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305章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305章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几乎”这个词也是因为不死心的米国等国家时不时的会用价格便宜的微型火箭试探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够重新执行航天发射任务了。

    而这次华国和弧光航天的大动作确实是对其他航天大国的刺激不小,在全世界都没办法上天的时候,华国不仅有空间站,而且还派了很多官员和应该上太空却从来没上过太空的航天局的人员去了空间站。

    虽然他们是搭的弧光航天的空天飞机,并且他们那就几个舱室的空间站都是搭的弧光航天的空间站,要不然早在那场大灾难中跟国际空间站一块坠毁了。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也没用,人家华国有空间站,并且还去了,这是金刚石一样的事实。

    而同一时间,他们做不到那些事情,这也是金刚石一样的事实。

    这就特么的心里不是滋味了!

    不过知耻而后勇,心里不是滋味也改变不了什么了,最有力的反驳就是拿出实际行动来。

    在这段时间等待弧光航天清理太空垃圾的时候,他们的航天发射任务虽然暂停了,但是各个部分的研发任务可没停,尤其是米国的航天部门,他们好似回到了几十年前和毛熊对刚航天竞赛的时候,激情和紧张全出来了。

    不紧张都不行,全国人民都看着呢,从原先最直观可见的航天第一的地位掉了下来,而且一掉还掉到了第三。

    不仅落到了华国后边,而且第一还被一个私人公司给占了,这怎么能让他们不被指着鼻子骂。

    在这种情况下不努力行吗?而且还是那种要让民众们看的见的努力才行,所以比天宫空间站还要巨大的新国际空间站计划就出现了。

    而且这段时间,他们也不是只做计划了,他们所拥有的很多航天技术也升级了不少,这还要多亏了弧光航天的压力才行。

    一是因为有弧光航天的压力,这让米国航天局申请财政拨款的时候很顺利,而且只要卖惨就能得到更多,要是再加上弧光航天威胁论什么的,拨款金额和资源支持力度会翻倍都有可能。

    所以虽然被逼的紧,但是这段时间他们的地位和工资奖金可没少涨,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二是因为弧光航天不断放出来的天宫空间站和空天飞机视频、图像、文字介绍等等,让他们成功的“摸”上了弧光航天,让他们自己的很多东西少走了很多弯路。

    原来的时候,他们走在最前边,一直是被别人摸,尤其是某只兔子,那摸起来简直就不松手,简直鬼畜到了极点。

    这次好了,虽然有些落后,但是能摸一摸别人,也是挺好的,那种感觉,他们已经很久没体验过了。

    在弧光航天公开的视频、图像、文字资料中,他们可是发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很多他们正在摸索前进的地方,看了弧光航天公开的那些视频、图像、文字资料,他们才发现自己的路已经开始歪了,而且有些东西很简单就能解决,但是他们偏偏复杂化了。

    其实很多东西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想不到,转不过那个思维的角度来,但是看了弧光航天公开的视频等方面的资料之后就豁然开朗了。

    而从这些东西中他们也看出弧光航天的先进性了,这些都是他们在研究的一些东西,虽然不是最核心和最必要的东西,但是对于航天技术的总体发展,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现在弧光航天竟然不保密,竟然随便看,这就说明弧光航天的相关技术是真的先进,根本就不怕别人学会。

    这事就一样的让他们不是滋味了,他们米国自从崛起之后就再也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了。

    不过好在后来经过他们的实验之后,他们终于可以突破经过清理的太空垃圾封锁线了,可以把新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核心部件给送上天了。

    这段时间他们的航天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确实是进步了,而米国最新的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也终于实验成功,可以说是正好赶上了这个机会,不过这也已经比原来的计划完了两年。

    与此同时,首个空间站部件,也就是第一节服务舱也已经制造检验完毕,为了赶时间,他们把之前的一个半成品给找了出来,然后又改了改,装上了新的零件和设备就完成了。

    虽然是以前的半成品,但是那质量是绝对没的说的,在用上了最新的科技之后,它马上就焕然一新,完全可以飞上太空待上十年。

    米国的空间站建造和弧光集团承建的天宫空间站不太一样,他们需要在太空进行施工的部分又没天宫空间站多,大约只占到了所有空间站体积的35%,其中大部分依然是要一个舱室一个舱室的拼装起来的。

