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推棺 >

第326章

推棺-第326章

小说: 推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层裹了起来。

    做好这些,李秘才松了一口气,问起缘由,才终于明白司马徽为何说李秘会不欢迎他了。

    原来索长生等人刚动刀不久,李秘腹中之物就狂躁起来,便是麻黄汤都压它不住,索长生只能用蛊药暂时麻痹,危急时刻,司马徽却是突然登门。

    甄宓见了司马徽,司马徽也不啰嗦,竟然道出了甄宓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自报家门,甄宓也不敢怠慢。

    司马徽自所以说李秘不会欢迎自己,原因是为了救李秘,他给那小蛟放了血!

    大量失血的小蛟陷入了哲眠的状态,呼吸极其微弱,变成了“植物龙”!

    这小蛟到底有多么金贵和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交给李秘来豢养,但朱翊钧还是不放心,李秘进宫给朱常洛当侍读,每日里都要带这小家伙去朱翊钧的启祥宫走走,让朱翊钧看看这条小蛟。

    李秘昏迷之时产生的那些幻象,原来并非无缘无故,这小蛟变成这个样子,李秘又该如何解释?

    正是因为李秘解剖了巨龙,才找到了龙胎,而后被头胎幼龙给袭击,一部分进入到了李秘的体内,才惹来这么多麻烦。

    这件事李秘并没有上报,若让朱翊钧知晓,难免要扣个欺君的帽子,再说了,即便是死掉的巨龙,那也是龙,又如何能随便开膛破肚?

    抛开这些不谈,李秘断然无法跟朱翊钧说,为了救我的命,一个老头儿将小蛟的血都给放了!

    不过索长生已经查看过小蛟的状态,虽然不知何时会醒来,但性命是无碍的,这也让李秘放心了不少。

    这小蛟蛰伏不起,也就无法进食,它已经失血过多,若再不补充,只是这般睡下去,只怕要睡到死了。

    李秘与索长生提起这个问题,索长生却安慰李秘,劝他安心,虽然索长生无法研究出解救李秘的法子,但如何在昏迷的状态下,喂养这条小蛟,并不是甚么难事。

    在旁人看来或许不容易,但索长生喂养的蛊虫几乎都有蛰眠的习性,而且很多已经接近死物,索长生在这方面的经验与功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有了索长生的保证,李秘也就安心下来,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醒来时已经是第二日早晨,司马徽也已经过来,就在李秘房间里头等着,见得李秘醒来,便朝李秘笑了笑道。

    “算你小子命大,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这次是因祸得福了……”

    “因祸得福?”李秘大概能够想到一些,难道说小蛟的血液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正面的影响?

    不过李秘到底是不太相信的,毕竟那巨龙看起来就像科莫多龙或者变异鳄鱼之类的东西,没让自己染上甚么奇怪的病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可不敢奢望跟蜘蛛侠那样产生变异。

    若真是变异了,难道自己会变成“中华龙侠”,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不成。

    再说了,生物种别跨度太大,血液会排斥,没因此丢掉自己的性命已经是万幸,又如何能再奢求?

    李秘也不知道司马徽是如何利用小蛟的血液,所以也不敢妄下论断,司马徽见得李秘陷入沉思,也摆了摆手道。

    “罢了,你若不信,且观后效便是,老夫本是过来找你商量点事的,恰巧碰到这个事情,也就顺手拉了你一把,本愁着没名目,如今也方便向你开口了。”

    毕竟是救命之恩,李秘也不含糊,朝司马徽道:“先生有何吩咐?”

    司马徽微微抬起眼皮来,朝李秘低声道:“你估摸着很快要出征了吧?”

    李秘点了点头:“是,皇帝的意思是这个月末,若是出发晚了,天气便冷了,路也不好走……”

    司马徽也点了点头,朝李秘道:“今番北上,我想跟着你上去,有些事要办,我这孤老头子一个,长途跋涉的不太方便。”

    李秘心里也有计较,这老儿可不是一般的等死老头,那可是天机社的长老,为了混入工部军器局甚至甘当囚徒的人,区区路途于他而言根本就算不得甚么。

    不过司马徽到底是没有坏心,至于他为何要北上,李秘也不好问,此时便答应道。

    “行,出征之前我会通知先生的,不知先生住在哪里?”

    司马徽笑了笑:“也不用通知了。”

    “为何?”

    “因为我要住你家里一段时间。”

    “……”

    “怎么,不欢迎?”

