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永世皇朝 >

第350章

永世皇朝-第350章

小说: 永世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损失。然而这些炮灰都是领地内的精壮男性,死太多的话,领地的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贵族军是来收复失地的,不是和泰容王国拼命的。可是他们的失地大部分被地方叛军掌控,剩下的部分都是已经要塞化的坚城,易守难攻,再加上援军入境,联军的机动部队增加,贵族军必须分出大量军队牵制联军的机动部队。

    如今麦尔指挥二十万联军部队,与三十万贵族军在赤水河以东的平原上对峙。腾源指挥的二十万联军,与三十万贵族军在威金山以北的平原上对峙。麦尔和腾源都是威名远扬的将领,在兵力对等的情况下,贵族军很容易军心不稳,所以牵制他们的部队数量必须要多。目前算上雇佣兵,贵族军的总兵力只有七十万,其中有六十万要用来牵制联军,只有十万人能用来攻城。

    地方叛军都是为了利益才站在贵族军这边的,他们怕自己的实力受损失,不愿意与贵族军合兵一处,有些势力甚至连军粮都不愿意出。在地方叛军的固执之下,大量的可用兵力滞留在后方。这就导致攻城的部队兵力严重不足,而防守方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战斗,破城难度极高,直到现在贵族军也没能攻下一座城市。

    为了提高攻城效率,贵族军准备将攻城的部队集中起来,一座城一座城的打。别看联军还剩五十万人,比贵族军多很多,但是别忘了,联军要稳步收复失地,收复的失地要派驻足量的军队防守,以防敌军反扑。同时各地的守军是无法抽调的,一旦地方叛军察觉到某座城的守备薄弱,肯定会趁机来袭。万一被敌军破了城,又修好了城防工事,联军再想收复失地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了。

    所以五十万人对于联军来说,还是显得有些不够用的。接下来要动员的十万人,主要是为了补充这方面的人员缺口。联军还需要一支机动部队,以免贵族军将攻城的部队集中起来,合兵一处,稳步攻城。

    从战略局势来看,联军的行动显然慢了一步。第三支机动部队还没有组建起来,但是贵族军已经改变了战略。贵族军的合兵行为不会给联军带来太大的麻烦,因为就算是合兵一处,攻城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春山城和遥林城都有重兵把守,贵族军是不可能攻打这两座城市的。他们的目标只能是中小型城市,就算是守军规模在五千以下的小城,至少也能给贵族军造成三千人的损失。几座城下来,贵族军就会损失两三成的兵力,士气会暴跌。攻下城之后,贵族军还要分兵守城,这样一来他们可用的兵力就更少了,很难有余力再打下去。

    但问题是,被贵族军占领的城镇会很难啃。万一贵族军选择暂且收兵,维持现状,联军还得想办法把城镇夺回来。一旦攻守互换,兵力本来就占劣势的联军会比贵族军更难受,很可能无法夺回这些城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生,联军必须得和贵族军打一场大仗,击溃其中一支牵制部队。在主力受挫的情况下,贵族军肯定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收缩兵力,以防联军趁机反扑。

    兵力劣势的一方主动进攻,风险是比较大的。腾源部的敌军背山扎营,可以依山防守,进攻难度极高,就算能打赢也会付出较大的损失。麦尔部的敌军处于平原地形,敌军只占兵力优势,进攻难度相对而言要低很多。

    麦尔部的火枪部队比例很高。拜伦斯军有三个火枪团,有三千名火枪兵,八千支先进火枪。厄古斯军有四千名火枪兵,八千支先进火枪。伊利比军有二十二个火枪营,一万一千名火枪兵,两万四千支先进火枪。

    也就是说,麦尔手里有一万八千名火枪兵,四万支先进火枪。多出来的火枪是替换用的,在之前的战斗中,火枪兵们的任务基本就是上阵打几轮齐射,没有人员损失,也没有武器损失,替换用的火枪都是全新的。

    麦尔在遥林城会战时使用的“三段击”,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现存的两大先进火枪生产种族都学会了这种战术,麦尔手下的火枪兵根本不需要向上次一样临阵磨枪,因为对他们来说,三段击的战术动作已经和吃饭喝水一样,成为了他们行为习惯的一部分。

    在打遥林城会战的时候,麦尔手里只有四千名火枪兵,他们用三段击给敌人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现在他手里有一万八千名火枪兵,他们的三段击用的比前辈们熟练多了,他们会给敌军造成多大的伤亡呢?

