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朝帝师 >

第34章

仙朝帝师-第34章

小说: 仙朝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昨夜地魂神游,见识过了站在大匡之巅的那几个人,和他们尚能谈笑风生、进退有度,更别说连地品境界都不到厉霖。
  诚然,安伯尘的修为不到地品,实力比厉霖还要弱上几分,可经历前事种种,他的心境和信心早已远超过当前修为。明日一战固然尚无把握,他却丝毫没有半点惧怕,落在萧侯和司马槿眼中,只当安伯尘成竹在胸。
  思索片刻,安伯尘走到窗前案边,研墨,舔笔,不急不缓的写着。
  一纸书罢,安伯尘用信笺封好,转身递给萧侯。
  “烦劳萧先生派信得过的人,将此信送往圆井村李员外家中。”
  接过信函,萧侯点了点头,欣慰的看了眼安伯尘,忽然问道。
  “可要送点金银回家?”
  闻言,安伯尘身躯轻颤,背对着萧侯,不知在想什么。
  许久,安伯尘开口道。
  “送多了太显眼,唯恐引祸,两三两白银即可。”
  紧握着无邪,安伯尘深吸口气,遥遥西望,神色莫名。
  ……
  一袭青袈裟,少年僧人缓步行于旧唐古道。
  午时将至,街市上人头攒动,往来如云,见着俊美的僧人大凡都会投来好奇的目光,那些仕女小姐更不用说。
  僧人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平静和宁和,与繁华喧闹的长街格格不入,越是如此,越引人侧目。
  不多时,他已来到望君湖旁。
  画舫连岸,五颜六色,应接不暇,煞是好看。
  他也不知为何会来到此地,他是注定要守一辈子清规戒律的佛子,持五戒,诸相生于心,散于心,自然不会流连烟花美人。
  “墨云楼安伯尘,琉国大隐离公子的门人……没想到他在琉京名气还不小。”
  望向烟波浩渺的长湖,少年僧人莫名一笑,口喧佛号,悠悠道。
  “施主跟了小僧快有一条街了,再不现身,小僧可要没耐心了。”
  “听闻秦国和尚最有耐心不过,更何况是大名鼎鼎的无花大师,若没那耐心,大师也不会在秦国寺里足不出户十余载。”
  听得来人故意将自己的名字念成“无花”,无华眸中掠过一丝愠怒,转瞬散去,眉头微蹙。
  他既这般说,墨云楼前自己和安伯尘对峙时,他定也在场……他跟了自己何止一条街,说不定从自己初入琉京起,就已被他盯上。
  眉头舒展,无华不慌不忙的转过身,双掌合十,笑着朝那人看去。
  没入眼帘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灰布衣,麻布鞋,面容古朴,有些黯沉,细细看去眉宇间似乎含着无尽苦楚。
  “原来是关西张布施,久仰大名。”
  两人一个是秦国神僧的单传弟子,另一个是大匡皇叔的关门弟子,虽未见过面,可都是当世神师的传人,彼此间也不算陌生。
  目光落向张布施脚底,无华砸了砸嘴,唏嘘着道。
  “关西张布施,麻履访名师……想来这就是歌谣中的那双麻履了,久闻其名,今日终见古物,倒让小僧大饱眼福。”
  闻言,张布施先是一愣,转眼后,那张苦瓜脸上浮起一抹羞臊。
  这和尚说得好听,实则却是暗指他不曾换鞋,一双麻履穿了数年,那这鞋定早已臭不可闻……如此冷嘲热讽的,任谁听了都会仿佛吞了苍蝇般作呕,偏偏那和尚还满脸“善意”的微笑。
  望君湖边,两股战意陡然生出。
  少年得志,相遇江湖,就像戏里唱的那样,总免不了要争个高下。
  而在琉京另一边的高楼上,少年银枪,汗流浃背。
  每刺出一枪,他眼中便会闪出一抹炎火,火势高涨。
  明日这个时候,他便要站上演武场,迎来决定墨云楼中三人成败的那一战。
  此时的安伯尘只想早早结束那一战,完成对司马槿的诺言,然后潜心修行,突破地品,早日走出琉京这座牢笼,重返圆井村。
  孰不知,戏幕一旦拉开,伶人戏子纷纷登场,又岂是说停便能停,想走便能走。
  第051章 李小官人登场
  日沉月升,月落日复升。
  朝夕固然短暂,对某人来说,却漫长而又难熬。
  西郊的官道上,一马两骡飞奔向琉京。
  当先的马背上坐着个小胖子,穿着身大红锦缎袍,雄赳赳气昂昂,满脸意气风发。而在他身后,骑着骡子的两个少年则愁眉苦脸,哈欠连连,一脸的不情愿。
  拂晓时候出发,马不停蹄,此时晌午未到,不远处那座高大巍峨的城池已清晰可见。
  打量向藏着数不尽美味佳肴和好看姑娘的琉京,李小官神色莫名,在离城门还有几十步处猛地悬住马身,一脸“感慨”之色,朝向身后少年唏嘘道。
  “阿福,平子,你们是不知道,当初小官我和安娃子就在这里纵横驰骋,大败敌寇,安然归返。小官我功成身退,可安娃子和某不同,他是做大事的人,自然想回琉京闯上一闯,扬我圆井村的威风……”
  “鸟不拉屎的小村子有什么威风可言……”
  李小官还没说完,就被高瘦少年嘟哝着打断。
  “就是。老大,你昨个大半夜的就把我和平子叫起来,说什么要相助安娃子……老大,你是不是到现在还没睡醒,那安娃子不是当学徒去了吗,难不成叫我们大老远跑来去帮他熬药跑腿?”
