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373章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373章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料和一号的解释大体差不多,不过有一些更加详细的数据可以看,而从这里边就可以知道这段时间的众多变化。

    而最初的数据变化竟然在“喋血”病毒爆发之前就开始了,不过虽然这些小行星或者碎片都有自己的固有轨道,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多多少少就会有些变化,所以有这些变化也算是正常的。

    不过以董晨的敏感性,他还是在里边看出来了不同,毕竟他现在非常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也早早得就把这一项列入了重点观测项目中。

    以弧光航天观测的精确数据来看,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坠入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比之前同期增加了6%~8%,虽然这些小行星最终都没有形成陨石,但是这个增长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近半世纪以来,全球每年平均有七百多例陨石坠落。其中,1979年和1988年发生了三千次以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还只是落到地上形成了陨石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并且被国际陨石学会记录在案且资料完整的数据,这个数据库主要目的是提供各种陨石的官方名称,并记录被该学会认证过的个体。

    因为许多掉落在海域或其他无人区的陨石,还有被忽略的小型陨石坠落事件,都不会被记录在案。

    这样高频率的高空坠落听起来或许有点吓人,但相比于陨石坠落的次数,它造成的伤亡其实很少。绝大多数的陨石,因为与大气层摩擦燃烧而迅速缩小,最后质量只剩下1到2克左右。

    所以每年落到地球上的实际陨石数量可能要翻上几十倍几百倍。

    甚至有的小行星根本就降落不到地上,直接就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了,所以每年冲进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数量肯定还要在实际陨石数量的基础上往上再翻好几番才行。

    这样一来,这个增长数值就很可观了。

    同样的,也相当可怕。

    不过看这些资料记录,董晨发现很多小行星的运转轨迹竟然不是突然变化的,而是本来就要交汇的,真正决定未来走向的是它们碰撞之后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也是最难以计算的。

    这样看来,这么“局”还真有可能是从很早就开始了。

    有时候董晨也会想,这个世界的真相到底是啥样的。

    是缸中之脑?

    是一个盒子?

    还是一颗微粒?

    但是想到最后,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吃饱了撑的。

    要真想知道,等太阳系“新手村”的关卡打通了,出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先生,除了地球这边,月球这边的整体数据也出来了,相关指数也有所增长。”

    “还有关于小行星带的数据也出来了,那里的情况也有些不一样的变化,小行星之间的碰撞几率变大了,这个数值一变大,碰撞之后的变数会更加的多,可能会影响到地月系统。”

    一号经过综合出来的信息董晨都快速的看了一遍,同时一号也在旁边简要的介绍着,让他对整个的太阳系内形式都大体的了解了一下。

    不过目前的形式不明朗,虽然他看着是征兆,但是其实毛也没有,啥也看不出来,就是小行星多了点,运动有些复杂化而已。

    “……目前还没有什么大的撞击事件会发生,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依然是计算数据和收集信息,直到有了确的信息之后再通知我吧。”董晨在大体的看完所有的事情之后说道。

    “好的,先生,我会持续关注这方面的事情的。”一号在旁边点点头说道。

    “嗯,就这样吧,”董晨靠在车座位上叹气道,“看来在不久的将来又要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回“气泡”的路并不长,虽然车辆行驶的速度不快,但是在董晨和一号聊完这些事情之后,他们也已经通过气闸进入了其中。

    和他们离开的时候一样,回来的时候也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由于这些壳体生态圈都是全封闭式的,所以这里施行的还是地球时间,由壳体棚顶的显示屏来显示白天和夜晚的交替,所以说这里的人除了感觉身上轻飘飘的、生活上有些影响、还偶尔来个平地摔之外,生存环境感觉和地球没啥大区别,甚至比自己之前住的地方都好。

    偶尔平地摔,这就是要让他们在这里适应几天的原因,只有适应了这里的重力,他们才能开始工作。

    而且他们之前的飞行时间也不断,所以在来到这里新奇了一阵之后就都休息去了,现在这种睡眠除了可以补充精神之外,也可以让身体在睡眠中进行自我调节,进一步的起到适应环境的作用。

