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推棺 >

第253章

推棺-第253章

小说: 推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广陵也是掏心掏肺,如此说着,李秘也是感慨万千。

    他从不认为只有自己才看得到大明朝不安稳的未来,这个王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败,这是有目共睹的,官场黑暗腐朽,朝堂尔虞我诈,边疆烟火四起,国内文人戏子倒是醉生梦死,还有文官在粉饰太平,但总有些有识之士,能够看到这种堪忧的未来!

    赵广陵见得李秘沉默,还以为李秘被自己的言论给吓住了,便朝李秘解释道。

    “你虽然长得丑了些,又是个惹事的,但我赵广陵已经把你当兄弟,也不怕告诉你,其实今次参加考试,并非我一厢情愿,而是整个宗族联合其他家族,做出的决定。”

    “也算是一种试探吧,若皇上和朝廷能够容得下我,自然也就容得下其他家族,往后会有更多像我这样的人,步入朝堂和军界。”

    “但也诚如王沐德担忧的那样,帝心深如海,天意难预测,谁也不敢保证皇上会接纳这些,所以我这一步棋其实是一场豪赌罢了……”

    赵广陵说得很清楚,李秘也很感激这份信任,此时认真看一看,赵广陵的年纪其实与他李秘也是差不多。

    但不同的是,李秘是从后世穿越而来,有着两世为人的心理素质和心智,而他赵广陵是个土著,在这个年纪,能够拥有如此见识,严格来说比李秘要强太多太多了。

    李秘将烟杆子拿过来,抽了口烟,而后站起来,在鞋底磕掉烟灰,拍了拍屁股,朝赵广陵道:“走了。”

    “去哪儿?”

    “当然是去衙门勘验身份了!还得赶回来收拾东西,明儿住到贡院里去呢!”

    赵广陵微微一愕,而后看着李秘的背影,心里头流过一阵温暖,露出笑容来,也追了上去。

    “横竖准备考试了,本公子再给你说道说道,我大明取士,风仪气度可是很重要的考核……”

    “风仪气度?”

    “嗯,你也是个没读书的睁眼瞎,我说得简单一些好了,就是长得丑的一律不取,你看朝廷上那些个官员,哪个不是风姿绰约,丰神俊逸?”

    “所以?”

    “所以那些个丑狗子,就不要丢人现眼了,我要是长得丑,早就退考了!”

    李秘双眼露出杀气,紧握刀柄,大拇指一弹,刃出三分!

    赵广陵却视若无睹,接着说道:“哎,我早就劝过熊廷弼,让他别考了,长得丑,考得再好也白搭,你说是不?”

    虽然转得有些生硬,让远在湖广的熊廷弼躺了枪,但李秘总算是把刀给收了起来。

    李秘看着一脸坏笑的赵广陵,也是笑着嘲讽道:“我看让你参加武举府试不是问题,你这把烂嘴才是最大的问题,你老赵家没别的年轻人了么,像你这种,混吃等死就好了,还谈甚么报效朝廷,也不怕丢人!”

    赵广陵哼了一声,朝李秘道:“不如这样吧,咱们赌一把,看看谁的名次更高,你以为如何?”

    李秘知道赵广陵的底细,跟他赌简直就是找虐,可嘴上也不能服输,便问道:“你想赌甚么彩头?”

    赵广陵嘿嘿一笑,朝李秘道:“我若是赢了,那柄阔剑就归我,怎么样?”

    李秘也笑了,原来是打那把阔剑的主意,这阔剑是戚继光铸造的,由王世贞转赠给了李秘,李秘对剑法不是很懂,寻常时候都当成直刀来用,也是救了李秘几回,说没感情那是假的。

    但这些毕竟是身外之物,与赵广陵这个兄弟想必,一柄阔剑也不稀罕,他一直想将剑送出去,但也没个名头,如今赵广陵主动提起,李秘也就答应了。

    “若是你输了呢?”

    “我输了?我怎么可能会输,本公子天天给你温书练功,难道你还不知道我的本事?”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这根本就是耍无赖啊!

    “既然你都赢定了,我还跟你赌个甚么劲?你当我脑壳里都是屎么!”

    赵广陵知道李秘不是个粗鄙之人,可恰恰因此,偶尔飙出一两句粗俗话来,反倒更有趣。

    “那可不一定,你本事不行,但运气比我好啊,说不定考试那天撞大运,真让你考赢了本公子呢?做人别总想着算计别人的好处,偶尔也要吃吃亏,岂不闻吃亏是福的道理?”

    李秘白了他一眼:“算计别人好处的是你吧?就不能换你吃吃亏?”

    赵广陵也嘿嘿一笑,朝李秘道:“我也吃亏啊,你若是名次比我高,我就让家里妹子嫁你,若放在前朝,那可是公主哦!”

