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推棺 >

第162章

推棺-第162章

小说: 推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康纯侠的个人恩怨,亦或者是豪门高阀之间的权力争斗。

    只是这里是武昌城,正如李秘早先所想,并非自己地盘,李秘无法调动本地本土的官府力量,想要调查也是千难万难。

    再者说了,今次过来是为了参加楚王演武,借着演武的名头,调查楚王身份的真伪,这才是李秘的主要任务,李秘也不想节外生枝。

    既然老郎中已经帮他和熊廷弼洗脱了嫌疑,自己又不是医师,已经帮不上甚么忙,倒不如抽身而退的好。

    趁着老郎中指挥人手,让人将康纯侠抬进房中好生照料的空当,李秘便朝张黄庭使了个眼色,与熊廷弼等人,想要离开会馆。

    然而那会馆朝奉也有了心思,虽是委婉挽留,但到底还是将李秘等人拦了下来,并让李秘等人住进了甲字房。

    虽然明知道李秘和熊廷弼已经没有嫌疑,但康家稍后一定会来人,江夏县衙的官吏也会来盘问,放走李秘等人显然是不妥的。

    果不其然,李秘等人才刚刚安顿下来,外头便已经吵闹起来,这才一会儿功夫,房门便被撞破了!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乱曲直

    李秘对熊廷弼也是很感兴趣,毕竟能够见到史书上的人,到底还是有些激动的,熊廷弼又是张黄庭的至交,今番一同参加武举,往后也少不得打交道,几个人便坐着喝茶闲谈。

    这才刚刚坐下不久,房门便被轰然撞开,七八个家仆模样的人手持刀棍便涌了进来,也不消说话,便只是动手!

    李秘和张黄庭熊廷弼可都是有武艺在身的,这些人虽然来势汹汹,又仗着人多,但到底不是三人的对手。

    这会馆朝奉将李秘等人挽留下来之时,众人心里便有了防备,不用想也该知道,这些都是康家的人了!

    李秘也生怕这些人会伤到秋冬丫头,便朝张黄庭和熊廷弼道:“不必留手,全都打发出去!”

    这康纯侠虽然命在旦夕,但始作俑者又不是李秘或者熊廷弼,若不是他挑事,李秘根本就不会和他动手,生出这许多事,要怪也只能怪康纯侠自己。

    李秘可不是圣母,没有那么多滥好心,总不能因为你生命垂危,就不分是非曲直,老实挨你家人一顿好打吧。

    这种事情越是怯懦,便越显心虚,对方就越发会得寸进尺,所以回应必须坚决而有力!

    熊廷弼虽然耿直清正,但绝不是愚蠢之人,自然也明白李秘的意思,至于张黄庭,他跟着李秘的时日也不短,对李秘的行事作风自是了然于心。

    三人齐心协力,又有刀剑在手,这些个恶仆走狗,又哪里是对手,当即被一个个打出了房间去,横七竖八躺在院子里头嗷嗷直叫。

    这会馆难得消停一会儿,此时纷争再起,众人也知道是康家的人到了,便又纷纷走出来,有劝解的,有煽风点火的,也有单纯看热闹的。

    李秘和熊廷弼等人堂堂正正,走出房间来,便见得三五个康家公子,领着一帮鹰犬,就堵在了院子里头。

    为首的竟然是个五十余岁的老太婆,一身黑衣,腰间挎着一柄旧旧的古刀,银丝白面,柳眉倒竖,眸光冷淡,实是不怒自威。

    老太婆见得李秘几个,便按住刀柄,朗声问道:“就是你们几个打伤了我家孩儿么!”

    李秘正要开口解释,熊廷弼已经站了出来,朝那老太婆道:“在下熊廷弼,令孙调戏妇人不成,又出言辱没在先,更是大打出手在前,技不如人,这样的孙儿让家门蒙羞,若康家还有教养,便该多加训诫,又何必来找别人麻烦。”

    “再说了,康纯侠让人下蛊在先,自家喝酒才引得蛊毒发作,与我等厮斗也没有半点干系,反倒是我等不计前嫌,救了他一命,老君若是来谢恩,自当欢迎,若是来胡搅蛮缠,还是趁早回去罢也。”

    李秘本以为熊廷弼是出来调和的,好声好气甚至于低声下气也是应该,谁知道他分毫没有让步,竟然还说起康纯侠斑斑劣迹,甚至嘲讽康家的教养不好!

    自打在熊廷弼的家中,见到熊廷弼填埋泥泞的乡道,照看那些失怙的孩子,李秘便觉着熊廷弼该是个极其低调内慧之人。

    可谁知此时才见得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是雷霆之势,有理有据,彻底占领理法制高点,没有给对方任何辩驳的机会!

    事实已经说清道明,你们再胡搅蛮缠就是无理取闹,仗势欺人罢了!

