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朝帝师 >

第167章

仙朝帝师-第167章

小说: 仙朝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楚王定有高人相助,否则如何能掐准时间,恰到好处的避开吕风起的耳目。”
  安伯尘喃喃道,心中暗喜。
  闯过七关三镇已是可喜可贺,没想到楚王还送上一分大礼,他这一出兵,匡帝定要分兵迎敌,说不定直接调走迎接红拂的军队,如此一来安伯尘和她最后的阻碍也没了。
  “敝国君上已发檄文,召天下诸侯共聚于天峡关,勤王讨贼。”
  安伯尘正思索间,耳边传来低沉冷漠的嗓音,抬头看去,却是那员东楚虎将抚须说道。
  复杂的看了眼安伯尘,关云翼拍马而走,却在掉转马头时抛下一句:“有人让我给你带句口信。若欲成事,墨云为基。”
  看向一骑绝尘的关云翼,安伯尘怔了怔,渐渐的,脸上浮起一丝古怪。
  “这么多年没见,原来他跑去东楚,又干他谋国乱世的老本行了。若欲成事,墨云为基……那萧老头是想让我重回琉国以为根基。可若是我今日事成,哪还会流连这乱世。”
  笑着摇了摇头,安伯尘极目远眺,四面八方烟尘滚滚,也不知有几家诸侯发兵开往天峡关。
  做戏做了二十二载,一朝谢幕,以雷霆之势震慑群雄,可当安伯尘过关斩将,又一次在匡帝的龙颜上划了一刀后,但凡未失野心和自尊的诸侯都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楚国依仗天时地利,广积钱粮,兵强马壮,又有五虎之首的关云翼,以及堪敌吕风起的上将李紫龙,君臣贤明,百姓齐心,自当伯诸侯,为群雄之首。秦齐随后,剩余十方诸侯也将陆续登场,大匡的战国岁月从天峡会盟之日起,正式拉开帷幕。
  然而,这些和安伯尘无关,安伯尘过关斩将,在天下人震惊的目光中一路走来,不过是为了夺回本该属于他的那一切。
  或许等到救下她,安定好一切,便是全心全意踏上道途之时。
  正午的日光滚烫灼热,火风扑面,安伯尘强吸一口太阳之气,稍缓脏腑间传来的阵痛,随后向东走去。
  刚迈出两步,安伯尘猛然停下,仰起头,怔怔地朝中都方向望去。
  中都天塔,斜立入云。
  在塔尖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孑然出尘的男子,阳光铺洒,流淌过他冷峻得毫无烟尘味的面庞,猿臂侧,画戟艳如血。
  世有真龙,冷眼旁观,非是不出,怒时未到。
  第265章 三龙争雄
  山道冗长,清风飘渺。
  一袭白袍的男子踽踽独行。
  没有富家子弟的目中无人,也没有贵公子的骄矜,肌肤古铜的高壮男子神色淡漠,当他的眉毛不再拔起,凹陷的双目不再腥红时,雪白的衣袂间竟也沾染上几丝温文尔雅的气息,和这午时的日光一样温醇,暖人心脾。
  抬起头,刀削斧砍般俊朗的面庞上浮起一丝欣慰,典魁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又整了整衣衫。
  清风飘摇,从云峰间落下,掀动着典魁粗硬的头发,褐色瞳仁中俨然现出一座道观。
  那道观立于盘旋而上的山道之巅,云雾缭绕间透着出尘的气息,非凡人所能与之。
  停下脚步,典魁朝向道观望了许久,待到清风全都旋停于他脚下,方才朗声道:“在下漠北典魁,不知西极老人可在观中?”
  沉厚的嗓音回荡在群山云峰间,几息后不见有动静,典魁皱了皱眉,刚想继续攀爬,却听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从前方传来。
  堆积在山道间的云雾渐渐拨开,露出一个庞然大物。
  来者是一个五六岁的童子,粉雕玉琢,却骑在一头水蓝色的巨狼背上。那狼身形巨大,足有一匹成年骏马大小,看向典魁时,绿油油的眼里满是警惕。
  “典居士有礼了。”
  那童子笑吟吟的看向典魁,欠身作礼,随后叹声道:“典居士恐怕要白跑一趟了。我家先生早在三日前就离观云游,寻友人谈道去了。”
  闻言,典魁眉头又皱了起来:“如何这么巧?莫非西极老人算准典某会来,方才云游论道?”
  “噗哧……”那童子一脸古怪,忍俊不禁道:“典居士还真是……罢了,实不相瞒,我家先生早先算出今日有大事发生,天下生乱,恐往后有世俗君臣前来寻他,于是云游避之。并非专为躲避典居士。”
  童子这话实已在讥讽典魁自作多情,典魁却不怒不恼,转过身,隔着西境群山峰峦、云烟飘渺遥望远处的大匡地界,面露深思。
  自从那日在关南荒道和安伯尘交手后,典魁气势颓落,不宜再战,遂远走西境,欲访传说中的西极老人,以备日后和吕风起的那一战。好不容易寻到此处,却被告知西极老人不在观中,典魁自然不甘。
  大事发生,天下生乱……究竟怎样的乱子居然让这等游历过仙家福地的世外高人也要云游避祸?
