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129章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129章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沈风斓的关爱,原因很多。

    年幼之时,因为她几乎成为了自己的儿媳。

    年少之时,因为她聪慧可人,乖巧孝顺,讨长辈的喜欢。

    再后来,陈氏故去,她没有生母教养,沈太师又不注重女儿,只能他和陶氏多加关心……

    不论是什么原因。

    总归在他心中,沈风斓这个外甥女,地位不比儿子差。

    陈执轼更是配合他,单看那件明黄裘便可见一斑。

    良久。

    沈太师蓦然点了点头,端起了酒杯。

    “来,我敬舅兄一杯……”

    沈风斓听到消息之后,火急火燎地赶往定国公府,正好听见陶氏在训斥陈徐行。

    “你这一把老骨头了,学别人带什么兵打什么战?”

    “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年前,那个年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儿郎?”

    “南北流转,弄得我跟轼儿也陪着你到处跑!”

    “如今好容易安定了几年,你又作死?!”

    陈徐行半躺在榻上,打了一个酒嗝。

    醉眼惺忪里,忽然看见了沈风斓,正从外头走来。

    “斓姐儿,你怎么过来了?”

    陶氏头也不回,“哪来的斓姐儿?你别扯开话题,我问你……”

    “舅母。”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陶氏转头一看,正是陈执轼带着沈风斓进来了。

    最令人尴尬的是,沈风斓身旁,还站着一个裘带轻袍的男子。

    竟是轩辕玦。

    那她方才训斥陈徐行,那副泼妇模样,岂不都叫晋王殿下瞧见了?

    定国公很快从榻上起身,上前朝轩辕玦一拱手,“殿下也来了啊,里面坐。”

    陶氏:“……”

    合着他刚才醉得起不来,都是装的?

    沈风斓上前拉了陶氏的手,笑着示意她别在意。

    陶氏想了想,晋王是沈风斓的夫婿,也算得上是一家人了,便罢了。

    轩辕玦同陈徐行拱手还礼,众人走进室中,分宾主而坐。

    “方才听闻宫中传来的旨意,命本王与老詹为副将,国公爷为主将,同往北疆夺回玉面城。斓儿心里担心,本王便同她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这情形,不必问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陈徐行是自己请战的,陶氏才会如此大怒,指责他不知善自珍重。

    “舅舅为何要主动请战?”

    沈风斓不禁问道:“您都这个年纪了,去北疆多危险。那些行军打仗惯了的老将都不敢上,您何必……”

    轩辕玦不禁看她一眼。

    他说要出征北疆的时候,可没见沈风斓这么关心。

    沈风斓瞥见他的目光,轻轻瞪了一眼回去。

    那眼神里的意思是,我舅舅一把年纪了,你年轻气盛身强力壮,能比吗?

    陈徐行注意到两人小小的眼神交锋,不禁乐呵起来。

    “怎么,嫌你舅舅老了?我才五十岁,也不算很老。”

    大周朝廷的制度,官员五十岁便可告老还乡了。

    按照后世的说话,叫做“退休”。

    寻常老者能活到花甲之年,也就是六十岁,都算得上是高寿了。

    陈徐行身有一品公爵,自然不存在“退休”的说法。

    他从三四年前开始,就不再接任朝中职务,只是参政议政,算是变相“退休”了。

    谁想到了五十岁,反而接了这么重的一个担子。

    她耐心道:“是是是,舅舅自然不老。便是老了也无妨,廉颇老矣,一顿还能吃两大碗呢!”

    “说的是,所以我就要去北疆,会一会这楼兰人!”

    说来说去,陈徐行就是不肯告诉他们,请战出征的真正原因。

    反而叮嘱了沈风斓许多事,说是他不在京中,晋王殿下也不在京中,让她善自小心。

    “若有什么事,就去找你父亲。我今日和他深谈了一番,看他那神情,是有所悔悟的。”

    陈徐行压低声音说着,朝她眨了眨眼。

    她父亲?

    这话的意思便是,沈太师他,决意站在晋王一党了……

    沈风斓和轩辕玦,不禁对视一眼。

    陶氏没好气地看着陈徐行,只听陈执轼道:“我已经决定了,随父亲同去。娘不是担心父亲有危险吗?我会替您看着父亲,绝不叫他犯险的。”

    陶氏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说的好听,只怕真到了危机的关头,他比陈徐行还要冲在前头。

    这父子二人一个脾气,她想管也管不了。

    轩辕玦见状,笑道:“国公夫人放心,本王一定会照顾好国公大人,不会让他们父子两有任何闪失。”

    有了轩辕玦这话,陶氏面上才露出些许笑模样。

    她叹了一口气,道:“战场凶险,刀剑无眼,你们都要平安归来。”