    这康家分明是护短的,否则也不会让人打上门来,如今这老太君亲自出马,熊廷弼竟然同样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熊廷弼虽然说得在理,可康纯侠毕竟是生死不知,眼下只留着一口气在吊命,这康家人着急也是情有可原。

    只是熊廷弼的做法也无可厚非,若是因为你家孙儿受伤,就可以不顾道理来找我麻烦,我还要百般忍让,这世道会变成甚么样子?

    那康家老君闻言,果然大怒,朝熊廷弼道:“嘴巴倒尖利,给老身赏几个嘴巴子!”

    老君此言一出,身边三四个后辈便冲了过来!

    康家是老牌将门,底蕴深厚,家学传世,身手都不弱,可惜朱元璋对旧将老臣都非常忌惮,康茂才死后,长子继承了蕲国公的爵位,不过被迁到岭南去做官,离得远远的。

    次子这一脉也不再掌军,后辈子侄也就没有上过战场,到了老君这一代,由张纯侠也看得出来,这些年轻人已经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了。

    早先他们的家仆就被一个个打趴在院子里头,如今这几个虽然来势汹汹,但仍旧免不了被打趴的结果。

    熊廷弼也不再收敛,几次出手都果决而干脆,手下少有一合之将,李秘也是奇怪,这熊廷弼分明出身贫寒,练武能够学有所成已经让人惊讶不已,毕竟练武是非常耗钱的事情。

    而他竟然还拥有着不浅的实战经验,这就让李秘感到非常吃惊了。

    康家老君见得后辈都被打退,终于是按捺不住,莫看她五十多岁,身材又干瘦矮小,却站如老松,行如清风,一个踏步便拔出那柄古刀来!

    熊廷弼手中没有兵刃,也比较吃亏,左支右绌不敢跟她正面交锋,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这老君出手狠辣,可不仅仅只是教训打发,而是刀刀致命!

    “好狠毒的老太婆!”

    李秘心中也是紧张起来,不过也能够想象得到,这么一个老太婆,能够成为康家的家主,将康家拉扯着,不让康家没落,也足见她的心性和手段了。

    李秘腰间的戚家刀可是典型的军刀,比老君手里那柄古刀要长大半截,李秘也不好以多欺少,而且对方还是个老太婆,此时便一掌拍在刀鞘上,戚家刀伸出三分,朝熊廷弼道。

    “芝冈兄,刀来!”

    熊廷弼旋风一般与李秘擦身而过,戚家刀已经稳稳攥在手中,双手把持刀柄,长刀倒拖于背后!

    戚家刀这样的长刀,乃是双手把持的大单刀,不过李秘喜欢单手,不是因为他力气够大,而是他还有一柄宝剑,学习的是类似双刀流的刀法。

    但熊廷弼修习的是正统的军中套路,此时双手持刀,也不啰嗦,闷喝一声便展开反击,戚家刀在他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可不跟这老太婆讲甚么招式套路,军中打法直接干脆,那老君也同样如此,两人刀刀硬拼,火星子四处溅射,刀刃相撞之声让人牙齿发酸,两人身影越来越快,竟是混成一团,只见得刀光如风似影,仿佛包裹着两人身影一般,让人目眩神迷!

    不过康家老君到底是年老体衰,让熊廷弼硬碰硬地这般冲击,到底是体力不支,不甘地退了出去。

    此时她手中古刀竟然出现了好几个缺口!

    这古刀可是祖传之物,锋锐难当,据说是太祖皇帝赐给他康家的宝刀,此时却被熊廷弼手中的戚家刀给砍出豁口来,康家老君就更是愤怒了!

    “好好好!偌大个汉子,竟欺负我一个老婆子,你们给老身等住片刻!”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熊廷弼却没有忍让,而是朝她反驳道:“到底是谁欺负谁,老君可不要颠倒黑白,在场的可都是看在眼里呢。”

    熊廷弼如此一说,康家老君也是四处环视,果真见得周围楼上楼下全都围满了武举士子!

    她听得孙儿受欺负,本以为只是外地武举士子不识抬举,谁想到竟然会出这么大的事,见得孙儿垂危,更是雷霆震怒!

    他康家并未如其他望族一般开枝散叶,否则也不需她这么个老太婆子主持大局,几代人都是人丁不旺,男嗣凋零,到了康纯侠这一代,孙儿也没几个,都是丫头片子多,自是火冒三丈。

    她也没耐性听那朝奉和郎中分晓内情,便领着人过来报复,谁知道李秘和熊廷弼张黄庭并非寻常士子,一个个身手了得不说,实战经验竟是如此深厚!

    打又打不赢,又理亏在先,没道理可说,今番过来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不过他康家可不是好欺负的,这武昌城中,便是楚王也要给他康家几分面子,难道还收拾不了几个年轻后辈,往后还如何在武昌城立足?

