒悟,原来两人竟是熟识,只是年龄未免相差太多了……
  “那修啊,你很久没来看爷爷了。”
  “是啊,何爷爷,您的身体还好吗?”
  “还行,难为你还惦记着我这个老头子……”
  寒暄过后,那修把我拉到何爷爷的面前:“何爷爷,这是我朋友洪灵。她有个东西弄不明白,想让你帮着看看。”
  我急忙把法盒递了过去,殷切地看着面前的老人。
  何爷爷瞥了我一眼,慢吞吞地从怀里掏出一副眼镜戴上,然后打开法盒取出四面佛,他先将四面佛在手里掂了掂,然后放在阳光下细细地看了半晌。
  突然,何爷爷的神色变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那修急忙问道:“怎么样,何爷爷?”
  “这东西,你们是从哪儿得来的?”
  我和那修对望一眼,我撒了个谎:“呃……一个朋友给我的,来历我也不太清楚。”
  “啊,我本想着要是从古玩街上买来的,那几个小崽子就真该教训教训了。真没想到我有生之年竟能见到它,真没想到啊。”何爷爷用手摩挲着四面佛,神情激动,“你们看这吊坠的模样,这铸膜,这打磨……一等一的好手艺呀。”
  看着何爷爷的样子,我心中燃起一丝曙光,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竟然找到一个知道内情的人,那修找的人果真不错!
  我忍不住插嘴:“何爷爷,四面佛应该不是中国的吧,以前没人信四面佛的。我猜它可能是外国传过来的,或者它是贡品?”
  “嗯,小丫头倒也有些见识,不过这个四面佛却不是贡品。”
  “何爷爷,您赶快告诉我吧。”
  “别急,这事说起来就话长了,我如今年纪大了,有很多事都记不住了,我慢慢讲,你们就慢慢听吧。”
  何爷爷拄着拐棍走到院子一隅的葡萄架下坐下,那里还放着两张小杌子,于是我和那修也走过去坐下。何爷爷手里仍拿着四面佛,时不时要看上两眼,葡萄架下十分凉爽宜人,我竟然产生一种小时候听奶奶讲古的错觉。
  “小丫头,我们何家世代都是打造首饰的,想必你听那修提过吧?”
  我点点头,何爷爷的头稍稍向上仰起,神情悠然,似乎在回忆什么往事。
  “何家进入打造首饰这一行,大概始于明朝中期,由于手艺出色,还有先祖曾在明朝时期内十二监下属的银作局做过御工。唉,不过那时候世道不好啊,明朝的皇帝大多昏庸短命,只有世宗和神宗这两位还算是强些。神宗刚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小毛孩子,朝政都把持在两个皇太后和一些权臣手里,后来神宗长大了,就想把皇权拿回来,两个皇太后倒是好说话,可是那些拥有权力的大官可不是那么听话的。于是神宗开始一点点清算这些人,他的手段好,这些大官都一个个落马了,其中有一个大官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于是他一早就在盘算后面的出路。
  大官为保自身的权势想尽办法,可是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过皇帝,于是他剑走偏锋,想到一个毒计。神宗年轻,最喜欢美色和新奇的事物,在神宗有所防范的情况下,美人计不一定好使,还容易使自己暴露,所以他只能选后者。
  当时朝廷和暹罗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邦交不错,暹罗国时常进贡东西给神宗,也有不少暹罗人进入京城,我想四面佛的形象就是从那个时候传过来的。大官在见到四面佛之后,又机缘巧合得到一块天外飞石。天外飞石在古代是个稀罕物,搁到现在那就叫陨石。这块陨石坚硬无比,看着不起眼,但是剥开附在表面的杂质,竟然灿然生光。
  大官本来想让工匠把陨石铸造成四面佛,然后在上面涂上迷失心智的毒药,再进献给神宗,但是进献东西给皇帝不是那么简单的,中途要经过许多人的手,恐怕四面佛还没到神宗的手里就已经出事了。大官手下的一个谋士给他出主意,说毒药不能涂在表面上,应该让工匠把四面佛铸成中空,将毒药放置在其中,然后预留小孔,用油蜡封住,只有长时间佩戴才会使油蜡溶化,毒液慢慢溢出。
  大官觉得这个计策甚好,于是就让手下寻找手艺精湛的工匠铸造四面佛。可是陨石难熔,许多工匠都失败了。大官心急如焚最后竟然找到了我的先祖。当时先祖还是民间的工匠,看到陨石难熔,于是想到父亲留下来的秘术。
  秘术中说如果遇到无法熔炼的金属,可以到极暑之地捕捉火妖,放进熔炼炉一起熔炼,说不定就会成功。这个火妖呀,我当时也很好奇,不过听我父亲讲,火妖其实是一种很耐热的动物,形态介于人类和猴子之间,但是它们比猴子聪明多了,而且相当记仇,极难捕捉,它们的血液中含有一种古怪的东西,几乎能熔化任何金属。只可惜火妖繁殖量太少,明朝末年时就差不多被捕杀干净了。其实古时候有几把名剑也是用火妖祭剑才炼成功的,后来人以讹传讹,倒说是用人祭剑,当真可笑。
  大官听了我先祖的话,费尽心力弄到一只火妖,关在笼子里送了过来。我先祖见到那只火妖的时候,吓坏了。火妖全身火红,身上不长皮毛,上身直立,眼睛像人的眼睛一样,简直就是被妖魔化的人类。其实关于火妖一直都有一个传说,传说火妖是受到诅咒的火神一族,它们身上虽然有强大的能力,可是被贬到人间之后,它们神的智力慢慢退化,已经驾驭不了身上的能力,只能被渺小的人类一个个扑杀,直到灭绝。不过仍然有个别火妖是极为危险的,接近它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撕成碎片。
  先祖早就听过这个传说,为了慎重起见,他在熔炼炉四周布置了几种法器,想要镇住火妖。可是当我先祖把火妖和陨石一起扔进熔炼炉的时候,火妖发出一声相当可怕的悲鸣,在场的几个人脑袋一晕,都倒在地上人事不知,醒来的时候,火妖和陨石都不见了,只剩下熔炼炉里一滩金色的液体。
  后来先祖按照大官的要求铸成四面佛,本来陨石是很大一块,不过铸造出来却变得很小,只能当做腰间的配饰或者吊坠。
  大官依约付给先祖一大笔钱,可是随后就派遣杀手想要取我先祖的性命,幸好先祖早就洞悉真相,及时服下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