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267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267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spod,盛世即将销售的新产品,我能看出大家有些受打击,尤其左边mp3项目组的人,大家都知道e…song,却不知道它领先这么多。但是spod不是终点,接下来,盛世在科研上的投入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我相信技术,盛世也会秉承‘用技术让生活更完美’的使命感走下去,人们都觉得spod已经非常完美了,盛世做了一件大事。”

    陈子迩摇了摇手指,干净利落的说:“不,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还需要推出更好的spod。从搬进这座大楼开始,现代化的环境,现代化的设备,优渥的薪资条件,这都不是问题,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大家真的一心一意在搞科研,落后两百年了,等不起了,所以在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高端电子产品企业这条路上,我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决心!”

    梁胜均带头鼓起了掌,能有‘资本家’愿意投资进入这个领域,没有人不开心,没有人不兴奋。

    商人都爱干聪明事,所谓的聪明便是出力少,难度小,利润多的,真正沉下心做技术的企业会成功,但至少要在十年后才会成功,有耐心、眼光、坚持的人还是少。

    虽然目前的盛世电子仅有两个项目部,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来盛世,来对了。

    这两个项目部,一个就是研发mp3音乐播放器的,有将近六十人,他们与e…song确实相距甚远,但可以慢慢起步,从负责一个小小的点开始,一边工作,一边成长。

    另一个是去搞os的,2000年啊,人才都他么不好找,目前还不到30人,暂时可以忽略,目前他的资金还是要往前一个倾斜,后一个要看收购be的进程。

    陈子迩表达了一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后,便在梁胜均带领下,看了看自己花钱弄出来的研究之地。

    这二十二层当然不会全部用来搞科研,五个月之后的spod就要上市销售,梁胜均得忙着把公司的行政架构更加完善才行,从财务到人事再到售后,

    盛世电子将会开始和布丁竞争,到底哪一个子公司才是集团的重心,或许说成交相辉印更加合适。

    盛世内部正鼓劲进入下一轮的研发进程,而外界则在感受spod刮起的旋风!

    骆之怡以代言人的身份连续三日出现在了城市人家的盛世体验店,到后来,左边部分是展台,右边部分则是她落座的地方,她以机敏、大方的形象示人,与人反复讲述自己在第一次接触spod时的感受。

    在保安的维持下,小几十人都很安静的听着。

    “我是在舞蹈学院读书的,舞蹈离不开音乐,我自己也很热爱音乐,所以有人问我到底喜欢spod哪里,说实话当我拿在手里转动控制轮的时候,我就已经被吸引了。”

    “我忍不住想象带着我的音乐去旅行,去看各地的风景,就像广告里那样。”

    广告正式上电视了,

    如果说之前的发布会只是小范围内的影响力的话,电视广告的播出则点燃了各个地区年轻人的热情,而因为背上了世界领先科技的名头,盛世与spod迅速在民众中打开了知名度且高大上了起来。

    而由骆之怡带动,娱乐新闻版块也关注起了spod,

    一周后,盛世宣布开通两个渠道的预约方式,线下的预约需要走到盛世体验店,很多人根本就不在中海,但没关系,盛世的官方网站也可以,只是比较繁琐,没有支付宝的年代,要付预约款必须要通过银行,这挡住了一些电脑盲的热情,但不论如何,预约数是在不断增长的……

 第503章 觉悟和担当

    时间就这么飞逝着。

    法德尔得到陈子迩的首肯开始筹备在硅谷也召开一个这样的新闻发布会,虽然学者们、政客们都宣称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但有些墙会让一些信息非常的迟滞。

    仅仅靠口碑的传播度是跨越不了太平洋的,法德尔不满足,

    e…song的员工们也不会满足,

    所以陈子迩答应了。

    盛世的宣传力度不曾减弱,但陈子迩本人则偏向于低调了起来,他像许多公众人物的矫情一样,内心里总是希望人们能更加关注他推出的产品,而不是他本人的私生活,或者更明确的说—感情生活。

    “所以,你保密了那么久,期待了那么久,又兴奋了那么久的东西……原来就是这个。”

    说这句话是史央清,地点是陈子迩的家。

    他最近有些疲累了,正常的工作之后,没有再选择加班。赶上有一批朋友都正式的从学校搬东西离开,所以他在想着什么时候邀请过来小聚。

    蔡一峰要被派往燕京,这事早就提了,但想来再说第二次那就是真的确定下来了。对于他来说,这事简单,对于蔡一峰来说却是人生重要的一次选择。

    发布会后,陈子迩已经拿到的最新预约数量是三万多台,一个小小的起步,但是他挺满意的。

    然而刚刚史央清的语气却是‘不过如此’的感觉。

    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人平时确实不怎么听音乐,也没那个闲工夫去听。所以她大抵理解不了音乐爱好者的那种狂热。

