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贵不可挡 >

第115章

贵不可挡-第115章

小说: 贵不可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太太笑了笑,“我正求之不得呢,这可是我的长孙儿,我得看着他出生长大才放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五二章 选 地

    (全本小说网,。)

    既然确定要外放了,那选外放的位置就至关重要。祁荣将袖兜里的手稿拿出来递给甄明杰,“本王为陛下去江南和淮南办过差事,江南得罪的人太多,那里不适合去,这是淮南此次能空出的职位,陛下虽还没做处置,但也就在这几天了,谨言你先看看。”

    待甄明杰接过后,便端起茶碗想喝一口,甄婉怡见了,忙阻止,“茶水都凉了,我去给王爷再沏一碗过来。”

    祁荣碰了碰茶杯,“没事,还温着呢,你就歇会儿吧。”

    甄婉怡接过茶杯,“你本就不喜欢喝温茶,在这里还要勉强自己不成,再说我又不累。”原来早上祁荣在书房里忙的就是甄明杰的事呀。

    甄婉怡端着茶碗去了耳房,祁荣虽没喝到茶水,心里却如喝了蜜一般,脸上都泛着蜜意。让一旁的四太太看了暗自点头不已,这女儿总算长大了,知道用心了。

    甄婉怡回来后,甄明杰还在思量,“王爷,泡的是今年新出的明前龙井,味道虽淡不过胜在解渴。”

    祁荣接过品了品,点点头,“婉儿泡茶的手艺越见出众了,汤色清亮,清香悠长,好茶。”

    丫鬟将甄婉怡泡好的茶分给众人,甄婉怡自己也尝了一口,“这还是王爷送回来的茶好。”

    祁荣喝完大半杯,“这是淮南的明前茶,算是那里最好的茶了,不过比起岭南千叶镇的茶还是差了些,千叶镇的雨前茶都比这茶的口感好。”

    四老爷也是好风雅之人,对茶一道了解较多,“千叶镇的茶好是好,不过最好的茶都送进宫了,有一年为了得到二两明前千叶龙井茶,我可是花去了二十金呢,不过那个味道真是,想想就觉垂涎欲滴回味无穷呀。”

    甄婉怡抿着嘴笑道:“那父亲那馋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吃的是龙肉凤肝呢。”

    “哎,话可不能这样说,品茶品的就是个风雅,正所谓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不过,婉儿这茶泡得不错不错,来再给为父续一杯,为父可是相久没喝到婉儿烹的茶了。”

    喻瑾珍忙站了起来,“这续水简单,让儿媳去就行了。”

    四太太也瞪了四老爷一眼,“这大白天你喝茶也能醉不成,竟胡言乱语起来。”

    四老爷也回过神来,想起女儿的身份可是今非昔比了,不由得坐在那里端着杯子傻呵呵地笑。

    甄婉怡抿嘴笑了笑,拉住了喻瑾珍,“六嫂要孝敬父亲有的是时间,我难得回来一趟,父亲既喜欢我烹的茶,那这续水自是该我去完成了,再说,女儿为父亲烹茶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看母亲您凶的。”

    四太太也笑道:“你个丫头不识好人心,母亲还不是担心你回娘家累着了。既然要孝敬,呐,母亲这碗也给续了来。”

    甄婉怡索性屈膝应声道:“是,女儿遵母亲大人的吩咐。”哄得大家都乐出声来,才带着丫鬟们出去续水。

    回来的时候,甄明杰总算思考完了,正听到祁荣在说话,“萍乡县辖下八个乡镇,近七万人,民风淳仆,良田数万顷,可洪水灾害多,十种五收,赋税又重,百姓生活艰难。近溪县治下六个乡镇,有三个邻海,靠打渔为生,民风强悍,常有海寇上岸抢杀,曾经就出现过海寇杀进县衙的事,这一处非良地,本王不建议你去,若真想快速做出政绩来,萍乡倒是个选择,可那得治水有效,否则去了也不过是熬资历。”

    四太太听了忙道:“明哥儿,咱们是去做官可不是去送命的呀,你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的,那近溪县太凶恶了,你可不能去。”

    甄明杰苦笑一声,“母亲,儿子虽没什么须末本领,可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您放心吧,那近溪县儿子确实是不适合去。不过王爷说的萍乡县的问题,儿子一时也难有解决之道呀。”

    祁荣点点头,“萍乡县这十几年里也有出过两个是真心为民一心想要把那治出一番政绩来的县令,可是地形复杂,水患频繁,总也得不到行之有效的举措,一个救洪的时候被水冲走了,一个被疫病感染最终也没能离开萍乡县。其实这两个县历来是淮南最穷最乱之所,谨言不必一定要选那里。”

    四太太听到这里也着急了,“明哥儿你还年青,再说家里也不指望你发财做高官,没必要去冒这样的险。”

    甄明杰为难地看着一脸担忧的母亲,又看了看手里的手稿,“如果我这次去不了这样难苦之地,以后只怕更是没机会了。”甄明杰有很多优点,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重妻子,在四房做为长子,他对弟弟妹妹的照顾,甚至比四老爷这个父亲做得都要好一些,可是做为一个年青书生,他也有自己的意气和追求,说难听一点就是有些书生的酸腐。总想着去做救世主,去拯救百姓于苦难之中,去做那青天老爷,扫平世间不平事,这样不能说不好,可对于家里而言,让家人这样牵肠挂肚,就不好了。

    甄婉怡插嘴道:“那萍乡县就是水旱灾害多吗?”

