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13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13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婉兮抱着包裹更紧了。

    不过想来有他们两个大男人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火车进了荒郊野岭之后这时间呐,似乎是彻底慢了下来,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得很熬人。

    陈子迩与孙宏聊天,说:“我还不知道你在中海什么地方呢?”

    孙宏说:“离你们也不算远,就在深航区旁边的尤龙区。”

    “这次去还是卖碟片嘛?”陈子迩问。

    孙宏发愁,说:“我也就只会这么点东西了。”

    那皱的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眉头看得还真让人有点同情。其实大概也可以想象,一个人挣了好多年的积蓄眨眼间没了,不崩溃自杀已经是好的了。

    陈子迩说:“慢慢来吧。现在经济发展很快,中海也是日新月异的,机会还是有的。”

    这就跟二十年后有些人劝年轻人去一线城市闯荡闯荡一样,那个时候每个城市也同样是日新月异,每个人张口开口也都说大城市机会多。

    但绝大多数人口中的‘机会’一般都指的是:打工。

    孙宏现在也是这个感觉,机会多?哪个跟老子有关系?

    他问陈子迩:“你们大学生脑袋灵活,点子也多,你毕业以后要做什么,想过没有?”

    陈子迩老实的答道:“还没有。不过大致上还是会去做生意,朝九晚五的工作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日子过得没啥意思;给人打工那也不自由,还不如自己做点小生意。”

    孙宏问:“你想做什么生意?接你爸的班嘛?”

    陈子迩失笑,“接什么班,说的跟有家族企业似的,我就自己捣鼓一点吧。”

    孙宏作为过来人,好意提醒道:“我看还是去政府机关好,这生意做起来也不是轻松的。”

    陈子迩说:“那倒也不见得,其实我自己想过,如果开个小便利店的话,应该有利可图。”

    “便利店?你说的是日用百货超市吧?那个中海到处都有,没什么技术含量,竞争激烈,生存空间很窄,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做的。”

    陈子迩不认同,“我脑海中的便利店和一般的日用百货超市不同,那些小超市的空间布局乱七八糟,货架陈旧还脏,商品胡乱摆放,全世界只有老板自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而且臃肿不堪,灯光不足以至于昏暗得像是监狱牢房,有些差的还有异味。”

    “还有最致命的,我不用想都知道,服务意识几乎为零。”

    “你说竞争激烈,我觉得要是能把我说的那几点问题做好,哪里还需要什么竞争,根本就是单方面的碾压。”

    孙宏是有着实际经验的生意人,陈子迩指出的问题倒也实实在在……

    他细想一下,是有些道理,口中赞道:“原本我以为你想的过于简单,没想到是有真正思考过的。”

    他现在满脑子想着的都是怎么赚钱,听陈子迩这么一‘忽悠’,脑海里就在想:如果开一家服务好、环境好、商品赶紧有序的便利店会怎样?有出路嘛?

    他撺掇着陈子迩继续再说一点,问道:“既然你找到了切入口,自己就没想过开一家嘛?”

    “我有时候也想,但我还是学生呐。”陈子迩说。

    孙宏恍然,与他聊天感受不到年龄的差距,差点都忘了这还只是个上大学的学生呢。

    陈子迩看他似乎动了心思,正好他也有一点兴趣想试试,有时候想想世界第一第二第三的连锁便利店全是岛国的,也是无语……

    天天骂人家,但也不得不承认,有些方面鬼子做的是不错。

    所以他试探着说:“我倒是也可以投资一家试试。”

    孙宏一听来了兴趣。

    陈子迩继续讲:“但是我对零售行业很陌生,隔行如隔山不是说着玩的,我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规则;此外,我毕竟是学生,还要上课。”

    “你说的我都了解啊,我懂零售业……”孙宏马上就想到自己可以补齐陈子迩说的缺失的那一块。

    ……

    ……

    到了中海之后,陈子迩打电话回家,让自己的母亲去仔细打听打听,孙宏这人为人处世的口碑如何。

    虽然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陈子迩觉得他有问题的概率不大,但既然说起来一起试着做便利店,那就得确保这个人靠谱。

    卫朗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你看看街头上一个个都人模人样的,但谁能一眼断定哪个人过去就一定没有黑历史?

    不过陈子迩这次运气不错,陈妈妈后来告诉他,孙宏为人还行,起码坑蒙拐骗那是没有的。

    这让陈子迩放心点。

    孙宏知道自己要和一个大一学生一起做生意了,这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他一个破产的悲催股民有啥办法?

