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推棺 >

第58章

推棺-第58章

小说: 推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氏也只是听回来的汉子们说起这些,她并没有亲见,只知道那男人上了倭寇的船,把那些倭寇都带走了。

    村子平安了,河滩上却只留下那草庐,村里人打算把它建成一座庙,却不知该叫甚么名字,他们连供奉的那个人的姓名都不知道。。。

    姚氏说到此处,李秘和宋知微也终于知道,为何那周瑜身上,穿着嘉兴府那边特产的织绣服饰了。

    倭寇们之所以选择婆龙砦当据点,只怕也是周瑜引他们过来的,或许他们登岸之时,见到那草庐之时,便已经注定了要惨死在聚义厅之中。

    姚氏似乎又想起了些甚么来,朝李秘道:“哦对了,他离开之后,草庐里留了一首诗,只是愚妇记不得这许多,差爷们可以问问村里的汉子。。。”

    李秘又将那些村汉一个个叫了进来,都是单独盘问,故事是一个比一个夸张,但大体剧情却一般无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首诗了。

    “我非神子下凡间,却笑佛道也笑仙,陈抟彭祖站旁边,待某再活五百年!”

    宋知微低声重复着这首打油诗,此时只怕对周瑜大都督的身份,已经不再有疑了。

    姚氏此时还记挂着,斗胆朝李秘问道:“差爷,你真的能寻到这人么?”

    汉子们不由一脸嗤笑,只觉得姚氏怕是犯了花痴,然而李秘却朝村妇道。

    “大姐你且随我来。”

    李秘说完,便带着那村妇,来到了吴惟忠的住处,此时吴惟忠正与周瑜豪饮美酒,谈论兵法。

    李秘指着那窗户上的剪影,朝村妇道:“大姐且看。”

    那村妇此时已经呆滞地站着,只是看着那窗格上的剪影,默默地流着眼泪,过得许久,才朝李秘道。

    “谢谢差爷。”

    李秘心里也有些发酸,只看着剪影,便能认出一个人来,这里头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三章 都督醉舞画血池

    送走了姚氏与那些村民之后;宋知微的心情也有些复杂;照着这些人的说法;这周瑜大都督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虽然他是推官,但也是古代的推官,而不是现代世界的科学工作者,他与其他同时代的人一般,都相信这些东西。

    他甚至书手留下了这些村民的口供,让他们画押存留,给陈和光等人都送了一份。

    虽然李秘不希望他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只会使得周瑜更加的神奇,更加佐证他长生不死的身份。

    可李秘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这样的思想,这是可以理解的,而陈和光与宋知微乃至于吴惟忠等人,将周瑜当成神人,也是合情合理,这些并非人的主观能动决定,而是时代造就的。

    虽说如此,但李秘并未放弃,他朝宋知微道:“推官大人,照着姚氏等人的供述,此人出现在河滩上,按说该是从上游漂流下来的,若顺着吴江搜寻,说不定能够找到他的出身之处,大人以为如何?”

    李秘已经说得很委婉,他并没有在宋知微面前质疑周瑜的真假,他只是想寻找周瑜的出身之地,搞清楚他的来历。

    即便他是神人,也该知道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是哲学问题,而是人的潜意识之中一直想要搞清楚的。

    宋知微也皱了眉头,朝李秘道:“大都督由何处出身,眼下还重要么?”

    李秘笑了笑,又摇了摇头道:“若他一直留在苏州,那便也不重要的,若是他想要在世人面前抛头露面,这些也能含糊,毕竟神人都是云里雾里,不知也无所谓,可若想带他进京,当今天子问起,你们又该如何回答?”

    李秘其实并没有想过周瑜进京面圣的事情,因为这个大明朝的皇帝已经足够昏庸,再给他来个长生不死的周瑜大都督,皇帝沉迷其中的话,这个帝国就更没得救了。

    但为了查清楚这个周瑜的底细,李秘不得不虚以委蛇,因为他到底是需要借助官府力量的。

    果不其然,李秘这般一说,宋知微也恍然大悟,朝李秘谢道:“正是此理,亏得你提醒,否则本官是要误事了!”

    如此一说,宋知微又朝李秘问道:“你认为下一步该如何去查?”

    李秘沉思片刻,老实答道:“眼下线索便只有这么一条,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让人图形画影,往吴江上游查访。。。”

    宋知微点了点头:“好,就照你说的办。”

    宋知微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虽然已经深夜,但还是把苏州府理刑馆的画师给叫了过来。

    这画师自然是见过周瑜的,在这里办案的,哪个不想目睹周大都督的尊容?

