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永世皇朝 >

第378章

永世皇朝-第378章

小说: 永世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哥真是气死人了……

    伴随着先进攻城炮的轰鸣声,哈姆尔的思绪回到了战场上。相平城是一座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大城市,外墙高二十二米,城墙上可以并排跑六辆马车。一般来说,这种城墙都会采用空心加内部支架的结构,或是直接填沙土,以节省材料和人力。但是相平城的外墙内部却使用了大量的石砖,石砖之间又灌了黏土、沙子、石子和石灰的混合物,坚固的不得了。帝国军用先进攻城炮轰了三天,也没能在城墙上炸开一道缺口。

    据说相平城是伊良帝国最坚固的城池,没有之一。相传,这座城市是在伊良人与伊良妖怪爆发战争时建设的大型要塞。当时伊良人不敌伊良妖怪,被打的节节败退。为了给种族保留余种,伊良皇帝派一位能人主持修建了一座可以容纳百万人,且绝对不会被伊良妖怪攻破的大型要塞。

    伊良人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把要塞建好,结果它却根本没派上用场,因为战争已经结束了。当时的伊良皇帝想要把首都从定安城迁到这里,但最终没能达成目的。后来这座要塞被分封给了一位皇子,这位皇子第一任永山王,也是诸代永山王的祖先。

    实心弹不行……高爆弹也不行……

    看着被先进攻城炮轰的凹凸不平的城墙,哈姆尔十分郁闷。他很想用榴霰弹把城墙上的守军都干掉,但是榴霰弹没有那么高的精准度,霰弹肯定会砸进城内,伤及无辜平民。他觉得帝国军需要威力更强的火炮,但仔细一想,新世界好像就这么一块难啃的骨头,只要相平城被攻下,就没有帝国军炸不开的城墙了,没必要为了一座相平城去设计新火炮。

    城门倒是已经轰烂了……但是相平城的城门太窄了,甚至连一个中队都无法展开……最要命的是那个瓮城设计,从城门打进去必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相平城是正六边形结构,有六座城门,刚好是每边一座。每座城门都是又矮又窄,只能勉强容两辆马车并排通过。城门后是一座瓮城,这种设计对于攻城而言十分要命。只要攻城方拿不下城墙,他们就只能从城门方向下手。等他们突破城门,就会被一圈高度超过十二米的围墙圈在一块面积不足六千平方米的区域内,围墙上的守军可以使用远程武器,从多个方向攻击敌人,而进攻方只能顶着多个方向的攻击继续进攻。

    所以通常来说,攻击相平城的部队会优先夺取城墙。虽然夺取一座二十二米高的城墙绝非易事,但总比攻击城门要容易的多。不过至今为止,相平城还没有被攻破过,所以这种战术也不见得就是正确的。

    监察会的情报人员在向哈姆尔提供相平城情报的时候,多次劝哈姆尔先不要动相平城,因为这座城池太坚固了,就算是装备了先进攻城炮的帝国军也很难将其攻陷。哈姆尔却不信邪,非要会会这个相平城。

    看来只能先试试挖地道了。

    哈姆尔觉得守军肯定会有所准备,但试总是要试的。5月30日,巴沙尔军的炮击没有停止,摆出一副不炸开城墙不罢休的架势。可是实际上,他们却是利用炮击做掩护,在炮击阵地的相反方向挖地道。

    这条地道长约3公里,直径超过两米,位于地表以下1。5米的地方,工程量很大。即使有炮兵部队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巴沙尔军还在工地所在的位置安置了大量的帐篷,以免敌人观察到己方的行动,但是帝巴沙尔军的行动还是被伊良军发现了。

    6月6日晚,监察会埋伏在相平城的情报人员送出信鸽,提示伊良军已经发现了巴沙尔军在挖地道的事。情报人言说伊良军已经在城内布置好了埋伏,希望巴沙尔军终止行动。哈姆尔得知这件事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6月8日。

    啊……又失败了。

    哈姆尔有些郁闷,他骑着马,绕着相平城转了一大圈,没有发现一点破绽。就在他准备下定决心建造攻城塔,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城墙的时候,一群在地上啄食着什么的不知名鸟类吸引了哈姆尔的注意力。

    那是什么鸟?

    哈姆尔下意识的驱马过去看,鸟儿们听见马蹄声,立刻腾空而起,飞到安全的地方落下来,然后继续在地上啄食。

    啊……如果我也会飞就好了……

    嗯?会飞?飞过去?

    哈姆尔眼睛一亮,但很快就恢复了冷静。

    把人从空中运到城里,这可能吗?