    麦尔不会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一万八千名火枪兵至少可以干掉五万敌人。上一次他是占据地形优势防守,这一次他却是进攻方,战场还是对骑兵有利的平原地形。虽说军中有足够的工兵,也有足够的木栅栏和尖刺栅栏,但是这些防御工具起不到多大作用。

    只要联军开始安置木栅栏和尖刺栅栏,贵族军肯定会撤到火枪的射程范围之外,甚至直接鸣金收兵,这样一来联军的处境就变得十分被动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生,联军不能使用这些防御工具,甚至还得攻击拥有防御工事的贵族军。

    联军的兵力处于劣势,虽说有一万八千名火枪兵,但是联军中伊利比军占了十三万,都古军占了五万,这意味着联军的近战能力贫弱,并且极度依赖远程攻击。一旦贵族军动反攻,迫使联军进入肉搏战,联军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但是贵族军在给联军造成重创的同时,己方的损失会更大。拜伦斯军是职业化的常备军,伊利比军都是经过完整训练、装备齐全的公民兵,厄古斯军这边的情况要差一些,但士兵的平均素质也不低。

    乍一看,贵族军就算用两个炮灰换一个联军士兵的命也是赚的,但是贵族军没有那么多炮灰,而且如果不迫使联军进入肉搏战,就算是十个炮灰也换不来一个联军士兵的命。炮灰之所以被称作“炮灰”,就是因为他们战斗力弱,士气低,在战场上除了送死以外没有任何用处,他们是不可能迫使联军进入肉搏战的。

    想要让联军进入肉搏战,就必须得投入精锐部队。联军的兵力虽然比贵族军少,但是双方的兵力基数都很大,这意味着联军的火力强度是非常可怕的。这样一来贵族军的精锐部队就要承受密集的火力打击,付出巨大的损失。

    联军近战能力贫弱,但这不代表联军打不了肉搏战,如果杀到联军面前的兵力太少,还没等后面的援兵支援上来,他们就死光了。前面的人一死,联军就又能腾出手来,可以对支援部队进行火力打击,到时候前面的人就白死了。

    为了保证第一波攻击能够拖到援军到来,第一波攻击要投入的兵力就必须要多。为了减少进攻途中的损失,队形要尽可能的散。可是队形太散的话,士兵就会没有安全感,容易出现溃逃的现象。万一出现连锁反应,导致全线崩盘,事情就麻烦了。所以队形不能太散,士兵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这样一来贵族军还是要付出不小的损失。

    可能有人会问了,贵族军不反攻不行吗?

    答案当然是不行。联军以远程打击为主,如果贵族军不反攻,联军只需要布置好阵型,然后不停的射射射就可以了。如果联军下了战书之后,贵族军不应战,联军就会士气大增,直接跑来攻打贵族军的大营。

    虽说野战变成了攻坚战,但是这不意味着联军的劣势会加剧,因为大营的防御力不算很高,比起城墙来可是差多了。由于战场已经确定,联军可以在大营外面建立防御工事,甚至直接把大营搬到贵族军大营附近,这样一来贵族军的反攻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死守大营可能会被切断粮道,导致军心动摇,不战自溃。所以联军一旦出动,贵族军就必须得有所行动,绝对不能老老实实的在大营里等着。就算他们不接联军的战书,在联军打到大营的时候也得出兵迎战,否则他们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既然必须要打,贵族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约战,要么在大营附近打防守战。贵族军的将领们为此争论了几个小时,最终决定接受约战。不在大营附近打防守战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贵族军必须要反击,大营附近的空间有限,可能无法展开部队。

    新历154年2月25日,十五万联军与二十六万贵族军在赤水河东部的平原上展开会战。总计四十万人的战场,总宽度过八公里。为了便于指挥,麦尔将部队分成左、中、右三军,左军五万人,由撒林统领;中军五万,由麦尔统领;右军五万,由韦续统领。

    贵族军同样分为左、中、右三军,左军八万人,中军十万人,右军八万人。每军又分前后两部,左军前部四万人,后部四万人;中军前部六万人,后部四万人;右军前部五万人,后部三万人。

    所谓的前部和后部,并非都是按照前后布置。左军的前部和后部是并列部署的,以掎角之势夹击韦续部。中军的前部在中央,后部被进一步拆分,两万左,两万在右,与前部组成钳形之势,又能策应左军和友军。右军的前部和后部才是前部在前,后部在后。

    联军方面,一万八千名火枪兵被分成三队,配属给左、中、右三军。左军是十二个伊利比火枪营,共计六千人;中军是六个伊利比火枪营,加上三个拜伦斯火枪团,共计六千人;右军是四个伊利比火枪营,四个都古火枪千人队,共计六千人。三十个伊利比骑兵营,共计一万五千伊利比骑兵被平均分配给左、中、右三军,弓弩手和步兵的比例也很平均。

