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120章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120章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给了董晨一点信心。

    所以董晨吃完饭就睡觉去了,为了明天的新活动做准备,这两天他可一直没睡,一来他精力旺盛,一两天不睡也没事,二就是这艘潜艇和它里边的东西确实很吸引董晨。

    一夜无话,董晨第二天一早,吃了一些东西就开始准备接下来的东西,要修潜艇,像那什么维修手册是需要的,还有什么驾驶手册也是需要的,等修好之后要学开潜艇,还有食物、塑料袋什么的也要准备。

    这次董晨学聪明了,把车子开进传送装置,然后升上去之后,他就走了出来。

    来到传送装置的操作系统这里摁了几下,把代表自己定位器的那个选项勾掉,然后就直接打开了开关。

    随着一道蓝光闪过,传送装置内的车辆就消失不见了。

    看到这种情况,董晨打了一个响指笑着说道:“嘿嘿,偶尔脑袋抽风没关系,只要肯改就行。”

    董晨从出口那里爬出来,看着好好的停在空地上的那辆车,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只是又看到副驾驶上塞得满满的物资,他的心情就又不美丽。

    还是科技实力不足啊,连个战车都造不好。

    不过想想自己得到的那些东西,他的心情瞬间就又美丽起来了,所以他心情愉快的就出发了。

    董晨顺利的到达了那个钢铁厂,钢铁厂这里很安静,跟他上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一样,没有一个人,整间工厂很破旧,外边还有很多火堆燃尽的废墟痕迹。

    在游戏中这些火堆可是能称得上是“核能火堆”,非常配得上这个游戏的名字,怎么烧都不见少。

    他以前来过这里,不过他上次来这里是为了搜集资料,找到了几份特殊钢材的配方,当时还没想着要修复潜艇,他甚至都没想着要去潜艇,所以也就没在意什么阻尼线圈。

    董晨下车直接就推门走进钢铁厂中,门一开他就感觉一阵热浪扑面而来,厂房内红光闪烁,这里依然还在运行着,虽然不是在满负荷运转,但是它的钢炉中的钢水依然在烧着,所以这里边的热量相当的足。

    这还真是……用核聚变当能源就是浪啊。

    他小心翼翼的绕着那几个装满了钢水的钢炉走到车间的后边,直接通过上次已经打开的防盗门进入钢厂的最后边,那里边有个最大的钢炉,红彤彤的钢水在里边好好的待着。

    不过董晨看着钢炉的状态已经不怎么样了,还有外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钢炉也是一样,一副随时就要出毛病的感觉,所以还是赶紧拿着阻尼线圈走好了。

    至于这些钢水和钢炉什么的,董晨又不会弄,所以就让它自生自灭吧,说不定还能看个大烟花,等拿完这个阻尼线圈这里就没什么用了。

    顺利的打开最角落的那台仪器,董晨就拿到了阻尼线圈,这个蓝色的金属家伙,拿在手里还是挺有分量的。

    又在钢厂里七扭八拐的绕出来,董晨就驱车来到了那个码头,把车停好之后他没有第一时间跳进海里,而是要处理一下这个阻尼线圈,带着这么大一个金属块跳海,那真是作死去了。

    这跟游泳技术无关,是因为水的浮力就是这样的。

    只见董晨在副驾驶上拿出一个大的塑料袋来,把手中的阻尼线圈放了进去,把维修手册和驾驶手册也放了进去,然后把塑料袋的口拢到嘴边吹起气来,直到把塑料袋完全吹起来,才赶紧的把塑料袋的口密封了起来。

    “好了,简单的体积与密度的关系,虽然这个线圈很沉,但是这个塑料袋也很大。”董晨捧着鼓鼓的塑料袋说道。“希望不要沉”。

    小心翼翼的把塑料袋放进水里,看着它勉强的浮在了水面上,董晨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下子保持干燥和浮力问题都解决了。”

    这地方连个小木筏都没有,所以也就只能这么解决了。

    之后还是那一套程序,穿上防辐射服,然后游到潜艇那里,打开舱门潜进去,最后再关门放水。只是这次多了一个鼓鼓的塑料袋,有些不方便罢了。

    董晨拎着湿淋淋的袋子来到了核反应装置的旁边,进来的时候发现,要想把阻尼线圈装进去在这里可不行,这里可没有那个万能的“e”。

    于是又无奈的返回了进来时经过的那个控制台,按照维修手册上的指示,用控制台打开了核反应装置上的一个接口,然后才拿着干燥的阻尼线圈放进了核反应装置里。

    不管是维修手册,还是游戏上都说要先放置阻尼线圈,所以由不得董晨不小心。

    接下来就是要找核燃料了。

    按理说在这遍地核弹的地方找核燃料应该是很容易的,任何一个核反应堆里应该都有,但是老赵非要主角去拆核弹头,看来这华国的核燃料和米国的核燃料应该、可能、或许不是同一个型号的。

