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323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323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迩则在公司,他说到做到,一定要为第二代的spod制定一个非常清晰的技术指标,好让研发者知道如何进行下去。

    spod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有些可以做到,比如增加一点硬盘容量。

    有些不太容易做到,比如彩色显示屏,这方面的研究盛世自然是投了,但是目前还是那种绿屏,看着让陈子迩贼难受。

    在不断开会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在不断思考,比如原先具有导航功能的圆形触控板,其实没那么完美。

    直观的说,它周边的四个按键是突出来的,从正面看2d图只觉得稍稍有些丑,而从侧面那就真的很丑了。

    现在人们觉得它好看,那是因为没有看过更好的。

    真正让陈子迩觉得特别惊艳的,其实要到第四代ipod,那个外观和后来的电子产品具有一样的线条性感,而且第四代也用上了彩色屏,而且中央控制转轮也与机身结合的更好。

    不过那是2004年的产品。

    现在要实现还是很困难,这不是花多少钱的事儿。

    众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中,针对售价过高的反应……

    他有个想法,

    开会时候,陈子迩提出:“下一次的产品发布会,我想,我们应该发布两个产品。”

    两个?粱胜均和沈南风都有些意外。

    会议规模不大,陈子迩拿着白板笔清晰的画出来,

    “下一代产品,我们要给消费者一个更新的设计,让外界知道盛世还不满足,与此同时,我们要推出不同的内存版本,”

    “简单来说,价格最低的我们用最新的外观设计,内存用5g,一千首歌,而第二种使用10g内存,要至少可以存储两千首歌,这两者的差价最好在一千块以上,以避免价格区间有重叠,自己打自己。这样的话,我想盛世的产品可以覆盖更多的消费者。”

    粱胜均沉思着,“是很有必要,很多硬件公司都有这样的策略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所以我觉得这倒是个可以尝试的新方式,增添了多样性。在旧金山,人们还在向我抱怨,说我们修了宫殿一般的零售店,里面却摆放着可怜的一种产品。”

    沈南风却皱着眉,“有一个问题,如果外观一样,要怎么让购买更贵的消费者体现出他的……我不知道这个用词对不对,”

    陈子迩想到了,“我知道,你是想说优越感。”

    “对,一眼能够看出不同的地方,越是直接的优越感,才月容易让人们愿意购买。”

    当一件商品的价格超过大部分人的购买能力。

    那么它的价值就不仅仅是牌子和功能,它还会自我形成一种心理,不是说陈子迩和盛世集团要去引导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而是它怎么都会存在,只要人类还没灭绝。

    实际上,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沈南风说的是个问题。

    陈子迩想了想,蹦出了一个词。

    “颜色。”他温和的说着。

    “颜色?”

    “嗯,”陈子迩点头,“低版本还是使用白色,高版本使用其他颜色,老梁的话有道理,进入2001年,盛世电子要更从容的开始我们的调整,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有选择余地的产品。”

    颜色的话的确很明显。

    “这样的话,这一次的白色和第一代在设计上有不同,而更高版本的spod则使用其他颜色,于是,虽然是三个功能重复度很高的产品,但区别会很明显。”

    ……

    ……

    事情大概就这样定下来了。

    对于消费能力没那么高的潜在购买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福音,虽然具体的价格还需要研究,他们也都不知道,但这个方案已经获得了盛世公司管理层的认同。

    2001年盛世电子将会发布两款产品。

    陈子迩在公司没待几天,就定下了这个目标。

    第一款的价格,第二款的颜色,这还都是需要继续商榷的事。

    这是苹果教会陈子迩的,同一个产品,搞出乱七八糟的版本,创新科技以换换壳为本嘛……

    虽然库克这种方式为人诟病,但不可否认,库克的苹果盈利能力是增强的。

    对于盛世电子来说,多层次的产品结构自然也会让45亿的销售额来的更加容易一些。

    这个新的决策,陈子迩已经下令绝对保密。

    除了招聘更多的研发人员,外界几乎看不到盛世这个调整的征兆。

    是的,2001年互联网冬天真正到来了,盛世不断的以一份一份的2999元把钱揣进口袋,然后要不要命的去硅谷搜刮人才。

    之前就和粱胜均说过,贝尔实验室,它的财政困难使得世界上诸多一流的科学家失去了工作。

    中国人得以发现,在大多数商人忙着拿钱去引进生产线,买地扩张,甚至全靠营销活着的时候,有一个陈子迩,他奔着技术核心一头扎了进去再也没有回头。

    这个时候,这个年轻的企业家才刚刚从学校毕业一年。

    是的,与一般的大学生不太一样。

    他自己都没怎么注重这个时间点,他的室友宋晓波帮他记住了,没有给他打电话,只发了个短信,问问能不能小聚一波。

    陈子迩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小有成就就要远离以往的朋友,过往他讨厌那样的人,现在他不想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他很干脆的答应了,当初的宿舍老大哥,老实,重情,是他现在为数不多可以算得上朋友的人。

