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升官有道 >

第444章

升官有道-第444章

小说: 升官有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一天和洪书记电话结束后,对控制开发区的信心更加的足了。这天,黄一天带人到开发区地盘上的几个大型企业考察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是办公室安排的午饭,在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大楼不远处的一家还算清净的饭庄里,黄一天和司机王家根两人一起吃着,一边聊着最近发生的一些热门事件。

    两人正吃着,饭店包间的门被推开,一个美女进来,原来是赵红梅,只见她笑眯眯的进来,一屁股坐在了靠门的位置上。两人都有些奇怪,这个时候赵红梅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王家根见黄一天没出声,作为司机就要调和气氛,就主动跟赵红梅打招呼说:

    “赵主任,要是还没吃饭,过来一起吃点。”

    赵红梅轻轻的冲他摆手说,我在就在班上的食堂吃过了,知道黄书记在这儿,就过来找黄书记汇报点事情。赵红梅说的似乎很轻松,在一个单位,随意找一把手的人毕竟很少,如此随便的人就更少。

    黄一天不知道赵红梅有什么事情,似乎和自己很熟悉似的,这类的女人大多漂亮,认为男人都要哄着她,眼睛看也没看她,只是问了一句,你找我有事?

    赵红梅看了王家根一眼,低声说,是的,找黄书记有点事情想要向黄书记汇报一下。

    王家根见赵红梅是要跟黄一天谈公事,又拿那种眼神看着自己,心里早已明白了几分,他站起来说,黄书记,我吃饱了,出去转转,你们先谈着吧。

    黄一天手里拿着筷子,冲王家根挥了挥说,坐下,没事。

    王家根见黄一天不让自己走,也有些犹豫,站在那里看了看赵红梅,又看了看黄一天,不知道黄一天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一个女人和领导在一起,也许谈的是私事,说不定自己不敢知道,但是,还是又坐了下来。

    赵红梅见黄一天不愿意避讳王家根跟自己单独谈,只好把要说的话给说了出来。

    赵红梅向黄一天汇报说,黄书记,也就是一个带话的,今天上午我在办公室接到服务蒋启云副县长的政府办张副主任的电话,说蒋启云副县长今晚想和你聚聚,感谢你上次的款待,还有一点事情想谈谈,就是关于方成功宏远建筑公司的事情,听说今天上午开发区副主任王中兴带人对宏远建筑进行了安全检查,指出几个方面的整改和期限,否则,就停工整顿,蒋启云就是想问问此事情。

    黄一天看着赵红梅,想了想说,你回个电话,就是按照市委的要求最近开发区对所有的企业都在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企业必须进行整顿,这个不是针对个别企业,而且全部企业。

    赵红梅看着黄一天,似乎还有话说。

    黄一天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赵红梅想了想说,黄书记,这样是不是就把蒋启云副县长给得罪了?

    黄一天很是不在乎的说,你只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其他的还轮不到你去考虑,做事情不得罪人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说聚聚,回话说我最近很忙,等下周有时间再说吧。

 第六百六十六章 记者上门

    看到赵红梅走后,黄一天不得不多想,奶奶的,一个事情刚开始县里就有人帮助说话,看来这个方成功的活动能力不小啊,可惜遇到的是自己,不管对方是谁,想阻碍自己干事门都没有,过几天等到市纪委的人进驻,我看谁还敢打招呼?

    黄一天回到办公室,想到办公室里面的小房间里稍稍休息会,没想到,党政办主任徐嘉炎敲门进来汇报说,黄书记,平沙晚报记者来采访你,说是因为上次金诚化工爆炸的事情,还有部分建筑企业的事情。

    黄一天心里想,这些记者闹什么闹,要采访就采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于是一挥手,不耐烦的说,你一个党政办公室主任,这点事情也处理不好吗,你跟记者说一声,领导不在,不就完了吗,非要多这层事情干什么呢?

    他们要采访,随便安排一二个人和这些记者聊聊就得了,至于说其他的,他们想干什就干啥,我们不理会,还真的把他们当回事?

    徐嘉炎被黄一天书记这么一教训,脸上的表情立即变了色,他依旧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说,黄书记,您看,今天这记者已经来了,就在隔壁办公室等着我回话呢,她也知道你在办公室,我——?

    黄一天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徐嘉炎,简直就是一头蠢猪,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真的是一个不称职办公室主任,不知道江东海当时怎么就看上这样的废物,他伸了个懒腰问,你刚才说的记者是哪个报社的?

