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推棺 >

第499章

推棺-第499章

小说: 推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鱼小虾是跑散了不少,左黯也不打算去追击,因为郑贵妃母子和满仙人,都已经被他抓住了!

    见得这等结果,李秘终究是放心了下来。

    长时间的死战到底,加上浑身受伤,再如今又服药放血,李秘终究是支撑不住,渐渐睡了过去。

    这一觉也是天昏地暗,李秘醒来之后,脑子沉重,仿佛宿醉未醒,也足见满仙人这药力是有多强悍,若不是李秘救治及时,怕是要着了他的道。

    李秘从床上坐起来,却见得床边趴着一个人,那发髻和背影也是熟悉,竟是沉鱼!

    这姑娘早一日被刺破了肚皮,应该在养伤才对,如今却趴在李秘床边睡着了,想想也该知道,她是不放心,仍旧亲自来伺候李秘了。

    李秘不忍叫醒她,便轻手轻脚起身来,将薄被给她披上,没想到沉鱼却是睡得很深,李秘想了想,到底是轻手轻脚,将她抱到了床上。

    许是牵扯到她的伤口,沉鱼峨眉微蹙,咬着下唇,但终究是没有醒过来,想也是太过乏累了。

    李秘给她盖好了被子,这才走出房间来,但见得徐州的官兵正守在外头,一个个如临大敌。

    见得李秘起来,这些人也是纷纷行礼:“公爷!”

    李秘点了点头,朝他们问道:“我那个朋友呢?”

    官兵们一个个脸色发白,想来左黯将李秘送回来的时候,三十九鬼兵丸与这些官兵相处得并不是很愉快。

    这也是在李秘的预料当中,自不会太过吃惊了。

    “他们……与同知大人在茶厅谈事情……”

    李秘点了点头,也不需要他们带路,自行来到了茶厅,果真见得左黯大大咧咧,四仰八叉坐在堂上,徐州同知虽然坐在主位,但却如坐针毡,大气也不敢出,见得李秘过来,也是如蒙大赦。

    “公爷终于是醒了!太好了!”

    李秘看着这等情景,也有些同情这位堂堂徐州同知,怕是左黯又吓唬这个官儿了。

    “辛苦同知大人了,劳烦大人让人好生照看那两个人,不得让任何人接近半分,本官不日便押解回京了。”

    “至于满仙人和青阳教的匪寇,便交给同知大人和地方卫所来措置,大人以为如何?”

    徐州同知自是欣喜若狂的!

    青阳教将徐州闹腾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那可是朝廷除之而后快的邪教!

    李秘将满仙人和青阳教交给地方,无异于将天大的一桩功劳拱手送给了他们,徐州同知又如何能不狂喜!

    不过这同知到底是个懂来事儿的,当下便朝李秘答道:“这些都是李国公的功劳,地方上可不敢居功,公爷如今身子不便,我等会组织官兵,将满仙人和青阳教一干人犯押解入京,算是给公爷打下手……”

    李秘也笑了,朝徐州同知道:“大家同朝为官,也就不必分这么仔细,这也需要地方上的配合,否则又如何能抓住这贼酋,奏折上该提的,本官自是会提,同知大人放心做事便是。”

    徐州同知听得如此,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成功沾上了光,也是喜不自禁,屁颠颠地出去办差去了。

    赵司马见得如此,也朝李秘笑道:“几年不见,你小子御人有术,可算是深谙为官之道了……”

    李秘也是呵呵一笑道:“不过是吃亏太多,吸取了些许教训罢了,哪里谈得上甚么为官之道……”

    这句倒也不是客气话,李秘也着实在朝堂上吃了不少委屈,渐渐也领悟出一些官场哲学来。

    不过李秘关心的可不是这些,坐下来之后,便朝左黯道:“阳令何在?”

    左黯瞥了李秘一眼:“阳令?甚么阳令?”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的眼神闪烁,不敢与李秘对视,这等微小的表现,到底是瞒不过李秘的。

    “别装了,若不是为了阳令,你会出现在白夜沙这种荒岛上?可别告诉我你有通神之能,算到我会遭遇危险,才特地来救我的。”

    左黯“切”了一声,便在怀里摸了一把,果真是摸出了一个火红色的方木块。

    “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平阳令?”李秘也是心头颤抖!

    李秘接过来,仔细观察,但见得这火红色可不是涂色或者上漆,而是木材本身的颜色!