    “欢迎至极!”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暂安征程启

    司马徽便这么住了下来,李秘借口染了风寒,三两日没敢进宫去,索长生则想方设法唤醒小蛟。

    因为腹部的伤口牵扯,李秘是呼吸都困难,司马徽住下之后,便给李秘传了一个道家的呼吸法子。

    对于呼吸吐纳引导之术,李秘还是有些了解的,这是祖国瑰宝,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并非装神弄鬼,改变呼吸方式,能够更加地亲近自然,使得心情舒畅,调节身体和心理状态。

    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运用,比如通过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甚至通过拉梅兹呼吸法来缓解分娩的痛苦等等。

    这些都是呼吸在生活之中的运用,不少人将呼吸吐纳与气功等联系在一起,对此很是质疑,是因为别有用心的人夸大了呼吸吐纳的功效所致,李秘还是比较清醒的。

    便是在后世,不少外国人都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气”理论,反观国内,很多人都将这些看成是中华文化的糟粕,也实在让人不齿。

    闲话也不多说,毕竟只是个呼吸法门,也谈不上传艺给李秘,横竖司马徽每日早晨都要打坐调息,李秘也就有样学样地跟着,权当是晨练。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法子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这才三两日,李秘便能够通畅自如地大胆呼吸,好像肚腹上的伤口都已经开始愈合,夜里常常有些发痒的症状。

    如此到了第四日,宫里终于还是来人催促,李秘不得不入宫走了一趟。

    朱翊钧等人见得李秘面色极其难看,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更是确信李秘染了风寒,也不好让李秘给朱常洛授课,慰问了一番,便放了李秘回去。

    之所以如此清瘦,也是因为李秘肚腹刚刚缓和,甚么都不敢吃,这才瘦了这么多。

    这才刚回到府邸,李敬妃和王恭妃等人已经派太监过来赏赐了不少东西,王安和田义也都顺势过来探望了一番,而沈鲤等人收到风声,下午时分也纷纷过来探望,直到夜里才消停。

    夜里是李秘最难熬的时刻,因为伤口到了夜里便瘙痒难当,李秘怀疑是伤口感染,可并未发现红肿或者化脓的迹象,反倒是缝合口非常的完美,已经开始长出肉芽来了。

    李秘倒是怀疑小蛟的血对自己有甚么影响,可除了伤口瘙痒和夜里高热之外,又无其他症状,陆济来看过几次,也都找不出病因来,只能开了些解表散热的汤剂,让秋冬丫头熬了给李秘喝,也是治标不治本。

    司马徽倒是看了几次,不过也没说甚么,只是根据李秘的状态,调整李秘呼吸吐纳的方式,顺便教李秘打一套内家拳。

    也不知为何,李秘打拳之后,浑身虚汗发泄出来,高热也退了,伤口也不痒了,反而神清气爽,尝到甜头之后,李秘也就更加积极了。

    这内家拳不急不缓,是修身养性的功夫,也没甚么凶戾招式,更无大开大合,也就图个强身健体,不似早先为了武举考试而拼死拼活地修炼,倒让李秘觉着非常的惬意。

    不过这种日子很快就到了头,因为朱翊钧终于下令,朱常洛出征的日子到底还是定了下来。

    李秘知道,翌日进宫必然要带着小蛟过去,否则朱翊钧就要起疑,因为这几日朱翊钧也让王安来赏赐御膳,旁敲侧击都是关于小蛟的事情。

    所以李秘打完拳之后,便来到了索长生这边来,却见得索长生找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研磨成墨黑色的糊糊,一点点喂养小蛟。

    “这小家伙明日能否复苏?”李秘也有些担忧,索长生却是干脆摇了摇头,朝李秘道:“短时间是不太可能了,长的话只怕要过冬天,来年开春或许会醒,不过让我来喂养的话,会快很多,但十天半月是别指望了……”

    李秘也是轻叹了一声,因为他问过司马徽,后者的答应与索长生大同小异,没太大的出入。

    “也只能这样了,明日我还是要带它进宫的,如何都要编造一个借口吧……”

    索长生似乎早就想好了,朝李秘道:“带着陆济去,让陆济开口,就说这小蛟虽是温血之物,然则在地宫里出生成长,久不见光,太过羸弱,过了盛暑就要蛰伏,除此之外,一切都正常,相信不难蒙混。”

    李秘也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翌日进宫,李秘与陆济打好了招呼,后者得过李秘不少恩情,眼下已经是太医院正,心情大好,自然愿意帮李秘打掩护,再者说了,司马徽提点了他几句,陆济受益匪浅,也整日往李秘宅子跑,早就惯熟了。

    朱翊钧果真没起疑,反倒因为小蛟蛰伏,让后妃和皇子皇女们一个个异常兴奋。

    因为李秘整日里带着这小家伙进宫,人人争相目睹,可除了朱常洛,没人能靠近它,动不动就呲牙咧嘴吓唬小孩,其他孩儿早就手痒难耐。

    今日终于等到这家伙睡觉,便一个个央着朱翊钧,要摸一摸,抱一抱,沾染一点龙气甚么的,其实就是图个新鲜好玩,出去与人说了,小爷可是摸过真龙的,那到底是倍儿有面的事情。

