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17章

唐朝好地主-第117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凤眉倒竖,望着管事。

    “郑家这是欺人太甚!”

    崔善福也皱着眉头,可却没有说什么狠话。他对着管事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

    王氏不解的望着丈夫。

    “郑家都骑到我们头上来拉屎了,难道这还要忍?”

    平时,丈夫都是对她百依百顺的,可今天却似乎有些奇怪。

    崔善福叹了口气,沉声道,“谁让郑家现在得势呢,郑善果现在不但是太子左庶子,还是大理卿兼民部尚书,而郑元璹也是太常卿兼参旗军将,其它郑氏,也都顶着公侯爵位,在朝中任职呢。郑家有女嫁入东宫做太子妃,现在郑家鸡犬升天。”

    相比起郑家在李唐的得势,崔家可就要差的多,尤其是清河崔氏,还远不如博陵崔家了。而早年在隋朝时风光无比的清河崔郑州房,现在更是落魄了。

    都没有几个能在朝中担任像样职位的人,就如他崔善福,到现在连个爵位都还没有得到。而崔家还保有着爵位的那几个,也都没能在朝中担任什么要职,都是些闲散职位。

    崔家本就不如郑家得势,更别说崔家并不会为了他这个旁支而合力去得罪郑家了。

    “真跟郑家闹起来,我们也闹不过他们,反而是自取其辱。”

    王氏阴沉着脸,虽然心中万分不爽,可却也只得承认丈夫说的话。在隋朝时,那时崔家是独孤皇后母亲娘家,还是很得重视的。尤其是崔氏郑州房,满门公卿,哪家不顶着国公郡公爵位。

    可到了唐,虽然当今皇帝的母亲跟独孤皇后是姐妹,说来崔家跟李家也是亲戚,但毕竟关系远了。

    王氏心想着,就凭现在崔家这破落样,要跟正得势的郑家扳手腕,确实不是个。就算加上她的娘家王氏,都一样。而且,如崔氏一样,王氏为何要替她出头去得罪郑家呢?

    郑家后面可是站着太子啊。

    “可咱们就看着他们扇我们的脸?”

    “当初也是你不愿意给十三娘陪嫁的,事情都如此,那就随他去吧。郑家愿给多少给多少,关我们屁事,当不知道就是了。”

    只是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了崔善福夫妇的预料。

    长安城街上发生的事情,正迅速在整个长城风一般的传播着。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么一桩婚事,也知道了原来崔善福居然如此行事难看。

    固安县公崔府。

    固安县公、谏议大夫崔民干听完下人的禀报之后,皱眉沉思了一会。

    他也姓崔,但不是清河崔,而是出自博陵崔,是博陵崔四房中的第二房,现任门下省正四品的左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

    算是一个比较机要的官职。

    崔民干的曾祖父是北魏的车骑大将军、吏部尚书。祖父则是隋朝大将军、汲郡公,父亲是隋朝虞部侍郎、固安县公。

    论起来,博陵崔在京的各支,现今就是以崔民干的官职最高。十年之内,很有可能成为门下省的副手,二十年后,说不定就能坐上门下省长官之职,成为朝中宰相。

    这些年,博陵崔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与清河崔同为崔氏,是五姓七宗,但博陵崔比清河崔还是要强的多。

    崔民干向来重视家族名声门风,也向来反对卖婚收陪门财,注重的是家族子弟用心读书治典,将来入仕为官,振奋家族名声。

    崔善福卖婚,还卖了八百万天价,甚至是把嫡女卖做寒门之家,这是让崔民干非常看不过眼的。但崔善福是清河崔,他也管不着。

    如今听到长安街上的那一出闹剧,崔民干觉得脸火烧火烧的,郑氏这是在打崔氏的脸。虽然打的是清河崔的脸,但围观的百姓可不会管这些,他们只会说是崔氏,谁还管你清河崔还是博陵崔,管你是郑州房还是什么房。

    崔善福这个蠢货,如此贪婪守财,这是让整个崔氏都跟着丢脸啊。明明收了八百万了,你随便拿出个百来万不也挺好。

    “管家。”

    “郎君。”管家进来。

    “你马上安排一下,准备一些礼物,给崔十三娘添妆。”

    管家惊讶,崔十三娘跟咱家没亲吧。

    “添多少?”

    “添十万的吧,不过记得多弄几车,最好了是弄上六车三十六挑!”

    十万钱是一百贯,这对崔民干来说倒不是一笔大钱。他给崔十三娘添妆,只是要表明一个态度,也是要在长安城的百姓面前,让博陵崔跟清河崔善福这蠢货划清界线,不要到时人人都以为姓崔的都这样。

    “要马上,能办到吗?”