    看来不仅要当核潜艇维修工了,在维修核潜艇的过程中还要客串一把拆弹专家,而且拆的还是核弹。

    这世界真扯淡。

 第二百三十六章 拆核弹

    核聚变反应装置就相当于一个炉子,那么核燃料就相当于煤。

    这个比喻基本没毛病,但是这个东西感觉就是……别扭。

    因为这个作为核燃料东西,不是核聚变反应装置专用的核燃料,而是从核弹里拆下来的战斗部件。

    这……虽然维修手册里边明确标明了这个战斗部件可以用作核聚变燃料,但是董晨总觉得这就像是往火炉里边扔炸药一样。

    虽然核弹的爆炸条件蛮苛刻的,但是这是人类的一种条件反射,嗯,心理问题。

    董晨现在就拿着维修手册来到了弹药舱,看着那个比自己还大的核弹,他还真不想对这个东西进行操作。

    人类对于核弹的认知基本上就是那一朵大蘑菇,还有大蘑菇消失之后的废墟和惨样,董晨虽然在现实世界没见过那种惨样,也就是在一些音像制品中见过影像,但是这个世界可是让他实地见了一个遍。

    尤其是这个场景就是这艘潜艇造成的,准确说是他面前这枚核弹的兄弟姐妹们造成的。

    又看了看维修手册上那标注着100%安全的字样,董晨才按着维修手册上的程序操作了几下,打开了核弹上的战斗部件。

    这个世界是矛盾的,先进与复古式并存的,复杂与简单也是共同存在的,只打开了一扇金属护板,董晨就看见了一枚核弹最核心的部分。

    看着静静的待在那里的管状体,董晨急忙把维修手册塞进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小心翼翼的用双手把那管核燃料取了出来,看着手中这手臂长短的不知名金属制成的能量管,董晨是真心的无语。

    虽说设计成统一尺寸对后勤很友善,但是这又当核弹又当燃料的东西,总是让人心里不舒服。

    相信在现实世界给核反应堆加注燃料的时候,那些工作人员一定也很紧张。

    这东西又不是机关枪的子弹,突突突一分钟能打出去几千上万发,消耗根本就没那么大,一艘核潜艇补给一次弹头和燃料能用几十年的时间,而且核弹头可能连用的机会都没有。

    有那抓破脑袋搞设计的时间,直接在潜艇上多准备几管燃料不就行了,这艘潜艇200米长,不差那点地方。

    无奈的董晨带着那管燃料又回到能源室,重新打开核聚变反应装置的能源接口,然后把那管燃料小心的塞了进去。

    看着那管从核弹头上拆下来的东西严丝合缝的装了进去,董晨总有一种“焊雷管锯灯泡”的奇葩心情。

    在确定装填完毕之后,董晨来到外边的操作台,按照维修手册上的步骤重启了核聚变反应装置。

    随着一震极低的嗡鸣声,董晨的电磁感知就感觉到能源室中一股强大的能量开始运转,而他的眼睛也看到能源室中几根黑暗的圆柱亮起了蓝色的光芒,核聚变反应装置中的一些部件也运转了起来。

    看着操作台上连接着核聚变反应堆的能量显示表,看着那指针从0开始转动,一直转到了100才停下来。

    直到指针稳定在100的位置上,董晨按照维修手册上的流程检查了各个部分的压力也正常,看了看各个部分运行也正常,这才算是稍稍放了点心。

    董晨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看着眼前操作台上各种指针和指示灯的变化,按照维修手册上的说法,在这座反应堆重启的十五分钟内是要特别注意的,所以他要等一等,等它彻底稳定下来。

    还好,辐射世界的华国军工产品还是坚挺的,哪怕是在没有维护的情况下闲置了200年,换了零件依然能用,而且运行相当完美。

    十五分钟过后,确定了一切正常,董晨也就把备用电源全部关闭了,然后全部线路连上了主电源。

    一瞬间,原本昏暗的灯光和一些应急灯都关闭了,整艘潜艇也全部陷入了黑暗,只有能源室里正常运转的核聚变反应装置还散发着幽幽的蓝色光芒。

    一秒钟后之后,灯光又全部亮起,这回不再是为了节省能源而亮的昏黄灯光了,而是明亮的白色灯光。

    明亮的白色灯光从能源管理室开始亮起,也就是董晨所在的这间舱室开始,然后指挥舱、休息舱、娱乐舱、资源舱、机库、走廊……等等,一个个的舱室从黑暗变得明亮,这让这艘有一点破旧的潜艇看起来也稍微的有了一些高科技产物的感觉。

