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将门凤华 >

第139章

将门凤华-第139章

小说: 将门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着,仔细的看了看李清关,那李清关先是嘴角动了动,才诧异的痛哭起来,“这怎么可能,我薛兄弟,之前还好好的,我只当他回钱塘去了。”

    “不,你在撒谎,你根本就知道薛默然已经死了,一开始你不知道,但是进门来瞧见那尸骨,你就知道了。对吧,李清关。我之前说让惟秀别脏了手,并非是瞧不上你,而是你的身上都是灰尘,还有不少木屑儿。”

    “若是本大王没有猜错的话,你应当是在给人起房子吧?”

    李清关面色大变,“小的的确是给人起房子的,但是我真的没有杀薛兄弟啊!我就是……”

    他想着,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吞吞吐吐的说道,“大官人说的没有错,我是有点怀疑。之前我同薛兄弟说好了,他回乡去,替我阿爹阿娘修一个衣冠冢,有朝一日,说不定我也能够回去祭拜他们。”

    “明明都说好了的,但是他却没有来问我拿钱就走了。我只当是他有什么急事,心中暗恼,却没有多想。直到今年过年的时候……”李清关说着,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我是个做苦力的,虽然比他早来开封府,但是一直同婆娘孩子们租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挤得不行。今年薛兄弟不在,我想着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带着家人来过个松快年……”

    “这里屋暖和,我们一家子人在这里吃锅子,当时我婆娘就说,屋子里好像是有一股子怪味儿,让我寻寻。我做惯了泥瓦匠,一眼就瞧出这东墙被重新砌过了。”

    “但是并没有找出是什么怪味儿,我婆娘心中不安,觉得菩萨不让我们在别人家中住,匆匆的吃了年饭,我们就回自己家里去了。我原本没有多想,可年都过完了,薛兄弟都半点音讯也无,我便心中有了猜测,万万没有想到……”

    李清关说着,面色有些不好起来。

    原本是想占便宜,过个好年,没有想到,竟然被一个墙里的死人,盯着吃了年饭。

    姜砚之没有说信他,也没有说不信,继续问道,“那你知道,薛默然还有没有什么别的重要的人?最近他都忙些什么事儿,临走之前,又同什么人见过?”

    李清关摇了摇头,“薛兄弟做的衣服有点那个,所以他都甚少提及。我只知道,他经常给青楼里的行首娘子们做衣服。哦,对了,他还说过,年纪不小了,有意要娶妻生子。”

    李清关绞尽脑汁的想着,“对了,他特别的喜欢兰花。明明兰花贵得很,养起来又麻烦,他却省吃俭用的,就是为了养兰花。他的兰花,可不是一般的品种,我听人说,老值钱了。”

    兰花?

    闵惟秀想起了门口画着的兰花,院子里的兰花盆栽,又看了看这屋子里挂着的兰花图,这薛默然,当真还挺喜欢兰花的。

    她又围着屋子里转了转,听到窗边传来一阵叮铃铃的声音,扭头一看,之前窗前挂着一串兰花形状的风铃,因为她砸墙粉尘太大,安喜早就打开了窗子通风,风一吹,那铃铛就叮铃铃的作响起来。

    “砚之,屋子里太干净了,好像有人刻意打扫过一般。”

    李清关差点儿没有吓尿了,忙摆手道,“大官人明见,小的过年来的时候,这屋子里就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薛兄弟好洁,我绝对没有杀人毁尸灭迹。”

    姜砚之走到了闵惟秀身边,伸出手来,摸了摸风铃,“薛默然无亲无故,他若是死了,这屋子就是你的了吧?”

    不等李清关辩解,姜砚之又说道,“惟秀,咱们去红绣阁。”

 第二百九十八章 红绣阁

    这红绣阁地处偏僻,离薛默然的住所不过是一根香的距离。全本小说网https://。

    说是阁字,那是抬举他了,这里只有一个孤零零的门脸儿,一个胖乎乎的丫头,正托着腮帮子打盹儿。

    门可罗雀,这就是闵惟秀对红绣阁的第一印象。

    她实在是难以想象,这种地方的小裁缝,会给宫中的贵人裁衣,那薛默然,八成是个大话精。

    两人一进门,那胖丫头便睁开了眼睛,目光如炬的看向了闵惟秀,瞧了瞧她的脸,顿时又松懈了下来,懒洋洋的说道,“小娘子还是且回吧,这一大清早的,没有师傅量体裁衣。”

    闵惟秀见她态度轻慢,有些恼火,“打开门做生意,哪里有赶客的道理?拿画册子来,我要选衣,听闻薛师父手艺好,就要他做。”

    那胖丫头听到了薛默然的名字,惊讶的上下打量了一番闵惟秀,“小姐姐是哪个楼里新来的行首娘子,长得一脸正宫娘娘范儿,我还当你是走错了呢!薛师傅回老家去了,您来得可是不巧。”

    闵惟秀觉得有些不对,一旁的安喜已经一跳三尺高,指着那胖丫头骂道,“你丫的说谁是行首娘子?我家小娘,乃是高门贵女,你再敢有半点不逊,瞧我不撕烂你的嘴!”

