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推棺 >

第453章

推棺-第453章

小说: 推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此处,张黄庭也有些不忍,甄宓却在一旁说道:“人都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间最痛苦之事,殊不知白发人送白发人更痛苦,有时候活得太长,未必是好……”

    若果真照着历史轨迹前行,李成梁享年九十才离世,此时他才八十,还有十年可活,然而长子李如松也才五十岁就死了,也难怪李成梁会这般悲痛了。

    诸事已了,李秘也终于是放下了所有的顾虑,与甄宓张黄庭好好歇息了几日,也不管军事,只是整日里骑马游玩,好生快活。

    又过了半个月,天气晴好,无风无雪,趁着年节未至,李成梁终于是出发返京,许是希望能在年前赶回到京城,以奴儿哈赤这桩大功,作为皇帝的献礼。

    毕竟是辽东总兵,出行也是浩浩荡荡,李秘也没甚么可操心的,偶尔会陪李成梁骑骑马,老人一心想着卸任,该叮嘱的都已经叮嘱李如梅,一路上也很是轻松,有机会也会提点李秘一番,行程也就轻快了。

    万历三十四年,李秘终于在年关之前,回到了北京城。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达京城宣召急

    李成梁乃是大明的辽东砥柱,此番再携大功,凯旋而回,东北边患尽去,情报传回也是朝野欢腾,自是夹道欢迎。

    各路官员沿途接洽,也无不殷勤,是以终于在年关之前,回到了北京城!

    众人在城外驻扎下来,礼部官员率先接了下来,叮嘱明日班师回朝的仪式。

    李成梁老了,早早睡下,也不理会这些事,横竖他也不知凯旋过多少次,无需再提醒,麾下自有人与礼部计较。

    李秘不欲表明身份,也低调地带着甄宓和张黄庭,只是躲在营房里头。

    可终究还是有人寻了上来。

    魏忠贤领着几个宦官,以及礼部的官员,在营外求见,李秘到底还是接见了。

    魏忠贤见得李秘,赶忙要跪下行礼,李秘也不拦着,抬手让他们起来说话,魏忠贤才陪笑道:“恭喜爵爷,贺喜爵爷,万岁爷知道爵爷回来,特地让奴婢来接爵爷进宫的……”

    李秘也没想到朱翊钧竟然会这么着急,毕竟眼下已经快天黑了,李秘可以抗旨不尊而前往辽东,可不敢在北京城抗旨不入宫,也没有不去见朱翊钧的理由。

    跟着魏忠贤到了宫城之后,魏忠贤还安排李秘沐浴,却是给李秘换了一身滚金边的一品紫金蟒袍,李秘固然推辞不敢,魏忠贤却说是朱翊钧的口谕,这种事想必他也不敢乱来,李秘便也就穿了。

    到了启祥宫,也是故地重游,李秘颇为感慨,然而心中却生出一种惧怕来。

    没有出去这一趟,他总为自己能够在宫中自由行走而多少感到自豪,可从外头回来,再走这宫禁,李秘反倒有种都在刀刃上的小意。

    或许他终于达到了那个境界,彻底打败了周瑜和张角之后,才终于体会到伴君如虎,朝不保夕的那种谨慎。

    想当年,周瑜入宫,或许也是这样吧。

    不过李秘到底是丢开了心中顾虑,跟着走进了寝宫,到了寝宫之中,首先见到的不是大太监田义和王安,也不是陈矩,而是郑贵妃和福王朱常洵,这就让李秘感到更警惕了!

    好在王恭妃和朱常洛也在,不过从站位来看,郑贵妃和朱常洵在左边,昂首挺胸,带着得意的冷笑,而王恭妃和朱常洛则缩在右边,有些垂头丧气。

    这古代极其注重礼节,等级制度很是严格,左右也是区分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左右尊卑也是必然讲究的。

    不过年代不同,左右尊卑自然也是不同,比如上朝之时,皇帝受礼,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面北而立,左西右东,朝臣照着官位由尊而卑排列,若官位高的在东,便是尊右贱左,反之就是尊左贱右。

    具体来说,夏商周时,一般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和兵事则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朝尊左,汉朝又尊右,唐宋明清则是尊左,唯独元代尊右。

    所以在明朝,一般喜庆活动中,是以左为尊贵,凶伤吊唁则反是以右为尊。

    李秘早不是新人,无论是宫中规矩,还是官场规矩,他早已烂熟于心,即便漂泊在外这么多年,也从不敢忘了这些规矩。

    从此时的站位来说,郑贵妃和福王明显占尽了上风,而身为东宫太子的朱常洛,则有些落魄之意。

    这一路上李秘也早已向李成梁打听清楚,国中局势实在是太过恶劣,这也是李成梁不愿在留恋官场的主要原因。

    至于斗争到了何种程度,只消一件事便足以说明严峻。

    身为国家朝廷的大管家,内阁中的辅臣,此时只剩下朱庚一人而已,沈鲤等人早已在这场争斗之中黯然收场,离开了内阁!