    他回忆起小的时候,刘源给他展示过的一种玩具。这种玩具在某个世界被称作“孔明灯”,因此在新世界,人们也叫它孔明灯。刘源给哈姆尔讲过基本原理,但毫无物理基础的哈姆尔根本就没听懂。他只知道孔明灯需要一个罩子,几根线,一根蜡烛,一个托盘,把这些东西拼在一起,再把蜡烛点燃,这玩意就能飞上天。

    如果我做一个特大号的孔明灯,把人装进去,是不是就能把人从空中运到城内了?

    可是孔明灯是没法控制方向的,如果风向不对,这玩意就不一定被吹到哪里去了。再说这玩意飞是能飞起来,但怎么让它落下来?总不能把那个罩子一枪打破吧!从二十多米高的地方掉下来,就算是南怡妈妈和炎鹤妈妈也会被摔死吧?

    呃……等等!我为啥要运人呢?

    既然能装人,就一定能装炸弹。和人一样大的炸弹——不,是比人还要大的炸弹……呵呵,绝对够劲儿!我倒是想看看,是相平城的城墙厉害,还是会飞的大炸弹厉害!

    哈姆尔立刻回到指挥部,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洋洋洒洒写满了十五张信纸。他让人以最快的速度把信送到科研部的刘源手中,然后他就下令停止攻城,与相平城的伊良军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和平对峙。(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九章 自爆热气球

    (全本小说网,。)

    火炮是做什么用的?

    在哈姆尔看来,火炮就是一种将炮弹发射出去的装置,然后让炮弹将目标摧毁。也就是说,和火炮体型完全不成正比的炮弹才是火炮的本体。

    而炮弹又是什么呢?

    炮弹是一种一次性的武器,用于杀伤敌人,或是摧毁敌军防御建筑。实心弹由发射药提供动力才具有杀伤力,所以它必须和火炮一起使用。榴霰弹需要在半空中爆炸才能发挥出杀伤效果,所以它也得和火炮一起使用。

    但是高爆弹就不同了。就使用性质而言,它和一般的炸弹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靠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去造成伤害。所以说从本质而言,高爆弹就是炸弹——哈姆尔就是这样认为的。

    想要炸开相平城的城墙,现有的弹药威力太小,不足以对城墙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简单起来,只要提高弹药的威力,使其可以对城墙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帝国军就能炸开城墙了。这样一想,制造威力更强的火炮似乎成为了最佳选择。

    然而想要设计出一种威力足够大,又有着足够的可靠性的火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研究成本。科研部的军械局要设计,讨论,定稿,制造样炮和炮弹,进行多次测试,分析新武器的优缺点,对武器进行改良。如果现有科技水平无法达成预定目标,他们还要进行相应领域的科学研究,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研究成本。

    帝国消耗这么多时间和资源,最后设计出一种只能使用一次的火炮,这显然是很不合算的。所以哈姆尔最初没有找科研部帮忙,因为他觉得这笔投资是不值得的。

    但是“孔明灯炸弹”就不一样了。它结构简单,只需要一个特大号的孔明灯,然后再设计一种威力足够大,可靠性足够强的炸弹就可以了。帝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淘汰了落后的火药罐炸弹,转而使用金属外壳的定装药炸弹。这种炸弹在小型化之后,就变成了最原始的手榴弹,目前很多部队已经列装了这种武器。

    为了提高爆炸物的威力,科研部一直在研究真正的炸药。可惜新世界的化学科技实在是太落后了,刘秀这个高考理综化学35分的弱鸡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帝国的化学研究只能从头开始。虽说拜伦斯家对科研部的化学研究给予了全面支持,但目前他们还是没有研制出真正的炸药。

    虽说炸药没能研发出来,但是对于爆炸物,军械局有着充足的研发经验,军工部门也是如此。所以对于帝国而言,想要研制、生产出一种威力足够强大的炸弹,且可靠性足够强的炸弹并非是难事。

    至于特大号的孔明灯,哈姆尔自己就能做,可他还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科研部。因为特大号的孔明灯是和炸弹一起使用的,能够配套研制是最好不过的。刘源本想将这种武器称作“孔明灯炸弹”,刘秀却坚持称其为“自爆热气球”。最终刘源拗不过父亲,所以“自爆热气球”就成了这款武器的名字。

    为了减少运输量,并合理化的统筹生产时间,刘源把自爆热气球的图纸送到了哈姆尔那里,让巴沙尔军负责制造“热气球”的部分,炸弹则是由帝国的军工厂生产,再秘密运送到巴沙尔军去。

    所以在与相平城守军展开和平对峙的第二个月,巴沙尔军忙活起来。军官带着辅助兵就地采买制造“热气球”所需的物资,工兵们被分为几个部门,分别生产热气球的部件,再由专门的组装组负责组装。