    也看不出是何种木料,竟如红玉一般通透,如玳瑁一般圆润,又如烈火一般的妖艳!

    木块上镌刻了大量的符文,李秘也认不得这些字体,倒是对木块的造型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我一直很好奇,这世间见过太平令的人其实并不多,甚至屈指可数,似满仙人这样的人物,既然不认得太平令,又如何会听从调遣?”

    左黯如同看白痴一般看着李秘,也懒得解释,倒是赵司马朝李秘笑道。

    “我且问你,青阳教旗帜上是何图形?”

    听闻此言,李秘也是微微一愕,回想起来,青阳教的标志该是青天黑焰的大日。

    得了赵司马如此提醒,李秘也是端详手中的方印,果真在上面发现了青阳教的标志,非但如此,他还分辨出了闻香教的标志!

    这就让李秘感到非常吃惊了!

    这木块拥有着极好的折光率,掉转不同的方向,接受不同程度的光照,会呈现出不同的图形来!

    似白莲教和太平道之类的民间组织,从古至今都流传着传说故事,太平令上镌刻着这些教派的标志,并不出奇。

    可让人吃惊的是,除了这些远古教派,上头竟然还有闻香教的标志,而闻香教也就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新教派,首任教主王森,还在牢里吃皇粮呢,这太平令上竟然也有闻香教的标志,难道说太平令是赝品?

    赵司马也看出了李秘的疑惑,当即朝李秘解释道:“这太平令又称祖印,万印之印,乃是南华老仙亲手炼制的法宝,时局但有变动,太平令也会随之改观,幻化出这些标志来。”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标志,有了这两枚祖印,才能号令天下,若新教派或者新势力不尊太平令为始祖,要招致其他门派帮会的共同征伐,谁敢不听话?”

    赵司马虽然如此解释,但李秘心里到底是不太相信,在他看来,这木块的材质不明,却散发着很浓郁且古旧的芳香。

    或许这木块浸泡过甚么药物,使人闻了之后,放松精神,从方块上的图案,发散想象力,从而幻想出自己心中的答案,药物的作用之下,也就能够从印里分辨出自己看到的标志了。

    李秘对此确实很有兴趣,毕竟自己差点死了,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将太平令夺回来,李秘又岂能无动于衷?

    只是左黯所担忧和寻思的却不是这个问题,他朝李秘问道。

    “如今青阳教也铲除了,那两个人也找到了,你打算将他们押解入京,便动身入京好了,至于这太平阳令,你觉得还有带上去的必要么?”

    是啊,朱翊钧只是叮咛李秘一定要把郑贵妃母子给抓回来,关于太平阳令的情报,却是张国祥向他透露的。

    那么,眼下战局已经结束,郑贵妃和朱常洵也要被李秘押解入京,让皇帝陛下亲自责问,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这枚太平阳令,又该如何措置?”

    毕竟太平阳令只有一块,该给左黯,还是李秘自己留着?

    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急需马上解决的问题,若是解决不好,极有可能令得兄弟反目的问题,也是李秘必须回答的问题!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零零三章 了结生前身后事

    太平阳令的归属如何,取决于李秘对左黯的信任度到底有多少。

    因为左黯也并没有隐瞒李秘,除了这枚太平阳令,他还找到了张角和周瑜隐藏起来的太平阴令!

    也就是说,如果这枚阳令也交给他,那么左黯就拥有了号令天下群雄的完整太平令!

    李秘此时也已经知道了太平令的秘密,这太平令其实就像推背图一样,这世间所有的民间组织,无论是教派还是帮会,总能够从太平令中,找到他们的渊源!

    而溯本求源,这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思想,尤其是民间之人,总想着寻找根源,这也是宗族文化的根本原因。

    后世诸如洪门青帮之类的组织,其实都能追溯到他们的前世今生,至于老百姓,总会追溯他们姓氏的来源,会加入到姓氏宗族的大家庭里头。

    人都说哲学有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西方人比较注重的是“我是谁”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强调自我,追求个人权利与价值,而中国人似乎更在意我从哪里来,所以我们总是在回望老祖宗曾经有多么的辉煌,经常将祖上如何如何挂在嘴边。

    之所以提及这些文化现象,是想说明太平令到底为何能够号令天下,李秘也将这个问题寻思清楚。

    不少玄学之人,会将后世事件与古时预言联系起来,尤其是推背图和烧饼歌等,总能够在这些预言书里找到相应的谶言。

    而太平令也是这么一个原理,作为万印之印,由于设计巧妙,无论是军队还是教派帮会,总能够从太平令之中,找到自己的根源。

    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开始加剧,民间势力不断崛起,诸如闻香教和青阳教等,几十个民间势力都带着白莲教的印记,虽然他们独立创建,打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主张,但最终还是会被视为白莲教的分支。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连白莲教都能够做到这样,太平令也就更不消说了。

    所以,莫看只是两块小小的太平令,可它却凝聚了前人的智慧结晶,将华夏民族的这种思想,琢磨得通透,并善加利用,使得太平令拥有了巨大的价值!