    口气听起来,就像对后辈子侄说话一样。

    “是,舅母。”

    他顺着沈风斓的称呼,朝陶氏笑得亲热,眸中灿若明星。

    陶氏一愣。

    她从前只觉得,晋王生得太过好看,只怕是个花花肠子,中看不中用。

    这一年多看下来,越发能体会到,他对沈风斓的一往情深。

    这一声舅母,无疑是给了她一个承诺——许沈风斓正妃之位的承诺。

    陶氏不禁笑了起来,看着眼前一对璧人,心中欢喜。

    陈执轼见沈风斓露出笑意,说不清心中是何滋味。

    曾经很担心,她在晋王府会过得不好。

    也很恼怒,觉得晋王这样放纵不羁之人,配不上沈风斓。

    而今更多的是欢喜。

    欢喜她终身有靠,欢喜她觅得良人……

    待沈风斓二人告辞回府,陈徐行送两人到二门外,面上还带着笑意。

    “夫人,你可看出来了?晋王殿下请战往北疆,是有他的打算的。”

    陶氏疑道:“什么打算?”

    “他是想借北疆的战功,向圣上请旨,册封斓姐儿为晋王妃……”

    与此同时,回晋王府的马车上,轩辕玦也说出了同一句话。

    “国公主动请旨去北疆,是有他的打算的。”

    沈风斓裹着素白狐裘,倚在马车壁上,好奇地转头看他。

    “舅舅分明在打马虎眼,殿下怎么看出他的打算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轩辕玦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国公是真的很疼爱你这个外甥女,若是本王没有猜错,他请战出征,是在替我挡了主将的身份。”

    “一旦此战的主将是我,宁王一党或许会从中作梗,在北疆动手脚。不仅对你我是大害,甚至可能威胁到玉面城能否顺利夺回。”

    沈风斓蹙起了眉头,凝神细思。

    “殿下若说宁王会在朝中党同伐异,我信。若说他会对北疆战事动什么手脚,我实在不敢信……玉陵城事关大周安危,他会这么不顾大局吗?”

    轩辕玦微微勾起唇角,“你把他想得太好了,也把皇权之争想得太单纯了。为了争夺皇位,别说一个玉陵城的得失——”

    “就是谋朝篡位,通敌叛国,他都做得出来。”

    ------题外话------

    昨天的问题没有看到合适的接近的答案哦,不过小可爱们答题好积极,伊人很开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王妃来选宁王妃

    (全本小说网,。)

    旨意已下,再无回寰的余地。

    宫里头,萧贵妃再如何不舍,也只能强打起精神来,照应京中之事。

    临行前一夜,天斓居中灯火通明,两人都没有睡意。

    既有彼此的担心,也有对分别的不舍。

    忽然想起,初入晋王府的时候,沈风斓巴不得一个人,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她那时总想逃离。

    现在手里掌着晋王府,真的可以自由地、随心所欲地一个人过。

    反而有些不习惯。

    这一夜,两人并肩而眠,几乎都没有睡意。

    屋内的灯火已经熄灭,月光清朗皎洁,透过明窗照进室中。

    好一会儿,忽然听见翻身的声音。

    “睡了吗?”

    是沈风斓在问。

    “没有。”

    轩辕玦合着眼,轻声应道。

    淡淡的月光底下,他长长的睫翼覆着一层霜雪。

    静若平湖,气韵高华。

    怎么看,都是赏心悦目。

    她很久不说话。

    久到轩辕玦以为,她不会再开口。

    “明日什么时辰出发?”

    “卯正初刻。”

    那时天已经亮了,和她平日醒来的时辰差不多。

    她无声地点了点头。

    “此去万事小心,我等你回来。”

    说罢闭上了眼,嘴角笑意轻扬,睡得香甜。

    他不禁睁开了眼,偏过头去,看着她笑了起来。

    “就说一句舍不得我,有这么难吗?”

    他低声自言自语,声线融散在夜色之中。

    “等着我,等我给你风风光光的册封礼……”

    这一夜睡得安稳。

    隐约之中,听见远处的鸡啼之声。

    她伸出手去,下意识地,朝着身旁摸索了一阵。

    被衾已空,余温尚在。

    她忽然惊醒,身旁之人果然不在了。

    “浣纱。”

    外头的脚步声传来,浣纱走到床前,替她拉开了帐帘。

    “娘娘醒啦?”

    沈风斓疑心道:“现在什么时辰了?殿下呢?”

    浣纱一面搀扶她起身更衣,一面道:“现在是卯正,殿下卯初就动身了,说是太早了,让奴婢们别惊醒娘娘。”

    他半个时辰前就走了。

    沈风斓换上家常素色小袄,慢慢从床上下来。

    “那他临走之前,还留了什么话不曾?”

