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诸夏 >

第219章

诸夏-第219章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日来对山东守军百般折腾的日军第三师团何曾想过自己也会遭到这样猛烈的轰炸!四门列车炮次第开火造成的连续爆炸将他们的阵线搅合的一片狼藉!山东守军有地道可以钻。炮弹来了便是打偏了都能躲的过去,但是他们那一万多人除了地上的弹坑之外,战壕也挡不住啊!
    一直以为山东军在他们战列舰威胁下不敢出大炮的日军傻眼了!惊呆了!打惨了!这列车炮就在他们战列舰地射程之外晃悠,空中还有战机随时提供日军动态以便校准射击诸元,日军前进后退都不得劲,干等着在那里给接连不断的炮弹给轰的哭爹喊娘!
    一众山东守军趴在残垣断壁之间看到这番情景,兴奋的大声吼叫:“奶奶地!小鬼子!你们也有今天啊!”
    别看只有四门列车炮助阵,其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地!在空军加上这大炮的协助下,守军对日军的防守反击打得更加容易。这场仗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悬念了!
    对于列车炮的轰击效果,有些贪心不足的家伙建言:“为什么不直接用这大炮轰炸日军地联合舰队?看着他们在那里耀武扬威的就讨厌!”
    陈晓奇叹道:“我何尝不想把他们全都干掉啊!但是单凭这几门小炮是不成地!相对如疯狂的陆军,日本海军还算冷静理智一些,在没有绝对的力量之前。我们不必要再树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若是将日本海军彻底惹翻了,那么整个山东的沿海还要不要了?没有出海口的山东不过是一片死地啊!我们的海军还建不建立?忍着吧!”
    陈晓奇是非常清楚的。日本为了称霸世界的野心,在193年后就退出了海军协定,迅速武装制造各种大型舰艇,航空母舰搞了八艘,光“大和级”那样的变态玩意开工就是三条。每一条地造价高达1。02亿日元!折合后世1500亿日元!堪称史上最贵了!他们用了将近一半地军费来制造海军,其坚决程度可见一斑!若是这样的海军整天在山东周围转悠。他还发展个屁啊!
    技不如人,实力不如人,那就得忍着,卧薪尝胆嘛!老祖宗地话在理!
    5月12日,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带领他的小团队来到山东,与陈晓奇展开了一番影响深远的会谈。
    对于这位在历史上和世界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陈晓奇可谓久仰大名了!若不是身份问题他一直走不开,他倒是真的像全世界转换都去拜访一下那些在这段特殊的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牛人们都是什么模样!
    23岁的新一代克虏伯当家人真的是风华正茂!与同样年轻的陈晓奇相对而坐,当真是一时之青年俊杰也!对于山东如今取得的巨大成就,三代人积累起来偌大家业的小克虏伯(以后以此代称)就有些特别的好奇。这样传奇的经历在这个时代可谓不多见。要知道整个世界范围内而言,几乎所有的财团巨头都是依靠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便是卡耐基、洛克菲勒也都是一辈子大拼才有了这样的成就,而陈晓奇却短短的九年时间就能够跟他们比肩,这实在有些太神奇了!
    双方都保持着一定的神秘感,在经过一番寒暄之后,直爽的德国人立刻将话题转入到实质上面来。小克虏伯丝毫不掩饰对陈晓奇的称赞,他说:“我听说陈先生每天晚上工作到12点,每天早晨又都在六点之前起床,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这样的勤奋,真是不多见的坚韧意志!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必然啊!”
    陈晓奇笑道:“彼此彼此!我听说克虏伯家族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7。15,绝不多等哪怕一分钟时间,这样的严格纪律几代人传承下来,果然能造就传奇一般的事业!德国能够崛起,便是因为有这种近似严苛的纪律和秩序所致。”
    两人哈哈笑了起来,同样的年轻气盛,同样的胸怀壮志,同样的类似于清教徒一般的刻板生活和拼命劲头,这让两人一见面就生出惺惺相惜的亲近感觉,因为从理想层面上来说。他们都是一类人!
    陈晓奇是个大汉族主义者,克虏伯是个军国主义分子,两个人对于本国家和本民族有着固执地看法和希望,并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奋斗,都经受过国家衰落凋零破败的惨痛教训,相同的理想和生活历程让他们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小克虏伯也不见外,直接将话点到了明面上:“陈先生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研发团队,几年之间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而在我所熟知的武器和重型机械方面,您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说我们两年前的合作项目,我认为那是一次天才的杰作!”