    “放心吧郎君,顶多半个时辰。”

    “再快点。”

    崔郎君要的就是在大家面前摆明态度,若是到时人都散了,他这戏演给谁看。

    “礼物也不要怎么挑选,多弄点丝绸布匹就好,再弄些铜钱。”

    丝绸布匹比较占地方,铜钱更沉重。

    管家办事还是很利索的,出去后立即就召来了数名仆人,给他们分派任务,让他们立即准备车马箱笼,召集府中下人男子,让崔家城中的商铺仓库里搬东西。

    也就两刻钟左右,崔家就已经凑起了六辆车马和三十六个挑子,马车和箱笼都绑上红绸花,然后崔家人马往崔家的送妆队伍赶去。

    今天十三娘的送妆队伍一直走的很慢,因为不时的有添妆的队伍赶到。每到一家,崔琮都要过去接洽,迎接寒喧一番。

    因此队伍走走停停,大半天了还只走了几里路,队伍倒是越来越长了。

    “哎,又有添妆的队伍来了。”

    “这又是哪家车队啊?”

    “好像是崔家的。”

    “什么,崔家的,崔家这时来送嫁妆,啥意思啊?”

    大家一听是崔家的,立即都来劲了。

    可等看到才六车三十六挑时,大家则又笑了起来。

    这崔善福也太小气了吧,你要么就不送,大家还敬你硬气。可现在被郑家打脸了,又来补送,还只送这么点,这不是来搞笑的吗。人家郑家随便一家,都比你多。

    马车来到队伍后,崔琮也纳闷着上前来迎接。

    崔民干家的管事从前面马车上下来,一挥手,旁边立即有崔家的仆人们一起大声报名。

    “博陵崔家第二房、左谏议大夫、固安县公崔郎君,特为十三娘添妆!”

    这一阵大嗓门一喊,把那些跟着在路边看热闹的人都的懵了。

    “博陵崔家?他们怎么也来凑热闹了?”

    “贼他娘的,这是啥意思,不是清河崔家,来的是博陵崔家,他们居然也来凑热闹了?”

    “哈哈哈,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崔琮也有点傻眼呢,还以为是十三娘父亲觉得面子过不去,派人来补礼呢,谁知道来的居然是博陵崔氏。

    固安县公崔民干,那可是博陵崔氏在京的当家啊。

    万万想不到,他居然派人来添妆了!

    “想不到博陵崔家还不错啊,居然这时来给十三娘添妆。”

    “博陵崔家这事办的漂亮!”

    “博陵崔家好样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5章 休妻

    第二更,求些订阅。

    “哎呀,崔叔,你们这真是让我意料不到啊,太感谢了啊!”崔琮跟崔民干管家也是相熟的,连忙上前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今天十三娘铺屋送妆,我们郎君说了,都是崔家人,他当然要给本家侄女添点嫁妆,虽然只有十万不多,但是一点心意。”崔管家说话的时候,故意嗓门亮的很大,基本上周围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我代我们小娘子收下这礼物了,回头一定禀告她。”

    今天这场大戏注定不会这么快收场。

    博陵崔家的当家崔民干派人送了六车十八挑十万钱添妆后,马上博陵崔其它在京的几家也送来了礼物添妆,有的送两车,有的送八挑,反正礼多礼少,已经没有人关注了。

    所有人在关注的是究竟哪家来了,哪家没有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博陵崔家嫁女呢。”

    “可不是,你们猜今天崔善福会不会出现,会不会补嫁妆?”

    “肯定不会,这崔善福长安城第一贪财,要是愿给早就给了。”

    转眼之间,崔善福已经得了一个长安第一守财奴的名号。

    崔善福府上。

    王氏又摔了一个上好的越瓷茶杯。

    “博陵崔家也落井下石,这关他娘的屁事,他们来凑什么热闹!”一向都是满脸笑容的王氏,今天完全不形像了,甚至破口大骂脏话。

    管家站在那里,尽量把头埋低,心里不停的在默念,我什么都听不到我什么都听不到。

    王氏平时挺好保养打扮的,都快四十的女人了,却也还是风韵犹存,但现在,她气的眼歪嘴斜,手脚乱抖。

    面目狰狞万分。

    崔善福也完全料不到博陵崔家居然背后来这么一刀。

    “欺人太甚!”崔善福觉得肝都快气炸裂了。

    “你说这事怎么办?”王氏望着丈夫。

    崔善福连喊了几句欺人太甚,最后却只是挥了挥手,“随他们,他们钱多,愿添多少添多少。”

