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86章

三国之最风流-第86章

小说: 三国之最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买、陈褒、程偃本来和他们一样都是亭卒,最高也不过求盗,但就因“奉承”荀贞得力,三个月的功夫,便就纷纷麻雀飞上了凤凰枝,一个升任亭长,一个升任求盗,一个跟着荀贞去了乡里,可以说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算是黄忠,“年老无用”了,前前后后也得了荀贞不少的赏钱、照顾。唯独他们兄弟两个,基本上啥也没捞着。怎叫他二人不追悔莫及?
所以,今见许仲、程偃,繁谭料想他两人定是奉荀贞之命而来的,当然要好生巴结了。
出了院门,他回头看了眼,嘀咕道:“走时他两个都是寒酸步行,回来却高头大马。姜显(许仲)倒也罢了,说是荀君的亲戚,却连阿偃如今也是新衣大冠,与以前的灰头土脸完全不同了,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不定把他当成什么贵人呢!唉,早知今日,当初俺也该卖力逢迎荀君才是。”嘀嘀咕咕地一路去了。
许仲、程偃不知他为何突然转变,也没放在心上,与黄忠说了两句话,拉了两句家常,讲了几句在乡里边的见闻和荀贞在官寺里的情况,便先去后院等候。
荀贞走后,杜买升任亭长,住进了他原先住的屋子,外边的堂屋依旧还是亭舍里的议事之所。
许仲、程偃推门入室,脱去鞋子,相对跪坐席上。
许仲闭目养神。程偃有些心神不定,睁大了眼,东看看、西看看,时不时伸长了脖子,朝门外头瞅。不多时,闻有脚步声,他情不自禁地握紧了腰上的环刀,小声提醒许仲:“君卿,老杜和阿褒回来了。”
脚步声近,进来的是黄忠,捧了个木盘,上边放了两椀开水。他殷勤笑道:“今儿虽日头不错,天气甚暖,但你两个从乡亭来,一二十里地,又骑着马,冲着风,路上怕也冻得不轻。阿偃,瞧你这脸通红通红的,都快被风给吹皴了。来,喝椀温汤,暖暖身子,去去寒气。”
许仲睁开眼,道了声谢,接过木椀,喝了一口,热水下肚,暖气入腹,十分舒服。黄忠没多留,把木椀放下就走了。程偃没心情喝水,接着一个劲儿地往门外头瞅。
许仲将他的举止看在眼里,心中想道:“这可不行。”对程偃说道:“阿偃,你此前在繁阳亭待了很久,应该和杜买、阿褒都比较熟悉吧?”
“那是当然了。”
“他两人都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程偃嘴拙,对杜买、陈褒的性格脾气,他心里清楚,可叫他说,却找不着合适的词儿来形容,张口结舌。许仲又问道:“别的不说,就以今日之事而言,你觉得以他二人之性格,在知道了荀君的计划后,会分别有何反应?”
具体到单个的事情上,程偃就会说了。他说道:“阿褒是个豁达人,重恩情,要没有荀君的提携,他现在也当不上繁阳亭的求盗,对荀君的这个计划肯定会赞成、支持。……,至於老杜?他虽也敬重荀君,但胆子比较小,而且家中有妻有子,也更谨慎一点,恐怕会有些犹豫。”
“你说得不错。阿褒肯定没有二话,杜买就不一定了,如你所说,他也许会有些犹豫。犹豫的原因也正如你说,是因为他胆小、谨慎,——上次夜半击贼,他就没有紧随荀君,而是留在舍中召集到了上百的乡民后才姗姗而去。对外地来的群盗尚且如此,何况面对本乡的豪强?他必定会更加胆弱。……,阿偃,我且问你,如果他不愿听荀君的命令,反对荀君的计划,咱们该怎么办?”
“说服他!”
“怎么说服?”
“这,……。”程偃下意识地又握紧了刀柄。
许仲往他的刀上看了眼,笑道:“总不能拿刀逼着他。”
“那该怎么办?”
“很简单:你只要别东张西望,到处乱看,定住心神,安坐不动就行了。”
“……,安坐不动?就这样就能说服他了?”
“要想说服他,就必须让他相信第三氏不足畏惧。要让他相信第三氏不足畏惧,你首先就不能畏惧第三氏。”
程偃好像受到了多大的侮辱似的,挣红了脸,握住拳头,说道:“荀君待我恩重如山,我这条性命早就归荀君所有。……,我当然不畏惧第三氏!”