    他指地是40毫米/60倍身管防空炮和88毫米炮的研制工作,在一次大战中发觉到防空火力的重要性之后,德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有了苗头。但是时间和现实条件不允许他们那么做,因此只有偷偷摸摸地搞。而山东这边带去的某些参数却大大加快了这个进程,这令克虏伯非常惊讶,因为在他们地概念中,中国人研究先进武器,就跟大猩猩会开飞机一样令人不可思议!
    当然这绝对没有贬低的意思。本身中国是什么样的地方?在世界上自诩为文明的国家中,绝大部分人宁愿相信这里是一片文明的荒漠。在1923年劫车案出来之后更是被他们宣传成了生人勿近地地狱一般。
    陈晓奇闻歌弦而知雅意,呵呵笑道:“作为完全陌生的两方面,我们地第一次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不过我认为那仍然不够,我希望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两个伟大民族之间的共同进步共同支持的合作关系。”
    小克虏伯的眼睛顿时一亮,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陈晓奇这是在主动表示要寻求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这在整个世界上觉得非常孤单的德国人来说,不啻于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霖!换个人这么说他兴许不相信,但是山东方面在这里已经适当的表现出了的自己的实力,加上这一次战斗新冒出来地一些吸引人地东西。小克虏伯有理由相信陈晓奇这不是在信口胡说。
    他欣然笑道:“能够跟远东的老朋友结成稳定持久地伙伴关系。对于两个同样伟大的民族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即使是作为我们两个拥有先进技术的大公司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公司是愿意与有能力的盟友一同发展壮大的!为此我们甚至可以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
    他不是德国元首,陈晓奇也不是中国老大,上升到民族层面的合作这说起来是有些高调了,但是两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只不过出于谦虚的考虑,大家还是落实到商业角度来谈,这也没什么不妥,总归是事实核心不变。
    克虏伯有太多陈晓奇想要的东西了,大炮制造技术自然不用说,特种钢的制造,特别是舰艇装甲钢的硬化热处理工艺技术,碳化钨技术,还有很多通过克虏伯穿针引线能够搞来的机械动力、煤化工、舰船制造和飞机制造技术等等,德国人有太多的先进东西等着有人去挖掘了,另一时空德国的战败直接造成了苏美两国的强势崛起,那么多的科技成就都是德国人的心血啊!
    陈晓奇哈哈笑道:“我们也非常欢迎在科技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德国朋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有好的建议和帮助。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与我一道参观一下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呢?我们很想听听专家的中肯意见呢!”
    这样的邀请,小克虏伯怎么会拒绝?能够真正亲眼看到这个神秘的势力隐藏的实力,对于他们未来的一些决策太重要了!对方主动邀请,这是难得的好事啊!
    他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的千佛山、燕子山炮台中的一部分,对于105毫米以下的大炮克虏伯没有看一眼的兴趣,因为这都是他们家产品的仿制品,尽管做得还不错,并且也有些改进的意思,但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应有之意,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203毫米榴弹炮也是英美货的仿造版,机关没有给专利费,却搞得有板有眼,甚至还有点青出于蓝的意思,在美国那几年借着造坦克的便利,他们武器公司可是得到了不少的美军装备参数资料,盗版素质非常之不错。
    小克虏伯的注意力首先被155毫米加榴炮和122毫米榴弹炮吸引了。这是两个这时候比较稀罕的陆军装备口径,此时的155口径多用在战舰上当副炮,或者如同日本人一般用在巡洋舰上当主炮使用,但是陆军装备确有些口径过小、重量过大的不合算的嫌疑。
    抛开122毫米榴弹炮不谈,155炮的爆炸威力只有203毫米炮的一半,而发射速度却快不了多少,本身的重量也有十几吨,应用起来似乎得不偿失。但是小克虏伯非常敏感的觉察到,这位陈老板貌似出道以来出手的东西就没有毫无价值的,他既然别出蹊径的重点搞这样的口径,则必然有这么搞的理由。
    山东军研究的155毫米榴弹炮的蓝本,来自于陈晓奇提供的后世著名的pla…45出口型榴弹炮的某些简单数据,比如说口径、身管倍数、膛线条数和药室容积等等,其余的关键技术都是要研究部门去搞得,从基本的结构到钢材再到发射药和炮弹等等,那是一个相当不小的工程,折腾了这么四五年的时间才拿出今天这样的样品来,性能指标都还差得远。陈晓奇当然知道45倍口径的弊端在那里,但是要搞52倍和54倍口径陆炮,他们的技术实力远远达不到,这需要时间慢慢来搞,毕竟后世全世界的强国都折腾了那么多年呢!
