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702章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702章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度五公里,发射钻地弹!”

    “是!”

    随着一条命令下达,舰桥内的舰组人员立刻忙碌了起来。

    “支援武器装填完毕!”

    “坐标锁定完毕!”

    “发射!”

    一枚长条状的物体与同步轨道上的远征号分离,在向下坠落了一段距离后,尾部沉寂的引擎骤然闪烁出橙红色的火苗。

    在重力和引擎的双重作用下,导弹开始加速,跨越过17031公里的距离,狠狠地撞在了空无一人的沙丘上。

    尘埃飘散,沙丘上静的可怕,就如同寂静的舰桥内一样……

    舰桥中央的全息大屏幕上,那颗牵动着所有人视线的红点,正在急速下降着它的海拔。

    当海拔数值跳动到负五公里的瞬间,坐在控制台前的炮手冷静地开口。

    “确认命中!”

    几乎是话音落下的瞬间,橙红色的火光如同滚动的岩浆,将五公里之下的岩道、空心层连同着潜伏在其中蠢蠢欲动的魔鬼虫,一同吞没在了火海中。

    数千度的高温甚至点燃了空气,就连变质岩也无法抵挡那恐怖的温度,被直接液化成岩浆,从空心地层的穹顶向下蜿蜒出针芒状的石笋。

    没有任何生物能从如此炼狱中存活下来。

    即使是跨越三十七亿年岁月的物种,在文明人的利器面前,也终将败下阵来。

    高热的火焰很快散去。

    屏幕中的一串标志着生命源的红点也随之熄灭。

    一名军官走到了舰长旁边,立正行礼,干净利落道。

    “共二十七只魔鬼虫,确认击杀!”

    听着副官的汇报,舰长点了点头,望向那片赤色星球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傲然。

    魔鬼虫?

    外星物种?

    在星环贸易的铁蹄面前。

    不过如此!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46章 震惊世界的峰会

    距离火星战线的开辟过去了一个星期,一月很快进入了尾声。

    并没有因外界舆论而改变原定的计划,星环贸易的生物科技峰会如期于月底召开。

    生物科技峰会的举办地被定在了科罗岛北部的“海洋之心”,这座集购物、住宿、休闲、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地标建筑,自从被未来人旅游建成以来,便被作为新国的国家印象,印刷在旅游宣传画的画册上。

    一共十只魔鬼虫标本,经过解剖后被制成了共计五百多件展品,由星环海军陆战队押运送到了会展中心。这些标本中小到魔鬼虫的组织细胞切片,大到经过技术修补的整只魔鬼虫标本,像是血液、心脏、肢体等等这些零件都被单独作为展品展出。

    所有的展品都被中间抽成真空的双层防弹玻璃严格密封,玻璃展柜内置有小型反触发式凝固汽。油弹。一旦侦测到展柜出现破损,汽。油弹便会自动引爆,在玻璃展柜内造成五千度的高温,将所有样品全部销毁,避免里面的外来细菌、病毒入侵科罗市的生态环境。

    因为严格控制了炸弹装药,站在展柜外的人不会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和展品一同被展出的还有星环贸易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每个大型展柜的旁边都站着一名穿着外骨骼的战士,胸前抱着撕裂者突击步枪。

    展会将持续一个月。

    展会开始的第一日,海洋之心的游客数量翻了足足一倍,以至于新国交通部不得不增派交警维持附近路段的秩序,确保各国的代表团和各大媒体的转播车能顺利入场……这些不能飞在磁悬浮公路上的老爷车们,堵起来确实很碍事儿。

    被允许入场的不只是媒体记者、相关领域的学者,不少来科罗市旅游的游客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毕竟是火星物种,上半辈子见都没见过!

    大家以前都以为那是一片沙漠,上面毛都没有。

    别说是火星物种了,要是谁真弄了个恐龙的活体标本摆在博物馆里,保证展馆的大门被人挤爆。大家看不懂不要紧,这不妨碍拍个照凑个热闹……

    “我的天,这虫子也太大了点吧?”有游客咋舌道。

    “妈妈,我想骑在它头上合影!”被母亲死死拉着的熊孩子哭喊道。

    “大到这种程度,反而难以将它和虫子联想到一起了……”还有人评头论足道。

    当然,出于安全考虑,游客只能站在隔离带外面拍照,不能近距离和标本合影。

    媒体记者被允许越过隔离带,但同样不被允许触碰玻璃展柜。

    不过已经足够了,别说是站在展柜旁边,就是隔着老远拍照,都能从魔鬼虫那庞大的体积中,感受到这三十七亿年前物种的威势。

    “最长的魔鬼虫标本达到了20米,最短的也有13米长……比已知最大的节肢动物日本蜘蛛蟹还要大七倍不止!它的存在已经刷新了我们对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的认知!”