    两军从开入战场,到部署完毕,用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双方在清晨入场,到了正午才部署完毕。忙活了一上午,两军将士都饿了,只得先吃饭。吃过饭之后,两军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调整阵型,然后会战才正式开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十五章 赤水河会战

    (全本小说网,。)

    其实原本赤水河是没有名字的,在赤水河会战结束之后,这条河才有了名字。

    “赤”就是红的意思,是血的颜色。这场会战结束之后,渗入泥土中的血水将雨水染成了红褐色,雨水汇入赤水河中,河水也被染成了红褐色。雨停之后,斥候将河水变色的信息通报上去,麦尔想要给这条河起名为“血河”,韦续觉得这个名字太渗人了,在他的建议下,麦尔才将这条河命名为“赤水河”。

    新历154年2月25日正午偏后,这个时间在拜伦斯王国所在的区域正是最热的时候,但在赤水河所在的区域,这段时间反倒是白天中最凉快的时候。吃饱喝足的战士们已经热身完毕,所有人都是精神饱满,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贵族军作为防守方,左、中、右三军却摆出了进攻阵型。作为进攻方的联军,反倒摆出了防守阵型。悠长的号角声接二连三的响起,联军士兵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开始以防御阵型稳步向前推进。

    贵族军认为联军的进攻阵型只会有两种,其一是鹤翼阵,其二是斜阵,因为其他的阵型对于近战能力贫弱的联军而言弊大于利。前者对于重视远程火力打击的联军而言,可以有效的提高火力输出,后者则可以保证阵线稳定。

    如果联军使用鹤翼阵,贵族军有两套比较稳妥的应对方案。他们可以先在两翼动反攻,中军采取守势,或是两翼采取守势,中军强行突破。只要联军的阵型被破坏,他们就会被贵族军分隔包围。

    如果联军使用斜阵,贵族军只有一套比较稳妥的应对方案。他们要牵制联军两翼,集中兵力从中间突破,设法将联军截成两段,使其尾不能相顾。

    贵族军是防守方,虽然最后是要反攻的,但在总体态势上还是防守方,在战术方面是比较被动的。如果不是贵族军兵力占有,联军的弱点又十分明显,想要推算出联军可能使用的战术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从战术预想上来看,兵力处于劣势,弱点明显的联军反倒是被动的一方。不过贵族军的将领们并没有因此而松一口气,因为联军的总指挥官是尚无败绩的麦尔。麦尔明知己方不占优势,可还是决定进攻。这其中固然是有战略方面的原因,但是战略是可以调整的,丢掉几座坚城固然难受,但也比吃一场大败仗要强的多。

    这种数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一旦生溃败,死伤的士兵无法估算。到时候麦尔的不败神话被打破,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就会大大降低,几乎无法再给士兵带来士气加成,这个损失可比单纯的士兵伤亡要命多了。

    可是麦尔还是选择进攻,这就让贵族军的将领慌起来了。他们觉得麦尔一定是藏了杀手锏,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才会进攻。贵族军的将领为此绞尽脑汁,几乎把所有可以想到的可能性都想了一遍,并做好了预防。

    麦尔藏了杀手锏吗?

    答案是肯定的。正在重整中的泰容妖精军团,八年前研制成功的先进攻城炮,五年前研制成功的野战炮,两年前研制成功的榴霰弹,还有正在研究中的臼炮和高爆弹,这些都是麦尔的底牌。可是麦尔这次出征并没有带上这些底牌,而是像往常一样使用常规手段作战。

    麦尔这次的牌都是贵族军已经知道的。今年年初,炎鹤和小鸟就被调到了前线。前者担任麦尔的副将,后者作为王牌狙击手使用。二人都参加过遥林城会战,且出尽了风头,贵族军早就知道她们的存在。

    拜伦斯军的常规部队是两万人,算上火枪部队是两万三千人。国王亲卫队和国王护卫团也随军出征,也就是说拜伦斯军的战兵总数是两万六千人左右,但在计算的时候,大家还是习惯性的将其计为两万人。

    国王亲卫队和国王护卫团的战斗意志极强,在朝昕国战争期间,他们的表现不逊于悍不畏死的明集军士兵,甚至凶悍到让明集军士兵产生恐惧感。这样两支部队,是不可能不受到外军的重视的。

    这些因素都已经被贵族军考虑到了。也就是说,麦尔手中的翻盘点已经全数被敌人掌握,现在被克制的死死的。

    麦尔不清楚这一点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