“我知道你不畏惧第三氏,但杜买不知道。你东张西望、心神不定的,落在他的眼里,他会怎么想?你只有定住心神,安坐不动,才能让他相信第三氏不足惧。”
程偃想了一想,觉得许仲说得有道理,松开拳头,说道:“君卿,我听你的!”挺直了腰杆,安坐不动。
“喝点温汤。”
程偃把木椀拿起,学着许仲的样子,不紧不慢地喝起了水。
许仲在荀贞面前总是恭恭敬敬的,看似“仆从”一个,但那是因为他“感恩”,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想他在追随荀贞前,以不过二十多岁的年龄,纵横乡中多年,人皆膺服,引得大批轻侠、恶少年竞相折腰,若无过人之处,怎能致此?荀贞与他常常连榻夜谈,深知其为人,晓得他绝非常人,可以倚重,也所以才会放心地将诱捕第三氏宾客这样大的事情交给他全面主持。
许仲见程偃安定下来,不再多说,复又闭上了眼睛。
他刚才对程偃说“你只有定住心神,安坐不动,才能让杜买相信第三氏不足惧”,这是实话,但却只是一半的实话。
他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程偃在繁阳亭很久了,与杜买、陈褒是多年的同僚,不但他了解杜买,杜买也了解他。程偃虽有勇力,虽钦慕游侠,知道报恩,但本身并非亡命徒,家中又有美妻,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不怕死的人。不错,他为了“报恩”,把自己的命交给了荀贞,所以就算面对第三氏也豪无畏惧,可是他的这个想法,他知道、许仲知道,杜买可不知道。杜买看到的只是:“程偃非常镇定”。为何镇定?杜买只能往“荀贞有十足的把握,第三氏并不足惧”这方面去联想。
如果程偃给他造成了这个错觉,如果他这样想了,那么荀贞“意欲在繁阳亭诱捕第三氏宾客、严刑逼供,使之诬告其主”的计划就毫无阻拦了。
昨天晚上,荀贞与许仲同榻而眠,曾在这方面专门交代过他:“今诛第三氏,关键在繁阳,繁阳之关键又在杜买。阿褒虽可倚仗,但繁阳亭的亭长是杜买,拿人捕人非得他下令不可。你明天去到繁阳后,一定要想好怎么说服他。……,我给你一个建议:杜买此人胆薄惜命,非游侠一流,虽感恩於我,恩情不足以使其忘死,只可诱之,不可强之。”
许仲当时问道:“如何诱之?”
荀贞没有说,只是笑道:“你想一想,如果实在想不出,明天早上我再告诉你。”许仲想到半夜,想出了一个办法,早上荀贞问他时,他回答了五个字:“关键在程偃。”问荀贞,“对不对?”荀贞大笑,也只回答了他五个字:“此事必成矣。”
……
诛第三氏之关键在繁阳,繁阳之关键在杜买,说服杜买之关键在程偃。如今程偃已经安定下来,离说服杜买还会远么?
门外橐橐声响。
一个头裹赤帻,高大粗壮,面色黑红,有点罗圈腿的三旬男子步入室内,后边紧跟着一个身材削瘦,布衣带刀,脸黑如铁,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前者正是杜买,后者则是陈褒。
许仲、程偃起身,四人长揖行礼,礼毕,分宾主落座。
杜买笑问道:“阿偃、君卿,你们今来必是有事。是为何事?”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45 正旦前日
昨天四五点临时有事,刚刚回来。又累又困,今儿就不更了吧。明天恢复更新。抱歉。

——

第二更。
——
的确就像荀贞说的,杜买是一个胆薄惜身的人,既不像许仲、程偃尚气重恩,也不如陈褒有眼光,识英雄,敢赌命。指望只凭荀贞的一句话,就能说动他不顾生死地帮忙是不可能的。在听完许仲的来意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吓了一跳,差点把黄忠刚端上来的茶椀扔到地上。
“第三氏太凶残了,凶名昭著,对这种豪强躲还来不及呢!怎么却反主动招惹?荀君怎么想的?这不是自寻死路么?此事万万不可。”
许仲先不管他,问陈褒:“阿褒,你怎么看?”
“荀君既有此意,必已有万全之策,我没有意见,全听荀君吩咐。”
陈褒喝了口水,没有把茶椀放下,而是放在手中取暖。他偏头看了看堂外院中的大槐树,忖思片刻,转回头,又说道:“不过老杜所言也不差,第三氏恶名昭彰,穷凶极恶,门下刺客死士极多,只怕咱们将事情做下后,他们会狗急跳墙,荀君那边需得有人保护。”
“我已叮嘱小夏、小任,命他二人寸步不得离开荀君。”
“这样最好不过。”陈褒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
堂中四个人,许仲、程偃显然是支持荀贞此计的,陈褒也表了态,杜买成了绝对的少数,他有点不安,不好意思直面他们三人的目光,但却仍然坚持:“这件事太危险了!第三氏就是一头恶犬,无缘无故地招惹他们作甚?”
程偃说道:“什么叫无缘无故?首先,这第三兰劫了乐文谦;其次,这第三氏残害百姓,鱼肉乡里,荀君说了:‘身为一乡父母,怎能不为民除害’?老杜,你怕什么?”
“我不是怕,……。”
“你不是怕是什么?要没荀君,你能当上亭长?受了荀君的恩情,如今让你做点小事儿,你却就不肯。老杜,你太让我小看你了。”
两汉之人重“义”,这报恩也是“义”的一种。受了恩德,不肯回报,传出去很不好听。并且杜买所受的这个恩德还不是寻常之恩,而是举荐之恩,换而言之,他这个亭长虽小,却也算是荀贞的“故吏”了。举主有事,故吏不肯帮忙,以后谁还会再举荐他呢?