  开口的少年面色黝黑,身体敦实,说话间眼里闪过一丝不屑。
  冷哼一声,李小官调转马头,虎着脸看向他这两个跟班,摆足架势,半晌摇了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伯尘传信于某,让某挑选圆井村俊杰三四人,入得琉京,助他成就大事。哼,某家伯尘兄弟是何许人物,和世家女子都能平起平坐,不出十年少说也能当个一府大官,某这才让你二人跟着,日后也好求个富贵。阿福你精通骑射,平子擅长出谋划策,堪称我圆井村数一数二的俊杰,某这才举荐你二人跟随伯尘兄。”
  李小官跟在离公子身边这么久,好歹也算见过世面,戏也不比安伯尘看得少,这一席话夸大其辞,把牛皮吹破了七八层,可也别有一番气势,落入圆京村“双杰”耳中,却让他们面红耳赤。
  皮肤黝黑身体敦实的少年是阿福,在李小官口中“精通骑射”,然而圆井村巴掌点大的地方,连像样的马都没几匹,更别谈弓箭了。所谓“精通骑射”,也不过是阿福骑上矮骡子,举弹弓打鸟雀的本领着实有几分火候,虽谈不上弹无虚发,可四五十步里,倒也能做到十弹九中。
  而那名叫平子的高瘦少年,打小没出过村子,虽识得几个字,却没看过正经文章。李小官说他擅长出谋划策,只因一帮狐朋狗友惹了事,平子总能找到几个像模像样的藉口来开脱,在李小官儿时土生土长的跟班中,倒也算“俊杰”一枚。
  目光落向信心十足的李小官以及不远处的琉国京都,渐渐的,圆井村“双俊”也觉热血沸腾起来,坐在目光呆滞的矮骡子背上,昂首挺胸,顾盼生姿,只当自己真要投奔明主,做成一番大事业。
  然而,转瞬后,两个少年相视一眼,同时蔫了下去。
  “大爷的……老大,咱几个真要去投奔安娃子?”
  揪起眉头,苦巴着脸,高瘦少年摸了摸鼻子,讪讪的问道。
  好不容易才回记起那个默默无闻的安家娃子,可平子怎么也无法将那个胆小怕事的懦弱男童,和李小官口中足智多谋隐忍不发的“伯尘兄”联系在一起。
  “哼,昨晚那捎信的人来,恭恭敬敬的给安家二老送上十两白银,你们不都亲眼看见了吗,还担心个啥子?”
  撇开头,李小官故作生气道。
  “老大,那银子说不定是安娃子偷来的,分了一半给捎信的,另一半藏回家里。”
  眼见李小官默不作声,阿福嘿嘿一笑,接着道。
  “老村正就曾说过,知道儿子莫过于老子,你看安家二老收到银子后慌慌张张,招呼也不打一声就关上屋门,显然知道安娃子没那么大本事靠自己弄来这些钱财。嘿嘿,我说老大,安娃子指不定是摸了钱被店家发现,眼下东多西逃,找老大你去垫背……”
  李小官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向稀稀疏疏的城门,目光游离。
  放在从前,平子和阿福所说的绝对是大实话,在圆井村时,安娃子出了名的胆小怕事,是那种骂他十句不敢回一句的主儿,连李小官也心生鄙夷,时不时捉弄他一下。
  然而,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的那一夜过后,安娃子在李小官心中的地位已截然不同,说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夺剑反制,喝退那些杀人不眨眼的骑兵,挟持美貌的世家女,侃侃而谈,立下承诺。这一件件惊人之举却被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安娃子游刃有余的做出,从那一刻起,李小官便知道,安娃子已非那个和他一同长大的佃户儿子。
  李小官好吃懒做,贪图玩乐,可并不笨。隐隐间,他能感觉到,拥有如此才能安伯尘定不会停留在小小的圆井村,和他爹娘一样日复一日的从事农活,就像戏台上的老人所说那般,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因此那夜安伯尘执意纵马入琉京,李小官并没劝阻,他也想留下,可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一夜屠杀后,他哪敢再呆在那个渐渐变得可怕起来的繁华京城中。回到村子的这些天里,白日里他和从前的狐朋狗友们四处玩耍,然而,一到夜深人静时候,他总会想起那个毅然决然,调转马头闯入京城的少年,想着他会怎么安身,怎么闯出一番名堂。
  李小官对安伯尘信心十足,却也知道,安娃子再怎么聪明,也不过是个和他一般大的少年人,再怎么厉害也不会短短几天里便如他所想般,闯出什么名头来。
  先前一番吹嘘,只是为了安阿福和平子的心罢了,说到底,连他也猜不到安娃子现在究竟在做什么。能在店铺里当个学徒已算很了不起的事了,可一个学徒又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里挣得那么多银子……难不成真的像阿福说的那样……
  深吸口气,李小官晃了晃脑袋,将不安散去,神色渐渐变得坚决起来。
  既然安娃子传信邀自己前来,无论如何,自己怎么也要走一遭。
  下意识的,李小官想到了戏文里常常提到的“义气”,安娃子救了他一回,这一趟琉京之行就算是刀山火海,自己也得进去闯一番!
