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127章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127章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些机器人的数量够不够,我们要不要再增加一些机器人数量,等潜航器确定了设计,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来。”董晨想了想,给了一号一个参考,“用这些机器人,我们如果要造一艘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要用多长时间?”

    听了董晨的提问,一号毫不迟疑的就给出了答案,“先生,造一艘十万吨的航空母舰,我们只需要64天到70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我们现在有各类型机器人1700台,不需要用到100%数量的机器人,只需要78%数量的机器人就可以达到最块速度,数量多了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速度。”

    “哦,这么快吗?也就两个月出头我们就能造一艘航空母舰?”

    得到这个答案,董晨确实是挺惊讶的,虽说这座基地造的很快,也是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建筑和航母的建造难度可不一样,没想到造航母也这么快。

    “是的,先生,我们拥有更先进的制造技术,这就可以大大提高建造速度,机器人的建造速度和精确度也不是人类工人可比的,而且机器人可以一天24小时不停的工作。”

    “我们机器人的技术也很先进,故障出现率非常低,在建造基地的过程中,只有32台机器人出现过故障。而且据了解,航母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多方负责,不排除这些非建造原因拖慢进度,而我们只需要向您负责就可以了。”

    说完之后,一号好像是顿了几秒钟,然后又说道,“而且您有95%的时间不管事。”

    呃……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总觉得被人工智能鄙视了。

    不过董晨也不能跟个“不懂事”的人工智能生气,知道了机器人们造舰很快之后,他就让一号开着车继续往前走了。

    离开了忙碌的工业区域,这里已经很接近码头了,拐了几个弯就来到了码头上,这里也是另一个忙碌的地方。

    长江31号潜艇已经被转移到了船坞中,上边有大量的机器人在工作,原先完整威武的潜艇已经不见,整艘潜艇被拆的七零八落,很多外壳都被切割了下来,透过缺口可以看到潜艇的内部大部分的仪器也都没有了,只剩下了空架子。

    那些拆下来的设备和船壳,在经过一系列先进的回收程序之后就被还原成了原料堆进了材料仓库,等着再次被取出来使用。

    在这里待了一会,董晨就又出发了,直到电动小车转完所有的地方,最后开到了董晨的专用实验室门口。

    说是实验室,其实就是地上住处的复制,卧室、餐厅、厨房是什么的也都有,还有一处私人的小实验设备,只是这里的科技水平比地上高了很多罢了。

    董晨来到工作台前,把自己带回来的移动硬盘连接到了数据接口上,让一号开始转移数据。

    看着一号整理数据,董晨突然想起了之前一号说的替换计划,于是问道,“对了,我之前给你的那些资料,整理完毕之后有多少基地中设备可以被升级和优化?”

    “先生,是这样的,经过对您带回资料的整理,基地内的设备有35%可以被更新,其中需要被完整替换升级的设备有12%,可以通过替换零件或增加新模块达到优化升级的设备有23%。”

    “基地内的设备经过升级后,科研能力预计提高23%~25%,制造能力预计提高17%~18%,内部武器防御能力预计提高9%~12%,墙面防御……预计提高……,地板防滑……,空气清新……”

    “停停,”前边还好,听到后边董晨赶紧就喊停了,“你这后边都是什么,还地板防滑,你咋不上天。”

 第二百五十章 与我相关的大事

    事实证明,一些看似很标准的话,并且被人日常挂在嘴上的话,并不一定是万事皆准的。

    哪怕这只是用来调侃和开玩笑的话。

    董晨刚对一号说完“你咋不上天”就意识到,一号是真的可以上天的,只要是把董晨给它的资料消化消化,可能几小时就上天了,或许几天就飞出地球了。

    所以董晨也就不跟一号扯这个了,直接对它说,“把实验设备和生产制造设备先升级吧,其他的就不用了,优先升级生产制造设备,正好利用一下这几天的空闲把它们升级完毕。”

    “好的,先生,新任务建立,零件制造设备开启,排除掉拆解潜艇的机器人,预计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一号说道。

    “嗯,还行,挺快的,完全不影响这几天的计划。”董晨点点头。“那我让你搜集的资料怎么样了?尤其是人造卫星和飞行器方面的资料,在辐射世界只找到了飞行器的发动机,还有一些空天飞机的基础资料,人造卫星的资料是一点都没有。”