    用他们的说法就是,现在的科技发展太快了,过不了几年这些舱室的科技含量就落后了。

    为了保持大型空间站的先进性和长久性,在以后科技更加先进之后,他们的这些舱室是可以被替换的,可以被更加先进的舱室所替代,而在那种情况下,模块化(单舱室组合结构)才是最合理的。

    ps:有二更

 第六百零一章 迟来的“明星”

    卖东西都是要宣传的,而且很多人在卖东西的时候都喜欢稍微来点夸大宣传,这就是为了多卖点,然后也好多赚一些钱。

    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操作,只要你不夸大的太过分,一般也不会有人找事的。

    甚至是有时候有竞争对手,那么在宣传自己的时候夸大一下自己的优点,然后再夸大一下对手的缺点,这都是一个竞争的过程。

    谁能生存下来算谁的。

    不过新国际空间站的这个做法就有点扯淡了。

    虽然是在宣传自己的优点,但是众多的其他人也都看着呢。

    一般来说,如果是模块化的结构确实是有利于更换,这也是现在发展的趋势,就是为了方便快捷,就算是有一个地方损坏了,直接拆下来换上新的就行了,甚至一些一般的东西,连找专业人士都不用。

    从这一点上看来的话,新国际空间站的这一点做的确实是不错,为以后的发展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虽然新国际空间站这边宣传的时候没有提到天宫空间站,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他们可是已经暗中比较了众多回合了。

    而且这些较量还是新国际空间站几个合作国方面主动的,弧光集团根本就没搭理他们,自己该干啥干啥。

    因为在弧光集团和董晨看来,这跟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他们连建都还没建呢,就算是有竞争,那也是新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新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国那边比他们的,一些人也知道一些大体的情况,那就是新国际空间站这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直观的模块化设计,也是现阶段地球国家能拿出来的最好的组建模式了。

    而天宫空间站就是另一种模式了,它是一种更倾向于未来的设计,或者说它就是应该出现在未来几十上百年之后的空间站才对,它的整体更加的稳定,防护能力也更强。

    相对的,新国际空间站这种模式比较省事,看起来也是巨大无比,但是它的内部空间绝对还不到比它小的天宫空间站的70%,而且它防护性也不好,对于太空垃圾的防护性和普通的空间站没区别,遇到了比较大块的太空垃圾还是要发动引擎来躲避,要不然肯定会步上它前辈空间站的后尘的。

    再说了,天宫空间站那里可不是没有模块结构,只是它的模块架构没有那么明显罢了,最起码没有新国际空间站那样一个舱一个舱的连接起来的……那么明显。

    它那个就和搭积木一样,是个人都知道它是属于模块化的范畴,而且是那种非常浅显的模块化涵义。

    从某一方面来说,几个合作国宣传的优势并没什么大错。

    还有就是这次负责运货的货车……货箭,米国最新的“太空发射系统”,它是一种从航天飞机演变而来的超重型运载火箭,由米国国家航天局设计,主要目的是维持星座计划的进行以及取代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

    它的第一阶段以70到110吨的星座计划载人任务为主,之后会发展出130吨的货舱型载荷任务。

    最终它的设计运载能力将达升级为143吨,甚至有可能达到165吨。

    整体而言,太空发射系统与土星五号还是非常相近的,都是超重型运载火箭,体积都大的惊人,执行的任务也都是最困难的任务。

    不过这么几十年过去了,它可比土星五号先进多了,而且运力再次反超了华国上次用来登月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上,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史上最强的运载火箭系统也不为过。

    加上已经愈加纯属的火箭回收技术,让它做到了可多次重复利用,这样一来它的作用可比以前的航天飞机大多了,而且比土星五号也便宜了很多。

    这也就达到了它的研制目的,比航天飞机可靠,比土星五号便宜。

    要知道火箭可比航天飞机的技术成熟多了,对于人类来说它是目前最可靠的航天工具,而土星五号的造价那是没得说,在当时的造价相当于一艘核动力航母。

    想想吧,发射一次土星五号,就是一艘核动力航母在天上飞,并且还是一次性的,没有什么非常必要的大事,谁会这么干。

    土星五号直接叫“土豪(号)”或者“壕”都没问题,也只有土豪才能玩的起,并且还是肉疼的玩。

    再说可靠性的问题,之前就是由于米国的航天飞机先后发生两次灾难,所以米国航天局才需要研制一种更加可靠的运输系统。

    因为经过他们的分析,如果采用普通串并混合式火箭发射系统,那两次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