    那胖丫头见安喜撸着袖子,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终于完全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当然,她那眼睛缝儿,睁开了和没有睁开,并无多大的区别。

    她有些手误无措的看了看闵惟秀,又看了看姜砚之,终于觉察出不对劲起来,扯开嗓子大喊道,“东家,东家!”

    不一会儿,一个少年郎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姜砚之一瞧,愣了半晌,“表兄?”

    那少年郎却是开始抹泪,“三大王,快告诉我,我家谁死了,你别瞒着我,我受得住……开封府谁不知道,你同闵五娘子,走到哪里,死到哪里……谁死了,是我爹还是我娘?”

    闵惟秀同姜砚之都是满头黑线。

    姜砚之半天回过神来,咳了咳,“这是我表兄,名叫蔡玉林。他的父亲乃是太子的舅父。”

    闵惟秀恍然大悟,蔡淑妃出身凡凡,蔡家也没有多少出息的子嗣,是以在开封府中并非是什么排得上名号的人家。

    好在他们有自知之明,不能够给太子添光彩,倒也没有做出什么欺男霸女,非要自己家闺女做太子妃之类的拖后腿的事儿。

    当然了,不是蔡家不想塞女儿进东宫,实在是他们这一辈的闺女,生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便是蔡淑妃自己个瞧了,也不满意。

    闵惟秀瞧了瞧这蔡玉林,他生了一双豆豉眼,虽然此刻圆睁着,也不过是由黄豆变成了豌豆。

    “表兄,惟秀你知道的,我便不多言了。舅父舅母都好着呢,是你们店里的薛裁缝死了。”

    蔡玉林顿时止了哭,“你早说啊,害得我白哭一场。我不过是庶出的,三大王别表兄表兄的叫了,叫我玉林便是。芙蓉,还不给人上茶,愣着做什么?”

    那胖丫头忙给二人端了茶来,又回到柜台里打起盹来。

    姜砚之抿了一口茶,“表兄,你这红绣阁,怎么古古怪怪的,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窝在这里,寻常人也难寻不是?这一大早儿,就冷冷清清的,无半个客人登门。还有那薛裁缝,可有什么仇家?”

    蔡玉林的小眼睛眯了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大王有所不知,我这红绣阁,主要做的都是不正经的衣衫,卖给那不正经的人。那些花娘们,这会儿还都睡着呢,到了下午,才真正的起床干活儿。我这里,才会热闹起来。”

    “到了晚上,也会有那正经人家的下人来,毕竟掩人耳目。这会儿,自然是没有人的。”

    “那薛裁缝,制得一手好衣,关键是脑瓜子灵泛,能想得出别出心裁的样式来。咱们这些纨绔子弟,谁还不认识几个行首娘子,我这店在她们之中,小有名气之后。渐渐的,也在那些外室,小妾中流传开来。”

    “店里头生意红火,薛裁缝手脚不停,他性子好,无欲无求的,倒是没有听说有什么仇家。宫中的林娘子,原本也来做衣衫,但是后来不是……听说她靠着这个,得了好一阵子宠爱。”

    “林娘子没了之后,宫中有不少人,都想办法来我这里裁衣。父亲统统都拦住了,让给姑母做上一件。我不敢怠慢……不过,薛裁缝最后也没有将那衣衫缝完,就不见了。”

    姜砚之点了点头,他就说嘛,薛默然一个小裁缝,如何能够攀得上宫中的贵人们,原来是蔡玉林在其中。

    之前林娘子乃是皇后党,都是站太子的,用蔡家的裁缝,也是正常之事。

    在这皇城根儿脚下,随便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都有可能站着皇亲国戚。

    “那薛默然,可曾缝制过带着兰花图案的裙子?”闵惟秀津津有味的翻着店里头的画册子,好家伙,那裙子……啧啧,说不要脸,那都是给他脸了!

    这蔡玉林眼睛小,龌龊的心可真不小啊!

    “兰花?”蔡玉林撇了闵惟秀一眼,忙别过头去,“这个我倒是没有注意过,这兰花乃是花中君子,感觉同小店气质不符啊。我常年不在店中,芙蓉芙蓉,听到没?兰花?”

    那个叫芙蓉的胖丫头擦了擦嘴边的口水,“兰花,有的有的,百花坊的行首娘子,名叫墨兰。之前薛师傅做了一条月白色薄纱裙,一直没有动手绣花儿。后来,绣了兰花,卖给了墨兰。那句话叫什么来着……”

    芙蓉挠了挠脑袋,一时半会儿没有想起来。

    姜砚之补充道,“衣赠有缘人。”

    芙蓉点了点头,“对对,就是这么说的。文绉绉的,我也不会说。不过薛师傅可不敢赠送,他若是赠送,我们小气得要死的东家,非得打断他的狗腿子,将他埋进墙里去不成!”