    再者,他们早就将周瑜的一言一行都记录在案,自然少不了画师来临摹作画。

    不过这些画师可不是宫廷画师,用的自然不可能是生动精细的工笔画技,描绘出来之后,跟简笔画差不多,虽然主要特征都画了出来,而且神韵也有,但到底是太过粗糙,不好辨认。

    苏州府理刑馆的画师,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若是县衙的画师,平日里张贴出去的海捕文书和寻人启事等,画像几乎就跟涂鸦差不离。

    李秘见得这些画像,也是哭笑不得,心说到底还是得自己动手,于是便让人找来白纸,又找来炭条,当场做起素描画来。

    后世的体制之中,也有这样的画家,能够根据目击者的描述,侧写和描绘出嫌疑人的容貌样子。

    李秘不是这一行的专家,却对绘画极其感兴趣,当初他参加一个犯罪心理应用的培训论坛之时,就曾经苦练过一段,成效还是不错的。

    理刑馆乃至于嘉兴府那边的人,听说李秘要自己画像,都凑过来看热闹,就如同上一次李秘弄出个地图分析法一般。

    横竖大家都在忙活,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除了那些个仵作,其他人都凑了过来。

    这么多人看着,李秘心里压力也不小,但他相信,这种立体感十足的素描风格,一定能够震慑全场!

    果不其然,当他完成之后,全场无人出声,甚至连喘气声都轻微了!

    周瑜大都督仿佛跃然纸上,活了过来一般,他们从未听说过用炭条能画画,这就无异于用扫帚来写小楷!

    然而那粗粝的线条,大块涂抹的技法,光影的明暗变化等等,显得那般的潇洒又生动!

    宋知微也是看得整个人都呆了,因为没能与周瑜对饮畅谈而郁郁不快的知府陈和光,见得这边这般热闹,也拧着眉头过来,想要找人发发火。

    可见得李秘这画像,皱着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又是惊喜又是惊叹,他的心里甚至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来。

    周瑜大都督果然神奇无比,但这个李秘又如何能忽视?

    今日所有这一切,若没有李秘,他们又怎么可能走到这一步?若没有李秘把周瑜劝服,他们又怎么可能与周瑜说上一言半语?

    相比云端之上如二郎神杨戬一般神物的周瑜,李秘更像个脚踏实地的城隍爷土地公,或许没能让你眼前一亮,也或许不会惊世骇俗,但他却同样能够制造神奇,解决你的任何麻烦!

    而且李秘与周瑜一样,同样能够带来从所未有从所未见的新奇事物和想法!

    单说这一点,李秘甚至比周瑜还要神奇,因为周瑜所带来的东西,史料上或多或少都有记载,都是众人读过听过却从未见过的东西,而李秘所展现的,却是书上从来没有过,大家也从未听过见过的!

    陈和光虽然看起来庸碌低调,但心思却比任何人都要细腻,在所有人关注周瑜,争抢周瑜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李秘的价值,只怕不低于周瑜!

    许是听到外头的动静,又许是出来吹夜风醒酒,吴惟忠和周瑜不知何时已经走了过来,范荣宽等人一直派人盯着周瑜,见得此状,也赶忙披了衣裳,都追了过来。

    周瑜走到前面来,见得李秘所画,却并没有讶异,只是低低说了句:“雕虫小技耳。”

    众人一听,只怕周瑜是技痒了!

    人人都知道,东吴周郎可是惊世绝伦的大才子,文武双全,精于韬略运筹帷幄不说,更有小乔这样的美人相伴,可谓文治武功,一世风流。

    此时周瑜嗤笑李秘,自是要拿出真才实学来了!

    此前,在场诸位对周瑜的了解,也仅限于他的言语,更多的是聚义厅中那一百多号倭寇的死相,对周瑜并未有太过切实的认知;如今见得周瑜要炫技;自是群情高涨!

    周瑜看了看这大厅;见得阶下已经清理出大片空地;但由于地面上血迹淹浸;也无人敢下脚;当下便呵了一声;却是闪电出手;将范荣宽身上的春被给扯了过去!

    范荣宽也是精神不济;只能早睡;让人盯着吴惟忠与周瑜;听说周瑜来了聚义厅;便披了衣服过来;范重贤生怕父亲染了风寒;便偷偷给他披了春被。

    也没想到,周瑜竟然将春被扯将过去,众人一看,周瑜醉意七八分,也不知吴惟忠与他喝的是甚么酒。

    但见得周瑜将那春被一甩,被子便旋转飞升,恰如一朵斑斓的云彩!

    李秘也有些看不懂,此时周瑜却是纵身而起,拔剑的速度实在太快,李秘只是双眼微眯,周瑜已经将头顶上的被子“嗤嗤嗤”斩开!

    众人只见得银蛇乱舞,那寒芒如剑气一般,被子四分五裂,里头的棉絮如鹅毛大雪纷纷落下!

