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将门凤华 >

第203章

将门凤华-第203章

小说: 将门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真是宅心仁厚,怕他们武国公府被骂,自己个跳出来顶锅,真是感天动地的好人。

    太后见闵惟秀接茬子快,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唉,我那娘家承恩侯府,你们知晓吧?杜薇的伯父杜海,好几日不见踪影,府上的人暗中查探,也毫无音讯。于是便递了帖子,来求我一寻。”

    “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同官家说上一句,让高达去查便是。可昨儿个……唉,我怎么好拿这事儿去烦扰官家。正好砚之你来了,可帮去查探一番。虽然是个不成器的东西,但总归也是姓杜的。”

    姜砚之点了点头,应道,“祖母放心,这开封府的地界儿,孙儿熟悉着呢。”

    太后叹了口气,“说是五日之前,有一天夜里,去象棚里看戏,便一去不回了。他没有什么实差,成日里吃喝玩乐惯是不成器,不过倒是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也不知道……我这右眼皮子直跳,怕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

    正所谓,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是一个人去的,还是同人一道?”

    太后想了半天,看向了杜薇,杜薇忙接道,“我伯父他们有一个诗会,平日里都在大骷髅茶馆里相聚,夜里有时候会约着去象棚看杂耍,亦或者是勾栏瓦舍之地饮酒……那诗会一共有六个人,具体都叫什么,我倒是不清楚。”

    “哦,以前有一次,我听到伯父说起来,说他们中有一位姓李的大官人,还在蔡河附近专门买了一座宅院,有时候兴致来了,就在那里留宿了。”

    蔡河?闵惟秀同姜砚之对视了一眼。

    之前胖头鱼说的可不就是蔡河么?说不定那河底的沉尸,便同这杜海有关系。

    只不过如今不确定,也不好向太后提及。

    太后年纪大了,说了这老些话,有些精神不济,姜砚之同闵惟秀见状,随意的说了几句,便退了出来。

    “走吧,咱们去见蔡淑妃。”闵惟秀牵起了姜砚之的手,率先的走在了前头。

    姜砚之心中一暖,点了点头,惟秀是忧心他见了蔡淑妃,心中发憷吧。

    眼见着那宫门森森,闵惟秀咳了咳,一手叉腰,想着闵惟思平日里走路的模样,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大摇大摆的迈进门去。

    她可是个听话的乖女儿,要坚决贯彻临安长公主的教导,先发制人,不让蔡淑妃蹬鼻子上脸。

 第四百三十四章 蔡淑妃

    “娘子,寿王同寿王妃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蔡淑妃站在窗前,眉头轻蹙。

    以前宫中的女人,最羡慕的莫过于三人,一是皇后,得了天家尊贵,执掌后宫好不威风;二是林娘子,花容月貌,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三便是她蔡淑妃,有子嗣傍身,她的肚皮里爬出了太子,便是躺着,日后也是一个母后皇太后。

    可这才过了多久,林娘子香消玉殒,皇后娘家垮台,蔡淑妃最惨,太子不中了,如今连面都见不着,眼见她平地起高楼,眼见着,她楼塌了。

    “太子失了势,连阿猫阿狗都敢站在我头上来了。这宫里的人,都使唤不动了。”

    小宫婢听着,撇了撇嘴,“娘子是在说寿王妃么?娘子怕是不记得了,便是您风光之时,她也未将您瞧在眼里。”

    蔡淑妃喉头一梗,太子当日领着东阳出城,她也受到了无辜牵连,身边换了好些人,留下这么个没有眼力劲儿的,说话做事处处堵心,真是夭寿。

    不过她说得没有错,闵五娘子向来眼高于顶,没有将她放在眼中。

    想当年,闵惟秀同刘鸾争着抢着要当太子妃的时候,刘鸾还时常在她这里伏低做小,闵惟秀却是连正眼都不带瞧的。

    当时她便想,若是娶了这姑娘当儿媳妇,不知道有多糟心。

    可是千推万推,她还是嫁到老姜家来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风光惯了的,又如何忍受得了冷落的日子呢。

    蔡淑妃整了整衣衫,欣喜的唤道,“砚之同惟秀来了,阿娘盼了一早晨了,可算把你么盼来了。这是我当年出嫁的时候,我阿娘给准备的头面,一共有两套,那套祖母绿的,给了太子妃,这一套,便给惟秀了,日后你们小夫妻二人,可是要好好的过日子。”

    闵惟秀向来讲究拿人手不短,吃人嘴不软,果断的从蔡淑妃手中接过了头面首饰。

    怎么办,她突然有点想要日日出嫁了……

    “娘娘,做侧室也能自带嫁妆么?我家那些姨娘,可都是干干净净的来的,看来我爹是亏惨了……”

    蔡淑妃脸一绿,恨不得把惟秀手中的首饰给夺回来,手里拿着我的首饰,口里竟然还骂我!