    “究竟是什么样的基因,才能让它从三十多亿年的岁月中存活下来?或许只有神秘的自然才能给我们答案……”

    “火星是个疯狂的地方!”

    “我迫不及待地想前往火星给这些大家伙们做个专访,但星环贸易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最好别这样……”

    会场中,各大媒体的记者都在镜头前对着这些标本做着解说。虽然他们手上的资料都是些浅显的尺寸大小之类的数据,但对于满足大众对于火星生物的好奇心,却是已经足够了。

    公司的记者正在魔鬼虫的标本前,英国广播对着镜头做着解说,然后就在他刚对魔鬼虫的血液展柜做完专访时,却是发现一群人挤在了展会会场的一角。

    他记得那里没有展柜来着。

    “会场的主办方办公室门前聚集了大批的人群,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50岁以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来采访其中一位……您好,这位先生,请问你们在这里是——”

    “抗议!”戴着眼镜,胡子花白的老人气势汹汹地说道,“如你所见我们在抗议!为什么不让我们参与研究!他们这是在妨碍学术自由!”

    “没错!我代表哈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抗议星环贸易的做法,国籍不应该成为阻碍科学进步的限制!”站在旁边的教授气势汹汹地凑到了镜头前,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明明已经收到了魔鬼虫实验项目组的提名,但地球防卫同盟将我从名单上划掉,就因为我是美国人?这太奇怪了!”

    他出席了这么多科研峰会,哪次不是别人把他客客气气地请过去,这还是第一次,他主动想去,结果被拒绝?

    换了平时,他直接黑着脸将这公司拉进黑名单了。

    然而这次……

    他还是自费机票来了一趟。

    原因没别的,怎么说也是火星物种,进不了实验室他也想近距离看看长啥样,就当是来这西太平洋小岛上度假好了。

    然而当他亲眼看到那20米长的魔鬼虫标本时,以及旁边展柜展出的标注有强酸性的绿色血液,他的老毛病顿时发作了——不模标本不舒服综合征!

    然而当他慢悠悠地找到了峰会的工作人员,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接着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可以勉为其难地帮你们看看标本,指点指点你们的研究工作的时候,他就被一脸古怪的工作人员带到了这里……加入到了抗议的队伍中。

    “这位教授请问您是?”眼见这位老人有些眼熟,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小声问道。

    “马丁·卡普拉斯!”

    听到这个名字,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顿时肃然起敬,同时眼中也浮现了强烈的震惊。

    身为多年从事科技类新闻采访的记者,他当然不会对这位老人家陌生。说起这位马丁·卡普拉斯可不得了,他可是1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对于化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然而正是因为震惊于这位老人家的身份,记者更加困惑了。

    这么一位学术界大拿,一般企业请都请不动!现在这位马丁·卡普拉斯主动要求参与研究,甚至连工资的事儿都没提,星环贸易不至于将他也给挡在外面吧?

    然而紧接着,这位记者的目光又在马丁·卡普拉斯的后面,又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迈克尔·莱维特!

    这位他就更熟悉了,和前面的马丁·卡普拉斯一样,这位迈克尔教授是另一位1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持有美国和英国双重国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

    与马丁·卡普拉斯获奖的理由一样,不过他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这位迈克尔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是生物计算,而且他就是最早指导dna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学者之一!开启了生物物理领域中“从结构到功能”研究的新纪元!

    简单一句话,两个人都属于科学界“大魔法师”级别的人。

    然而正是这么两位“大魔法师”,竟然都被挡在了门外面?

    再看看其他人……一个个的名气和成就丝毫不比这两位学术界大佬低,甚至是只强不弱。

    嗅到了大新闻的味道,这位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立刻让负责拍摄的助手将镜头对准了他们,满脸笑容地上前,将采访的话筒递向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表达自己心中不满的机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47章 又上头条了?

