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推棺 >

第27章

推棺-第27章

小说: 推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秘你也算是公门中人了,都是为朝廷办事,为百姓造福,说不上甚么荣幸,咱们这就走吧。”

    “是。”

    李秘应了一句,便让到旁边来,宋知微与简定雍寒暄之后,便领着理刑馆的仪仗,往袁可立的府邸去了。

    走出县衙之时,李秘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县衙的官吏都跟了出来,恭送宋知微。

    而他们看着李秘的眸光,充满了羡慕和嫉妒,谁又能想到,这个第一天点卯的小捕快,只是在大堂上费了一番唇舌之力,就得到了推官的青睐?

    理刑馆里可都是破案的精英,也没几个看得上李秘这么个连配刀都没资格的小捕快。

    宋知微本想问问李秘的出身,往后有机会说不得提拔一下这个年轻人,但想想还是算了,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袁可立的宅邸。

    袁可立早先是苏州府推官,乃是宋知微的前辈,而后又当上了山西道的巡按御史,即便遭到贬黜,却是事出有因,刚直不阿,直言死谏,为了一桩冤案,才被牵连,也是让人佩服。

    宋知微到了宅邸左近,便让四府的仪仗停下,到路边遮阴纳凉,自己则带了两个贴身长随,与李秘一道,步行来到了袁家门前。

    袁可立是因为冤案牵连才遭罢免,官员对此也是敬而远之,但民间文人以及缙绅百姓等等,出于敬意,时常过来拜访,不过袁可立闭门谢客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也少有人过来吃闭门羹了。

    此时袁宅门前也是冷清,老门子在门房里纳凉,躺在竹椅上,一面用竹壳扇着风,一面含糊哼着什么小曲,显得很是悠闲。

    这宅院有些老旧,前面稀疏种着几棵合欢树,后头却是一片青翠的修竹,倒也雅致。

    李秘不由想起牙行那帮孩子来,他第一次去牙行贫民窟之时,正遇上孩子们都散出去觅食了,棚户区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名瞎眼老妪也不知在熬煮甚么东西,旁边一只拖着断腿的脏兮兮老鼠,正虎视眈眈。

    李秘还在想念青雀儿和九桶之时,宋知微已经来到了门房前,也不说话,身边的长随上前去与老门房沟通。

    人都说上行下效,袁可立是个正直的人,门房自然也不会狗眼看人低,也不会嫌贫爱富,见到贵人就点头哈腰,见到下人就鼻孔朝天。

    虽然只是个门子,但这老儿也是不卑不亢,带着亲切的笑容,这种家风也实在是难得,李秘早有领教,宋知微却由衷佩服。

    门子将宋知微和李秘放了进来,便有个管院过来,将二人带到了茶厅,让丫鬟奉上香茗点心,才去通禀袁可立。

    袁可立虽然寓居在次,但也并非无所事事,他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生活习性,即便无事可做,也不会似那些浪荡寓公一般,穿着随性,慵懒散漫。

    他一身精干的窄口轻袍,袖口上还沾有新鲜墨迹,想来适才正在书写。

    宋知微赶忙站起来,主动行礼,与袁可立寒暄不断,袁可立见得李秘故意站在后头,便知道不好在人前泄露他与李秘的关系,便也就只是朝李秘微微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诚如先前所言,袁可立的贤名,便是在苏州府担任推官之时,一点点积累下来的,袁可立公正严明,惠及百姓,人人称颂,宋知微也将之当成楷模,此时自是客气尊敬。

    眼看着小丫环又换上了一轮新茶,宋知微也就不再扭捏,将来意都说道清楚,并指着李秘道。

    “袁大人,这位便是吴县捕快李秘,据说与袁大人查案子查到一处去了,不知袁大人可还认得他?”

    李秘故作忐忑地上前来,却是暗中使了个眼色,袁可立也觉得好笑。

    他是个正直不阿之人,素来不会弄虚作假那一套,眼下让他突破自我,陪李秘逢场作戏,或许也是他人生之中的新鲜事,自己也觉着好笑。

    “那日也是缘分,只是光顾着案子,也没来得及问你尊姓大名,原来小朋友你叫李秘啊。”

    “是,袁大人,小人是叫李秘。。。还望大人多多指教。。。”

    袁可立朝李秘点了点头,宋知微便将缘由说起,而后请袁可立提供李秘所说的证据。

    袁可立听到此处,也不由埋怨地瞪了李秘一眼,他已经被削职为民,再插手司法,那是非常不妥的,所以他即便到吴县的刑房去调查卷宗,也只是与吴庸走了个方便,不好让简定雍知晓。

    如今李秘却将宋知微给领进门来,这不是给他找麻烦么!