  典魁遥望东方,心中好奇。
  大匡边陲之地常有奇人异士,比如北方大漠的苦修士,又比方说极西之地的隐世门派,大多一脉单传,如西极老人。在这些奇人异士中,西极老人算是最有名的一个,原因有二,一是他的爱徒李紫龙,二是他曾传授过吕风起一戟。世人道他枪箭戟三绝,也不过是以讹传讹,在极西之地的奇人异士中,西极老人名气虽大,却绝非最强者。
  这些隐居世外的异人修为虽不如神师,可各有各的神通本领,若有心去红尘博个功名易如反掌,奈何他们大多是闲云野鹤,不争名,不好斗,只求逍遥自在。
  典魁在漠北修行时,遇一拜访漠北苦修士的异人,闲聊天下见闻,曾道极西之地高人辈出,虽无神师境界的修为,却有异法通达仙家宝地。典魁不信,那异人笑着和他讲起了洞天福地,五镇海渎,十八靖庐等等。听得典魁目眩神迷、叹为观止,心想若非是他太会吹牛,便是他所言属实,极西之地真有人曾到过仙家宝地。
  总而言之,极西的异人们是超然于大匡外的存在,或许没有神师们实力强悍,没有天下虎狼能打能杀,却是居士一流,逍遥自在,不受世俗所扰……这样的人物却因大匡生乱而避祸云游,西极老人究竟在怕什么?
  ……
  就在这时,典魁游离的目光陡然一凝,紧皱的眉毛也在同一时间高高拔起,褐色的瞳仁中溢出一抹腥红,仿佛滴落在水碗中的血珠,短暂的静寂后遽然弥散开,弹指间已将典魁的一双虎目盈满,血色斑斓。
  翻腾的血雾自典魁脚底荡开,却是他一生杀伐所积累的煞气,此时正不受控制的涌出,在山道间堆满厚厚一层,扬起间如蛟如龙。
  “果然,果然……天下大变,这些疯子们一个个都要发作了,大祸至矣……”
  骑着巨蓝狼的童子喃喃低语着,面露惊惶,也不理会矗立在山道中央的典魁,调转狼头便往山巅跑去。
  刚跑出半里,童子只觉脚下的山石突然颠簸了起来,脸色微变,童子连忙回首望去。
  然而,他的目光尚没落到典魁身上,就被另一物吸引。
  那是东方的天野,没了日光,没了流风,没了从极西群山遥遥望去时的波澜壮阔,只剩一柱冲天而起的金乌光芒,千余丈之高,仿佛一条横亘天地间怒龙,勃然咆哮,吞云食气,遮天蔽日。
  震耳欲聋的鸣啸声从远天传来,荡遍十三诸侯、五方行省,无尽的威压随着怒焰散布开来。
  “神师?不对……还差一点。可就算那几个小神师回来,恐怕也不是他吕风起的对手了。”
  骑着巨狼的童子喃喃自语道,眼中的“惊慌”之色渐渐散去,满脸复杂,许久苦笑道:“当初我若不传他那一戟,或许也不会有今日之祸了。”
  又看了眼底下山道中的典魁,童子摇了摇头,骑着蓝狼向山路旁侧的山涧跃去,坠入看不到底的深渊,少时不见踪影。
  倘若典魁看到这番情景,听见童子所言,定会大吃一惊,不过此刻他恐怕也没时间去惊讶。
  中都天塔上,那个被他视为毕生对手的男人挥戟击天,沉默着发泄着心中滔天怒火。
  赤裸双脚苦修于戈壁荒凉地,八年后,典魁自认已经掌握足够强大的力量,当能一雪前耻,将吕风起斩于大匡太清殿前。可命运素来公平,典魁在成长,吕风起也在成长,当成为大匡第一人对吕风起而言已再无任何意义时,他毅然闭关修道,只求打破头顶三尺神明,踏足大道。
  而今一怒出关,吕风起虽未突破神师,可正如西极老人所言,他真正的实力已能斩杀神师。
  群雄并争,虎狼云动,如典魁、李紫龙、关云翼者,无不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人物,无论放在哪一个年代都足以成为史书中的主角。却因吕风起的出世而黯然失色,至少在赵玄旭这段史书中,他们只能沦为配角,匍匐在那人的绝代风华下。
  可又有谁会甘心?又有谁不想成就一世绝唱?
  至少典魁不甘。
  一身白袍的魁梧男子脚踩堆叠如山的血煞之气,静静注视着中都天塔上的男子,眸中的血色愈发深沉,旋转着,似在酝酿着什么。
  从中都到极西之地,相隔何止千里。
  数千里之外,吕风起侧目,漫不经心的望了眼典魁。
  这冷漠而轻蔑的一瞥将典魁彻底激怒。
  “轰!”