    姜砚之脸色一变,“埋进墙里去?为什么要埋进墙里去?”

    蔡玉林见状,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说道,“这是我的口头禅,经常说你丫的若是不听话,就把你一巴掌拍到墙里去,这可是犯了什么禁忌,说不得?表弟,你可莫要瞒着哥哥我呀。”

    “我胆儿小,经不得吓的。”

    姜砚之拍了拍蔡玉林的肩膀,“那个薛裁缝,就是被人杀了,拍进墙里去了。”

    蔡玉林腿一软,跌坐在地,“表……表弟哎,大……大王啊……我就是嘴欠啊!我现在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大耳刮子啊!你可要相信哥哥我,他是我的摇钱树,我怎么会舍得杀了他啊!”

 第二百九十九章 喜欢

    姜砚之鄙视的看了蔡玉林一眼。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因为蔡淑妃的缘故,他每年都要去蔡家好几回,同嫡出的二表兄关系不错。但是蔡玉林是庶出的,并不得府上喜爱,他同他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

    “你快起来罢,快些想想,都有谁经常听到你这样嘴欠。”

    蔡玉林眼泪汪汪的,绿豆小眼睛差点儿被水淹没了,“我也想起来啊,可是我腿软起不来啊!你别笑哥哥怂啊,我活了十八载,可是连鸡都没有杀过一只啊,又怎么可能杀人呢!”

    姜砚之没有应声,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他都不会做出肯定的决定。

    他想着,沉思了片刻,说道,“那个叫墨兰的行首娘子,同薛裁缝可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蔡玉林摇了摇头,“这不可能的。石三郎你认识的,这墨兰可是他的新宠,他正在同家里闹腾,要迎墨兰进府呢。”

    姜砚之哼了一声,他对石家人并无好感。

    当初闵惟秀的母亲,还瞧中了石二郎,想让他娶惟秀呢。

    结果后来,遇到了一条痴情的胖头鱼,便脱离韩国公府。

    这石三郎,就是石二郎的族弟,他家老夫人才死了多久啊,便开始闹腾着这种事儿了,显然是个不着调的。

    “走吧,咱们去那什么百花坊,问问墨兰。”

    蔡玉林又摇了摇头,“不用去不用去,一会儿墨兰该来了,要不然我们今儿个上午开店呢,她要来取衣衫。”

    说话间,一个戴着帷帽的小娘子走了进来,见到屋子里有人,她迟疑了片刻,想要退出去。

    闵惟秀扯了扯姜砚之的衣袖,“兰花铃铛。”

    姜砚之低头一看,只见那小娘子腰间挂着一串兰花样式的银铃铛,叮铃铃的,格外眼熟。

    “墨兰姑娘来得正好,薛默然死了。”姜砚之盯着她,认真的说道。

    那个叫墨兰的姑娘手一抖,过了许久才说道,“我知道他死了,他这个人,向来说话算话,衣衫没有缝完,是不会走的。”

    她说着,摘下了头上的帷帽。

    这间简陋的小绣阁,因为有了她,顿时显得华贵起来。

    闵惟秀自诩见过不少美人,但是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风尘女子,身上无半点风尘之气,举手投足只见,比她更像是贵族。

    “三大王同这位小娘子,一直盯着我看,想来是在等着我了。我第一次瞧见他的时候,他正围着一件白色的薄纱裙,转着圈儿,比划着。”

    “周围嘈杂得很,他的眼神却十分的专注,好似那件衣裙,就是他的心中挚爱。你们知道么?嫉妒一件衣服,是什么感觉?”墨兰说着,脸色全是回忆之色。

    ……

    过了好一会儿,她又说道,“你们不要误会,薛默然同我,并无干系。我是花楼的行首娘子,他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小裁缝,我们二人,永远都是没有可能的。”

    墨兰说着,还能够想起她这一辈子,最美好的一日,又是最心碎的一日。

    楼里的人都羡慕她。

    她在去岁进了小楼,才是第一次,便被韩国公府的石三郎瞧中了。

    那韩国公府虽然不像武国公府一般权势滔天,但也是高门大户,她一个低贱女子,能有这样的归属,已经是难得。

    小楼的人都说,她命好,若是跟了石三郎,那就是清清白白的。

    一点朱唇万人尝,那种日子,不是人过的。

    她却清醒得很,以色侍人,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就她们这样的姑娘,哪里配谈什么好命。

    石三郎一时迷恋,又能够持续多久?到最后,还是被抛弃的下场。虽然想得通透,但是她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若是能够就此逃离火坑,哪怕是在那石三郎的后院里,冷冷清清一辈子,她也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