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20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20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迩被拆穿也不害臊,说:“我们都是踢球的人,我觉得那个人在球场故意伤人的行为,可以算作我们的敌人。”

    薛博华倒没在意语言上的东西,他说:“算你讲的有理。不过,你要谢我,可能还不止一个‘情报’这么简单。”

    陈子迩嚼着饭菜若有所思,“学校一直不处罚我,是因为你?”

    薛博华点头,“校外打架,只要没人告状就好,郑译才踢球意外受伤,他的父亲也会理解的。”

    陈子迩沉默一下,硬让人吃闷亏,那薛博华又是干什么的?

    他问道:“我能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听你的嘛?”

    “你不相信我搞定了?”

    “信,可我好奇你为什么能搞定,更好奇你为什么帮我搞定。”

    薛博华一点都没有隐瞒,“可能因为我的父亲是副市长吧,这些人愿意给我点面子。至于为什么帮你…这本身也不是什么麻烦事,而且留你在学校,我觉得会有意思。”

    “有什么意思?我对男人没兴趣。”

    薛博华:……

    陈子迩看他吃瘪暗觉搞笑,最后还是说:“真的谢谢。”

    谢他的帮忙,也谢他的坦诚。

    薛博华说:“你不必一直说谢谢,我也不是一无所求。”

    陈子迩倒希望他要点什么,欠人情的感觉可不美妙,因此示意他直说。

    薛博华也不绕弯子,说:“你是学交通的吧,为什么会对做生意很精通?”

    看陈子迩有些疑惑,他又说:“我知道布丁便利店,最近他在中大很火。”

    陈子迩不知道他有什么渠道知道这是自己开的,但这都无所谓,本来他也没有想过把这个当秘密。

    他解释说:“你说我精通算是过了,我也只懂得一点皮毛,外加一点运气好。”

    薛博华说:“你不必谦虚,一个平常最被人忽略的小便利店,你竟能玩出花来,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个评价是陈子迩听到最好的。

    “能给我说说布丁的未来吗?”

    陈子迩奇怪:“你对做生意感兴趣?”

    薛博华说:“是有些兴趣,人有的时候对常常接触的东西会失去好奇心与耐心,对于离的远的东西反而心生向往。”

    陈子迩觉得有道理,看来薛博华志不在官场。

    而关于布丁的未来,陈子迩说:“具体的东西需要遇到问题的时候一步一步解决,但总的来说,布丁的方向是连锁,现在虽然只有一家,但我们国家这个市场太大了,光是中海,一千家都不够。”

    薛博华问:“你有信心?”

    陈子迩说:“从做的那一刻起,信心满满。”

    薛博华说出自己的来意:“布丁接受新的合作者吗?”

    陈子迩毫不犹豫,“欢迎之至。”

    一来,这也算是‘报答’,二来,薛博华的关系也能为布丁的发展起作用。

    陈子迩没有独占大比例股份的怪心理,老板一抠,就是在把优秀的人才往外推,把企业的格局往小了带。

    领导者的格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这是肯定的。而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你能不能容人,能不能与人共享利益。

    这世界上,一个人能做成功的事情太少了,即使是皇帝,你也得需要一群太监,一两个得力的大臣。

    至于股份这东西,说句不好听的,不缺吃不缺穿的,只要控股就够了,为了那些写在纸上的股份让企业在奔跑的时候助力不够,到底哪个更亏?

    所以,薛博华有兴趣入股,为什么不答应?没有理由。

    陈子迩的干脆更让薛博华刮目相看:一个小地方走出来的普通人、一个已经被实践证明成功的模式、一个即将会带来利润的生意。

    他要在这个时候入股,坐享红利,分他赚到的钱。

    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了。

    这是真金白银的利益,不是简简单单的开个玩笑。

    薛博华跟着爷爷,跟着父亲看过太多捂着利益就不放手的人了。

    309陈子迩,是个人才!

    “最后一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为什么叫布丁这个名字吗?”