    祁荣先是点头后又摇头,“不,只是水患多,旱灾极少,据县志记载近百年只发生过一次旱灾,那一次几乎是大半个大周都发生了旱灾,但萍乡县受灾还是较轻的。”

    甄婉怡“哦”了一声,“难道萍乡县内多山多河吗?”

    祁荣点头,“正是,看来婉儿喜欢看游志也不是全无好处的吗?仅凭这一点就想到了。萍乡县位于泗水河与淮水的交汇入,而泗水河就是淮水最长的支流,还有许多细小的溪流汇入,地势南高北低,所以才多水患。”

    甄婉怡笑了笑,并不去解释这可是她用前世的知识得出的,“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找一个懂水利的去治水不应该会遗留到现在还是个难题呀。”

    “你说得到是轻巧,这淮水流经淮南淮北两郡,有的地方多水有的地方缺水,一个县令能有什么作为,而淮北作为晋王属地,对于这两郡就是两郡的刺史也做不了多少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五三章 易 县

    (全本小说网,。)

    祁荣话里有话,淮北是晋王的属地,却能将手伸到淮南去,要知道整个大周也就九大郡,淮北紧邻京畿,人口众多,物产也颇丰,在九大郡里能排得上前三了。而淮南靠着江南,是大周的鱼粮之乡,丝绸之乡。坐着淮北却插手淮南,难怪除了祁荣没人敢去查淮南的事了,宁王倒是想,可皇帝不放心让他去。只是也不知道查出个什么结果了没有,会不会就此将晋王得罪个彻底呢?

    在场坐的都没个傻的,自然也听明白了祁荣话里的意思,甄明杰更是直接问道:“那王爷有什么建议?”

    祁荣轻张薄唇吐出两个字,“易县。”

    甄明杰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手稿,很快找到了易县。

    在甄明杰看的同时,祁荣便先给大家解惑,“易县,在萍乡县之东南,良田数十万顷,水患比萍乡县少且轻一些,所以只要三年不出大患,能获丰收,便可跳升两级,而且离江南近,便是出现水患也是可以想到办法去挽救的,有退路可走。”

    四太太脸上的笑意便浓了一些,点头道:“这易县好,易县好,没有大的风险,平平安安的升官,为样很好,老爷,你说是吧。”

    四老爷也点头道好,“这易县挨着江南,便是出现大的水患也能从江南买到粮,这样很好。”

    甄明杰看到众人都满意,内心对不能去萍乡一展抱负有些遗憾,便正如祁荣所说,这淮南的事不是一个区区七品县令能做得了主的,既然做不了事,那就不要让身边的亲人为他担心了。“那便就是易县了,这事便要麻烦王爷了。”

    祁荣笑着点头,“无妨,这是本王该做的。”

    甄婉怡听了这么久,突然问道:“这易县只要丰收就能出政绩吗?”

    祁荣对于甄婉怡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是知无不言的,“易县相当于淮南的一个小型粮仓,一般情况下不引人注意,但是一旦丰收便是大大的政绩了。”

    甄婉怡脸上露出明快的笑意,“王爷,父亲母亲,六哥六嫂,你们知道我清河的田庄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吗?”看着不大明白的众人,笑道:“前几天报来的,清河城一千一百七十八亩地,五百亩良田,其余则是中等田,第二季产稻近五千石粮。”

    这一个数字报出来,听的人都蒙圈了,还是甄明杰最先反应过来,“九妹,你开玩笑的吧,是第二季稻还是今年的产稻量?”

    甄婉怡甜甜笑道:“第一季稻除了留下的种子七月前就卖掉了,汇通票行存进去了二千两呢。”

    四下一片安静,就连祁荣的呼吸声都有些重,甄婉怡自然听到了,转过头四下一顾,嘟着嘴道:“你们不信?”

    祁荣率先笑出声来,“呵呵,婉儿既然如此说了必是真有其事,那不如帮大家解解惑,这是为何?”

    甄婉怡抿着嘴笑得极甜,“具体是怎么做到的我也不知道,不过六哥若是想要知道,我倒是可以给六哥介绍一个人。”

    甄明杰急切道:“谁?”

