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379章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379章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症。现在终于在科罗岛与自己的丈夫团聚。

    因为其他人都认为她已经死了,所以纳耶夫与她约定,就说她只是与阿米拉同名同姓,外貌相似的人。

    在海洋之心度过了两天的周末后。纳耶夫与江晨告辞。

    在临走之前,他向江晨询问起了价格。

    “就当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好了。因为这种型号的机器人我不打算在市面上发售,费用什么的还是算了。”江晨摇了摇头。

    “请不要这样,我的朋友,你会让我为难。无论是钱还是美女,请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吧。”纳耶夫认真地说道。

    在这些天的接触里。他已经将江晨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如果你真觉得为难的话,就把这件事当成我们之间的秘密吧。”江晨叹了口气说道。

    “为什么?”

    “我无法解释为什么,总之这是一项邪门儿的技术。”

    纳耶夫并不是很理解江晨话中的意思,但还是接受了他的说法,再次用真神的名义起誓,会为江晨保守秘密。

    “您的慷慨获得了沙特人民的友谊。”纳耶夫深吸了一口气,对江晨鞠了一躬,“无论如何,我欠你一个人情。等我当上国王之后,一定会报答你。”

    “能获得未来的国王陛下的友谊,我的礼物也不算是亏了。”江晨哈哈笑了笑,最后又叮嘱了他几句。

    机器人不会生病,永远不要带她去检查身体。机器人不会造血,体内虽然设计有血管,但永远不要让她受到严重的伤。一定不能私自“拆卸”,否则保护机制会烧毁芯片。她不需要充电,但需要进食,消化系统是她的唯一能量来源……

    江晨亲自将这位王子送上了飞机。

    在登上飞机之前,纳耶夫再次拥抱了他,表达了对他的感谢。

    “如果你来迪拜玩,请务必联系我。”

    “一定!”江晨挥了挥手,笑着将夫妻二人送上了飞机。

    望着消失在天际的航班,江晨脸上对的笑容渐渐松弛了下来。

    半晌之后,他突然自言自语道。

    “或许我不该答应他。”

    站在江晨旁边的阿伊莎困惑地看着他。

    如果随意地用机械取代死掉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人死去了。一百年后,最后一位人类病死在床上,看着那些不知道是人还是机器的亲朋好友为自己送别,然后在自己闭上眼的一瞬间取出了自己的代替品。

    只是想想,他都觉得不寒而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的工人们

    西太平洋的海面上,这里距离科罗岛两百公里。

    坠着锚链的浮标随着波涛起伏,由绳索连接着,在海面上画出了一个圆。

    八艘工程船围绕着这五平方公里的海域,就如同海上平台一样锚定于此,昼夜不息地进行着施工程序。船上的工人实行轮班制,每星期一轮换上岸休息。

    旁边有一艘守护级护卫舰待命,巍峨不动地电磁舰炮以45°仰角屹立,警戒着四周的海域。

    虽然菲国已经分不出更多的海警船来骚扰新国的海域了,但必要的警戒程序还是少不了的。斯坦尼斯号航母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里,虽然他们不敢再派出无人机,但保不住他们不会使用水下侦查设备。反潜鱼雷,可对试图靠近的水下单位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这时,一艘装载着上百座集装箱的大型轮船靠了过来,停在了一艘工程船的旁边。

    穿着白衬衫的汉子将毛巾甩在了肩上,走到了机械的旁边,用力拉下了操纵杆。铁桥搭在了工程船和轮船之间,几名穿着机械外骨骼,端着步枪的士兵登上船。

    船长赶忙迎了上去,带着这几名星环贸易的士兵在船上走了圈。确认没有问题后,船上的工头开始吆喝起来,招呼那些工人们干活。

    货物总共分两批,一批带上船去,一批用机械臂扔进海里。

    忙完了手边的活儿,白衬衫的汉子将扳手丢在了边上,撩起肩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虚着眼睛看着那机械臂钳住沉甸甸的集装箱,往大海里卸货。

    周强,认识的工人都叫他强子。他两个月前在来船上,走的是网上招聘,在这些工人中文化水平算是比较高的了。虽然也只读过高中。

    在华国沿海地区,不少人都知道新国这个地方,也知道那儿有个叫星环贸易的大公司。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老板是个华人。还知道这个神奇的老板还是未来人集团的大股东!