    所以董晨回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是静悄悄的了。

    当董晨知道了关于小行星的事情之后,他就打算在这里多待几天了,当然,孙浩那边知道了之后的一通说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不过在提醒董晨注意安全之后,他那边也就同意了。

    董晨在这里和新朋友们适应了两天之后,他们就已经基本能适应这里的重力和生活状态了,也用这两天的时间好好的逛了逛这部分开放的月球城,感觉还真是不可思议。

    而梁国宇这个弧光集团月球总主管也来了,开始正式得管理人类在月球上建立的第一座城市。

    而董晨……哦,不,是董暮,他也在月球上得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那就是开月球推土机。

    ps:有二更

 第七百四十九章 弧光,掌握核心科技

    由于月球城的特殊性,那么除去那些专门来建设月球城的太空工人外,首批移民过来的地球人肯定也是要参与到月球城的后期建设中的。

    而且就像是地球的城市一样,这个建设过程是永远在进行的,就算原先的计划已经完成了,那最初开始建设的部分也就到了更新升级的时候了,所以还要接着干。

    所以说,建筑相关的工人和工作,那是永远都需要的。

    哪怕是董晨他们这一批作为实验入住的首批月球遗民也是一样,他们有一部分人会做与建设相配套的工作。

    就像董晨一样,开起了推土机。

    今天董晨和一号刚出门,就碰见了迈着魔鬼的步伐一身汗跑过来的练儒曰,“董哥,壹壹姐,今天又到你们去开推土机了?”

    见到了来人是练儒曰,一号只是点点头就算回答了,而董晨则是说道,“对呀,今天轮到我们轮班了,看你这一身汗,跑了多长了?”

    “已经跑了一半了,还有一半要跑,”练儒曰听到董晨身前喘息道,“月球好是好,不过就是每天强制锻炼这一点太不好了,简直就是宅男的克星。”

    “哈哈,锻炼锻炼也是好的,要不然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了可就不好玩了,对了,小刑呢,你们不是每天一块跑的吗?”董晨笑着问道。

    “为了调动运动的积极性,社区医院那边设立了第一名奖励,这臭小子已经跑到前边去了,一点都不知道等我。”说到邢陈佳,练儒曰简直就是咬牙切齿,别看这小子年龄小,但是跑起来还真他玛的快。

    “董哥,壹壹姐,我还要赶紧去追了,要不然今天我可能就要给那小子贡献一分了。”

    “行了行了,赶紧去吧。”

    看着再次迈着魔鬼步伐跑开的练儒曰,董晨就又笑了起了。

    由于月球重力比较小的原因,所以在月球上跑步就必须有特殊的姿势才行,要不然还按照地球上的姿势跑步,那非得摔跟头不可。

    经过这几天大家的摸索,每个人都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姿势,而练儒曰的跑步方法就是大踏步加连蹦带跳式,姿势看起来很好笑,所以每次董晨看到他跑步的时候都一副见了魔鬼的模样。

    当然,董晨的跑路姿势也不怎么好看。

    要说好看那还是一号,她的计算能力超强,所以很快就适应了月球的环境,这让她跑起来和地球差不多,甚至大踏步的方式看起来更飘逸。

    等董晨、练儒曰这些人再过一段时间更熟悉月球的重力和环境了,可能跑步姿势也能调整过来,然后变得也好看起来。

    不过也可能是已经完全熟悉了自己的魔性步伐,想改也改不了了。

    “走吧,推土机女神,我们也出发,接着开我们的推土机去。”

    等练儒曰离开了,董晨就招呼一号上了智能车,然后直奔工地。

    而幸亏一号的全息投影没在这里,控制的只是一台警卫机器人,要不然董晨肯定能看见一号翻白眼。

    说到这个开推土机,这还是要怪董晨,是他想开着推土机在月球上浪迹天涯的,而一号现在作为他的警卫,那自然是要在他周围的,所以也只能选这个。

    一号还记得那天她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现场的人看她的那种眼神,顺便也多出来一个外号:推土机女神。

    以及董晨每次故意的称呼。

    要不是智能安全定律不允许她伤害董晨,董晨现在肯定已经满头包了。

    而他们要驾驶的推土机,那可不是地球上的推土机,仅仅是因为看起来功能差不多,然后人们给起的别称。

    实际上他们推的可不是简单的土,全都是矿产和燃料,都是弧光集团的月球建设计划能用的上的。

    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这已经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了,尤其是在资源富集区,那一铲子下去全都是满满的矿产。

