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盗墓实录 >

第20章

盗墓实录-第20章

小说: 盗墓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五百米左右,但是需药 弯过一道山梁和沟底,算起来全程总要两公里有余,他慌里慌张地表述着:“塌陷一个大洞!正挖着就有个弟兄掉进去了,刚拉上来,吓得够戗!”
    “我说你慌什么!”老黄拿起两串羊肉串扔给报信人,他还不是很相信手下员工的话,因为老黄知道鲜卑王陵墓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找得到的,青格勒图、张阳、卓云以及白云飞他们在早几年的时候没少下工夫,还不都是一无所获吗?
    “先吃两口肉串再说,尝尝我的手艺。”老黄嚼着羊肉串,舌头不时伸出来舔回外流的羊油,“我轻易不出手,算你拣着了。”小伙子拿起自行车辐条,张嘴一撸就是一串,他吧嗒着嘴,“真不赖啊!够味道!不过总裁,我们真的挖到一个古墓!你不去看看?”老黄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扔下最后一只铁条,“走!去看看!要是你他妈的诓老子,看我回头不把你给烤喽!”
    穿谷翻梁,老黄和小伙子来到了探墓现场,十余位坐在洞口等待老黄的员工纷纷站立起来,大家默不做声地看着他们的领头雁。
    洞口不大,只有一个平方米左右,但是看起来似乎很深,里面黑洞洞的看不到底,在洞口的外面就可以闻到一股腐败的味道,这种味道不是有机体腐烂发霉的味道,而是陈年木头散发出来的气味。
    “你们刚才是谁掉进去了?”老黄回头看着围拢过来的员工们,“里面有多深?”
    一个身材矮小但是肌肉还算发达的中年男子一瘸一拐地凑了上来,“报告黄总裁,刚才是我不小心踩塌了地洞,幸好里面也没多深,垂直只有大概三米左右,但是我目测了一下,估计里面横向还有不少米。”
    “你咋目测的?里面这么黑?”老黄盯着中年男子,“你要是敢撒谎,我立刻就把你丢进去喂狼!说说你都看见什么了?”中年男子一五一十地向老黄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而老黄则在他讲述完毕以后作出了一个与其性格大相径庭的决定:亲自下去看看!
    老黄与刚才掉下去的中年男子和另外三名身高体壮的员工打着手电顺着绳梯下到了洞里,地洞里面有足够的氧气,这一点从中年男子的讲述中已经得到了证实,老黄执意要下去的原因不是他事必躬亲,而是这个地洞事关重大,假如真的是鲜卑王巴音诺敏的陵墓,那么里面肯定有不少价值连城的陪葬品,除了金银财宝以外还应该有多方求索的那枚“错金昆仑玉狃兽印章”,老黄可不放心让他的手下捷足先登。总之,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老黄还是愿意亲自下去看个究竟。
    地洞里面黑漆漆的,手电筒的光束犹如一束探照灯照射在这座地下洞穴的潮湿墙壁上,在光束的照射下,几只暗褐色的长尾马蛇子快速逃离了大家的视线,整座墓穴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老黄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和卓云吃饭,卓云亲自下厨炒了苦瓜鸡蛋和韭黄炒肉,我则炖了拿手的萝卜仔排汤。
    “你说的都是你亲自看到的吗?”我在电话里大声问询老黄,我不是不信任我的前任师傅,也不是在故易表明自己目前具有的师傅身份,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老黄刚刚描述的石棺的形制和浮雕。
    老黄在电话的那一端再次清晰肯定地断言他的描述不会有错,而且叫了身边参与探墓的员工接电话加以佐证,我没有理由怀疑老黄描述的真实性。
    想象着老黄的描述,我恍惚回忆起前一段时间美国归还中国的那具唐朝石椁的报道,从那篇报道里我得知了许多对今天电话里提及的浮雕迷惑有破解意义的关键信息。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可谓千古传颂,但在杨玉环之前,李隆基还有位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公元699…737年),死后被追封为贞顺皇后。2010年6月17日,因被盗而流失美国达六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的石椁,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座石椁长约3。99米、高约2。45米、宽约2。58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国庑殿式顶造型,红门金钉,绿窗蓝檐。艺术工匠采用减底浮雕、线刻、彩绘等技法,刻画出丰满宫女、花卉茂树、蝴蝶飞禽、虎羊麋鹿走兽等精美图画之外,尤其在石椁正面窗户下方突出了四面“勇士与神兽”的主题浮雕,让希腊化的“勇士与神兽”来到地下直接护卫着中国唐朝的一位美丽皇后。