    因为都是华人的缘故,老板对华人很照顾。只要在公司干个一年,没有犯罪记录,就算是他们这些文盲也能拿到移民的护照。当然,因为是文盲的缘故。在拿到移民护照后,他们会被安排进入安加岛的社区大学,在那里接受半年的扫盲教育。

    虽说是扫盲,其实也就是学学数学和英语。相比起其它发展中。国家,华国的教育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就算是文盲也是识得字的,不识字他们也看不懂招聘信息。

    教育在新国是福利,不是产业,这一点和他们的家乡刚好相反。而这些工人们也乐得学习,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不是?

    “你说。那些铁疙瘩们穿着这么厚的衣服不热啊?”何冬走到了边上,掏出两支烟,一支递给了强子,一支自己点上。

    机械外骨骼以铝、聚乙烯材质为主,除了几处重要部位由c型钢保护外,几乎没有铁。不过那聚乙烯防弹板上漆黑色的金属光泽,总是会让不懂行的人误认为那是铁疙瘩。

    周强有木讷地笑了笑,接过了何冬手中的烟。

    “不知道,没准他们不怕热。”

    何冬呵地笑了声,叼着烟看着那两名在船长室门口站的像个木桩子似得士兵。咂了咂嘴。

    “在新国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啊,只怕这以后是没什么机会看雪了。”

    “过年不回家吗?”周强疑惑地问道。

    何冬斜了他一眼,鼻子喷出几个烟圈。

    “回什么家?把家搬过来不就行了。”

    “把家搬过来?”

    “不然呢?像咱们都是来的晚,像我哥他们最早来这里务工的那批。他们在幻影头盔工厂上班!据说他就干了半年,光是拿的奖金,就把一套房子的钱给凑出来了。”何冬瞟了眼没见识的周强一眼。

    在所有工人中,他在新国的路子算是比较广的。16年的年中的时候,他哥就随着第一波移民潮来到了新国,几经辗转后安排到了幻影头盔工厂。生产那种虚拟实境的玩意儿。随着工厂越做越大,他哥也变成了小队长,一个人带十个人的班,做头盔零部件的打磨。

    据说他现在已经准备辞职了。凑够了钱,他打算凭借在工厂中积累的人脉,拿到头盔外壳的生产订单。不少新国的小企业级,就是靠着幻影头盔塑料外壳的订单发了财。手上有了闲钱,他也打算试试。

    “一套房子……那得有一多百万吧。”周强愣愣地说道。

    虽然他现在的基本工资也有个八九千人民币,单位还包吃住,但存个一百多万出来买套房子……似乎还是个很遥远的事。

    仿佛看出了朋友心中的鼓励,何冬呵地笑了声,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把买房想的太难了,新国没那些黑心开发商,未来人集团也看不上房地产这些钱,一百多万?你要住带院儿的别墅当我没说,但贴着星环贸易商标的公寓楼的话,顶多20万就够了。”

    “美元?”

    “人民币!美元的话,大概三万美元?我数学不好。”

    听到朋友的话,周强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算上出海的补贴,他一个月能拿到两千美元的工资,三万美元的话,存个一年半就能拿下了。

    “不过星环贸易的福利房一人只能限购一套,面积嘛,也就八九十平米的样子。人啊,还是得有点追求,存个一百来万,买个海景别墅住住多开心?”何冬笑呵呵地说道。

    这追求,他也就是这最近才有的。原本在望海市那边打工的时候,他累死累活地干上个两年多,也没指望过能在望海市买个窝。后来是偶然听家里人提起海外务工的事,他才知道了新国缺劳工,抱着试一试地心态顺着他哥的路子跑了过来。

    这一来,他就不想回去了。

    在这里,他看到了买房的希望。

    对于大多数华夏人来说,这辈子不就是为了一套房,和一个温暖的家吗?

    “瞎操些什么闲心,赶紧把活儿都给干了。一会儿有大人物来检查,偷懒的小心我扣你奖金。”

    操作着机械臂,将集装箱丢进了海里,叼着烟头的工头嚷嚷着瞟了过来。

    见工头不满了,何冬赶紧掐灭了烟头,拉着强子跑回到了岗位上。箱子是搬完了,但好像还有别的活要做。至于工头口中的那个大人物,并不是他们这些小人物关心的事儿。

    卸完了所有货,轮换与工程船分离,向着安加岛的方向返回。

    与此同时,一架直升机向着工程船的方向驶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一十章 揭开海底的面纱

    直升机停在了工程船的临时停机坪上。

    在阿伊莎的陪同下,穿着便服的江晨跳到了甲板上。

    工程船的船长已经在旁边等候多时了,见到江晨后,脸晒得黢黑的船长陈安民立刻笑着迎上前来。

    “欢迎欢迎,江董居然亲自莅临指导,咱们这船可是蓬荜生辉啊!”