    它上边已知的矿产已经探明的就有上百种,其中好几种矿物还是地球没有的,这就确定了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种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蕴藏有丰富的铬、镍、镁、硅等金属矿产资源。

    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而整个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月球表层的铁不仅异常丰富,而且还便于开采和冶炼。因为月球上的铁主要是氧化铁,只要把氧和铁分开就行,这样的技术对于弧光集团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此外,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制造水泥和玻璃的办法弧光集团也有。另外在月球表层,铝的含量也十分丰富。

    这些矿产资源和他们的工业产物可都是弧光集团的月球建设计划大量需要的。

    一旦它们的产量跟上了,那么集团月球建设计划的花费将进一步降低,甚至还能反哺集团其他的建设计划,卖给地球其他国家等等。

    除了这些建设用的矿产资源,还有一种前几天刚刚投入使用的重要能源燃料,那就是氦…3。

    氦…3在全世界的总储量不超过100千克,而且大部分是由核弹头中的氚衰变而成,即使加上深海气井和火山气中氚衰变的氦…3,全世界一年最多也仅能获得10~20千克。

    这点“产量”,即使用作科研也显得捉襟见肘,哪里还谈得上用于核聚变燃料来发电。

    而相当于地球上的稀少储量,氦…3在月球上储量巨大,至少有100万吨氦…3嵌附在月球表层,至于具体有多少,弧光集团月球基地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不断的精确这个数字,这些月壤只需加热到合适的温度,90%以上的氦…3就会释放出来。

    正好月球还是“冶炼”氦…3的绝佳场所,这里的环境是高真空、低引力、温度高、温差大,正好可将月壤加热并实施氦…3分离。

    不过这么多的储量,这么好的条件,全世界的科学家也只能眼馋,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核心科技。

    还是两个都没掌握。

    一是可控核聚变边搞不定,二是低成本月球飞行能力也不行。

    但是弧光集团这边,那就是掌握核心科技的典范了,而且掌握的核心科技还有……很多。

    可控核聚变技术没问题,低成本月球航行也没问题。

    甚至是还掌握了核心产地,冶炼厂都直接盖到月球上了,旁边就是资源富集区。

 第七百五十章 矿工小董

    氦…3罕见于地球,却在月球上大量储存,其主要原因在于,月球作为太阳风粒子的收集器,在形成至今的40亿年时间里,有2亿~5亿吨氦…3粒子打在月球表层10~50米深的土壤内。

    由于月球自身没有磁场,才使氦…3粒子能在月壤内“安营扎寨”。

    相比之下,地球上的氦…3粒子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沿着地球磁力线慢慢扩散,最终被大气层“俘获”而消失。

    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氮和1600吨碳。和众多的主要资源产地出产的矿产一样,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要的。

    以前这些活都是那些专业的太空工程师们干,但是这些事情再未来本来就是要给一般的大众做的,毕竟到了太空大移民时代,这些东西还要用到专业的太空工程师的话,那就太浪费资源了,这些人可都是培训出来的精英,显然还是最尖端的星球开拓才适合他们。

    所以弧光集团这次也算是趁着移民实验,让普通的人也参与进太空建设中,看看这种搭配模式是否合适。

    好在除了那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用专业人士之外,很多工作其实专业性并不强,或者说弧光集团把它们变得专业性不强了,即使普通人也能干。

    就像董晨要开的推土机一样,其实已经很智能化了,尤其是电能驱动的,开起来也方便,甚至都不用学,看上一会就会了。

    其实弧光集团这只是想让一般人有个工作,让他们们忙起来,要不然人一旦闲的蛋疼了,指不定给你搞什么事呢。

    虽然有实力,可以把大部分的活给智能机械做,然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仅有一些不能自动化的工作还有人做,以极少的人养活着大多数的人。

    但是以董晨那不怎么高的思想境界来说,凭啥啊?

    想养活自己,那就自己干活去。

    咳,就像董晨自己现在都要奔赴矿场一样。

    自动驾驶的车辆很块就到了他们需要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