    “白白浪费了一副好嗓音。”陈子迩摇晃着手里的高脚杯,说了句特扎心的话。

    史央清:“……”

    有进步了,以前她肯定会瞪陈子迩。

    “最近胜均可能需要你的帮助,我们11月11号正式开售,物流与渠道布丁可以帮助解决,可其他各个方面时间都很紧。”

    史央清端起茶几上的红酒,“休息就彻底的休息,不要再想着工作了。”

    说的容易,做到却不是很容易。

    史央清随之又添了句,“如果你想听工作报告,我可以说给你听,布丁的进展可不比你那小玩意儿差。”

    瞧她说的有趣,陈子迩乐了一下。

    “你大概是能感觉到,我对盛世电子和其他子公司的热情是不一样的。”

    史央清点点头。

    “因为这个市场真的很大。”

    “嗯……”史央清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她问道:“你和东方集团谈的怎么样了?”

    “说顺利也顺利,我们都没什么意见,但那个秦韵寒有些贼,精的跟猴儿一样……”陈子迩语气里仿佛没有感情,只是简单的叙述,“说破大天,咱们的客友不过就一家店,渲染的再好,她不吃这一套。”

    史央清仰头喝下一口酒,“应该是有她爸爸的嘱咐的。”

    “也不尽然,”陈子迩摇头,“总不能每说一句话都能教,只能给她个方向,接下来的还是靠她自己的。”

    “成长环境吧,听说她长的也不赖?”

    听她这么说,陈子迩歪头盯着史央清,笑了,眯上眼睛调戏她:“你想说什么?明明见过她,还讲什么‘听说’?”

    史央清不为所动,反而直说将他军,“我对你不很放心。那个骆之怡特别卖力的出面给你当好这个代言人,你太危险了。”

    骆之怡的确是促成了一个新的局面,产品吸引人,她也吸引人,某种程度上,她带来了一定的良性互动。

    “这一点我的确没有想到。”

    “没想到她这么尽心尽力?”

    陈子迩说:“都有吧,也没怎么会想到她还挺受欢迎的。”

    “那是电视剧的功劳。拍个广告能抵什么用,”史央清带着小傲娇说。

    spod的销售应该会超预期。

    陈子迩心里隐隐有这个感觉,从短短几天的预约人数就大致可以看出,而且美国还有需求,

    第一批上市是十万台,他在想是不是会少了,这还是没有考虑其他地区的情况下。

    史央清把酒杯举到他面前,“好了,不要再想了,嗯?”

    “行吧,最后一件事,过段时间我还是要去一趟美国。”陈子迩迎着她的目光,“spod也会在美国上市,为了减少一些阻力,我需要去和投资人沟通,也要在美国刻意的‘花点钱儿。”

    她转过头看着手里的酒杯,轻点了点,随后站起来说:“空调吹了久了,我出去走走。”

    陈子迩自然跟着她,他是没什么空调病的,不过倒也不觉得史央清是借口。

    陪着她在自家的花园里逛着,

    然而夏天外面是不能停的,一停就有蚊子,于是陈子迩干脆开车带她出去了,

    他还是想关注spod,于是不知不觉的就开到城市人家,夜晚的商业中心人气更加旺盛,熙熙攘攘中满眼的欢声笑语。

    从外面就能看到巨大的“s”树立在门口。

    陈子迩甚至看到了一对小情侣在这个字母旁边凹着造型拍照,这已经变成不错的背景了么?

    史央清看笑了,“没看出来还有这效果。”

    这些小小的细节也让陈子迩很满足,再看着这些东西,不像是前世一样有一种我不属于这个城市的落寞感。

    现在更多的则是亲手改变这个城市的参与感。

    今儿本来是要休息的,但搞到现在满脑子都是工作,他发动车子快速驶离了这个地方。

    史央清满脸的疑惑,“你去哪儿?这太原路,我到家了。”

    陈子迩目视前方,笑着说:“带你去个地方。”

    红绿灯纵横交错,桑塔纳与公交车构出了外滩夜晚旁的道路,他来的地儿就是这。

    陈子迩问她:“还记得很早很早以前,我和你说过为什么取名盛世嘛?”