    而且陈子迩说的竞争策略、描述的便利店的模样不是没有道理,试试未尝不可。

    他打电话到陈子迩的宿舍,约定好了时间,两人把这事好好商量一下,恰好那天陈子迩在天音练琴,孙宏也就过来了。

    他已经一个寒假都没练过琴了,手感要找一找才行。

    春节的气氛还没完全散去,天音也几乎没有学生来上课,店里面只有陈子迩和韩茜。

    因而和孙宏的谈话,陈子迩也不另外找地方了,外面天那么冷,瞎跑一顿冻的是自己。

    陈子迩坐在钢琴边上,看着顶着寒风跑到深航区的孙宏也觉得不容易,韩茜看他是自己的朋友,还倒了杯热水给他暖身子。

    看他休息的差不多,陈子迩说:“既然你决定要做,我也觉得可行,那咱们就认真一点,各个程序一步一步的把他做好,做正规,这个你没意见吧?”

    孙宏自然点头,说:“正规点好。”

    有了这个共识,陈子迩就继续说:“第一件事,我先说如何合作,这是基础。”

    “我的想法是,我出10万人民币创立这家便利店,你呢算作合伙人,你有多年从事这一行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可以占百分之十的股份。我不要你出钱,我们也不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我们都是股东。”

    10万,这时候还是一笔不小的钱,开一个小小的便利店完全足够了。

    因而孙宏惊讶,“这……我是不是占的太多了,要不我出点钱吧?”

    陈子迩心想:你现在有钱吗?

    他摆摆手说:“只要不是嫌少就没事。关于这个,你可以去请律师拟好合同,到时候我可以签字,这没有问题。”

    正规合同的必要性,陈子迩已经领会了。

    对面孙宏点头称是,他又扯了扯自己的领带,他似乎有点紧张,这是要正式开始创业的节奏啊。

    陈子迩看出来了,他转头对韩茜说道:“韩老师,能麻烦你找个笔和纸嘛?”

    韩茜点头。

    纸和笔送到孙宏的手中。

    陈子迩继续:“我刚刚说的第一件事,请个正规的律师,拟好合同,股份你占一成,我占九成。”

    孙宏一字不落的记下。

    “第二,便利店的名称问题,这在拟合同的时候要用到,我想的名字是布丁,你觉得行就用,不行的话,我们再讨论,这个无所谓。”

    孙宏说:“这个我没什么意见,就叫布丁吧。”

    陈子迩‘嗯’了一声,又说:“第三件事,便利店开在哪儿这个得想一下,我看到中大门口有一家店要转租,你去谈谈租下那里。你对这里不熟悉可能不知道门店后面的那一片也是我们学校的宿舍,有不少学生是在那里的。”

    他歪头想了想,暂时好像也就这么多了,具体怎么经营等店面谈下来再说吧。

    “你有补充的嘛?没有的话,我们趁银行没下班先去提一笔启动资金。”

    孙宏也没什么要说的,就这两件事就得花点时间。

    “哦,对了,你也不提醒我,我也没开过店,关于那些营业执照什么的,你也得去办,搞半天咱们可不能无证营业。”

    孙宏点头,这个他懂。随后两人收拾东西要走,把旁边的韩茜看的一愣一愣的,他这个学生要开始做生意了?而且一板一眼的,跟真得大老板似的!

    她想问问陈子迩怎么想的,所以对他说:“办完了事,过来吃个便饭。”

    她和陈子迩很熟,陈子迩也就没和她客气,所以很爽快的答应了。

    办完事回来的时候,正好吃午饭的时间。孙宏感觉事多,马不停蹄的去干了,陈子迩则回到天音。

    韩茜已经做好了饭。

    其实认识这么多人,陈子迩还是觉得和这个钢琴老师最自在,两人对社会的认识更接近,不像学校里的孩子,成天各种花里胡哨的怪想法,倒不是说不好,只是陈子迩失去了那个劲头和兴趣。

    今天这顿饭,没有喝酒,工作日,不宜饮酒。万一有孩子家长来报名那就不合适了。

    所以真的只是便饭。

    韩茜的手艺很好,比起学校的食堂,陈子迩更爱这个。

    饭桌上,韩茜问:“你怎么过个年就忽然要开店了?这人是谁啊?靠谱吗?”

    陈子迩边吃边夸味道好,还边回答:“靠谱应该还算靠谱,跟我是老乡,跟他开店没什么大问题,但最后能不能赚钱,那另说。”

    韩茜说:“你心里有数就好。”

    还有一点她无法理解,“他一分钱不出,你怎么就让他占了一成股?”