    徐嘉炎赶紧回答说,黄书记,是平沙晚报的记者,共来了两位,一男一女。

    黄一天想起在工地上斗殴事件发生后的当天,就有记者把这件事给捅到了报纸上,好像那张报纸就是平沙晚报,当时王家根还把报纸拿给自己看,说是没想到黄书记头一天到任,什么事情都没接手呢,就被写新闻的记者骂他不作为,实在是冤得慌。

    黄一天琢磨了一会,觉的还是见一见这两位“无冕之王”吧,省得他们又在报纸上胡说八道,因为道听途说到时候写出对开发区稳定发展不利的言论来。黄一天对徐嘉炎说,你让他们进来吧。

    徐嘉炎听到这儿,知道黄一天已经答应见记者了,赶紧点头说,好的,黄书记,我马上就把他们带过来。

    徐嘉炎转身走到门口,正准备打开门出去,却又回头向黄一天请示:“黄书记,是不是要准备点礼物给两位记者?”

    黄一天很是不耐烦的说,准备什么,他们又不是第一次过来采访,上次来采访的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准备也就是说了我几句不好的话,不能当回事,你就别瞎折腾了,赶紧通知他们进来吧,他们想怎说就怎说。

    徐嘉炎一会儿的功夫被黄一天没皮没脸的斥责了两次,看来,开发区党政办主任的位置,自己是做不长了,事情很明显,依照黄一天现在的态度,他显然是对自己相当不满意的,好在,自己以前把江东海伺候的不错,如果有可能的话,只能请老领导帮忙,给自己挪个地方,省得被黄一天拿掉自己的位置,到时候面子上可就难堪了。

    一男一女两位记者中,女的叫孙华月,据说此人是个很厉害的角色,经常在报端上发一些内容比较敏感的新闻,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此人的名号,有的人竟然叫她孙青天,因为她采写的新闻报道,多揭露政府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政府在一些工作中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内容有关,每次的新闻报道,她都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话,为了维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对政府的种种失职行为进行口诛笔伐。

    徐嘉炎对孙华月的大名是有所耳闻的,因此当孙华月站在他面前,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他的时候,他的头脑中一下子就想到了“难缠”“麻烦”“得罪不起”之类的字眼,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保护领导的利益,而是自己能尽快的把眼前的这个“麻烦”给甩掉,既然想要甩,最合适的接收目标自然就是一把手黄一天,因为孙华月本来就是冲着一把手来的。

    徐嘉炎从黄一天的办公室出来后,人还走进党政办,听到脚步声的孙华月和另一名记者就把头从隔壁的办公室里探出来问,怎么样?黄书记在不在?是否愿意接受我们采访了?

    徐嘉炎回答说,黄书记真在办公室,听说两位前来很是高兴,现在就请两位到他的办公室面谈。

    孙华月和另一位记者,立即麻利的背上随身带的采访包,直接推门进了黄一天的办公室。

    在报社那种环境下工作的人跟在机关里完全不一样,报社的记者们因为工作的关系,往往不会理睬机关那套繁缛的规矩,所以孙华月到了这里,自然而然的沿袭了在报社时进领导人办公室的习惯,只要门没锁,自行进入。

    好在,黄一天本来也不是那种喜欢斤斤计较的人,见门口进来一位年轻姑娘,看起来长的还比较清秀,他心里就明白了此人的身份,于是笑着起身招呼说,孙大记者,远道而来,欢迎欢迎啊,很早就闻大名,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孙华月的嘴巴却一点也不客气。孙华月说,黄书记,到底是嘴巴上欢迎我,还是从心底里欢迎我呀?你能听到的大概都是对我的贬低之词吧,作为记者,要把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听到的实际声音让百姓知道,也是我们的责任啊。

    黄一天听了这句牙尖嘴利的回答,不由哈哈大笑说,孙大记者看上去年纪轻轻的,又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这张嘴也是如其人,很不一般啊,这今天真是领教了,厉害,厉害,坐吧。

    孙华月说,黄书记,我厉害的地方多着呢,黄书记如果见识到了会很不爽快,到时候可不要说我没有事前打招呼啊。

    黄一天听出她话里的一语双关,笑着说,我就喜欢厉害的记者,这样才能把真实的情况写出来,我也很想看看孙记者是怎么的让我不爽,今天我先给两位自我评价一番,我这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想要问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尽量配合你的采访,你看我这态度,还比较值得表扬吧。