    这是目前所知唐代石椁中最具异国情调的,其最突出的核心是石椁正面‘勇士与神兽’的主题浮雕图形源于希腊神话‘英雄牵拽神兽抗斗魔鬼’的寓意,这无疑是中国墓葬文化中前所未有的巅峰创造。”
    在四面长方形浮雕图案中,都有一位高鼻卷发深目的西方勇士牵拽着基于狮子而来的神兽,好似飘浮于空中,这极易让人认为是此前中国古代习见的“胡人驯狮图”。总体上看,勇士们多头戴冠圈式长条饰带,身材魁梧,腰部束紧而下肢细长,脚蹬波浪纹软尖鞋,双手紧绷神兽缰绳,神情专注,让人顿生敬畏之情。一个图案中一位西方人形象的勇士侧立左边,秃顶脑袋上没有戴冠圈,卷发后梳下披,下巴有七八根稀疏胡须,脖颈戴有三环项圈。他一手拽绳,一手拉绳缠指下末尾,身姿弯弓,造型逼真。这与希腊神话中诸神之首宙斯的形象特征相似,譬如隆起的额头,下垂的卷发,卷曲的胡须和宽阔的胸部等。除了勇士的外貌、服饰、肌肉强健及牵拽神兽等特点与希腊艺术相似之处,这座石椁上还有灵芝鹿、大山羊、老虎及飞禽等众多图案,而山羊献祭是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药 内容,悲剧一词就源于希腊语中的“山羊歌”一词,山羊图像常常被用于悲剧的演唱中。
    武惠妃石椁上有的神兽头上竖有弯翘的长角,犹如大羚牛的弯角,加上雄狮鬃毛飞扬,显得气宇轩昂;有的神兽虽是狮首虎身,但身上又散布着豹斑。这完全符合西亚古代艺术中呈现出混合型动物的神兽形象,直接受益于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东征后西亚与中亚形成的希腊化风格。
    唐玄宗时中国正处于盛唐,首都长安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会,摩尼教、祆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等外来文化艺术对于唐朝上层人物并不陌生。但是,汉人工匠能把希腊神话雕刻出来吗?一个中国皇后死后为何会选择希腊的“勇士”来守护自己呢?这也是不难理解的,众多外来人口中肯定有不少西域或中亚的能工巧匠,这座石椁绝非舶来品。武惠妃石椁内充满了中国传统侍女,但其正门浮雕围绕着冥界主题,却没有采用儒家恩泽慈爱、佛教涅超度、道教仙游升天的文化艺术,很可能与其早年儿女频繁夭折和死前饱受害死多位王子而精神受惊吓有关。
    丝绸之路是一条充满传奇的文化之路。武惠妃石椁正门的主题整体上选择西方面貌的勇士和神兽守护的故事,不仅证明希腊化艺术风格历经古典时代到波斯萨珊始终未有断裂与隐退,而且反映外来神被引入和吸纳到唐人意识之中。据推测,唐玄宗时期中国宫廷中有来自西域的神职人员,他们将希腊化艺术中祈求庇护及实现愿望的神性生活传入中国,扮演着神凡之间教义指导者的角色。
    暂且不去评价对于“外籍勇士”的来历的推测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单单从国内现存类似文物的历史年代来考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具有所谓“外籍风格”的石椁浮雕,其年代一般都是在隋末唐初以后才随着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传播而逐步出现的,也就是说,老黄他们所说的“外国人的陵墓”,无论是否真的葬有外国人,其入土年代一定是在鲜卑王朝覆灭之后的事情了。换句话说,老黄他们发现的陵墓很可能仅仅是座唐宋以来的墓葬而非鲜卑王巴音诺敏陵寝。
    我在电话里嘱咐老黄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因为不经意的一个足迹也许就破坏了寻找历史真相的唯一脉络,最好的办法就是守在原地不动,等着我的进一步消息。
    没有任何停留,挂掉电话以后我立刻和青格勒图联系,我向他简要说明了情况,约定稍作准备之后我就立刻出发先行前往霍尔特山,青格勒图由于一些其他的事情需药 处理而暂时没有和我同去,但是他随时等着我发回的消息。
    卓云对我的举动有点儿担心,但是在我的劝说下,她还是同意我单独前往,我不愿意打扰她,因为我知道她最近很忙,尽管我不清楚她到底在忙些什么。
    我驾驶着青格勒图的帕萨特轿车一路颠簸,向科尔沁草原的腹地前行!向魂牵梦萦的霍尔特山前行!
    老黄不在营地,当我到达霍尔特山的时候,留守的员工告诉我说,老黄带领一班人马一大早就前往昨天发现古墓的洞口继续勘查去了。
    这个老黄可真是贪心,他打算在我这个外人到来之前先进入墓穴内部进行一番搜索,以期可以发现珍贵的陪葬品,避免以后因为分配不均可能引发的不必要的争吵。现在他的身边没有异己,营销副总在昨天晚些时候也亲临洞穴查看了,据说他看了宽大厚重而精美绝伦的石椁之后面色发青,上来以后几乎没怎么说话就带领着他的几位心腹手下乘坐面包车离开了营地,这也算是对诺言的一种践行吧!