    可惜现在在中海的人不多了,他们宿舍只有两个,周梓君等人也都不在,也无所谓,朋友贵精不贵多。

    在盛世科技园开完会,决定一天的事宜之后,陈子迩决定去宋晓波的家,他现在不适合去外面,他们也比较有心,选择在家里做饭。

    他也给史央清去电话,说:“宋晓波找我,我去一趟吃个晚饭。”

    “那你今晚……还来不来?”

    陈子迩:……

    暗示意味明显,这个人,现在最关心的竟成了这个,一直诱惑他……

    还没等他回答,那边又说:“我等你。”

 第613章 面熟

    宋晓波租了个两室一厅,和他的女朋友严玲玲一起,当时,史央清托了朋友,她也顺利的进入中海一家重点中学当了老师。

    陈子迩感觉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仔细想想不过是半年。

    不论是严玲玲还是宋晓波,陈子迩能非常干脆的答应要来,这让他们打心底里有一股子高兴。

    严玲玲特费了不少口舌花了三斤苹果让同一个教研组的老师帮自己代了下午的一节课,这样她就有一下午的时间可以准备。

    可是这个时候,她反而没了主意,家里就她一个,也不知道怎么准备,看这样觉得好吃,结果三秒钟后自己又否定了自己。

    于是给晓波打电话,让他现在无论如何也要回来。

    这是陈子迩到之前几个小时发生的事情。

    他只知道,四方小桌上摆满了新鲜蔬菜和一个锅子,一看便像是火锅。

    天气还有些冷,陈子迩脱下外套,不免兴奋的说:“好久没见到你们了,最近还好吗?”

    严玲玲倒也不是第一次见陈子迩了,相互之间早已认识。

    宋晓波讲:“我们还不就是那样,进来坐吧。”

    这地方就是普通的小公寓,而整齐与整洁程度其实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大半性格,比如严玲玲,她够懂事会精打细算的生活,那么这个屋子,大体上就会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史央清还在等他,所以他不准备喝太多,差不多助一下性就好。

    严玲玲客气道:“因为实在不知道准备什么,于是就想到了火锅,”

    陈子迩说:“不必那么讲究,其实我平时也没吃什么山珍海味,忙的时候一盒盒饭也就对付过去了。”

    说着便开始。

    “说实在话,我第一天上大学的时候,想过的就是你俩这日子,上上班,养只猫,有空了再叫一俩朋友到家里来涮火锅,”陈子迩说的时候真是啧啧嘴,都不是假话,“我觉得这才叫生活,”

    严玲玲有些放不开。

    宋晓波还行,他直接道:“那是好的,等你还着房贷的时候就不这么响了。”

    “也对,”陈子迩自然知道那种状态,他转而问道:“怎么?你现在开始买房了?”

    宋晓波摇头,“还是买不起,得攒攒钱。”

    味道不错,陈子迩吃的很带劲,他吃完一块肉,想了想说道:“中海的房子,越早买越好,买到了就是赚到。”

    “房价会涨?”严玲玲很关心。

    “什么时候没涨?”他回道。

    宋晓波也明白,“涨也没办法,我想再等等。”

    陈子迩摇头,“在房地产价格走线中,有拐点之说,咱读书时候不是画过各种函数图?”

    他拿着筷子比划了那么一下,“就有点像是‘厂’字形那种,一开始涨的缓慢,一旦拐点来了,那就不一样了,一直到特别高的时候,它才会再平稳下来。”

    “经济现象很复杂,谁也把握不准确,但是我们普遍的感觉是,中海房价的微涨时代就要结束了,快则今年,慢则明年,拐点一定会来。”

    原时空,他没研究过中海房价的历史,但大致也听人说过。

    没错,2001年的确是中海房价的拐点,那个时候两三千一平,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很贵,但谁也没想到,房价会从觉得贵涨到他们觉得连讨论的必要都没有了。

    对于这对幸福小夫妻来说,陈子迩的意见不能不考虑。

    看着他俩,老陈都想到了自己上辈子的那种愁,“先不说这个了吧……”

    砰砰!