    “砚之啊最喜欢吃蒸牛乳豆腐了,阿娘早早亲手做下了,还加了红豆,拿冰镇了。小喜,你还愣着做什么,快些端上来,给惟秀同砚之消消暑……自打你大兄失了势,这宫里的人,都不听我使唤了。我娘家哥哥好端端的都被人降了职,不如砚之你替我去官家跟前说项说项,到底是你舅父。”

    不等姜砚之有反应,那个叫小喜的宫婢重重的哦了一声,扭着身子便出去了,不一会儿,便端了一个红托盘上来,这托盘里头,放着两个巨大的金碗,金碗里装着白嫩嫩的蒸牛乳豆腐。

    闵惟秀心中暗暗的翻了个白眼儿,你的脸皮咋比胡饼子还厚呢!

    哪里有拿针扎人的阿娘,当初扎得痛快,如今倒是还抖上了,还装可怜,也不瞅瞅,你用来装甜汤的,都是大金碗,当真是闪瞎了狗眼。

    摆这么大两坨金子,天天瞅,是能够长出一颗金子般的心,还是能够练成金钟罩,亦或是长出大金牙啊?

    都不能够啊,磕着牙还差不多!

    闵惟秀瞧着,恨不得将这两个大金碗往怀中一揣,然后拉着姜砚之就走。

    也好过,看蔡淑妃在这里假惺惺的装阿娘。

    她想着,眼珠子一转,从头上摘下当初姜砚之送给她的暴雨梨花针发簪,然后一颗颗的将红豆全都戳了出来。

    蔡淑妃瞧了脸一阵红一阵白的,“惟秀不喜欢吃红豆?”

    闵惟秀惊讶的抬起头来,“娘娘不知道么?砚之不能吃红豆,他吃了红豆就长红豆。你不是说他最喜欢吃这个了么?奇了怪了,你这毛病,莫非是才长出来的?”

    蔡淑妃一梗,手中的勺子重重的一搁,“惟秀何必如此阴阳怪气的,说到底,我都是三大王的母亲。”

    闵惟秀也将勺子一扔,“发脾气吓唬人,谁还不会了不成?我从进了门,一直都是有一说一,何时阴阳怪气的,倒是你何必演戏,是葫芦是瓢,大家伙儿还不是心知肚明的。”

    “母亲母亲,母是没有错,但亲不亲你自己个心里知道。你当年用针扎姜砚之,怎么不说自己个是他母亲。我告诉你,我不替姜砚之扎回来,已经是给太子脸面,念在你好歹没有把姜砚之养死的情谊了。”

    蔡淑妃猛的一下站了起身,这宫中龌龊事儿多不胜举,但是几乎不会有人这样耿直的说出来,毕竟撕破脸对谁都不好看。

    “你你你……目无尊长,不成体统!”

    闵惟秀惊讶的看向了蔡淑妃,“你是今日才进宫的么?我闵惟秀向来如此,你便是去官家那里告我,都告不出花儿来。砚之,走了,这种乌七八糟的地方,真是一刻钟都不想待。”

    姜砚之回过神来,安抚的拍了拍闵惟秀的手,“娘娘不必如此,您是大兄的母妃。我答应了大兄,会照看于你,娘娘若是有心,去瞧瞧大兄吧。母亲探望儿子,官家会允的。”

    他说完,对着蔡淑妃行了一个礼,牵着闵惟秀的手,出了宫门。

    站在宫门口,姜砚之双手一叉腰,对着天长吐了一口气,“哈哈!”

    闵惟秀翻了个白眼儿,拽了他一把,“走了,日后做了我闵惟秀的人了,就是天王老子都不怕!处处扬眉吐气,日日啪啪打脸,天天都是人生巅峰!”

    姜砚之抬了抬下巴,“嗯!日后我就是惟秀的人了!”

    驾着马车等着的路丙,无语的瞧着两个人,你们到底是得了多少打赏啊,脑子都像被金子压坏了一样啊!

    “大王,蔡河里的尸体,已经让人捞上了,张仵作已经过去了,你也过去瞧瞧吧!大夏天的,尸体已经面目全非,十分难以辨认了,大王要做好心理准备。”

    “可有人来认尸?”一谈到正事,姜砚之立马正经了起来。

    路丙摇了摇头,“没有。”

 第四百三十五章 河底沉尸(二)

    蔡河环绕太学国子监,乃是开封城中最为风雅的一角。全本小说网https://。

    传闻这里跑步的野狗张嘴都不是汪汪汪,而是鹅鹅鹅……

    花枝招展的花娘,走过的路,留下的都不是脚印,是梅花……

    大风天屋檐上的瓦被吹下来,那砸到的不是秀才就是进士,若是那砖有灵性,搞不好还能咋中一位状元郎!

    今日的蔡河挤得水泄不通,不知情的人,还当是在选花魁娘子,亦或是明年科举的考官来巡场了。

    闵惟秀擦了擦额头的上的汗,同时见到这么多文人,她有些喘不过气来,总觉得双手蠢蠢欲动,好似不受控制很快就要揍人了一般。

    她想着,揉了揉鼻子,瞥了地上的尸体一眼。

    路丙说话真是太客气了,这叫面目全非?这叫不成人形啊,大兄弟!