    康家老君撂下狠话就要离开,此时外头却涌进大批官差,江夏知县终于带着县衙的人马赶过来了!

    早先也说过,江夏县是武昌的附郭县,人都说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

    意思大抵是说,做知县的都是上辈子没修好,这辈子才辛苦做知县,而在治所之地做附郭知县,上辈子肯定是恶贯满盈,今生才会受到这样的惩罚。

    这江夏便是附郭县,武昌城是县治,也是武昌府治所,更是湖广省府乃至于巡抚总督等治所之地。

    真要照着这样的说法,江夏知县关成仁真是造了八辈子的孽,才当了这个县令。

    这七品知县都说是百里侯,放在其他地方是一方牧守,是人人尊敬的父母官,可在武昌城中却连个屁都不是,因为武昌城里有知府衙门,有三司衙门,还有巡抚和总督衙门,再加上一座楚王府,关成仁可谓夹缝求生,日子过得如履薄冰,至于有多么凄凉,也就不消为外人道了。

    今番楚王要演武,湖广各地的武举士子共襄盛举,本该与有荣焉,关成仁也天天盼着这桩盛事,可谁知道这还没到演武的日子,便出了这么大一桩事!

    康家可是地头蛇,便是他关成仁上任之时,各处去拜码头,先去了楚王府,又到了总督府和三司衙门,连知府衙门都没来得及去,就先拜访了康家。

    在这等压力之下,关成仁也是谨小慎微,兜着卵子过日子,今番过来,他可不似康家这么鲁莽,而是认真了解了整个事件的过程。

    所以关成仁是知道李秘和熊廷弼并无不妥之处的,反倒是康家老君有些仗势欺人,若任由康家老君回去拉起人马来,却是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有鉴于此,关成仁也只能带着官差出来和稀泥了。

    只是他也非常清楚,这件事的难度绝对不会小,更何况还要调查是谁给康纯侠下蛊,也是足够让人焦头烂额了。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三章 寒门士子大魄力

    小心行得万年船,在官场之中尤为如此,关成仁虽是七品父母官,可附郭知县无人权,在武昌城中他就是个最低层的小虾米,做事战战兢兢,不得不谨小慎微。

    好在他已经了解整个事件经过,虽然明知道李秘和熊廷弼并无过错,虽然明知道康纯侠是自讨苦吃,可眼下的状况就是康纯侠奄奄一息,李秘等人安然无恙,康家老君来讨要说法。

    有时候在官场之中做事,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关成仁也就刻意忽略了事件的过程。

    毕竟李秘不过是外来的武举士子,而且还是来投靠熊廷弼的,熊廷弼已经窘迫潦倒,李秘还想着来投靠,可见李秘也并无背景后台,起码在关成仁看来,事实该是如此的。

    所以为了平息康家老君的怒火,让李秘等人背一背黑锅也没什么不可以,若李秘和熊廷弼真的晓事,这件事上就该逆来顺受,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虽然他明知道李秘和熊廷弼连康家都不怕,但大象能踩死狮子老虎,却拿老鼠蚂蚁没办法,有时候县官不如现管。

    李秘的来历还不清楚,但想来也不是甚么将门子弟,不过关成仁对熊廷弼却一清二楚。

    这孩子出身贫寒,家世微薄,朝中无人,而武举考试需要县衙具保,若他不妥协,关成仁完全可以不给他具保,也就是说,熊廷弼要么乖乖听话,要么连武举考试的资格都要丢掉!

    康家老君或许拿李秘和熊廷弼没办法,但他关成仁却可以!

    念及此处,关成仁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悄悄说与康家老君知晓,此时老君才晓得,孙儿竟是中蛊,倒是她误解了李秘和熊廷弼。

    不过她是何等高傲之人,适才对李秘等人撂下狠话,如今要她就此罢休,脸面又搁哪里去?

    于是她便朝关成仁道:“知县大人果真是明察秋毫,不过这两个竖子打我家宝贝孙儿,终究是事实,老身教训他们也总是没错的,他们竟然连老身这个老婆子都要打,你这江夏治内可还有法度?”

    关成仁心头暗骂,这老婆子讨不到便宜,最终果然还是要压在自己头上来,不过他面上却仍旧是尴尬笑了笑,康家老君道:“老太君且息怒,这些个孩儿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可以横行无忌,多少有些失礼,待本官好好教训一番,也好教他们如何为人处世,老太君宝刀未老,这些黄口小儿哪里能伤得老太君,让他们认个错也就算了,到底是找出凶手,给纯侠解蛊要紧的。”

    康家世代住在湖广,对苗家土家族等养蛊的草鬼婆也是有所耳闻,知道蛊虫的养育法子各有不同,需要养蛊人亲自解蛊才成,否则中蛊者是必死无疑的。

    虽然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但老太君的脸色却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