    正聊着,忽然有人敲门,

    严玲玲脸色一变,谁特么大晚上的过来啊!

    宋晓波也一愣,“去开一下吧。”

    随后对陈子迩说:“这个时间没人会找我,我估计是她在学校的同事。”

    陈子迩讲:“没事,一起吃就好了,要是浅予在中海就好了,我还可以带她过来。”

    “她真的奔着读博就去了吗?”

    说到这里,他想起上次和小浅予说过互联网创业的事情,因为不想过多干预抢走她成功之后的成就感,所以便也没怎么多问,现在更不知情况如何了。

    如果创业成功,她肯定不会继续读博了。

    “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

    宋晓波说的没错,真的是严玲玲在学校的同事,

    看她第一眼,陈子迩以为穿越时空了,他实在是觉得这个姑娘有点像是原时空里的姓袁的新生代女星。

    他对娱乐圈关注不多,老人说不定还能认识几个,新人的话他能辨识出,但叫啥真不一定记得住。

    严玲玲很无奈,陈子迩能看出来,而且这女孩有些风风火火的,刚一开门就冲进来,嗓门也不小,“嗯……!这味道,玲玲姐,你都不知道我有多饿,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我现在能吃下一头牛!”

    结果进餐厅一看发现不止一个宋晓波,瞬间就尴尬,且觉得自己犯错了,却也不像其他女孩那样不知道说什么。

    而是很大方的道歉,“不好意思,玲玲姐,我不…不知道家里有客人……”

    宋晓波了解陈子迩,是他媳妇自己太讲究,其实他这个室友不是那样的人。

    “没关系冉姿,你吃了没……没吃的话……”

    他还没说完,姑娘马上快速摆手说:“不不不,我不饿,我不饿,要不你们吃,我可以先走……”

    严玲玲一边笑,一边白眼,“你不是饿的能吃下一头牛吗?”

    她努努嘴,“赶紧坐下吧。”

    她低着头,像是犯错的孩子,两只小手拽着胸前的斜挎包,讪讪笑着。

    严玲玲则推着她坐下,然后自己到对面去。

    宋晓波则给她添了一副碗筷,

    给了她点时间慢慢平复心情,刚刚有点太激动,看了一眼就捂嘴要离开,还好严玲玲给她拦下来了。

    这时候,陈子迩才说:“我也是他们的朋友,所以没关系,饿了就吃点儿吧,”

    姑娘点头,心想刚刚尴尬死了还好这人也挺善解人意,她拿上筷子往右侧看了一下,“谢谢,谢谢,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应对的很正常,可是头再转回来,她瞬间又转了回去,动作之快连残影都要出来了,同时秀丽的小眉毛一蹙,特别正经的说:“大哥,你怎么看着那么面熟?!”

 第614章 苹果动作

    这是个个头不是特高的姑娘,穿着粉色羽绒服,绑马尾,人长的挺好看,白齿红唇,面皮细嫩的,陈子迩也真的觉得她像个明星。

    只是她这一声大哥叫的宋晓波噗嗤一下笑出声!

    陈子迩也有点无语,这称谓,几乎没人这么叫过他。

    宋晓波解释说:“工作以后我身边几乎没有知道我认识你的人。”

    这是严玲玲决定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自己的事都不太好意思和陈子迩开口,这个牛皮要吹出去,那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事儿呢。

    想通了这一层,宋晓波便觉得炫耀一下这个行为真的过于幼稚,为了满足一些虚荣感而给自己带来麻烦,显然不值得,这一点,他这个媳妇儿看的清楚。

    所以名叫冉姿的姑娘,很显然,压根没想过,那个陈子迩会在自己的朋友严玲玲家出现,所以才会有这么一称呼。

    陈子迩放下筷子,头往前伸伸,故意逗她:“那你觉得我像谁?”

    冉姿有点懵了,她迷怔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向两位主人求助,“你们别这么淡定,给点反应啊,难道不会觉得他长的特别像那个亿万富豪陈子迩吗?!”

    一直有点放不开的严玲玲都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宋晓波也是,自己媳妇儿的这同事,真的是个开心果。

    “不是,你们笑什么呀?”冉姿都有些}的了,她再转头看着陈子迩:“大哥,我没说错吧?肯定有人和我一样说你长的像陈子迩是不是?”

    “emm……”陈子迩沉着眉头,装着认真的样子,“其实你是第一个说我长的像陈子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