    陈子迩也学着跟他一样坦白,“我喜欢吃一种叫布丁的冰淇淋,就用了。”

    薛博华:……

    名字来的很怪,不过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情,薛博华还是决定入股,当然,入股不是一两句能说的清的,具体占多少股份这也需要斟酌,再说孙宏也是布丁十分之一个主人,他虽说决定不了什么,但让人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应该的。

    孙宏会同意吗?当然了,就冲副市长的名头他也会欢迎的。

    一个星期后,薛博华凑来了钱。

    他还需要凑钱真是让陈子迩没有想到,看来他没有让他随便花钱的家长。

    四万八,占了布丁百分之18的股份。

    从眼下看,陈子迩自己也就投了10万块,薛博华的四万八才占18个点,陈子迩赚了。

    但过不了几年,布丁的肯定急速扩张,4万8能买到百分之十八的股份,那是大大的赚了。

    但陈子迩也不纠结,他根本没想过在这个上面赚钱,他最想从事的行业也不是零售,开这个便利店也只是孙宏以前是干这个的,他自己也有点一时兴起。

    所以,合同签的很快,布丁也正式迎来了第三位主人。

 第三十一章 所谓卓越

    薛博华百分之十八的股份,陈子迩分出百分之十五,孙宏分出百分之三,这是最后的结果。而孙宏对于陈子迩和他提前商量的态度,觉得很舒服,对陈子迩也更加心服口服,这个年轻人所展现的远见、智慧以及胸怀都非同一般。

    布丁的日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000一天,远远超过他之前经营自己的小店。

    薛博华这个新合作伙伴的加入,他也完全同意,还特地选了一个酒店邀请三人都出席,以示欢迎。

    酒桌上,孙宏向薛博华介绍布丁的经营状况,以及陈子迩传达的经营理念,听得薛博华连连点头,更加认定陈子迩是个人才的想法。

    趁着这个机会,陈子迩也抛出了布丁走向连锁的决定。

    薛博华说:“我对做生意还不了解,今天以听为主。”

    孙宏则显得蠢蠢欲动,他现在已经没了前段时间破产的阴影,现在干劲十足。

    推杯换盏间,陈子迩说:“连锁是我一开始就有的打算,布丁绝不会只有一家两家店的规模,小打小闹也没什么意思。但是怎么推进连锁,以及在规模扩大管理难度加大以后,如何落实布丁的经营理念,这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以后的目标太大不谈,就目前来说,布丁的第二家分店,我建议开在中师院的门口。”

    薛博华皱眉不解。

    孙宏则说:“这样太近了吧,会不会造成我们两家店自己和自己竞争的情况?”

    陈子迩摇头,“你可以针对这个做个简单的客户调查,问题也很简单,就是看造访布丁的人,是中大的学生多,还是中师院的学生多,我没有观察过,但想来中师院的学生来的人不多。”

    “为什么?因为咱们便利店卖的都是可替代性很强的东西,虽然只有800米的距离,可是很少有人会为了走两分钟就能买到的东西而多走十分钟,甚至五分钟。但是中师院的学生会不喜欢布丁嘛?从中大的学生的表现来看,肯定不至于,那为什么不来?因为太远了。”

    薛博华说:“800米都算远?”

    “算,我一开始就强调,便利店着重服务于500米以内的区域,超过这个距离,人们特地赶过来的意愿会大大降低。”

    薛博华似信非信,孙宏则想着去调查一下看看。投资一个店就是上万块的事,需要慎重。

    “还有一点。”陈子迩继续传达意见:“孙宏你对自己的定位不要总是放在导购员上,你是总经理。”

    这三个字听的孙宏腰板一挺,又有点不好意思,“我算得上什么总经理。”

    “我的风格你也知道,几乎不怎么管具体的事务,薛博华更不会管,所以你就是总经理,你对便利店里面货品的分布一清二楚,这是你责任心的体现,但你的工作不是导购员,你要去和供货商协调关系,你要去保证物流的畅通,还有以后,布丁新店的店址也需要你去考察。至于店里面的事情你交给那两个小姑娘,她们有提成在里头,会好好做事的。”

    孙宏点头,这是陈子迩第一次明确的说出‘总经理’的话,其实也是陈子迩自己疏忽,毕竟是正经的做生意,在称呼上都不在意,一开始没有问题,但在后面会因为在这上面模糊而导致各自职能的模糊甚至错位,对于管理来说,这就是灾难。

    孙宏自己做具体的事情也有心得,他趁机也说了一个自己的想法,讲:“我们是不是需要招一个会计人员了,我不是专业的,那边收钱,这边花钱,已经有些乱了。”

    陈子迩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说:“对!那就赶紧招吧,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能舍不得那一点工资。”

    又说:“布丁以后的工作要慢慢走上正轨,该有的都要有,你不必一一请示,在开连锁店的规划上,我们可以步子大一点,最好要达到,开业一家、装修一家、考察一家,万事开头难,做多了就熟练了。”