    “夏华,红裙的丈夫,红袖的姐夫,李大叔一家去了大兴,清河那边的田庄便交给了女婿夏华管,我与夏华约定好了,等清河城的良田在三年内能番一翻时我便将大兴那边的田庄也交给他管。不过现如今似乎六哥比我更需要夏华,妹妹可以割爱哦。”

    看着甄婉怡调皮的样子,大家都发出会心的笑意,只有祁荣握拳放在唇连轻轻咳了咳,甄婉怡转过头,盯着祁荣眨了眨眼睛,轻声道:“王爷怎么了吗?”

    祁荣放下手,看着甄婉怡笑了笑,对着唇形,“没什么。”

    甄明杰起身对着甄婉怡一鞠身,“为兄谢九妹!”

    甄婉怡起身侧让,“夏华在我这里也无非管着数千亩地而已,一年增产也不过万石,六哥若真成一县之主,数万顷的良田在那里,夏华若是知道只怕要追着赶着跟六哥走了。”

    甄明杰笑着松了一口气,君子六艺他虽都有涉及,可农事一块也只是纸上谈兵,如今有此等能人真是得天这幸呀,让他怎么能不高兴呢。便是一个劲的谢过甄婉怡。

    甄婉怡笑了笑,“我一回去就手书一封,让夏华来京。”

    甄明杰正要点头又顿住,“不妥不妥,还是等吏部文书下来再说吧,省得耽误九妹的事。”

    甄婉怡歪着头想了想,“反正也不差两日,那就等文书下来再说吧。”

    祁荣起身道:“谨言既想好了,那明日本王就走一趟吏部,淮南这次会有大动,这样小小的一个易县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吏部文书应该很快,只是这样一来,谨言今年就没有办法在京城过年了。”

    四太太和喻瑾珍都面露伤感,只有四老爷大大咧咧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一个过年而已,不算什么。”

    甄明灯起身送人,“那这事就麻烦王爷。”

    见甄明杰望过来,甄婉怡调皮的笑道:“六哥放心,等事儿妥当之后,我就让夏华过来,六哥还是快想想怎么犒劳我吧。”

    甄明杰笑了笑,“行,到时候我俸禄交给九妹一半,算是补偿你的损失好了。”

    甄婉怡嘟了嘟嘴,“六哥你这样说是想挑拨我和六嫂的感情吗?太没诚意了。”

    甄明杰无奈道:“那这样,我到了任上,就给你送土产过来。”

    甄婉怡这才放过,“这还差不多。”

    甄府众人一直将甄婉怡夫妇送到门口,看到他们上了马车才回转,四太太与喻瑾珍并肩走着,“明哥儿这事多亏了你九妹了,王爷可是一回来就来了家里,可见明哥儿的事你九妹放心上呢。”

    喻瑾珍点点头,“母亲要不要媳妇找样东西给九妹送去,前儿母亲送来的这送子观音让护国寺的高僧开过光的,要不要?”

    四太太瞪了一眼喻瑾珍,“胡说,那是你母亲特意为你求来了,怎么能转送她人,我这样说也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们姑嫂之间能没有嫌隙。你九妹嫁入高门,咱家别的帮不了,所以只能做些力所能力的事,我与你父亲将大半的资产做了你九妹的嫁妆,你也不要有什么想法。”

    喻瑾珍正色道:“母亲快别这样说,这样的事哪里需要您来解释。在九妹嫁妆这事上,便是让媳妇将自个的嫁妆都拿出来也是应该的。今儿您也见到了,相公和公爹这些时日都耗在吏部,送出去的银子只怕也有好几百两了,可别人不还是没个搭理的。多少人都等着安排呢,王爷却拿了一张单子让相公去挑选,若不是将咱们当成自己人,谁会这样上心的?而王爷之所以这样用心,除了与相公关系好之外,自然是九妹起到了大作用,否则怎么会有问起来帮人的事?儿媳虽目光短却不至于好歹不分,九妹这份情儿媳记着呢。”

    四太太安慰地笑着拍了拍喻瑾珍的手,“你能这样想最好不过了,咱们俩虽是婆媳却也是姑侄,我对你可不当外人,这样的心里话除了你九妹也只能与你讲了。甄喻两家都没有底蕴,你九妹过得好便是我们两家的好。”(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五四章 厨 艺

    (全本小说网,。)

    喻瑾珍在一旁深有感触,点头不已。她怎么会不明白没有权势没有倚仗的滋味呢?喻家为什么会消寂?她为什么会被送到清河城去让姑母急急定下?喻家为什么会散尽百万家财?这一切还不是因为喻家没权没势,哪怕守着金山银山也只有让人勒索的份。

    走南洋发家的又不止喻家,为何船舶司开口的赎价从十万两一户遇到喻家就成了十万两一个人的?直到变卖家产直到祁荣封王的消息传来才把人给捞出来,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因为喻家只是最为低贱的商户吗?所以对于甄婉怡对于祁荣对于甄家,喻瑾珍是发自内心的维护和感激,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喻家。虽然如今的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