杜买急了,把木椀重重地放在案几上,瞪着程偃,急赤白脸地说道:“我怎不肯报恩了?荀君去乡里前,令我不要停止操练,我这不是就没有停么?刚才还在操练里民呢!荀君想要把前院的那树梅移植到乡中官寺,一个招呼打下来,我当天就找了两个会移植的乡民,小心翼翼地把梅挖出来,借了辆车,给他送过去。上次阿褒去官寺中拜见荀君,我还又专门买了些新鲜的果蔬,叫他献上。……,我哪一点做得不好?我哪里不知报恩了?”
“你知道报恩?你知道报恩你还推三阻四!”
“这第三氏乡中巨奸,连乡有秩都敢刺杀。我不是推三阻四,我是害怕荀君出事!”
“你是怕你自己出事才对。”
眼看程偃就要与杜买吵起来了,许仲轻轻咳嗽了一声,将程偃止住,对杜买说道:“第三氏的确奸猾凶悍,但是杜君,你觉得荀君会做没有把握的事儿么?”
杜买不解其意。
“荀君曾在繁阳亭三个月,与你朝夕相处,你觉得他是一个鲁莽的人么?”
荀贞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沉稳朴实,绝非莽撞之人。杜买摇了摇头。
“那你觉得荀君又或者是一个轻死的人么?”
荀贞出身颍阴荀氏,年纪轻轻,前途光明,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轻死的人。杜买又摇了摇头。
“那你又是否知道县君很赏识荀君?”
县令朱敞想要提拔荀贞去县里做县吏,这件事早就传开了。杜买点了点头。
“那你是否又知新来的郡守是谁?”
“听说姓阴。”
“南阳阴修。你可知道他与荀君是什么关系么?”
南阳阴氏与颍阴荀氏的姻亲关系虽不是秘密,知道的人也很多,但杜买久在乡中,除了荀贞外,就没和士子打过交道,对此自然不知。他摇了摇头。
“阴氏和荀氏是姻亲。阴修前几天刚召见了好几个荀家的子弟,准备给以重用。”
杜买不太相信:“新来的府君和荀君是姻亲?你怎么知道的?”
“昨天,荀君的族侄荀攸来乡中游玩,这件事是听他说的。荀攸并说,他和他的族父荀彧都向郡守推荐了荀君,也许用不了多久,荀君就会被擢入郡中了。”
对杜买来说,这个消息不啻为一个重磅炸弹。
他楞了下,探询似的打量许仲,好像是想从中看出这个消息的真假。不过他很快意识过来,许仲带着面巾,根本看不到表情,便挪开视线,又急忙去看程偃。程偃牢记许仲的话,很镇定,同时因为恼怒杜买的推诿,瞪着大眼,毫不退让地迎着他的视线回看过去。
杜买和他视线相对,脱口问道:“这是真的么?”
“君卿还会骗你不成?”程偃回答得理直气壮。
杜买讪讪一笑,缩回视线,目光不停地在许仲、程偃和坐在一边儿轻笑暖手的陈褒身上打转儿,暗自寻思:“没想到荀君居然和新来的郡守有姻亲,并且郡守已有意拔擢他入郡中。要按这么说来,荀君后头有县令、郡守撑腰,也的确没必要惧怕第三氏。”心里松动了几分。
他仔细观察程偃的表情,又想道:“刚才君卿问我,问荀君是否是一个轻死之人,荀君当然不是,不但他不是,阿偃也不是。阿偃家有美妻,以前他在亭中时,每到休沐都要急不可耐地回家,断非不怕死的人。他如今跟在荀君身边,应该知道荀君对付第三氏的全盘计划。……,看他的样子,像是挺有把握似的,也许此事没有我想的那样危险?”心里又松动了几分。
许仲在给了他足够的考虑时间后,又开口说道:“杜君,你还记得那夜荀君出境击贼么?”
“记得。”
“那晚夜半,闻邻亭击鼓传警,荀君当机立断,带着我们几个人先去驰援,留下了你在舍中击鼓召人。……,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杜买不知其意,重复他最后几个字,问道:“怎么想的?”
“你当时是不是在想恐怕我们都回不来了?就算侥幸没死能回来,但因违法了律令,‘私出亭部’,恐怕也会难逃县君的责罚?”
杜买那天晚上真是这么想的,他尴尬地扭了扭身子,说道:“没有,没有。我怎么会这么想!”
许仲问他:“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最后的结果是县令发下了两百万钱的奖赏,凡是参与击贼的,人人有钱拿,最大的功臣荀贞高升为了本乡有秩,杜买、陈褒附骥尾,亦因此获得擢升。
杜买又陷入了思忖:“既有郡守、县君的支持,荀君又有把握,这件事的风险应不大。并且也确如阿偃说的,第三氏为恶乡中多年,若此次能将之连根拔起?……,功劳可是要比上次的击贼还要大!”他摸了摸头上的赤帻,“上次击贼,我只是小功劳,便被荀君荐为亭长;这回办第三氏,我繁阳亭乃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