    果然,灯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人类的科技文明。

    最早先的灯光亮起来之后,一些为了节省能量而关闭的设备也逐渐的运转了起来。

    比如一些监控画面亮了起来,最起码董晨面前的几个监视器就亮了起来,这让董晨可以不进入能源室就能看清楚几个关键部分的运行情况。

    董晨还能感觉到潜艇中的空气循环系统也运转了起来,因为他明显的看到防辐射服头盔测量的空气中的辐射含量在降低,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摘掉防辐射头盔了。

    这空气循环系统或许对于董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就算再节省能源也不能关闭,但是对于游戏中的老赵来说,人家是尸鬼,就是因为辐射才变异成的,人家根本就不怕辐射。

    所以这个世界遵循游戏规则,虽然这里没有老赵,但是为了节省不多的备用能源,直接就把耗能大户的空气循环系统给关了。

    看着所有的数据都是稳定的,董晨就拿着维修手册离开了能源管理室,来到了指挥室。

    “既然主能源已经恢复,那么再恢复控制系统应该就可以了。”董晨翻看着维修手册说道。

    维修手册里所有的东西都写的很详细,这是为了让潜艇能够更好的执行潜伏任务,为了能让潜艇人员自主的解决更多的问题,编撰这本书的人恨不得把所有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写进去。

    战略核潜艇一般都是离国土有十万八千里,出了一些问题之后根本就无法及时的返回船坞进行维修,所以一般情况下就要靠自己。

    就像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一样,远在地球之外,就更不可能随时得到专业工程师的维修了,一般都是宇航员翻着厚厚的技术手册,然后通过远程通讯来配合工程师完成问题排除和维修任务,或者就是搬着技术手册自己干。

    所以董晨也是顺利的按照维修手册上的流程,把潜艇的控制系统做了检查和维修,只是董晨对这艘潜艇不是很熟悉,在维修系统的过程中耽误了很多时间。

    唯一可惜的是,那处被水雷炸出的口子无法维修,好在把那附近的一些舱门锁死之后就没问题了。

    不过这对潜艇的移动工作影响不大,所以最终这艘潜艇算是被董晨修好了。

    ps:一会还有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动起再说

    潜艇算是修好了,加上路上开车找东西的世界也就用了大半天是时间,所以说这个地方还是比较还原游戏部分的,修这艘潜艇真的不难。

    现在潜艇是修好了,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怎么移动它了,是上浮开到岸边找龙门吊,把这些飞机一一的吊出来?还是直接把这艘潜艇开回现实世界?

    要是把这些飞机搞出来之后,找一个拆解的地方也不容易,按照这些飞机的尺寸来看,学院是别想进了,传送装置可装不上它们,所以就只能在外边进行拆解和研究了。

    虽然已经有了资料,但是董晨还是想要真正的接触一下实机,平面的数据跟立体的机器,这感觉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说到有比较完成机械体系的地方,那么除了学院那边,就只有钢铁兄弟会那里了,也就是在波士顿机场里,那里也算是他们的一个大本营,他们在那里可是把那台巨大的机器人都组装起来了。

    说到这个钢铁兄弟会,董晨知道怎么把飞机们弄出来了,他想起来那艘飞艇上好像有四具机械挂钩,也可以说成是吊车。

    飞艇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空中悬停,而且是能做到比直升机还稳定的空中悬停,所以理论上来说,把潜艇上浮之后,然后再把机库的舱门打开,钢铁兄弟会的飞艇飞到机库上方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正好潜艇就在这个海湾里,它北边就是机场,上浮之后可以直接开到北边的岸边,然后在把飞艇飞过来,然后就可以直接把飞机们弄到机场里了。

    只是在这里做研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帮手,做什么事都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做。好处也有,那就是在这里不缺时间,这里的两个月才是现实世界的一天,可以说是:人不够,时间来凑。

    就是这里的仪器他不太使得惯,不是因为太先进他不会用,而是因为太难用,要按的按键太多,要看的仪表也数不胜数,本来越来越简单的操作成为了主流,这边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让用过一段时间的董晨伤透了脑筋。

    虽然他在这边的时间加起来断断续续也有好几年了,但是他还是用不惯,这主要是效率问题,本来一个按键就能搞定问题,这里非要按五个键。

    如果不行的话,那开回现实世界也行,那里有众多的帮手,各种仪器用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