    听到这黑脸船长的欢迎词,江晨差点没笑出声来。这家伙成语用的,还真是毫不考虑语境。

    “不用这么紧张,我只是来这边看看工程进度。顺便带人来参观参观,咱们集团的世纪工程。”

    陈安民愣了下,困惑地看着老总,接着又看了眼正从飞机上下来的那个白人。

    在他耳朵印象中,这个海上城市的工程,应该是对外保密的才对。就连那些在船上工作的普通工人,也没几个人知道工程的具体内容。只有几个不换班,常驻在船上的工程师,才知道一点点地细节。

    “过两天,工程的情报就会全面解禁,世界人民有权利知道我们在西太平洋搞的动静。”江晨摊开了手,用揶揄的口吻说道,“总有些胆小鬼认为我们在建导弹井。”

    石墨烯缆绳已经研发完毕,由两栖工程机器人负责的主体工程也已经进行到了20%。已经被打得半死不活的菲国不停炒作星环贸易在西太平洋上的阴谋,污蔑其在大规模建设洲际导弹井。

    江晨一听就知道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洲际导弹这玩意儿,怎么说也有个最小打击半径,怎么也不可能用来打只隔着几百公里的邻国吧。真正对导弹井感到忌惮的,恐怕还是菲国背后的主子——美国。

    一直隐瞒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江晨干脆将海上城市的计划公布了出来。而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美国首先跳出来对其表示了怀疑,认为未来人集团公开的影像是虚构的!

    五平方公里的海上城市?这怎么可能!

    目前,美国正在离夏威夷不远处的太平洋上修建一座海上城市。但说是城市,其实就是一艘高70米,直径27米的钢筋混凝土浮船。然而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困难了。这不是在近海,这可是在太平洋!不是吹沙填礁,而是造一座漂浮着的,可以移动的城市!

    普通的钢铁根本不足以对抗庞大的潮汐力。哪怕是用上钛合金都困难。

    建造“真正的海上城市”?

    这又不是在拍科幻片!

    知道美国那边不相信,江晨也懒得做任何解释。不信?你们派人来看看不就行了。反正再过十几分钟,未来人集团就会通过幻影头盔这个平台,向全世界推送一条广告。

    一条绝对震撼的广告,主题是移民和旅游。

    “是不是导弹井看一看就知道了。”那个白人从直升机上下来后。理了理有些乱的领带,走到了江晨旁边,“潜水器在哪?我想我们可以开始了。”

    “你还是一如既往的急性子,劳伦斯先生。”江晨笑着说道,“说起来,我很好奇。听罗伯茨说,你不是调到洛杉矶去干办公室的活儿了吗?”

    “人手不够,我又被调到外勤了。”劳伦斯不耐烦地说道。

    因为江晨对cia的印象很糟糕,考虑到与新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美国方面就没有派出cia的人。而是派出了主要负责境内情报工作的fbi探员与两名专家。

    这fbi的探员刚下了科罗岛的飞机,江晨便意外的发现,来的居然还是个熟人。这只令人印象深刻的鹰钩鼻,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咄咄逼人,不过这次见面,这位探员先生却是没了在伊拉克时的那份锐气,啤酒肚也是长了出来。

    “看来你似乎想早点回洛杉矶,那么我们赶快开始吧。”说完江晨看向了船长这边,“把潜水器准备下。”

    陈安民赶忙点了点头,有些警惕地看了那三个美国人一眼。转身回到了船舱内。

    “阿伊莎,你在甲板上等我吧。”

    “恩。”阿伊莎点了点头,站到了一边。

    劳伦斯看了带着墨镜的小姑娘一眼,他隐约觉得她有些面熟。不过想不起来是在哪里看过了。从她的身上,他隐隐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自从离开伊拉克那个鬼地方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嗅到类似的气味儿了。

    跟着江晨来到甲板的后侧,圆筒状的潜水器已经准备好了。

    因为是带外人参观,江晨自然不能用“水滴”那种高端货。更何况施工海域的深度也就500米的样子,使用普通的工作用潜水器完全可以胜任下潜作业。

    “深海潜水服有吗?一会儿没准我们得离开潜水器观察。”一名美专家向江晨问道。

    “当然有。不过你们应该用不上。我们的工程很壮观,你们在外面就能看的一清二楚。”江晨笑道。

    “那可不一定。”劳伦斯哼了声道,“谁知道你们不是在打着幌子,暗地里埋设导弹井。”

    “我们最开始建设导弹井的时候,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