    虽然他确实如李秘所想,并未能够放下这个案子,想要弄到证据,证明那十几桩凶案的死者,都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的倭寇细作,但终究是有些不合理法的。

    宋知微已经是官场老人了,见得袁可立迟疑,也体会其中苦衷,便朝袁可立道。

    “袁大人忧虑地方安稳,此乃苏州府之福,宋某是末学后进,大人乃是四府前辈,晚辈迷惑,求教前辈,这是天经地义之事,还望大人不要有甚么顾虑,提点晚辈一二,晚辈自不敢忘了提携之谊。。。”

    宋知微如此一说,便是自己邀请袁可立协助,在名义上也就不同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李秘之所以想要个公差的身份,可不就是为了能够正儿八经查案么。

    如今有了宋知微这句话,袁可立也就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调查这个案子了。

    “袁某也是能力有限,不过毕竟在苏州为官多年,实不相瞒,心里头这份念想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割舍,承蒙宋大人看得起,袁某也就厚着脸皮卖一卖丑了。。。”

    袁可立如此一说,便是答应了下来,宋知微顿时心头大喜,心说破案有望了,仿佛偌大功劳就要掉到自己头上了一般!

    这可是苏州神探袁可立啊!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九章 牙行门里有狼子

    从袁可立宅邸回来之后,宋知微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洗脱了张氏杀人的嫌疑,照着袁可立的证据,那些受害人果真是倭寇细作!

    这十几个倭寇细作莫名被刺杀,罪案未破,于公而言,确实不是甚么好事,但却能够赢得极其良好的百姓口碑!

    吕崇宁这段时间也是饱受非议,吕家娘子竟然是披着羊皮的狼,平素里交口称赞,没想到却是杀人女魔头,吕家是如何都抬不起头来。

    许多人路过之时,也都往吕家门口吐唾沫和扔烂菜臭蛋,吕家人是连门都不敢出了。

    可李秘与宋知微往袁可立那边一走,回来之后便让人张贴公文,说明了那些个倭寇细作的事情真相,并暗示凶手仍旧逍遥法外,并未能够抓捕归案,顺便张贴了海捕文书,征集线索。

    此举一出,顿时一片哗然,整个苏州城都沸腾起来!

    谁能想到那十几人竟然都是倭寇细作!

    既然是倭寇细作,百姓们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倭寇之流可不都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么!

    舆论也是瞬间逆转,慢说张氏不一定就是凶手,即便她真的是凶手,那也不是女魔头,而是女英雄了!

    至于提供线索,抓捕真凶,试问又有谁会这么做?他们还巴不得多一些这样的人,将那些凶残的倭寇,全都杀个一干二净呢!

    对于老百姓而言,这桩案子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状况,官府留下一桩无头案,但老百姓非但没有责骂质疑,反而不希望官府继续调查下去,也算是咄咄怪事了。

    不过于李秘而言,他却是需要继续调查下去的。

    真正执行刺杀的那个人,想来该是张氏的人,不需要如何调查,只需问一问谢缨络,便也知道了。

    只是谢缨络与自己有过节,张家又是大族,这种层次的秘密,又如何会透露给他这么一个小捕快知晓?

    这一节倒是可以放一放,但那个杀死张氏的凶手,却如何都不能放过!

    眼下解决了张氏名声的问题,项穆老爷子又在破解三十六龙柩,案子的事情又有宋知微在坐镇,还得到了理刑馆的大力支持,李秘终于能够专心调查杀死张氏的凶手了!

    事情仿佛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最终的原点,到底是谁杀了张氏?这个倭寇刺客会不会是重瞳的女倭寇浅草薰?还是另有其人?

    张氏如今已下葬,吕家也得以正名,但吕崇宁却知耻而后勇,闭门谢客,开始发奋读书,李秘也搜检过张氏的遗物,只是再没有更多的发现。

    张氏这里已经没有更多的线索,李秘只能将方向转向陈实那边。

    陈实虽然有家有室,但孤儿寡母对陈氏的事情一无所知,便如同那十几家苦主一般,这些倭寇细作隐藏极深,生怕做梦说漏嘴,竟然与妻子分房而居的情况都有,可谓谨慎到了极点!

    事实上也由不得他们不谨慎,因为当汉奸可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打死,而且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他们又怎么敢让家人知道?

    所以陈实家人的调查,也没能让李秘掌握到甚么有价值的线索。

    李秘又找到了青雀儿和九桶那帮孩子,自己终于成功当了捕快,本以为青雀儿和九桶等人,会厌恶自己,没想到他们却没有太多的反感!