    孙宏是做过的,一听就觉得有问题,“这个速度我们的资金跟不上的。这次多了薛董的资金,开第二家没有问题,但是在有一定规模之前这个速度会让资金链收得很紧。”

    他想了一下,不知道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说:“要不,我每次进货都压一点货款,缓解一下压力。”

    陈子迩断然否定,“不行,这违反布丁追求卓越的理念,我一直说虽然只是小小的便利店,但也要做到极致,进多少货给多少钱,不要压个百分比在手里,我们不缺那点钱。”

    “可现在大家都这么做,这也算是业内的老规矩。”

    陈子迩坚持,说:“布丁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不能盲从。我们不这么做就会有越来越多优质的企业愿意同我们合作,我们也可以提更高的要求,比如优先供应布丁,必须保证商品的质量等等,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否则愿意同我们合作的企业必然越来越差,我们的经营也受影响,销售额提不上去就不得不进一步扣留货款,长此以往,布丁就会泯然众人。卓越,也就仅仅是一句口号了。”

    陈子迩说的是未来,等布丁有了上千家甚至上万家分店,在消费者的心中有很好的口碑,能保证很大的销售量,这样日用品企业肯定排着队要给布丁供货,那时候布丁的选择就多了,甚至可以在寻求更低价格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质量。

    只是这还只是陈子迩的梦想,现在日销售额只有3000的小布丁可不能跟任何厂家提什么要求的,人家不缺你这么点销量。

    至于资金跟不上扩张速度……

    陈子迩说:“我们第一家店的规模有四十多平米,开的过大了,后面的店尽量控制在二十五平米左右。”

    便利店根本不需要那么大,这一点也是陈子迩后来慢慢发现的。

    孙宏点头,如果面积一下缩小近百分之五十的话,装修费的确可以省下不少。

    饭局结束以后,孙宏就着手办开设第二家分店的事。

    陈子迩和薛博华回了学校,走在路上,薛博华说:“你确实很懂怎么做生意,你的那些想法与坚持,我就说不出来。”

    陈子迩说:“布丁要做成卓越的连锁便利店,最重要的不是我有多大的远见,孙宏有多大的执行力,更不是两个收银员有多么亲切的服务。”

    薛博华问:“那什么才能让布丁变得卓越?”

    “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指习惯。你不是学哲学的嘛,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可他说的是人。”

    “一样的,布丁日复一日的做着的事情,最终决定了它的未来,跟我发表多少意见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习惯优秀,坚持优秀,直至卓越。”

    ~~~~~~~~~~~

    便利店的事情陈子迩几乎都交给了孙宏,他自己又躲进了学校里面,四月的时间悄然而过。

    这期间,财经类的报纸上渐渐出现了索罗斯和泰铢这样的字眼,这让陈子迩想起,今年比去年精彩多了。

    5月16号的时候,谭婉兮过生日,蔡一峰绝不放过这样的机会,309和223终于又聚在了一起。

    谭婉兮和周梓君她们都听说了之前陈子迩打架的事,周梓君吓的一身冷汗,好在陈子迩没出什么事。

    与这件事一起被她们知道的是,刘成的选择。

    姑娘们都选择了沉默,毕竟刘成是戴天天的男朋友,他只是多为自己考虑了那么点。

    戴天天是个在恋爱里已经失去了智商的姑娘,她坚决为刘成辩护,认为他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们的感情。

    周梓君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对于刘成,她多了一些鄙视。

    生日当晚,他俩都来了,蔡一峰有些不高兴,他没有理刘成,陈子迩也没怎么理。

    蔡一峰是气他,瞧不起他,陈子迩是看不上他,这种关键时候不能留着后背给他人,没有深交的必要。

    刘成也算是有脸皮的,待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领着戴天天走了。

    周梓君看着都担心,说:“你这个室友担当不足,我是生怕天天受了他的骗。”

    陈子迩说:“各人有各自的命,即使你现在劝她,她会听你的嘛?”

    周梓君黯然。

    陈子迩又说:“今晚是婉兮生日,不要杞人忧天。”

    周梓君点头,那两人走了之后,气氛更加热烈。

    蔡一峰喝醉了,他的酒量不小,今晚还是他第一次醉,陈子迩知道他是想醉。

    他跟陈子迩讲:“我失去了一个兄弟,我以前真的把他当兄弟的。”

    陈子迩说:“我跟你一样,我也是。”

    从酒桌上下来,回去的时候,蔡一峰还一直在说,陈子迩第一次见他话这么多。

    这次他说起谭婉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