    浣纱道:“殿下临走之前,说娘娘身子虚寒,叫奴婢们冬日里头要小心伺候。还去大公子和大小姐房里,看了看才走的。”

    沈风斓忽地有些闷闷的,走到窗前开了窗扉。

    天斓居中,梧桐木皆已落尽了叶子。

    只留下灰褐色的枝干,看起来冷清又萧条。

    美人蕉也黄了叶子,惹得一旁的秋千甚是寂寞。

    只有从猎场带回来的小鹿,一大早的,就在秋千旁走来走去地散步。

    所幸,还有院墙上蜿蜒的常春藤,翠绿得仿佛忘了季节。

    浣纱顺着她的视线,朝外头一看,不禁夸赞起来。

    “殿下真是有心,比起咱们在沈府的桐醴院里那美人藤,这常春藤冬日要好看多了。”

    美人藤花开红艳,就是到了秋冬不耐寒冷,会变成枯黄的一片。

    常春藤却是四季常青的,在冬日里头,就成了天斓居最灿烂的景致。

    的确是有心。

    这天斓居上上下下,何处没有他的心思?

    她泄气似的,歪在美人榻上,闷闷地不说话。

    浣纱一下就猜中了她的心思。

    “娘娘是想念晋王殿下了吗?”

    她的身子受过寒,一直不算健壮,平日里颇为注重保养。

    饶是怀着云旗和龙婉的时候,还时不时要走动走动,锻炼身子。

    素来是没有这个,刚刚起床又歪在榻上的道理。

    想必是轩辕玦一走,她这心里不舒服。

    沈风斓破天荒地没有反驳她,只是懒懒道:“就你话多,还不去打水进来洗漱?”

    浣纱抿着嘴偷笑,“奴婢这就去。”

    洗漱完毕后,浣纱又问道:“娘娘今日穿什么衣裳?”

    沈风斓坐在桌前用早膳,只用了小半个素菜卷,便没了胃口。

    “这大冷的天气,又不出门,不拘穿什么都使得。”

    “娘娘忘了吗?您不是答应了贵妃娘娘,今日要带大公子和大小姐进宫吗?”

    是了,汪若霏的尸首一直没找到,宁王妃的位置又空了下来。

    萧贵妃得了圣上的意思,要给宁王另寻一个正妃,请她进宫帮着看名册。

    让一个曾经是圣上钦定的“宁王妃”之人,再去挑选一个宁王妃。

    这种事,也就只有萧贵妃做得出来。

    她强打起精神,“就穿那件银红的罢,今日殿下刚刚出征,想来母妃心里也不自在,穿得喜庆些好。”

    浣葛插嘴道:“那奴婢去告诉奶娘她们,让她们给大公子和大小姐,也穿得喜庆些。”

    “你站着。”

    沈风斓喝了一口热茶,慢慢道:“奶娘那边让小衣去吧。你去把古妈妈、芳姑姑,还有正房的莫管事,一并叫来。”

    浣葛福了福身,“是,奴婢这就去。”

    等这一杯茶慢慢喝完,人也都到齐了。

    “娘娘把我等召来,不知有何吩咐?”

    莫管事站在最前头,他是正房的管事,是轩辕玦的心腹。

    在几位管事之中,自然是身份最高。

    “我一会儿要带着大公子,还有大小姐进宫。想着殿下这一去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半载也是有可能的。府里不比从前,还需多加防范的好。”

    三人面上都露出些许喜色,恭敬道:“娘娘请吩咐。”

    沈风斓对于家宅之事,很少插手管理。

    便是账册之类,也只是略扫一眼便过,看起来漫不经心的模样——

    其实是因为,那些简单的数字,她只需要扫一眼,便能核对正确与否。

    如今府里的正主不在,京中宁王一党虎视眈眈,他们巴不得沈风斓用心管理起来。

    “殿下不在府里,为了防止府中人心不定,便把后院两道角门都封锁起来吧。府中这段时间,也不要再进新人。”

    “除了一概厨房和账房的采买之外,任何人不许随意出府走动。还有梧桐林那边无人的空院,全都挂上锁吧,免得有人藏匿,做些什么勾当。”

    “再有殿下不在外书房了,外院的粗使丫鬟婆子,一应挪到内院来住。内院的小厮走仆,凡满十六岁的,也都挪到外院去住。”

    她这一串说完,三人皆点头称是。

    随即,她略沉吟了片刻,又看向莫管事。

    “府中迎来送往之事,一向是莫管事负责的。若是有拜帖来,尽管送到天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