    “已经找到了,先生,很多国家组织的资料都保存的很隐秘,我能找到的东西不多,倒是在一些私人服务器和电脑上找到了很多相关资料,都是一些基础资料,那些尖端的科技资料他们都保存的很隐秘,不过……”

    一号还没说完,董晨直接就把话接了过来,“不过他们捂得很严实的技术恰恰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就是需要那些全套的基础技术。”

    “是的,先生,他们最顶尖的技术我们根本不需要。”

    “人造卫星的技术搜集的最齐全,它没有什么太困难的地方,只是一些探测模块和信息通信模块,做好对宇宙空间极端环境的防护就好了,最难的地方反而是把它送上地球的轨道,因为地球上有这种技术的国家不多。”

    “不过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在您给我的资料中,我们有先进的引擎系统和材料,我还搜集到了各个类型航天飞行器的大部分基础资料,所以不管是运载火箭和航天飞行器我们都能造,并且会很先进。”

    董晨听完一号的汇报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先进的技术可以让我们做这些事情更加的简单,坚固且轻便的材料可以让我们对飞行器的外形有更多的选择,先进的引擎可以让我们飞的更快,核聚变能源可以让我们不然担心能源问题。”

    “而我们还有非常先进的超级人工智能,你配合着超级电脑可以计算更加精确的飞行路线,人工智能对飞船的操作精度可不是人类可比的,就算到了信号传递不便的其他星球,我们也有可以独立运行的智能机器人。”

    董晨说完就笑着看向电脑屏幕上的摄像头,一号虽然没有感情模拟系统,但是它明白董晨说这话的涵义,所以给董晨来了一句不带任何感谢之意的感谢。

    “谢谢您的夸奖,先生。”

    这种平淡的语气,董晨只能无语了,完全没有感觉到被感谢,如果不是他知道一号没有感情模拟系统,可能还会一号开通了什么奇怪的傲娇属性呢。

    一号见董晨在沉默,于是问道:“先生,需要现在查看各个器材的初步设计方案吗?我已经根据您的要求完成了759套潜航器的初步设计方案、268套人造卫星的初步设计方案和194套航天飞行器材的初步设计方案。”

    “由于您要求的主要设计目标为潜航器,它的资料又最完善,所以潜航器的设计方案最多,航天飞行器材和人造卫星的设计方案相对较少。”

    听了一号的提议,董晨稍微沉吟了一下说道,“额,不用了,再等两天吧。你把我这次新带回来的资料也算进去,把你的设计方案再优化一下,尤其是要上天的那些东西,我可是带回来了不少更好的发动机资料。”

    “好的,先生,我会尽快搞定优化过后的新方案的。”一号回答道。

    “嗯,好,我都忙碌学习了一年多了,我可不想回来的第一天就又陷入忙碌的工作之中。”董晨说完把手往脑袋后一背,靠在椅子上问一号道,“这段时间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什么大新闻?或者说能跟咱们扯上关系的事情。”

    “是这样的,先生,这段时间国内已经临近春节,现在开始主抓治安问题,治安问题发生率在呈下降趋势。”

    “八天前,海上市在处理一起突发的严重治安案件中,特警部队首次使用了警用个人飞行与支援平台,也就是我们的第二代飞行滑板,由于飞行滑板具有快速机动和小巧灵活的特性,犯罪分子刚逃出案发现场700米,马上就被快速赶到的特警在小胡同里制伏了。”

    “此次事件被众多民众目击,并且拍摄了视频和图片发布到了网上,此次事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网友们纷纷称此次事件中的特警和海上市为“科幻片中的特警”、“最酷炫的特警”、“未来的城市”,在后来的采访中,该特警部队的长官指出,这是采购的弧光重工的二代产品,相比第一代飞行时间短、载重小的飞行滑板,第二代产品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个人飞行与支援平台。这种飞行时间在四十分钟以上的装备在城市区域和地形复杂区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所以已经实验性的装备在了几座特大城市中。”

    “同天稍晚些时候,国防部也召开新闻发布会,也宣布了为一只快速反应部队装备军用型单兵飞行与支援平台,合作单位也是弧光重工,并且从“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务”的需要出发宣布了对该产品实行管制出口。”

    “还有两件事可能跟我们有关,不过不是公司事务,而是可能跟您的私人事情有关。三天前华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布中心宣布了空间站核心舱的发射时间,确定为2018年3月26日。按照我们的造舰和航天器发射计划,时间上会存在重合期,不过问题不大。”