    大明朝的皇帝之所以动不动几十年不上朝,也能够保持政务通畅无碍,又不至于让皇帝胡作非为,内阁制度就是最高明的手段。

    内阁通常有三四个辅臣来组成,而皇帝为了平衡,也会挑选政见不同的人来担任辅臣,为的就是让辅臣们不至于穿一条裤子。

    若只有一个宰相,皇帝势弱之时,宰相就极有可能独揽大权,可内阁几个人政见不同,自然要争辩,又能把事情办好,又不至于有人独揽大权。

    不得不说,大明朝的国祚能够延绵这么多年,靠的全是朱元璋建立的这一套官制,虽然朱元璋没有读过太多书,但不得不说,他将人心洞察到了极致,单说这套官制,就足以傲视整个古代政治圈了。

    此时内阁便只剩下朱庚一人,而这个朱庚本来是内阁之中最低调的一人,根本就比不上沈鲤等人,何时能够轮到他说话?

    或许也只有这样,最后留存下来的,也只有这么个没主见的人吧。

    从朱翊钧决定不让福王之藩那一年开始,估摸着他早就已经预想过这种结果了吧。

    不过这些念头到底只是在李秘心头一闪而过,他暗自吸了一口气,朝朱常洛这边行礼道。

    “臣拜见太子殿下,拜见恭妃。”

    朱常洛见得李秘,也是猛然抬头,仿佛见到了黑暗之中的明星一般,一把抓住李秘的手,激动道:“先生您终于回来了!”

    此言一出,他也是眼眶湿润,仿佛受了多年委屈的孩子,终于再度见到了自己的保护神一般,而王恭妃也是一脸苦涩,满目辛酸。

    “是,回来了。”李秘笑着应了一句,而后又朝郑贵妃和朱常洵行礼道。

    “见过福王殿下,见过贵妃。”

    虽然同样是行礼,但“拜见”与“见过”,任谁都能听得出其中的意味来。

    福王想来这些年一直压着朱常洛,也是颇为倨傲,觉着李秘无礼,正要发怒,郑贵妃却拉了拉他,抢过话头来,朝李秘道。

    “这么多年不见,李大人倒还是老样子,一等样的脾气,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李大人若还是这样子,怕是不久又要被赶出去了。”

    虽然四五年不见,但郑贵妃也没有明显苍老,毕竟她本来就只比李秘年长几岁而已,宫中保养甚为精细,也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倒是眼神越发凌厉起来。

    李秘呵呵一笑道:“臣本就是劳碌命,为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若皇上用得着,再跑几次又如何?”

    李秘此言一出,郑贵妃正要嘲讽,寝宫内却传来几声咳嗽,起初有些假,或许是装出来的,可后来越咳越厉害,想来也是“弄巧成拙”了。

    魏忠贤听得这咳嗽声,赶忙朝李秘道:“万岁爷最近睡得早一些,爵爷还是先进去面圣吧。”

    李秘也不再多言,朝郑贵妃轻轻点头,便往寝宫里头走,郑贵妃却是狠狠地瞪了魏忠贤一眼,后者也只是故作不见。

    到了寝宫之中,李秘才算安心下来,因为田义和王安都在,陆家茅也没躲在暗处,只是如雕塑一般站在床边。

    朱翊钧靠坐在龙床上,竟是须发皆白,看起来竟然比李成梁还要苍老一些!

    王安此时跪在地上,将一个黄铜痰盂轻轻推到了床底下,整个房间充斥着一股药味和老人骚味,即便放了安神镇咳的熏香,也遮盖不住这股气味。

    李秘走到床边来,当即给朱翊钧行礼。

    “臣叩见皇帝陛下,祝吾皇万寿齐天!”

    朱翊钧缓缓抬起手来,一言不发,眼眶却是湿润起来。

    李秘没抬头,也看不见朱翊钧的动作,还是田义走过来,将李秘扶了起来。

    李秘见得朱翊钧说不出话来,也是满怀惊疑,田义看着李秘的眼睛,朝他轻轻摇了摇头,李秘终于还是知道,朱翊钧竟然口不能言了!

    李秘也是下意识往朱翊钧那边看了过去,此时才看到细节之处,朱翊钧嘴角耷拉,隐有晶莹口涎,竟是中风后遗之像!

    朱翊钧还抬着手,手指颤抖着,指着李秘身上的蟒袍,点了点手指,扯着嘴角露出个难看的笑容来,仿佛在说,这蟒袍穿着很好看。

    虽然是朱翊钧猜忌李秘,才让李秘离开北京城,追击周瑜,以致于李秘在外漂泊,还差点死在外面,可若没有这些,李秘也不可能杀掉周瑜,更因此而破坏了日本的军事阴谋,顺手还解决了奴儿哈赤这个大患。

    这一饮一啄皆有天意,事到如今,朱翊钧仍旧能够想起李秘来,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旧让李秘穿上蟒袍,将李秘视为依赖,也足见他已经是幡然醒悟,彻底相信李秘了。

    即便是寻常家主,到了该撒手之事,终归有些放不下的心事,也有需要托付之人,更何况一国之君?