    姜砚之站起身来,因为是炎炎夏日,这尸体又在水中泡了许久,已经腐烂了,看上去十分的可怖,尤其是一股子恶臭,十分的难闻。

    他叹了口气,打了个手势,让人拿草席过来,准备将尸体裹起,抬到开封府去。

    见周围的人,一个个的伸长了脖子,像是等着母亲喂食的雀儿。

    姜砚之沉思了一下,说道:“死者身高七尺二,头发花白,年纪不轻。左脚曾经有过骨裂的旧伤,愈合良好。死亡的原因是胸骨断裂,扎进内腹之中而死。骨表面判断,无中毒迹象。”

    “凶手在杀死死者之后,去掉了他身上的衣物佩饰,为的就是不让人辨认出他的身份,然后将其用绳索捆在石头上,沉入蔡河之中。”

    “哎呀,三大王,那此人岂不是无名男尸,连埋进哪家的祖坟都不知晓,真是可怜啊!连死者的身份都不知道,又如何寻找凶手呢?”人群之中,有一个儒生模样的中年男子,好奇的问道。

    姜砚之对着他微微一笑,开玩笑,若是你们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都能破案了,那还要开封府推官何用?

    “每个人的行动习惯,都会留下痕迹。像是惯用笔的人,用来承力的那根手指,会微微有些变形。经常拿锄头干农活的农人,他的手掌会生茧子。”

    “习武之人,骨骼相比文人通常更加的粗壮,而且骨上多有伤痕。诸如此类……所以凶手千算万算,依旧是算有遗漏,天底下有一样的衣物,一样的令牌,却不会有一样的骨骼。”

    这位死者,骨骼纤细,除了腿骨有旧伤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十分的好,看得出来,平日里生活养尊处优。他腿骨断裂的地方,按照我多年断案的经验来看,应该是打马球的时候,被球杖击打导致的。”

    年纪比较大,又出身富贵人家,姜砚之想着,极有可能这死者就是承恩侯府的杜江了。

    姜砚之说着,饶过尸体,走到了那块大石头跟前,指了指石头,“凶手的第二个漏洞,在这里,可有人认识此石?”

    周围的人都议论纷纷起来,在场的要不是真风雅之人,要不就是故作风雅之人,不管是真是假,都少不了屯那奇石,奇画……认识石头的高手也不在少数。

    “哎呀,三大王,这可是灵壁石?可否让老夫近观一下?”

    姜砚之听着这声音耳熟,这不是老熟人苏中丞么?这厮跟在他身后捡漏捡出了瘾是怎么回事?

    刚从江南跑回来,就开始来寻他了!真真是个老狐狸!

    “苏中丞请。”

    苏中丞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一路小跑跑到了石头跟前,围着看了又看,“啧啧,三大王年纪不小,眼光真是够毒的。这石头果然有蹊跷。瞧着是四大名石之一的灵壁石,上头还有清晰的龟纹,最近奇石风靡,这么大一块,怕是值当不少。”

    “只是可惜了,这石头一非天然成形,二非真正的灵璧石,乃是有那作假高手,伪造出来的。不是老夫吹,这京城之中,能够瞧出这是一块假石头的人,不出一掌。三大王是如何看出来的?”

    姜砚之笑而不语,他能看出来个鬼,他以为就是灵璧石!

    周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姜砚之的眼神都不同,断案看尸什么的,虽然新奇,但到底说起来不好听,做一个仵作能有什么好嘚瑟的?

    可没有想到,三大王是如此风雅之人,生了一双慧眼啊!

    姜砚之挺了挺胸膛,这苏中丞去了一趟江南,莫不是收了什么贿赂,要给他抬轿子?

    还是想要将他捧杀了去?姜砚之说着,警惕的瞥了苏中丞一眼。

    苏中丞笑了笑,露出了一脸老菊花褶子。

    “把尸体敛了,咱们回开封府吧。诸位,若是有认识死者的,或者知道哪里卖灵璧石的,还请往开封府递个消息,姜砚之感激不尽。”

    书生们被姜砚之认石的本事震住了,如今瞧他,那感觉就像是去了一个私密之地,一瞧,嘿,您来了,您也好这一口啊!亲切又刺激,纷纷的点了点头。

    姜砚之看了闵惟秀一眼,闵惟秀了然的眨了眨眼睛,分开了一条路来,同姜砚之一个闪身,消失在了拐角处。

    ……

    “就是这里了吧?”

    闵惟秀同姜砚之走不多时,便到了一处宅院门口,这门上写着六仙居三个大字。

    “正是这里。三大王,那河里捞出来的尸体,当真是左脚受过伤么?我家大郎以前,有一次打马球,伤的就是左腿……这这……唉,侯爷的儿子,二郎早逝,只留下了薇娘一个女儿,这次大郎又……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