    “你觉得亏?”陈子迩笑着问。

    “肯定亏啊!你出那么多钱呢,而且开个便利店哪里要十万?你给我三万块,我马上给你开一间。”

    陈子迩咽下一口饭,解释说:“具体需要多少我没算过,但是一两万的搞来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这个人有点轴,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所以我打算请专业的室内设计师来设计布局,尽管它只有四十来平,地板瓷砖要用最好的,起码要干净明亮,所以装修费就不便宜…”

    韩茜咋舌,最后只能说:“反正你不缺钱。”

    “至于你说让他占一成的股亏不亏…其实你想想因为我还要上学所以大多数的工作肯定是孙宏干,我如果只是聘用他付给他工资,他肯定积极性不高,起码没有现在高。我给了他百分之十的股份,看起来他什么都没有付出白白得了好处…”

    “但你从我的角度看,我投资了10万以后,几乎不用再操心什么了,每天坐等着收钱就行了。而他会为了自己占了百分之十股份的这家便利店而拼命工作,因为他刚刚破产。”

    韩茜还是第一次听陈子迩说出这番言论,震惊说:“你算的这么细!连人家刚破产这点都算进去了!果真是无商不奸,难怪你之前能赚钱!”

    陈子迩无语,“你刚刚还说我傻到随便给人股份呢,就这么一会儿就变奸诈了?”

    韩茜不再被她说服,坚定到:“我再也不相信你是个老实人了。”

    陈子迩知道她在开玩笑,也满不在意,说:“其实这不是我有多么的算无遗策。而是钱挣钱永远比人挣钱快,最难挣到的其实是第一桶金。”

 第二十一章 世间事 无俗事 无非俗事

    1997年2月19日,陈子迩从学校广播中听到新闻: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世长辞。

    最令陈子迩感到悲痛的是他没能等到7月1号香江回归的那一天。

    远在中海的中大反应迅速,各个学院都组织学生进行悼念仪式。

    邓爷爷在陈子迩一辈人中的威望很高,陈子迩78年出生,可以说是跟着共和国一起成长,见证了这短短十几年、几十年的巨大变化。

    309的其他几人觉得心中悲凉,刚开学就发生这种事,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但活着的人还是得努力的生活。

    陈子迩的课又开始了,受教于上学期最后的高数复习实在痛苦,陈子迩决定这学期从第一节课就要认真听。

    他又不是智商有问题,只是不感兴趣。

    为此,唯独这节课陈子迩脱离309的团体,一个人坐在最后排当个安静的美男子,好好听课,反正他视力极好,老师在黑板上写啥他都看得见。

    交通工程是个只有十几个人小班级,因此像高数这种公共课都是和别的专业合起来上。

    这学期,与他们一起上高数课的专业换掉了。

    陈子迩是认出一个姑娘才发现的,是他第一次来中海见到的卖豆腐脑的女孩儿。

    姑娘当然不会突然的冲他扑过来,不过她个头不矮,所以坐的也很靠后,就在陈子迩的前面一排。

    让陈子迩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小节下课的时候,她竟然自己跑到后面做到陈子迩旁边的空位上。

    陈子迩自己都觉得有点恍如隔世,他茫然的左看看右看看,哪里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吗?

    没有。

    干什么玩意儿?老子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认真听高数课,你给我来这么一出?老天爷这是考验我?

    她过来坐下的时候,陈子迩把放自己过界的本子搂回来。

    因为这个动作,她还冲陈子迩友好的微笑了一下。

    “谢谢。”她轻声的说。

    陈子迩说:“不客气。”

    上课后,她忽然问陈子迩,说:“你…叫陈子迩我知道。”

    今天得遭遇…更奇怪了。

    陈子迩偏过头看着她那深黑的瞳孔,她有些躲闪,但不是谭婉兮那样的脸色羞红。

    她一点都看不出害羞,更像是害怕里带着一些抗拒。

    “为什么会知道我的名字?”陈子迩疑惑。

    但姑娘却说:“我叫盛浅予。”

    陈子迩心想:名字是很好听,但跟我的问题好像没啥关系啊。

    不过无所谓,别人表示善意,陈子迩当然也笑脸相迎。

    “你是有什么事吧?”他可不信,人姑娘是暗恋他所以才关注他的。

    果然,她抿着嘴唇犹豫的点头,“嗯,可能有点唐突。”

    “没关系,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乐意效劳。”

    陈子迩聊的开心,却不知道自己要倒霉了。

    这学期的高数老师换成了岁数比较大的老学究,要求非常严格,陈子迩还不熟悉他的风格,在课堂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