    李秘也终于明白朱翊钧为何急着要宣召李秘,只怕是难免有托孤之意了!

    李秘坐到床边来,轻轻握住了朱翊钧的手,朱翊钧那悬空的后背,才重新贴回了床头,整个人也都放松了下来,仿佛心头大石也跟着落地了一般。

    李秘趁机轻轻摁住朱翊钧的手腕,探了他的脉搏,也果是浮躁虚弱,若常人脉象如击鼓,他的脉象便是水滴击弦,虚无又快速,自是不容乐观。

    “索长生呢?”李秘转头朝田义问道,不过见得田义沉默不语,李秘也知道自己问错了。

    李秘不在,朱翊钧估摸着也不敢放心用索长生,若是索长生在此,朱翊钧也不至于落到这部田地了。

    回过头来,李秘果真见得朱翊钧一脸的懊悔,也就得到切实的答案了。

    “陛下的龙体要紧,臣这就让人把索长生找来!”李秘如此说着,便要吩咐魏忠贤,然而朱翊钧却捏着他的手,如何都不肯让他说话,仿佛一个倔强的孩子一般。

    李秘也满脸疑惑,田义和王安等人也不敢说话,倒是站在李秘后背的魏忠贤,此时稍稍弯腰,嘴唇也不动,声若微蚊一般,借着李秘遮挡,朝李秘提醒道。

    “皇上早已将索长生和厄玛奴耳等人都关了起来,想来也有两三年了……”

    李秘闻言,陡然睁眼,扫视一圈,田义和王安等人尽皆不敢抬头,也并不说话。

    整个寝宫一片死寂,只剩下朱翊钧破风箱一般的艰难呼吸声,让人想象到随着呼吸,空气艰难地穿过他喉头的一口老痰,润养着这个即将腐朽的残躯。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受封柱国接摊子

    听说索长生与厄玛奴耳被关了两三年,李秘的眸光登时便冷了下来,寝宫中的众人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儿一般,纷纷竖起寒毛来。

    陆家茅微微捏起拳头,不觉意往前挪了半步,似乎在担心李秘随时会杀光这里所有人一般!

    李秘这一路也不知经历了多少生死,尤其黑牢里的经历,更是磨砺了他的性情,让他变得更具震慑力,这些人自是紧张起来。

    然而李秘终究是冷静下来,耐着性子朝朱翊钧道:“陛下,这个事情你不让我问,我就不问,你若肯让我问,便恳请点一点头。”

    朱翊钧中风之后,口不能言,由于面瘫,也着实没甚么表情,但眼神却很是精准,此时也是艰难地点了点头,抬起自己的手来,颤抖着摘下了右手尾指上的黑金龙戒。

    李秘赶忙跪下,双手接过了那龙戒,朱翊钧扯着嘴角,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是没有说出口,但在场之人谁都看得出来,这意味着甚么!

    魏忠贤也是机灵,早已将守候在一旁的朱庚给拉到近前来,朝朱庚低声提醒道:“皇上的意思你可看明白了!”

    朱庚是个老实人,老实到甚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他已经是首辅,不当这个首辅也没办法,因为整个内阁便只剩下他这么一个辅臣,其他的全都致仕或者罢黜了。

    他没有沈鲤的正直凌厉,没有沈一贯等人的圆滑世故,是个熬了一辈子资历才进入阁臣的老实人,而且他在内阁这么久,两三年间竟然没见过朱翊钧一面!

    是的,作为首辅大臣,他竟然三年没能见朱翊钧一面!

    这三年因为李秘不在,朱翊钧又沉疴在床,东宫太子监国,署理国事,这个首辅都没能见着朱翊钧,其他大臣也就更不用说了。

    朱庚已经很老了,又老实巴交了一辈子,他不是动用权术或者历经党争的血雨腥风才爬上来,所以其他被赶出内阁,反倒是他留到了最后。

    此时他见到朱翊钧这等状况,才明白过来,自己若再这么下去,皇帝极有可能死在自己的内阁首辅任上!

    若是别个,非得欢喜到不行,因为皇帝若是死了,自己就是顾命大臣,无论支持朱常洛还是朱常洵,那都是元老,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少说也得生晋太保,死谥文正了!

    然而朱庚是个怕事的,他只是想老老实实度过最后的日子,若不是辞职不管用,他早就回家养老了!

    此时见得朱翊钧将自己的黑金龙戒交给了李秘,又得了魏忠贤的提醒,朱庚终于大胆了一回!

    他颤巍巍走到前面来,朝朱翊钧请示道:“臣朱庚斗胆,奏请武功伯爵李秘担任左都御史之职,协理内外事务,恳请圣裁!”

    都御史乃是都察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