    “国际消息,两天前国际空间站一个试验舱体发生火灾,由于发现及时并没有发生重大灾害,经过事后检查得出的结果为线路和电子元件老化,不排除以后继续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同时此次事件可能会加速国际空间站的退役进程。”

    “进过计算,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前发生重大事故和可能性为37。726%,如果发生重大事故,我们发射的卫星很可能会受到空间站碎片的撞击。”

    一号一边跟董晨说这事情,一边还在屏幕上找到了众多的视频和图片让他看,最后说到太空碎片撞击事件,还找到了一段科幻片的场景给董晨演示。

    这可就难办了,不仅国家推了公司一把,这国家空间站也找事,不过……总不能提前把国际空间站弄下来吧?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倒个时差

    “一号,能连上国际空间站的网络吗?”董晨坐在椅子上转了一圈问道。

    “可以,先生,需要连接进入国际空间站的网络吗?”一号很确定的回答,这种事对它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嗯,连接吧,先把摄像头的画面接进来。”

    董晨同意了一号的申请,他也就是临时起意,说到了国际空间站那就看看好了,以前也就在什么纪录片中见过现实中的国际空间站,不过那也是人家要让你看到的一小部分。

    虽说刚才吐槽了一下要不要把国际空间站弄下来,不过也就是过一下脑子,不会真的那么做的,他虽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十全十美的大善人,但是那么丧心病狂的事情还是干不出来的。

    “先生,摄像画面已经连接,画面已经转接到显示屏上。”

    随着一号的提示声,董晨面前的显示屏上就出现了国际空间站的舱内画面,画面中其实和大多记录片中看到的差不多,里边的东西看起来都乱糟糟的。

    各种暴露的线路因为无重力状态,所以乱糟糟的缠在一块。舱壁上还有很多网兜,兜着一些包裹什么的。各种的文件夹和杂物,或是挂着或是在空中飘着。

    还有挂在墙上的电脑也很乱,东一块西一块挂在墙上,还可以看见有两位实验人员穿着便服在漂浮着操作电脑。这么操纵电脑并不容易,每按一个键都会有一个微小的反方向力,所以他们总是来回的上下浮动着。

    还有宇航员在吃饭,吃的那叫一个费劲,这么无重力状态下吃饭可不是一种享受的事情,还有人在运动,把自己绑在墙上不停的“蹬自行车”。

    这里里外外的看下来,董晨最大的印象就是“脏、乱、差”,虽然“脏”字用的有点牵强,但是“乱、差”绝对是一点没冤枉,这样的环境就算不脏,但是看起来也干净不到哪去。

    不过想想它待的这个地方,能有这么个地方可不容易,这种“脏乱差”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在羡慕。

    看的兴起,董晨把天宫空间站也看了看,不过看了两下几看完了,跟国际空间站确实还是有差距的。

    建设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看完这些,董晨思考着说,“不知道现在国内的政策允不允许建立私人的航天公司,如果可以的话把自己的航天公司开起来也不错,单单只是卖技术总是很不爽。”

    “看来有时间要找局座……不,也不能老是麻烦他老人家,还是找那个专门为我准备的行动小组咨询一下吧,自从那个小组建立了之后,也就给那个小组传过一段视频,不知道他们没活干会不会没工资什么的。”

    说完董晨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问一号,“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那个……那个航空母舰的事件怎么样了?还有那次间谍事件解决了吗?”

    “先生,损坏的航母还在中二绳基地的船坞里,米国的工程师们正在尝试修复线路,根据记者得到的消息是进度缓慢。自从您把视频发给接触小组之后。华国这边一直在跟米国讨要谢飞,不过美国方面并不积极配合,而且米国方面也在讨要那几架无人机,双方的外交人员每天都在进行磋商。”一号配合着一些图片给了董晨答案。

    听一号说完,董晨翻看着一号提供的那些资料,“这些事还真是麻烦啊,能扯得程序太多了,这些外交人员的嘴皮子也真是厉害,一般人和他们说话绝对能绕晕,但是这效率太低了,这都一年多了,竟然还没扯完。”

    “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您,您说的一年多是您在辐射世界度过的时间,现实世界这里的时间仅仅经过了十天,现在是2018年1月15日。”一号突然提醒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