    谁也没想到,本以为周瑜会与李秘比较画技,谁知这位大都督竟然舞起剑来!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虽然谁也没有见过,但见过了周瑜这舞剑的风姿,众人也终于知道李太白醉酒舞剑吟诗,该是何等风流之事了!

    周瑜仗着几分醉意,此时也是酣畅淋漓,身影在那漫天鹅毛之中旋舞,衣袍飘飞,剑气四荡,如梦似幻,看得人心都醉了!

    此时周瑜也是到了酣畅之处,朗声吟道:“千秋一笔大丈夫,沙场王业尽枯骨,是非成败转头空,空余恨,意踟蹰,回望长歌吹起处,美人白衣傲世孤,待某从头做盘古,黄泉饮,霜锋舞!”

    此情此景,早已让人心醉,再加上周瑜此时豪气干云,唱出这首诗词来,更是让人心驰神往,难以自禁!

    一曲既罢,那纷纷扬扬的鹅毛棉絮也终是落定,全场死寂,仿佛只剩下那一首歌词,余音绕梁,仍旧在脑海中回荡!

    周瑜打了个酒嗝,朝吴惟忠道:“兴头又起,再喝过!”

    吴惟忠虽是武将,却也喜读书,此时也被这歌词震慑,听得周瑜如此提议,自是哈哈大笑,作势要走。

    众人却怅然若失,朝周瑜问道:“敢问大都督,你的画呢?”

    周瑜用剑鞘指着房梁道:“想看某的画,却是要做一回梁上君子,哈哈哈!”

    众人更是好奇,不过谁也不想错过,当即让人搬来梯子,有些急不可耐的,已经开始顺着柱子爬上房梁!

    戚沫锋一直在外围看着,他不是高官,也不是李秘,没有任何机会接近周瑜,但并不代表他不向往,此时见得人人着急,他是个带武艺的,便袖风呼呼,三五步攀上了房梁来,只是放眼一看,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那些个棉絮落地之后,竟诡异地勾勒出一个人像来,吸纳地面的血泊,又产生明暗深浅的变化,由上往下这么一看,整个前厅便是一幅血色泼墨画!

    那画中男子面目模糊,但却能够感受到他那股天下无匹的气势,右手挽青锋,左手挂青葫,醉态风流,神韵超脱,真真是惊艳绝伦!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四章 天地为棋人作子

    夜已深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连聚义厅里的仵作们;也都歇息去了。

    李秘却没法子睡下,因为周瑜今夜一番醉舞,又掀起一波惊叹与议论,见过此情此景,试问谁又能睡得下?

    周瑜独树一帜的剑舞,落雪而成画,非但耳目一新,更需要大量的技巧在里头。

    剑气袖风,支配那些棉絮,他又未曾在梁上布局,可见他有着多么宏厚的大局观,看似随意而作,里头却处处充满了技巧,综合起来,更是无人可比!

    相比之下,李秘的炭条作画,又略逊了一筹,甚至光芒彻底被周瑜所遮盖。

    然而李秘却并非因此而失落,他之所以辗转难眠,完全是因为手中这颗白玉般的围棋子!

    他一直想不通,周瑜如何能利用这颗白子,让一百多号倭寇惨死聚义厅,甚至不许沾污自己的双手。

    而此时,他终于有了切身的体会!

    因为周瑜只是酒后舞了一曲剑,便让范荣宽在内的达官贵人,以及戚沫锋这样的冷峻悍将,一向谨小慎微的宋知微,乃至于他李秘本人,都爬到房梁上去!

    场中诸多文官武将,在那一刻,完全忘记了自家身份与矜持,文官们也没再理会有辱斯文之类的规矩,武将们更是肆无忌惮,便是仵作们,也都偷空爬了一回!

    此人有着多么恐怖的心智,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将众人操弄与股掌之间!

    他连戚沫锋这样的人,都能够引导过来,连宋知微和他李秘都不由自主地生出好奇之心,那些贪婪又自私的倭寇们,也就不必去说了。

    如此一看,这周瑜有着一万种法子,能够让这些倭寇自相残杀,可他李秘连其中一种,都难以想象出来。

    或者说,李秘一次次设想,却又一次次被自己否决,因为连他都认为太过儿戏,人心又岂会如此简单,人又岂能变得如此愚蠢?

    可事实已经说明,在周瑜面前,老狐狸一般的范荣宽等人,城府心机再黑再深沉,也都变得极其简单!

    人心因为私欲而变得复杂,因为需要算计,但人心也同样因为私欲而变得简单,因为他们的目标从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心中的贪婪怪兽!

    捏着这枚棋子,李秘又走回到了大厅来。

    尸体已经被清理出去,前厅里那幅血泼墨,却被众人用围栏给保护了起来。

    因为气味太重,看守的士兵全都跑到了外头去,厅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