    李秘其实早就听赵广陵说过他家那个妹子,比甄宓还要无法无天,据说归宁郡主都躲着这赵家丫头,那是楚王府头号恶客,已经让楚王拉进黑名单的人物,楚王府有两次失火,就是因为赵家这丫头……

    “等等!我可是名草有主的人,再说了,你妹子嫁给我,你就是我大舅哥,我还得给你送礼,到时候这柄剑还不一样落你手里?”

    “口口声声说要吃亏,到头来还是在算计我李某人啊!”

    赵广陵也笑了,朝李秘道:“我就说丑人是考不上的,横竖一句话,你就说敢不敢赌吧!”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适才还拿熊廷弼出来躺枪,如今倒是正大光明说李秘丑了!

    “好,我跟你赌了!不过我不要妹子,我要姐姐!”

    赵广陵撇了撇嘴道:“亲姐姐已经嫁人了,堂姐倒是有个未出阁的,不过年纪比我大,都二十三四了,不是我诋毁家人,二十三四嫁不出去的人,你也敢要?”

    李秘也笑了:“你成了大舅哥,吃亏的是我,可若我成了你姐夫,可就轮到你给我送礼了,哈哈哈!”

    赵广陵瞪了李秘一眼,伸出手掌来,咬牙道:“好!一言为定!”

    李秘同样伸出手掌去,与赵广陵击掌为誓道:“一言为定!”

    两人击掌过后,也是哈哈大笑,一并到了总督衙门勘验身份,总督府对他们实在太熟,也不消多麻烦,事情也就弄了个妥当。

    说实话,李秘是今番武举府试的参谋之一,对府试的各种设置都非常清楚,实在有些作弊的嫌疑,好在他并不是监考官,更不是出题人,这才勉强说得过去。

    两人从总督府回来之后,便简单收拾了东西,翌日便住进了总督府附近的武举贡院,在贡院之中被搜身之后,又跟着流程走了大半日,将所有手续都办了个妥当,也总算是正式开考了!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五十八章 翘首以待放榜时

    武举考试虽然从明朝初期就有了,但断断续续也没甚么动静,到了大明中期,渐渐形成了三年一考的常态,但仍旧没有太大的关注度。

    与之相比,文科考试却是举世瞩目,人人都想着能够考个文状元,一个秀才便能在家乡扬眉吐气,许多人七老八十了,还在孜孜不倦地靠着功名。

    而武举却一度无人问津,即便后来成了常态,大多也是将门子弟混出身的地方,少有寒门士子能够通过武举出人头地。

    再加上武将在明朝并不是很收重视,朝堂上执牛耳者也都是阁臣宰辅,厂卫横行,宦官窃权,哪里还有武将的地位。

    可如今不同了,皇上大举备倭,闹得轰轰烈烈,武举考试也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盛事。

    这天也是黄道吉日,礼部大宗伯亲自主持,南直隶督抚大员莫横栾等人悉数到场,来了个*威肃的开贡院仪式,宣告为期五天的武举府试正式拉开了帷幕!

    由于在武昌参加了楚王演武,而今次南直隶的武举府试很多地方都参考了楚王演武的内容,李秘又是策划者之一,这武举考试对李秘而言,就相对乏味了一些。

    从武昌回来之后,得益于莫横栾提供了战马,李秘把骑射的短板也都补上了,这考试也就更加平淡了。

    让李秘感到哭笑不得的是,本以为笔试策论才是最难的,毕竟武人多半没甚么文化,策论该是最难的科目。

    谁知考了才知道,策论原来才是最简单的!

    在李秘的理解之中,策论该与文科考试一般,是考验生员学识的重头戏,考生对国事军事做出自己的见解和策略疏言,应该是考验综合素质的最主要环节。

    然而拿到试卷之时,李秘却傻眼了,因为题目竟然是默写和填空,靠的就是戚继光留下来的兵书和武备总经之类的传世兵书!

    这也是李秘先入为主,太过紧张,要知道武人通常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能够读写就已经不错了,让他们背这些武经和兵书,就已经是足够折磨人,哪里还能写甚么策论。

    若有这等功夫,谁会考武举人,不如考个正经的文进士还好过呢!

    不过正是见识了这试卷,李秘才更加感激赵广陵。

    因为李秘不知道这规矩,但赵广陵不可能不知道,可即便如此,赵广陵却仍旧陪着李秘,日里夜里不断研究兵法和武经,甚至还写了不少策论,与李秘指点山河,各处山川地理等等,更是找出藏书阁里的地理志等书籍,与李秘吃了个通透。

    虽然考试不会考到,但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也正是李秘感激赵广陵的地方了。

    这种程度的考试,李秘都觉着轻松,更不消说赵广陵了,所以也没太多出彩的地方可言。

    武举考试也不似楚王演武那般,设置对抗赛,都是各人接受考试,没有明面上的激烈竞争,也就很难唤起兴趣来了。

    若说有些难度的,也就是黄天荡里举行的水军试训,虽然在楚王府见识过,但李秘到底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五天就这么过去,竟然没有太多能说起的事情,倒是让李秘有些失望。

    毕竟为了这武举府试,他从年前就开始准备,而且还筹谋了这么久,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结果。

    然而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尤其不少身家清白的民间侠士,更是激动万分,这其中就包括张黄庭!