    若项穆和石崇圣得以见识,怕是要膜拜起来,因为这简直就是制器的最高境界,设计与制造太平令的人,智慧该是多么的超凡入圣!

    也正因为正视了太平令的价值,李秘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太平令到底该如何措置?他是否能信得过左黯,将太平令交给他?

    李秘如今是无法从朝堂分身的,他身上的头衔太多,官职太重,朱翊钧甚至将京城和宫禁的防务都交到了李秘的手中。

    若李秘得了太平令,是如何都瞒不过朱翊钧,要么将太平令上交,要么他与朱翊钧之间辛苦建立起来的信任纽带,会被太平令再度切断和粉碎。

    可左黯毕竟是江湖人,将太平令交给左黯,也就相当于将太平令留在了民间,这就形成了一股对抗朝廷的隐藏力量,而且还是非常巨大的一股力量!

    或许左黯不会起义造反,或许现在还暂时不会,但左黯总有死去的一天,太平令留在民间一日,对朝廷便是隐患与威胁。

    至于毁去这个太平令,李秘是从来不会去想的。

    且不说太平令拥有着如何强大的号召力,单说它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更何况,李秘也希望保留着反对的力量,若没有了反对的力量,这个国家是不会奋力前行的,无论何朝何代,都需要反对的声音与力量来鞭策他们砥砺前行。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迷惑却又震撼的事情,分明只是两块印钤,分明只是死物,不过是材质名贵一点罢了,但它却因为上面的镌刻,而充满了无可匹敌的力量!

    说它是华夏文明的巅峰之作,一点也不为过,李秘也终于明白,为何古人要追寻传国玉玺之类的东西了。

    人都说中华民族是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这种说法实在是大错特错,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找民族的归属,唯有如此,才不会迷失自我。

    对宗族文化的认可与传承,同样是我们的信仰之一,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的东西太多罢了。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没有其他民族这么争强斗狠,甚至显得很懦弱,那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这个民族。

    中国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但却没有出现在世界上拥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宗教,道教虽然是本土教派,但影响力却不及三大宗教。

    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即便是道教等等,也都并不虔诚。

    但需要知道的是,中国人信奉很多神祗,连黄鼠狼和狐狸等等,都会膜拜。

    归根结底,之所以信奉这些东西,是希望得到庇护或者保佑,这是中国人最务实的一面。

    我们之所以信奉这些东西,是想得到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即便这个好处只是一个希望,只是一个让自己心安一些的仪式。

    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我们会不惜一切,追求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最终存活下去。

    有人说日本人的民族性是菊花与刀,对强者献上菊花,对弱者举起*,亲近强者,学习强者的本事,而后打败强者。

    但中国人的思想却是,或许我不会学你的东西,甚至认为你祖上并不如我祖上风光,但渐渐你就会发现,你的衣食住行,所有依赖着生存下去的东西,都会打上中国的烙印!

    太平令的存在,就是要给这些力量,打上烙印,而中国人也乐于接受各种各样的烙印。

    当你想通了这些,才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两枚小小的太平令,到底拥有着如何强大的力量!

    李秘的心中有不舍,也有顾虑,更有权衡,不过最终,他还是要做出决定。

    他看着左黯,又看了看赵司马,而后朝二人道:“你们需回答我三个问题。”

    左黯也知道,他不可能不声不响就带着太平令离开,他也没打算这么做,否则就不会把太平令送到李秘前面来了。

    于是他很真诚地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而李秘听完了回答,终究是将太平令交给了左黯和赵司马。

    至于这三个问题到底是甚么,除了李秘三人,再也无人知道了。

    左黯和赵司马以及右离三人,很快就将三十九鬼兵丸召集起来,离开了徐州。

    他们就如同此时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如同地上的雨水,看着一片汪洋,但最终还是会流向四面八方,渗入地面,消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