  “老大……”
  身后传来平子探询的声音,李小官拧起眉头,狠狠瞪向二人。
  “你们懂个屁,随某进城!”
  双腿一夹马腹,李小官重重拍向马臀,瞪圆双目,风风火火的向城门奔去,口中大喊着。
  “我李小官人又回来了!”
  ……
  “放肆,竟敢在京师重地喧哗!”
  守城的兵卒见着一个穿着古怪的小胖子大呼小叫的冲来,都是一愣,面色古怪,转眼后破口大骂。
  “你,你,还有你,都给大爷我下来!”
  李小官此时方才反应过来,挠了挠头,陪着笑,乖乖的从马鞍上滚下,犹豫片刻,掏出一串铜钱递给守卒,讪笑着道。
  “两位大哥,小弟回京寻一兄弟,先前心情激动,还望不要见怪。”
  见着眼前的小胖子如此识趣,那守卒也收起先前的凶相,上下打量着李小官,叹了口气道。
  “下回可别再叫唤了,今个你小子走运,碰上大爷我心软。要换做别的人,嘿嘿,你可知今个是什么日子?见到你这么横冲直撞,少不得要将你抓进去吃个两天牢饭。”
  李小官维诺赔笑,他一心想着找安伯尘,哪顾得上再扯其它,就在这时,耳边传来惊叹声。
  “这京城果然不是咱圆井村能比的,还没吃午饭就这么热闹。”
  “是啊,平子,光这城门口的姑娘就比咱一个村里的还要多……”
  李小官转目望去,被他寄予厚望的圆井村“双杰”此时全然不顾形象的张大嘴,眼巴巴地向城里瞧去,仿佛傻了般。李小官刚想发火,目光所及,陡然一愣。
  街道尽头,一群浓妆艳抹的姑娘正挥舞着手绢,一个劲的叫唤着,当真热闹非凡。
  奇怪了,今个儿又不是什么大日子。
  深吸口气,李小官努力收回目光,低咳了两声,摆起架子道。
  “看什么看,还不随小官我去找伯尘!”
  话音方落,城门前的守卒神色一动,犹豫片刻,问向李小官。
  “哪个伯尘?”
  “自然是我圆井村,安伯尘。”
  李小官擦了擦鼻子,随口答道。
  “圆井村?不知道,我只知道墨云楼有个安伯尘。”
  闻言,李小官身躯一震,惊讶的看向那守卒,好半晌,方才有些紧张的问道。
  “正是,正是,大哥莫非知道他在哪?”
  好奇的看了眼李小官,转眼后,那守卒脸上浮起古怪之色,笑了笑,伸手指向长街尽头。
  第052章 重逢
  “墨云楼的安伯尘正在那游街呢……”
  游街?
  李小官只觉脑袋“嗡”地一声,再听不见守卒接下来的话。
  游街示众,那是罪大恶极的凶犯才会有的遭遇,安娃子……莫非真像阿福说的那样,安娃子偷了店家的银子。
  李小官呆坐于马背,身体僵硬,面色青一阵白一阵,目光闪烁。
  浓浓的怯意从心底生出,游走全身上下,让他只想调转马头,远远离开这里。
  “安娃子,对不起了……”
  李小官捏紧拳头,喃喃道。
  半晌,他扯开缰绳,将马头调向另一边。
  可就在这时,目光落向不远处的岔路口,没来由的,李小官的心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当夜就是在那分别,眼睁睁地看着安娃子兴奋的闯入京城,他却只能含泪望着。少年人都有梦想,李小官也不例外,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让自己的名字名至实归,在琉京中做那横行霸道的李小官人,而不是终日呆在巴掌点儿大的圆井村里耀武扬威。这个理想有些滑稽,也有些简单,可对于小村子里的地主儿子来说,却是他平生之志,不比封侯拜相来得差。
  “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小官瞪大双眼,自言自语道。
  “这么一走,我李小官再不可能回来了。更何况,我又怎能丢下安娃子。”
  渐渐的,李小官的眼中浮起一丝绝然,胖乎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