  山摇地震,两轮红火的“巨日”从极西群山升起,“日光”迈过重重云雾后,化作一条狰狞咆哮的“狂龙”,卷动风云,扑向中都之巅的那条真龙。
  就在典魁发出战意的同时,中都之东,也有一人悬缰停马,银枪点地,面无表情望向塔尖上的身影。
  如今的大匡千万里河山,能有资格和吕风起一战的,除了典魁,便只剩下他。
  吕风起一怒出关,挥戟击天,威压天下虎狼,典魁不甘,而他李紫龙再如何生性淡漠,也是有着一腔热血的大好男儿,又怎会甘心屈居人下,弯腰匍背。
  “轰!”
  天峡摇晃,大地颤抖,又是一条银白色的“长龙”游走过百里山河平原,在中都天塔前陡然腾起,昂首掀爪,咆哮着,扑向那杆画戟的主人。
  第266章 征兆
  吕风起怒击长空,一来发泄心头的愤怒和哀恸,二来则是想凭他一己之力震慑群雄,削弱天下虎狼的信念和意志,令诸侯联军止步天峡,逼得楚君无功而返,再趁乱杀之为华飞报仇。
  亏得还有典魁和李紫龙这两个绝世猛将,在吕风起的方天画戟即将把虎狼们的雄心壮志击碎时,悍然发出如龙般的战意。
  典魁于西,火龙自西起,李紫龙在东,银龙从东来,同时轰向那个站在中都之巅,凌驾大匡虎狼的男子。
  百姓们看不到听不见,蜂涌奔向天峡关的各个诸侯国的将士们也只能感觉天气和周围气氛的怪异,唯独拥有天品实力的虎狼之将们,以及隐于西、北的异人修士们,方能看见翱翔缠斗于天云间的那三条“真龙”。
  “轰!”
  天头又传来一声巨响,从东、西两方出兵发往天峡关的诸侯大军无不止于道左,士卒们张望向面色苍白、下令按兵不动的主将,心中好奇。转眼后,就见乌云弥漫,间或还有雷光闪过,天色从明亮变得漆黑,乌云之上似乎堆积着滂沱大雨,却又久不降下。如此这般,已来来回回上演了好多次,将士们起初还一脸惊奇,可渐渐的,随着自家将军的脸色愈发难看,他们也不由紧张起来,再看向那座陡峭高耸,直插云霄的天峡雄关,只觉胸口闷的慌。
  老天爷这般作怒,又是打旱雷,又是降云的,可是想把天峡关压塌?还是君上兴不义之兵惹恼了老天爷?
  天峡关东西两侧的荒道上,军心惶惶,楚、秦、齐三方大国相约会盟,可大军还未开到天峡关便已士气大跌。士卒们愁眉苦脸的看着天头,间或望一眼匍匐在重重乌云下的雄关,心里直打鼓。
  而在关南,却有一支人马没停下,眼见天象大乱非但没慌,相反的,当斥候回报东楚和齐秦三路大军按兵不动时,两位主将都长舒了口气,下令全军开拔,火速赶往天峡关。
  “快到了。”
  铜雀笼龛旁,穿着紫裙的少女面无表情的说道。
  “啪”,一颗白子从案头滑落,在狐皮地毯上轻弹了几下,随后滚落两人之间。
  紫龙女收回遥望天峡关的目光,转目看向坐在案前摆弄着黑白子的少女,黛眉缱绻,正欲将棋子拾起,就听司马槿突然开口。
  “既然将入天峡,你也没什么可不放心了,还不将珠链还我。”
  闻言,紫龙女心头一紧,直直盯向那个目光平静,被白玉面具遮挡住喜怒哀乐,看不出在想什么的少女。
  莫非她知道了……知道了那个冒天下大不韪的贼子已过尽七关三镇……
  不可能。
  一瞬的惊疑后,紫龙女迅速平静下来。
  司马槿表面享受贵妃待遇,实则软禁于大军,除了自己,这一路上都没人能和司马槿说上话,而她一身修为也被自己禁锢,无法通过别的手段知道銮轿外的事,更不会知道她念着的那个人正往这赶来。
  “还不可以?”
  紫龙女正想着,耳边传来少女冷漠的质问。
  当然不可以,好不容易打消她心中那点念想,怎么能将珠链给她?这珠链定是她和安伯尘联络所用,若将珠链给了她,她岂不是要知道安伯尘正往这赶来,到那时更是手段百出,令人防不胜防。
  抬起头,紫龙女看向司马槿:“等过了天峡,自会奉还。”
  司马槿闻言不恼不怒,点了点头,也不去管那珠链,继续拨弄起盘中的黑白棋子。
  “琅妃若无它事,奴婢先行告退。”
  越接近天峡关,紫龙女愈发有礼数起来,朝着司马槿屈膝作礼,随后向銮轿外走去。
  司马槿漫不经心的把玩着盘中棋子,余光却紧紧追随紫龙女的脚步,心跳微快。
  她是司马家冰公主,是八百鬼军斥候的统领,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我行我素的女子,就算玉石俱焚,她也不会让自己进入那座代表天下最强武力的雄关,以及那个被上千万人朝思暮想的宫殿。
  现在尚未到玉石俱焚的时候,这一路上紫龙女虽对她严防死守,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放过,还禁锢了她的元气,封印了她的伏妖,可司马槿的依仗又岂会只有这些?用了一路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