    我独自行走在通往霍尔特山南麓缓坡上的墓穴发现地,这片草场对于我而言是如此熟悉,行走在这里就如同是走在自家院套里那么轻车熟路,没有对于旷野寂寥的排斥,没有对于蒙古苍狼的恐惧,也没有对于不可知未来的一丝担忧,这份自信与成竹在胸的感觉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草场时所不具备的,时间可以让人成熟,磨难可以让人坚强,在时间与磨难的双重作用下,我已经由一个患得患失的伪潜伏者成长为一个有着内在追求目标而意志坚定的乐观主义者了,这大概就是我在蒙东地区六年潜伏之后的一种非物质化收获吧!
    老黄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投身于古墓寻宝而不管墓外的昏天暗地,在我走到墓穴位置的时候,他正坐在距离洞口不远的一处外露岩石上吸烟休息。
    老黄看到我以后很客气地向我点头并打招呼:“云飞老弟你可来了!我们一帮弟兄可都是望眼欲穿了啊!”
    我走过去和老黄很亲近地握手,交流是双向的,情绪也是可以被感染的,“黄经理,久违了!”
    我们寒暄了片刻,马上进入正题。
    “黄经理,你再仔细说说这个洞口是怎么突然塌陷的,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坐在洞口外侧的土堆上问老黄,其他员工或蹲或坐围在旁边,有点开田间会议的感觉。
    “大致的情况我昨天已经打电话告诉你了,至于具体的情况我可说不好。”老黄扭头在围观的人群里寻找,然后指着一个蹲在旁边的胡子拉碴的员工,“喂!你过来!蹲那么远干什么?你来给云飞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
    那个倒霉员工的腿有点儿瘸,他挪了过来,坐在老黄的身边,老黄对我说:“就是他在探墓的时候踩塌了这个洞口的。”
    “这哪儿是我踩出来的啊?”胡子男有点儿委屈,他慢声细语地向我介绍了昨天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么结实的墓顶是我能踩坏得了的吗?我当时正和另外两个兄弟用油压钻头打眼,我可真倒霉,选在洞口这个位置,你也看到了,这杆油压钻头是需药 人按住才能向下钻探的,我当时就站在这里用力按住压杆,刚开始钻还没什么事情,后来遇到一点阻力,我以为肯定是草皮下面流沙层里面有水砾石,所以就使劲往下压,结果再一使劲就塌了,我整个人就直接掉下去了,要不是有油压机和柴油机的电缆连着,没准我都报销掉了!现在脚还肿着呢,真是倒霉啊!就算是没伤到骨头,但是不管咋说这可都是工伤!”
    “我他妈的知道你是工伤,不是让你回去治疗一下的吗?你自己不肯去怨谁,看来还是伤得不重,不然这点野外作业补贴还值得你卖命?”老黄不客气地打断胡子男的抱怨,“云飞,情况就这么个情况,事实就这么个事实,既然你自己都来了,你帮我们看看这究竟是座什么年代的古墓,你看看这可能是鲜卑王巴音诺敏的陵墓吗?”
    我看了看洞口,里面似乎有点儿阴森,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要亲自下去看看的,“黄经理,我现在咋说是什么墓啊?我连下去都没下去看过,还是等我先下去看了再说吧!”
    “不用下去了!里面除了石头棺材以外啥也没有,我们都下去三回了,啥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老黄的话语简洁而明确,我对于他此刻的言论内容毫不怀疑,但是我关心的东西与老黄关心的东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是搜寻奇珍异宝的,而我是寻找历史信息线索的蛛丝马迹,同样是盗墓,目的可能迥异。
    “反正我都来了,咋说也得下去看看啊,不然不是白白跑了这好几百里路吗?”我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看着老黄,“你跟我下去吗?我得找上两个人一起下去,这乌七八黑的坟墓我可不敢自己下去。”
    “拉倒吧,我就不下去了,我已经下去三回了,没啥看头。”老黄的肥胖脑袋摇得像只拨浪鼓,“我叫两个弟兄和你一起下去,你们带上手电,别的啥也用不上,有个通风口,一点都不缺氧。”
    我把眼镜摘下来放到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把包交给老黄,“我们三个人下去就行了,你们也没必要在这里等我们了,估计我要在里面待上好一会儿,所以你们就先回营地吧,最好是能搞上一点好吃的,我现在就有点儿饿了。”
    “那行,你们先下去吧,洞口外面留下一个弟兄打支应,万一有啥事你们在下面大声招呼就可以了,我们先回去,我最拿手的就是做菜了,我搞点红焖羊肉等你。”
    我拉好衣襟并束紧腰带,是福是祸就是这一锤子买卖了,假如在这片最后的草坡上也不能找到鲜卑王陵墓的话,那么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多年的研究走入了歧途,我将彻底失去验证自己学术水平的绝佳机会,也将失去继续从事鲜卑文化研究的信心和勇气。
    在身后磕磕绊绊跟随的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