    估摸着朱常洛要出征,朱翊钧也有些感慨,平素里严苛的父亲,今日竟然破天荒答应下来,一群孩儿玩得不亦乐乎,朱翊钧也是龙颜大悦。

    自打李秘进宫之后,朱翊钧对王恭妃朱常洛母子也温柔了许多,尤其宠爱李敬妃和小皇子朱常瀛,对郑贵妃虽然有些冷落,但后宫反倒和谐了不少,毕竟大家雨露均沾,怨气自然也就少了。

    朱翊钧也是个苦孩子,缺少父爱,加上封建思想,让他无法表达父爱,可李秘的到来,让皇家变得充满人情味,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横竖是难得好心情,朱翊钧便摆下宴席,算是提前给李秘饯行,席间对朱常洛也是耳提面命,好生叮咛了一番。

    朱常洛经过这段时间的读书和练武,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顾盼透英朗,举止有大气,仿佛人都挺拔了不少。

    朱翊钧终于看到朱常洛像极了当年的自己,他也并不是嫡子,出身遭遇也有些不好开口,所以对朱常洛才那么的不待见。

    可朱常洛得了李秘帮助之后,励志发奋,不再唯唯诺诺,反倒隐隐透出一股大气贵气来,也让朱翊钧等人看到了他不同的一面,以及无限的潜力!

    朱常洛也是争气,对李秘言听计从,他本来就是个心思敏感,善于观察的孩子,悟性很高,就如同一张白纸,一块海绵,吸收能力极强,短时间内的变化也就非常明显了。

    这一场宴吃得很是欢畅,朱翊钧放下了帝皇的尊威,与儿女们谈笑风生,估摸着会成为他们这一生的美好记忆,是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吧。

    从宫中出来之后,李秘便过来与司马徽说了一声,又让秋冬丫头收拾行囊,做好启程的准备。

    这宅子本就是临时租赁的,也没甚么好看顾,皇帝没有食言,果真给李秘找了新宅子,不过还在装装修修,李秘也住不进去,今次也不需留人看家,决定把秋冬丫头也带上,秋冬丫头自是高兴。

    翌日,天青云稀,是个好天气,沈鲤带着礼部的人办了仪式,朱翊钧亲自送了仪仗出城,李秘终究还是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朱常洛泪痕未干,想来与母亲也是好生诀别了一番,不过到底是生出了孩儿气概来,到了人前便抹干眼泪,高昂头颅,随行的锦衣卫们也是士气大振!

    不过说起今次的目的地,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朱常洛亲征竟然只是坐镇蓟镇!

    这蓟镇与大同、宣府等皆为大明九边重镇,却也是九边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军镇,因为此地从西北东三面,行程一个伞面,拱卫着北京。

    当年戚继光抗击倭寇,功劳太大,以至于受到排挤,军旅生涯的后几十年,都镇守北方,而他正是蓟镇总兵,在任期间加厚城墙,修筑了三千多座空心敌台,大败朵颜部的蒙古人,把其首领董狐狸的弟弟都给俘获了。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是伟大的军事家,留下的兵书更是军事瑰宝,许多人记住的仅仅是他抗击倭寇的功绩,却忽略了他镇守北方二十年,挫败大大小小不知多少次外族入侵的不世之功!

    若换了别个出征,最起码要到辽东镇去,那里与朝鲜接壤,更能鼓舞士气,蓟镇虽然也是要塞,但毕竟太过靠后。

    不过朱常洛毕竟还是个孩子,关于出征,也都是需要皇族的振奋罢了,没人奢望他能做更多,所以坐镇蓟镇也是足够了的,蓟镇拥兵十万,防线又长,足够安全。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明朝九边是指九座边防要塞,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依仗着长城,延绵万里,几乎将整个大明朝的北方连贯成一整条防线。

    九边起初是为了抵御鞑靼、瓦剌和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才建立的防线,可是到了中后期,这些边镇的作用也就发生了变化。

    比如后金崛起,辽东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比如现在的抗倭援朝,辽东就成了前线大本营。

    而北京以北的蓟镇兵强马壮,人多粮足,若大明境内发生叛乱,蓟镇就是勤王救驾的首选了。

    闲话也不多提,朱常洛和李秘一行也是沿途耀武扬威,这么做倒不是为了骚扰百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展现国力,毕竟倭国人的细作很多,只有让他们看到这些,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如此一来,速度也快不起来,只能不缓不急往蓟镇治所三屯营而去了。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军又宣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