    展会结束的当晚。

    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采访内容。

    除了被展出的标本本身外,还播出了三十多位教授在展会办公室门口抗议的内容。

    网上。

    推特上。

    脸书上。

    一切以西方人群为主体的社交平台上,在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的后半段内容播出后,顿时炸了锅。

    “连马丁·卡普拉斯都被拒绝了?星环贸易的人是想干什么!”

    “还有迈克尔·莱维特,我认得他,他是我们剑桥大学的杰出校友!”

    “虽然这些名字都看不懂,但总之他们拒绝了我们参与研究?为什么?”

    “我仿佛回到了冷战时代,一道铁幕正在从太平洋落下……”

    “这是阻碍学术自由!”

    “……”

    社交媒体上的声音分成了立场鲜明的两派,一部分人对此表示理解,毕竟星环贸易。另一部分人则是义愤填膺地谴责星环贸易,没有社会责任心,用冷战思维来阻碍学术自由。

    当然,大部分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毕竟海洋之心的展馆可以随便出入,不少游客都拍到了照片,发到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很多人也都从电视上,满足了自己的火星生物的好奇心。

    至于什么“学术自由”、“冷战思维”之类的东西,关注的人还是太少了。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几个破标本而已,不看就不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些发生在脸书和推特上的争论,国内的小朋友们是没法凑热闹的。不过不少国人还是从海外党搬运的bbc视频,了解到了这个事件的始末,并且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表了看法。

    只不过与脸书和推特上不同的是。

    在围脖上。

    在朋友圈上。

    整个华语文化圈都在用的未来人1。0上。

    完全是另一片景象。

    “星环贸易碉堡了!”

    “哈哈,气死那帮鬼佬,国际空间站不带我们玩,高精度机床对我们禁运,搞了半个世纪的技术封锁没见你们这群圣母们跳出来嚷嚷学术自由、科学无国界,怎么这会儿蹦出来了?”

    “马丁·卡普拉斯?好久不看世界杯了,哪个球队的?”

    “哈哈哈哈,诺贝尔奖得主又如何,没你们帮忙咱华人科学家一样能研究研究透!”

    “当初让你们加入地球防卫同盟不进来,为什么不让你们参与研究?问问你们的总统呗。”

    社交媒体上热议纷纷的时候,传统媒体也对这件事做了一定程度的报道。

    最后地球防卫同盟的委员会站了出来,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说到了这件事。

    站在媒体的镜头前,克尔温说道:“地球防卫同盟对于地外生物、文明研究的细节,将对国际社会有选择的公开。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由各国代表商议后做出的决定,请不要做过度的解读。”

    然而怎么可能不过度解读?

    对于地球防卫同盟这个庞然大物来说,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被各大智库摆在桌子上当案例仔细研究,分析其背后的深意。尤其是那些教授们发动自己的学生,号召那些关注此事件的人去白宫请愿网站上联名。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十万人,按照规定,白宫不得不对此事件做出回应。

    不过就在所有人猜测着美国方面会作何反应的时候,白宫方面的回应却是相当平淡。一句美国正在就此事件与地球防卫同盟成员国展开讨论,就没有了下文。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展会召开不久后,一间位于波士顿废弃火箭发射场,在nasa和spacex运作下重新开始运转。原本被封存在仓库中的新型猎鹰火箭被重新装上了发射架,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发射前的准备。

    ……

    进入了二月之后,各国的科学家已经相互磨合的差不多,魔鬼虫的研究也渐渐走上了正轨。新建的四个隔离室已经投入使用,科研效率比之前快了数倍。

    就火星问题和即将竣工的百万吨级巨舰与各国委员开了几次会议后,江晨便搭乘太空电梯回到了地表。

    在回家之前,江晨先是去了一趟椰果岛,用跨次元物质传送装置将封存着样品细胞的小型冷冻箱,送到了林玲的实验室中,这才返回了出差快半个月的家中,继续上次没做完的游戏……

    科罗岛别墅。

    是夜,晚风习习,窗外的椰树摇曳着青葱的树影,欲拒还迎地将那羞人的月色遮去。

    “你又上头条了。”眼珠子转了转,娜塔莎试图岔开话题,

    “你上了上头条的男人。”

    话题中断。

    见没有成功转移江晨的注意力,娜塔莎咬了咬牙,眼珠子又转了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