    这可是大大出乎李秘的预料,因为这些孩子对官府可算是深恶痛绝的,他们就是一些小蟊贼,与捕快们更是死对头,早早就劝说李秘不要去争捕快,他们甚至连官府开办的居养院都不乐意去。

    这个居养院嘛,也就是福利院,自打宋朝开始就有,发生灾荒之时,收养老弱妇孺,由官府来赈济。

    到了明朝之后,太祖朱元璋发话了,但凡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府为之存恤,遂诏令天下郡县设置孤老院,又称为养济院。

    这养济院就在县衙里头,除了收养孤寡老人之外,也收乞丐和孤儿等等,相当于后世的社会福利院或者流浪人员救助站。

    按说有人救济抚养,他们不需要在危机四伏的牙行讨生活,养济院应该人满为患,大家都挣破脑壳想进去才对。

    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胥吏们都是雁过拔毛的贪婪之徒,只懂得压榨油水,又岂会白费钱银做善事。

    这里头水太深,李秘如今只是个小捕快,往后若有能力,倒不妨整治整治,使得养济院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为孤儿寡老们真正值得依靠的避难所。

    李秘说是要请这些孩子开荤大吃,实则是希望他们能够帮忙找到那个重瞳女倭寇浅草薰!

    张氏和陈实的线索都断了之后,这个女倭寇无疑是最值得深究的一条追查线索。

    青雀儿等人早先就从牙行里头,查到这浅草薰一直在寻找大船出海,而且还及时识破了浅草薰想要刺杀李秘,组织调查的阴谋,所以孩子们要再次找到她,应该还是可能的。

    虽然浅草薰是个杀手,极其警惕,被孩子们抓了一次之后,行事会更加谨慎和隐秘,可牙行里头虽然最是阴暗,秘密也最多,但也最是人多嘴杂,最藏不住秘密!

    李秘说明来意之后,九桶便在一旁笑了,也不知为何,李秘见得他这个笑容,心里隐约有些不安起来。

    再看青雀儿,这个极其聪明,完全不像孤儿乞丐的少年郎,此时嘴角也挂着一丝玩味。

    “我这才刚当差,工食银都还没领,吃喝全赖在县衙饭厅里头,早先吕秀才的聘金,也都给你们了,若想再打我主意,还是断了这个念头的好!”

    李秘可是真怕了这群鬼精灵的孩子们,在这些孩子面前,他还真的跟个冤大头差不多。

    青雀儿也不说话,胖墩儿九桶却走了过来,踮起脚来,搂住李秘的肩头,朝李秘道。

    “老冤,咱们虽然穷,但人穷志不短,谁稀罕你的臭钱,不过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你想让我们帮你办事,你也得帮我们办一件事!”

    李秘清楚得很,这小胖墩儿可比青雀儿要阴险太多了,肯定不会有甚么好事。

    不过终究还要指望着他们做事,这些孩子对他也是足够仗义,若非青雀儿领着孩子们阻击了浅草薰,只怕他李秘早就被这女倭寇给害了。

    念及此处,李秘也爽快地问道:“要我做甚么事?”

    九桶看了看青雀儿,后者压低声音,朝李秘道:“你该知道马王爷庙吧?”

    李秘最早便是混迹牙行,身份都是牙行伪造的,自然是知道的。

    古人迷信,连县衙都有城隍庙,县狱也有狱神庙,牛马牙行是做生意的,更是迷信,在牙行左近筑了一座马王爷庙,供奉的乃是马王爷。

    那里可是牙行最热闹的地段之一,但凡牙行的人,都是知道的,青雀儿无端端提起马王爷庙作甚?

    “难道说。。。你们。。。你们想。。。!”李秘的心中不由浮现出一种可能来,脑壳当即便疼了。

    牙行是个龙蛇混杂乌烟瘴气的地方,地盘就像一块肥肉,被一些个街头势力分成了好几份,而马王爷庙人流不少,也是其中一块肥肉,如今由“红花社”把持,想要在马王爷庙附近摆摊做生意之类的,都需要经由“红花社”同意,并给予保护。

    当然了,作为交换,自然是要交保护费的!

    这“红花社”乃是牙婆组建的一个商会,说是商会,其实就是堂口,除了红花社,还有牛马帮,行脚帮等等。

    这牙婆嘛,便是“三姑六婆”里的六婆之一,专门拐卖儿童,而且牙婆里头大部分都身兼数职,药婆、虔婆、师婆等的手段也都会。

    总之牙行里头最危险的不是那些牛高马大喊打喊杀的汉子,反而是这群阴险的老婆娘!

    虽然带个婆字,但红花社里头可并非全都是老太婆,也有不少姿色不错的妇人,甚至于有年华正好的美丽女子。

    但红花社里头的女人,却是全没个正经的,这些个女人们为何如此让人忌惮,她们又靠着甚么过日子呢?

    简单一点来说吧,你想买个小孩,找她们是没错的,想找个女人干生小孩的事情,也可以找她们,孩子生病了,想给孩子化道符来喝一喝,也可以找她们,突然不想生下这孩子,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