第一百七十七章 彰显实力
    但是实际研究中陈老板的建议就非常不靠谱了,因为这么大的口径和身管倍数搞出来的东西太大了!根本不符合同样是他提出来的高机动性的要求,因此在研发部门的建议下,从20倍身管起往上摸索,如今却也搞出来两个符合陈老板深藏记忆中的身管倍数——23倍和39倍,再高了就不是陆军的玩意了,起码现在的不是。
    对于制造这种大炮的理由,陈晓奇的说法是——射速!203毫米榴弹炮的威力固然强大,但是炮本身的重量太大了,而且射速目前只有每分钟一发,效率太低,且中国的战场上,太大口径的重炮不利于机动,远不是欧洲战场那种永备工事林立,随时需要攻坚,且铁路公路纵横贯穿的条件,在中国,赶着驴车都不一定走的利索呢,何况是这么大的炮了!
    155毫米/39倍径牵引榴弹炮的射速可以达到3发/分钟,且炮身重量足够轻,现在的重卡牵引车足可以拉着满世界跑,不论是部署发射还是转移的速度都非常快,非常适合于中国战场作为压制火力使用,无论爆炸力还是射程都非常令人满意,并且有着非常大的改进前途,比较起来,德国一直注重发展的150毫米中等口径火炮系列就显得有些差劲了。不过克虏伯是不会这么承认的。
    122毫米榴弹炮上承陈老板的记忆中老毛子的传奇发明,第一款25倍径的大炮搞出来后反响非常不错!这一次战斗中打击效果、发射速度非常明显的高!果然不愧是陈老板指定产品,就是由看头!
    这两种中口径火炮此时拿出来可算是稀罕,克虏伯本身就是做大炮的出身,对这种东西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当时就毫不客气的询问起来一大串的专业问题。陈晓奇也不打算在这上面做隐瞒,毕竟要促进双方的远大合作,没有拿得出手地东西怎么吸引人家!
    这两种火炮的出现,证明山东方面是有相当的研发能力的,加上在瑞典进行中的88毫米防空炮和40毫米防空炮。小克虏伯敏锐的发现,几年之后,山东将拥有一系列地陆军火炮系统,那么抛开他地方军阀的身份地位不谈,单纯是生产武器上面,这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新劲敌啊!
    参观大炮的最后。小克虏伯问了一个深入的问题:“陈先生,不得不说你们在大炮生产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并且一些新的设想和理念很可能会给世界陆军装备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我认为这在不远地将来就能看到。不过有一点我很好奇,我发现你们用来制造大炮的钢材非常特别,不是我所知道的任何一种优质钢,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来了!陈晓奇敢把人拉出来卖好献宝,那是一定要有两把刷子地。对于这个问题他毫不回避的回答道:“这涉及到我们公司的一项新的技术发明。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将已经冶炼成功的钢材以及合金在一次提纯凝练。达到钢材更加纯净、更加均匀致密,甚至可以让这种钢的铸态机械性能达到同种钢材锻件的指标!极大地提高刚才利用率和某些特型铸件的生产效率。”
    小克虏伯眼神贼亮地接着道:“这么说来,用这种钢材制造的炮管。耐压程度更高,韧性更大,炮管壁可以做得更薄,整体的重量更轻,耐用度更高,这样制造出来的大炮不仅性能可靠而且可以提高射速和使用寿命!”
    陈晓奇笑道:“如果在配合身管自紧工艺,这种指标还可以提高不少。不仅如此,这种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在战舰用钢铁、机械用钢甚至汽车飞机等等冶金方面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这是未来冶金技术的一大革新!”
    既然小克虏伯这么上道,陈晓奇没有理由不顺杆往上爬,他可是想着用这种超前时代的技术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呢!冶金技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玩意儿,不是说你急起直追就能赶上地,除非人家把一些资料卖给你,而且还能很快就搞得明白。最现成的例子,日本。一战期间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参战国订单,借此大力发展了舰船制造业,并掌握了大口径火炮制造技术。所以才能在战后十几年搞出来那么多的巨舰大炮,更高出来丝毫不弱于列强的装甲钢。
    不管是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在二战期间都发展出来了一直到后世数十年间都领先地冶金技术。特别是特种钢地配方和处理工艺。要知道美国人在二战末期就能制造满载八万吨地巨型航母了。而其所用地钢材却是那时候地中国几十年前都被困扰地门槛。秘而不宣。
    陈晓奇自然知道基础工艺地缺乏对于整个工业来讲是一个多么大地制约。在他创业之初便处心积虑地搜刮美国人地冶金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