    第一次航天飞机灾难是由于助推器在发射过程中损坏,并且人员无法逃离而产生的。

    因为航天飞机的助推器一旦启动,航天员们便无法逃逸了,它上边可没有什么紧急逃生舱,要想像普通飞机那样跳伞,那更是完蛋。

    而如果当时采用的是普通火箭,那么这种载人航天任务一定会配备逃逸塔的,就是火箭上那根“避雷针”。如果发生意外,则航天员们可以启动逃逸塔逃离。

    第二次航天飞机事故是因为机翼受损,所以在下降过程中毁坏,进而产生了连锁反应,发生了最后的事故。

    如果采用的是普通宇宙飞船,也就是火箭的载人返回舱,一个外表光滑的圆锥形舱体,这东西根本就没有什么机翼受损的可能,直接就下来了,到了预定高度开降落伞就好了。

    米国方面给“太空发射系统”设定的规格和很高,说它可以将宇航员运送到更远的地方,并且是人类空间探测的基石。

    它的出现将开启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到时候“太空发射系统”将把载有宇航员的“猎户座”号太空船送入太空,首个目的地为一颗小行星,最终目的地是火星,可以说是载人航天走的最远的地方了。

    不过在有了弧光航天的异军突起之后,再看看弧光航天研发的那些航天设备,什么“基石”、“新纪元”用在它的身上,已经不怎么符合了。

    这个不管他们怎么宣传,信的人都不怎么多了,毕竟有弧光航天的空天飞机在那里摆着呢,哪怕他们说这个“太空发射系统”是为了火星任务而诞生的,即将让米国成为第一个登上火星的国家。

    而在弧光岛的董晨,他就一边吃饭一边看着新闻,边看还边品头论足。

    不得不说米国这次花的公关费和宣传费应该不少,关于新国际空间站的消息已经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了,主要都是在宣传它的体积有多大,积木式模块化的设计有什么什么好处,空间站内部有一些建模图,但是却没有提起过内部空间有多大。

    “你说这米国要发射就发射呗,说这么多有什么用,不知道什么叫“少说多做”吗?实际行动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而且都在说优点,缺点一个都不说,打的一手好算盘,误导那些不知情者。”董晨一边往嘴里塞饭一边对坐他旁边的一号说道。

    一号看着董晨笑笑说道,“先生,人家当然要为自己考虑了,并且展示优势,不展示劣势,这不是所有生物的通性吗?”

 第六百零二章 苦逼的重头再来

    对于“展示优点,隐藏缺点”这件事,这没什么好说的,虽然一号说的是所有生物范围,但是董晨知道她现在这一刻指的就是人类。

    不过董晨不得不同意一号的说法,她说的确实没错,人类就是这样的,或者说的好听一点,把所有的生物都包含进来,让人类不那么明显,那就是一号说的“所有的生物都有这样的特性”。

    听到一号的这些话,董晨吞咽掉自己口中的食物无奈道,“这倒是没错,不过他们这老是暗中的拿我们的天宫空间站比较,并且老是拿一些莫须有的缺点来说我们,还是让我觉得有些蛋疼,不知道该说些他们什么好,简直就是啥事都干,但是就是不干正事。”

    “先生,您说的没错,根据我对网络用户数据的分析,他们的这些言论和宣传对我们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反而是原本对他们有利的舆论方向有了一些变化。”

    董晨听见一号说的这些一愣,不过看着一号给他摆出的一些数据对比之后,他就相信了,所以表情怪异的说道,“所以说这次又被我给说中了?!”

    一号点头笑道,“是的,先生,您又一次说中了。”

    好吧,董晨不觉得自己是乌鸦嘴,反正是说别人嘛,又不是说自己,他只是说的太准了。

    这次米国算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确实是因为董晨说的那个原因:说的太多,做的太少。

    这样嘴上口花花,反而让人不喜欢了。

    主要是他们太着急了,现有的时间内不够他们把所有人的心理变化分析一遍,不是太清楚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中,尤其是弧光集团出现之后的世界,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在的人们,可没有以前的那些人们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