    孙华月没有看多很多领导面对记者恐惧的样子,说,黄书记,你的态度确实不错,不似一般领导人看到我们就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就是为了不让我们说实话,希望我们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黄一天听完,哈哈大笑。对于黄一天来说,记者的到来,未必是一件坏事,自己在开发区工作的时间不长,一上任就遇到麻烦事情,千头万绪搞的自己头昏脑胀,如果记者能够把不好的地方报道出来,那对自己的工作反而是好处,又何必要阻止。

    客套过后,孙华月主动开腔说,黄书记,这次来,主要是想要了解一下,上次的爆炸事件政府对于此事的处理情况,还有,作为开发区的领导,我们想知道,您将会如何处理涉事的企业?我还听说在开发区的建筑公司他们拿了项目后,存在二次转包的现象,如宏远建筑,你会怎处理这样的事情,您还会允许违规的企业继续施工吗?

    黄一天听了孙华月连珠炮似的问话后,心想,这小妞却还是挺厉害,句句都问到问题的关键点上,看来,今天不说几句大实话,不说几句高调子的话,这关还真的难过。不过说到宏远公司工程转包的问题,黄一天不得不考虑很多。

    奶奶的,自己到这边上任,很多人看到自己和宏远建筑在过招,为什么没有人给自己反应公司的违规情况?

    黄一天严肃的表情问,孙记者,很多事情没有证据不能乱说,那是要承担责任的,你说宏远建筑工程转包这个消息来源准确吗?会不会是讹传?

    孙月华很是不满的说,黄书记,不要对问题进行掩盖,这件事情即便是方成功那一方想要瞒,估计也是瞒不住的,从消息渠道来源看,这件事应该是确有其事,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派人查一下,根据我的调查结果是宏远建筑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

    黄一天心里想到,看来这个方成功和开发区里面的人肯定有什么勾结,方成功的公司做不过来,还是交给方成功的公司,为什么?脑中不由绷紧了一根玄,如果按照孙月华的说法,自己到开发区正式上任后,已经开过几次会议,这么重要的情况竟然没有一位副主任向自己汇报。

    黄一天针对孙华月的提问,回答说,孙记者,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我现在只能对你说这么一句话,抱着事情在公安局的处理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一切都还没有定性,至于开发区尽量遵循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保证稳定和发展作为大方向,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因噎废食,至于说转包我还没有掌握相关的情况。

    孙华月的问题依旧犀利,问道:“黄书记,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刚才说的话,只要公安机关对此事的处理结果一天没出来,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机关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消极等待,是这样吗?”

    黄一天笑着说,孙记者,这就是每个人了解的问题,我的话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如过你要这样了解,我也认为你这是偷换概念,断章取义,作为记者如果是这样,似乎不能真实的反映问题的真相,同时,不符合实际的报道,只能违背记者的职业道德。

 第六百六十七章 坚决查处

    孙华月很是不满的口气说,黄书记,你的回答似乎不能让我满意,也不能让百姓满意,更不能让这次受到伤害的村民的满意。

    黄一天也很是公事公办的说,群众是否满意不是你说的,也不是我说的,而是依靠现实来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很喜欢和媒体的同志做朋友,但是如果不根据实际而根据自己的想法,胡编乱造,我开发区现在不欢迎,以后也不欢迎这样的记者,所以我希望媒体在报道一件事的时候,要客观,公平,不要有个别人的观点,否则的话,开发区将保留追溯的权力。”

    孙华月听了这话,心里很不满,狗日的,这么强势,似乎做得一切很好,眉毛一挑说:“好吧,既然黄书记义正言辞的说,你们开发区的工作已经做到位,我们想要到农户家里,直接面对老百姓,找一些当事人聊一下可以吗?”

    黄一天还是不冷不热的说:“记者朋友,还是那句话,我们对正当合法的采访行为,一向是很支持的,只要各位能做到公平公正的报道所见所闻,那就是开发区的朋友,朋友来了有好酒,当然,你们也不希望做豺狼,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豺狼。”

    最后,黄一天说,希望你们这几天能采访到实际的情况,我就不奉陪了,再见!做出握手告别的样子。

    孙华月想不到黄一天竟然不派人去服务他们,很不适应,每次到哪儿采访,那可是车辆齐全,好吃好喝的供应,现在可好,一切要自己去联系,很是不甘心的说:

    “黄书记,你是不是派人送送我们,这样也能了解情况,否则,我们可真是要把看到的东西不加修饰的全都报道出来,对你会不会不利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