    “你!”王氏无比失望的伸着兰花指,可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东郡公府。

    东郡公崔君绰正在炕上就着烧鸡喝酒,崔君绰是崔善福的伯父,三位独孤皇后的舅父。不过早在隋朝时,因为受到废太子杨勇的牵连,崔君绰被杖责一百免官夺爵流放,妻子儿女家产田宅全都充官,女儿也被没入掖庭。

    后来杨广称帝,崔氏女得到杨广宠爱。杨广便重又下了份诏书,免去了崔君绰等的罪名,并恢复了他的爵位,还给了些田宅财产。

    只是杨广作死,没几年把大隋江山给折腾没了。如今是大唐的天下,崔君绰这个清河崔氏郑州房家主,也只是李家用来装点门面的。

    崔君绰依然挂着东郡公爵位,可只领了个散职,没有半点实职权利,连爵位都是虚封,一户实封都没。在长安城,也只是混吃等死而已。

    听了兄弟崔君肃的话,崔君绰面无表情。

    他伸筷夹起一块烧鸡,放入嘴中啃的嘎吱嘎吱响。

    吃完鸡块,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新丰酒。

    “大哥?”

    崔君绰拿起块餐布擦了擦嘴,然后才道,“老五家的这小子这次做的有些过了。”

    “何止是过啊,今天郑家和博陵崔家这么一插手,咱们清河崔家郑州房可就彻底名声臭了。上次我就跟这小子说过,见好就收,可他就是不听我们这些老家伙的。”

    崔君肃在隋时也是当过太守的人,兄弟俩其实本事都有,但可惜当年卷入了废太子杨勇的事中。

    “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眼里只想着钱。原本他跟那张家结亲,倒也还算可以,毕竟能与秦叔宝等新贵拉上点关系,也能助我崔家恢复些家族名声。可他只想着钱,八百万赔门财,争郑氏嫁妆,不肯给十三娘添置嫁妆,这,哎。”

    “都是那王氏。”

    “夫妻俩都是一个样。”

    崔君绰年纪也大了,也没了心思管太多闲事,但他是清河崔八房之一郑州房的当家族长。郑州房如今虽也分了五房,这崔善福甚至差不多算是从五房里又分了出来。

    但说到底,他还是郑州房的族长。

    若是今天没有外面街面上的那些破事,崔善福怎么贪财怎么嫁女,他管不着。可现在事情弄成这样,郑州房崔氏的名声都跟着臭了。

    “郑家这是故意弄我们。”

    “郑家有这个实力。”

    不管今天郑家出手,是不是只是单纯的要给外甥女撑面子,可事情都已经这样了。

    “算了,也给十三娘添点嫁妆。”

    崔君肃叹气,“现在我们就算送嫁妆也没什么作用吧?”

    “亡羊补牢,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那崔善福也得出面,光我们补这牢不够。”

    崔君绰想了想,“那你去他府上走一趟,就让他拿一百万出来给十三娘添嫁妆。”

    “他未必肯听。”

    “还反了他了,难道我这个族长是白当的?你告诉他,今天他若是敢不听我的话,那我郑州房也就没有他这一号子孙,回头我就召开家族大会,把他从族谱上除名。”

    这番话也是充满了杀气,族长的权威还是很厉害的。这次的事情,确实给崔家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崔君绰身为族长,要开除一个小宗旁支,完全没有问题,有的是人支持他。

    大家族里面也不是一团和气,同样是勾心斗角。

    “好,那我过去了。”

    当东郡公府的管家也带着一车车礼物跟上送妆队伍,东郡公府的人大声的报出,“清河崔氏郑州房族长东郡公为十三娘添妆十万,”这句放的时候,现场真是热闹极了。

    那些今天来围观的纷纷感叹今天没有白来,没有错过这场精彩的大戏。

    崔君绰这个郑州房的族长出面,很快郑州五房的各家都也跟着来送妆,有的送三五万,有的送万八千,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各房都出现了。

    紧接着清河崔其它七房在京的也来添妆了。

    你添个一车礼,他添个几挑。

    反正今天这事情是真正的闹大了。

    最后,荥阳郑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在京各家几乎都来凑了个份子添了一份嫁妆,可唯独十三娘的父亲,崔善福却没有一份嫁妆添置。

    崔善福府上。

    崔君肃坐在那里喝茶,等着崔善福的回答。

    “二伯,此事我不能答应你。”

    “为何不能答应?一百万钱你现在拿不出?有困难?若真是如此,我可以借你。”

    “一百万钱我拿出,我只是不想给。那郑家欺人太甚,一次次欺压到我头上来。”

    崔君肃重重的哼了一声,“是你自己办事没有分寸,要不然郑家有何理由来插手你的家事?篱笆树不牢,就会有野狗进来。今天这事,已经不是你一家的事情了。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看我们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