    “记得,你说,中华盛世,盛世中华。”

    外滩上行人很多,走路很慢,什么肤色的人都有,江面黑乎乎的,只有游船静静走过,而对面,东方明珠塔傲然耸立。

    陈子迩指着江对面,“这里一定会见证几十年的繁荣,而我想要在这里有一栋建筑,上面写着盛世两个字。”

    这是史央清最直观的感受到这个男孩的野心的时刻,“你是希望人们既看到中华盛世,也看到你的盛世。”

    “不仅仅如此,我和阿狸的马总交流过,我问他为什么取名阿狸巴巴,他说这个名字很国际化。”陈子迩感叹道:“你能想象嘛?一个刚开始创业的人,他的眼光从最初就是国际化。”

    “而我觉得,盛世的名字矗立在黄浦江畔,这样很多媒体或是个人在描述中国崛起的时候就会以盛世集团作为管中窥豹的管。这样慢慢的,人们的潜意识观念就养成了。”

    史央清无语的笑了,“你也够贼的,三年多前就能想到这一点。”

    “不是贼,”晚风吹的陈子迩头发飘飘,“从spod开始,盛世就将进入全球视野,我是从这个小点里得到了一点便宜……但我并不窃喜于钻这个空子,我觉得我们要找准自己的根,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在这片土地,我能找得到。”

    “什么意思?”史央清没怎么明白他话里的逻辑性。

    陈子迩说:“意思就是盛世是要代表中国的,企业做到这个程度了,我想我就得有这个觉悟和担当。”

 第504章 注意新的投资方向

    2000年7月初,e…song公司内七名华人工程师回到中海,新的工作地点就是盛世科技园,他们都旅居海外有些年头了,这次公司内部有需要,便让他们回国了。

    只有七个人,但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因为创始人是华人,所以e…song的员工里有将近百分之三十是中国人,这并非是陈子迩狭隘的民族观作祟,其实整个硅谷都有这种现象,印度创业者也更加喜欢招聘印度的工程师,这是谁都有的一种同胞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所以没什么问题。

    硅谷高科技领先,不是硅谷的白人智商领先,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华人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咱又不比人笨的。

    在研发基地正式落成之后,陈子迩经常光顾盛世科技园,并且和梁胜均制定引进人才的政策,在中海人力成本是比较贵的,如果有变化将来或许会转移,但就目前来说,这个地方对人才的吸引效应是更加明显的。再者说就是再贵那也贵不过硅谷啊。

    要是你把工作地点摆在一三线城市,人家读完博士就为去一三线城市生活?不合逻辑。

    梁胜均特意主持了接风会,欢迎七位自硅谷而来的工程师加入盛世的团队。

    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这七位,他们并非什么不得了的大能,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一种盛世尊重技术的氛围和理念。

    陈子迩想了想,还是现了身。

    梁胜均忙的都有些憔悴了,搞的陈董事长有些欲言又止。

    有人的时候梁总没多说,下了电梯,上了十八层,他问道:“陈总,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嘱咐?”

    “到你办公室说。”陈子迩想了想。

    多走了两步,他开口道:“spod的销售很重要,但是引进人才组建科研团队这事同样不可放松,而且眼下处在比较关键的一个时候,现在纳斯达克大盘都跌的快接近3000点了,按我估计,到年底说不定就破两千了。”

    梁胜均闻弦歌而知雅意,他揉了揉脑袋,“去硅谷拐人嘛?”

    陈子迩早就是这个想法,现在则是正式开始做。

    “盛世目前的spod团队不过几十人,实在太少了,我不是要充数量,但就这么些人我没办法期待下一代的产品,反倒是be公司的事情我们可以先缓缓。”

    现在硅谷的公司在一个接一个倒闭,其实影响早就已经显现了,各大公司都在裁人,而且老美比我们更有种族观念,最先被裁掉的就是黄种人等外族。

    “现在招聘对我们有利,求职者多我们还能提一下标准,近期目标是要将整个团队扩充到五百人。”

    “五百?!”梁胜均正色道:“会不会有些多?不是,五百人很少,但我意思是会不会一下子进太多了?”

    陈子迩说:“不多,管理做到有序就行,盛世要尽览英才,最近我也要到美国活动,我的意思,我们两个都要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这个事,公开的声音、私人的渠道都要发出去,让所有技术人知道盛世这边在招人。”

    从美国开始的互联网泡沫影响了全世界,现在几乎所有大公司都在裁人,想来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