    张黄庭来自于杭州张家,那是抗倭名门,不过与绿林草寇走得太近,无法得到朝廷的招安和收编,家主张戬便想到了这么个法子,千方百计把张黄庭弄进了武举考试。

    说起来还多亏了李秘从中牵头,否则张黄庭根本就没有考试资格。

    早先已经说过很多次,张黄庭不好说是男人,也不好说是女人,身体构造极其特殊,说是男人也成,说女人也没错,所以参加武举考试到底是有些风险的。

    然而为了家族的利益,张黄庭还是放下了所有的羞涩和顾虑,考出来之后还是紧张兮兮,三两日都无法缓解过来。

    至于王弘诲张孙绳等人,到底有没有帮李秘走后门关系,也要到公榜之时才能够知道了。

    李秘之所以有信心与赵广陵打赌,其实也有这个原因在里头。

    考自是考不过赵广陵的,但没考之前,就有一大堆人曾经许诺过,要帮助李秘谋求一个武举人的名分。

    李秘进入官场之后,也终于知道,像王弘诲这样的文官,想要染指武举考试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这王弘诲早先答应李秘,也难免有些敷衍的嫌疑。

    不过李秘可不会让他这么轻松,所以借着前些日子的事情,把王弘诲和张孙绳都给拉了进来。

    如今他们也已经没有任何借口,就看他们能为李秘提供多少帮助了。

    相对于张黄庭,赵广陵本该更加轻松一些,可考完出来之后,李秘去探望了赵广陵,这货竟然比张黄庭还要紧张!

    此时李秘也是终于知道,赵广陵这次考试,承载着的不仅仅只是赵家,还有其他名门望族的前途和未来!

    如此一来,三人之中也就李秘最是轻松,武举考过之后,赵广陵和张黄庭只是强颜欢笑,哪里能放松得下来,李秘约他们出去玩耍也没了心思。

    如此期期艾艾了三日,终于到了放榜之日,这还天没亮,贡院方向一声炮响,街上顿时热闹起来。

    贡院前面早就挤满了守候着的武举士子,伸长了脖子,就等着张榜,而李秘等人干脆连贡院看榜都不去了,三人就缩在家里头等着。

    街上隐约传来欢呼声,也有不少人看完了榜单,落寞地独自离开,一些个将门子弟,落榜了也不气馁,完全没当一回事,与相知的朋友到酒馆去散心消遣,而有些将门子弟并没有将考试放在心上。

    他们之所以参加武举,不过是为了联络感情,结交朋友,考试结束之后便一道寻欢作乐去了,至于能不能榜上有名,他们却是不太上心了。

    李秘三人参加武举考试,理问所的人也都是知道的,非但如此,推官衙门和总督府的人也都知道。

    不过他们对李秘三人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赵广陵虽然出身名门,身份尊贵,但又不是将门,他们的家族三百年不曾沾碰过军事,虽然从小家教良好,但不是内行人,考试哪来甚么底气?

    至于张黄庭,长得像个娘儿们也似,虽然也有真功夫,但行走江湖还行,征战沙场却没那股气度。

    再说了,杭州张家本来就是个野路子,朝廷都不稀罕诏安收编他们,这样的匪寇喽啰来参加武举,能考上才真是怪事了!

    至于李秘,破案倒是有一手,应付各种局面也是游刃有余,整日里背着一把戚家刀,也是足够唬人,但整日里忙于各种公务,衙门里鸡毛蒜皮的事情都需要他操持,若这样也能考中,那便真真是没天理了!

    整个南直隶参考人数约莫上千,五天也才满满当当,勉强囫囵考试了一遍,从中择优选取九十一人,与文科考试一般,头名为解元。

    放榜之后,报喜队伍敲锣打鼓走上街头,到武举士子落脚之处去报喜,整个姑苏城又热闹了起来。

    这是继真龙显灵之后,又一场盛大的狂欢,虽然与自己无关,但姑苏百姓发扬了一如既往的看热闹传统,整个城市都闹哄哄起来。

    报喜的都是各级衙门摊派到贡院以供差遣的,与维持考试不同,报喜可是个肥差,中举的必定要给赏钱的。

    外头敲锣打鼓,热闹到不行,理问所衙门的公差衙役们也都被抽调去帮忙了,整个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