    巴沙尔军的行动被相平城的守军看得真切,他们派间谍去收集情报,发现巴沙尔军最近采买了大量优质的布匹、绳索和木料,还有少量的金属和数量不明的燃料。伊良军的将领认为巴沙尔军正在建造的是攻城塔,就开始加强对城墙的防守。

    建造攻城塔要布匹、绳索、木料和金属都说得通,可是燃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伊良军的将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作为攻城方的巴沙尔军有火炮,还有手榴弹,火力已经足够强大了,他们没必要像伊良军那样使用原始的燃烧物,再说这玩意对相平城的守军也造成不了多大威胁。

    为了以防万一,相平城制造了更多的守城器械,其中大部分是投石机。它们被安放在城墙上,可以向敌军投掷燃烧物。不过比起帝国军的火炮,伊良军的守城器械射程太短,而且比火炮要脆弱的多,在巴沙尔军对相平城进行炮击的时候,伊良军损失了不少的守城器械,其中大部分是被震坏的。

    新历169年9月3日,第一批“自爆热气球”要使用的炸弹运抵巴沙尔军,共计60枚。此时巴沙尔军已经制造了八十五架热气球,为了不暴露己方的战术意图,哈姆尔没有对热气球进行测试。

    虽然已经在图纸上见过这种重达七百公斤的大炸弹,但在亲眼看到它们的时候,哈姆尔和巴沙尔军的将士们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玩意实在是太大了,想要把它发射出去,至少得用口径八十公分的火炮,还得装足发射药才行。想用人力把它运送到城墙地下引爆,几乎是不可能的。

    哈姆尔问工兵部队的负责人,想知道工兵能不能利用地洞把炸弹送到城墙底下。工兵部队的负责人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表示能到是能,但这是个大工程,没个一年半载恐怕不行。哈姆尔咧嘴一笑,表示那我们只能用“自爆热气球”了。

    次日,哈姆尔带着一众人马和两架尚未进行组装的热气球来到一处采石场。他让工兵现场组装热气球,再热气球组装好之后,哈姆尔在热气球上装载了七百公斤以上的石头,然后让热气球进行试运行。热气球成功起飞,随风而行,工兵已经提前在热气球上固定索,免得它失控飞走。等燃料不足的时候,热气球就开始下落,最终全部坠毁。

    哈姆尔让工兵部队留在这里做实验,让他们计算出热气球在巴沙尔军的营地起飞,顺风而行,刚能撞到相平城城墙所需的时间和燃料量,。这段时间哈特一直没帮上什么忙,他自认为算术能力不错,就主动请缨,要留在采石场帮工兵部队做计算。

    这种实验没什么危险性,所以哈姆尔就让哈特留在了采石场。回到巴沙尔军的营地之后,哈姆尔和工兵们开始研究起这些大炸弹的引线。他们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了测试,确定了引线的燃烧速度,并对引线进行测量标记,以便以后按需裁剪。

    9月9日,在摔烂了16架热气球之后,采石场那边完成了哈姆尔交给他们的任务。考虑到风速是不稳定的,工兵部队给出了三组数据,分别是“可以让旗帜飘起的时候”,“可以扬起沙子的时候”,以及“可以让三米高的长杆大幅度晃动的时候”,自爆热气球从起飞,到在五公里外坠毁所需的时间和燃料。

    自爆热气球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哈姆尔宁愿让它炸不到城墙,也不想让它落到城里炸到无辜的百姓。为了避免在风速突然增大的时候,自爆热气球飘到城墙内,哈姆尔对这些数值进行了缩减。

    9月12日夜,北风平缓稳定,刚好可以让旗帜飘起。哈姆尔觉得时机到了,就让工兵组装自爆热气球,准备在今晚发动攻击。不料巴沙尔军刚刚组装好30架自爆热气球,相平城所在的地区就突然下起了大雨。

    雨越下越大,狂风大作,哈姆尔见形势失控,只得取消进攻。天气的变化让哈姆尔十分郁闷,但是哈姆尔并不知道,这天晚上伊良军打算对巴沙尔军进行夜袭。巴沙尔军为了准备进攻,忽视了对相平城的监视,伊良军的奇袭部队出城了他们都不知道。

    奇袭部队出城没走多远,倾盆的大雨就浇了下来。奇袭部队的指挥官想要冒雨进攻,结果雨越下越大,还刮起了狂风,奇袭部队每前进一步都很吃力。无奈之下,奇袭部队的指挥官只能放弃行动,撤回了相平城。次日夜,伊良军想要再度发动奇袭,但这一次他们被巴沙尔军的哨兵发现,奇袭失败。

    哈姆尔在审问被俘的军官时,得知了伊良军昨晚奇袭失败的事,他这才知道昨晚的大雨救了巴沙尔军一次。如果当时伊良军的奇袭部队杀进来,巴沙尔军肯定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就算能攻下相平城,哈姆尔也得为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